第六章 商帮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 第九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202
颗粒名称: 第六章 商帮习俗
分类号: K892.421
页数: 40
页码: 72-1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赶大营过程中的一些习俗和传统行为包括拜庙出行、铜钱闯关、打二饭、休长假和打软包。拜庙出行是为了祈求天神保佑出行平安,铜钱闯关是一种祈福和发财还家的仪式,打二饭是向当地居民寻求食宿的习俗,休长假是为了让人们能回家探亲,打软包是为了将去世的人的遗骸运回家乡安葬。这些习俗和传统行为反映了赶大营人们的信仰和生活方式。
关键词: 杨柳青 赶大营 商帮习俗

内容

第一节 拜庙出行
  光绪十八年(1892)有了女眷远去新疆的先例。从第一批赶大营的算起,至少有十五年的光阴,他们无法与家人团聚,因此“家眷车”便应运而生,从杨柳青到新疆需要半年的行程,在漫长的旅途中,最担心的是安全问题,企盼“车行万里路,人马保平安”。每年正月十五以后,选择吉日,连人带车用摆渡跨过南运河,先到玉皇庙祭拜天帝,祈祷上天保祐右平安,然后送行的家属、亲友,在庙前为其饯行,一时间,鞭炮齐鸣,声泪俱下。虽祈祷神灵保祐右,但未卜途中吉凶,远送到镇外,尚依依不舍,是时车夫婉加劝解,扬鞭而去。因情绪尚不稳定,当日仅行二十五里,到良王庄住下,次日启程,此后年复一年,约定成俗,延续达三十多年。
  第二节 铜钱闯关
  第一批赶大营的人们,肩挑小篓,一路风尘,来到万里长城西端“嘉峪关”,回首关里是千里繁华景,过关后是万里茫茫戈壁滩,前程尚有数千里,未料福祸与吉凶,人们出关后总有一番留恋,望着“天下第一雄关”不舍离去,便向“嘉峪关”关门叩拜,祈福求顺,并取出铜钱数枚,用力抛向关门,抛进关门最好,用以象征“发财还家”,后来者络绎不绝,相互模仿此举,又增加了堆土焚香,渐成习俗,世代相传,盛行达七十年之久。
  第三节 打二饭
  光绪年间,赶大营的人们,肩挑小篓,三五结伴,踏着塞外荒漠的道路,冒着酷暑严寒,风餐露宿。新疆地广人稀,有时几十里荒无人烟,遇有村落,通常不过十来户人家,甚至一两户,他们是世世代代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少数民族,遇到过往的客人,格外热情好客,尤其是远道而来的汉民朋友,更是百般热情。
  赶大营的客人,只因天晚需要求宿,肚内尚切空空,于是向主人双手抱拳作揖,不言而喻,主人就明白了客人的来意,便热情招待,不一会献上奶茶、烤羊腿、吃抓饭,客人也就入乡随俗,酒足饭饱,次日付给些银钱,主人却拒收分文,这在新疆来说,到处都是如此,吃住不成问题,使赶大营的人们方便了许多,人们称之“打二饭”。在新疆生意无论赔赚,反正有饭吃,这也许是赶大营兴旺的又一原因。
  第四节 休长假
  赶大营来新疆的人们,特别是在店铺中就业的,远离家乡万里,要想回家探亲谈何容易,在清末民初交通条件稍有改善以后,往返一次的行程约需半年,店家根据多年的体验,有的同仁离家多年,父母日渐衰老、妻子长期空房、有的需要回乡说亲或结婚,于是想出办法,即工作满七年者,休长假一年。平日在店内照常工作,没有假日,即便逢年过节也在店内,或因连市的需要,根本不休假,同仁们也就心平气和的工作了。休长假期间,照发薪酬,后来条件放宽,虽工作不满七年,确因家乡有婚丧病老等情,皆可照此办法,也叫“休长假”。
  第五节 打软包
  赶大营的人客死新疆,在乌鲁木齐有“天津公墓”可以寄埋,无公墓的地方便寄埋在野外荒坡,至少经过三年或更多的年份,便可“起灵”运回家乡,在封建社会,死后不能做“外鬼”,要入葬祖茔,以示与“家人团聚”。新疆气候干燥,虽入土而不腐,只等慢慢吸干水分,变成干尸,抱出后“眉发皆具,筋骨相连”,形若“木乃伊”。起灵人烧香化纸,顶礼膜拜之后,便可装入“软包”,软包是用新疆地产的粗布,上有简单的花纹图案,一般选用白色素纹的,缝制成“大书包”式样,加上两条带子系扣,把尸骨折叠起来,先用白布或被单包裹,然后再装入其中,再系好扣,形同一件行李,叫做“打软包”。用手提着便可乘做车马,运输起来自然方便,到杨柳青后还要举行“入葬”仪式,可视条件因陋就简。到新中国建立后,因赶大营的后裔,大部分在新疆安家立业,政府又号召实行火化,因此“打软包”已成为历史。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九册

《西青文史 第九册》

出版者:天津市西青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本书发表了两篇重要史料:《赶大营》和《杨柳青年画》。《赶大营》是一篇以保卫祖国和艰苦创业为主题的史料,展现了中国边疆历史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而《杨柳青年画》则展现了西青人民的伟大创业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成就,具有文化价值。

阅读

相关人物

谢玉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