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新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 第九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19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新疆
分类号: K250.621
页数: 1
页码: 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赶大营是新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他们为清朝抵御外侵,卫国保民,取得了历史上唯一的彻底胜利。赶大营的成立奠定了现代商业的基础,并推动了新疆城市的商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此外,赶大营也促进了京津内地与新疆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边疆与内地的发展与团结。在赶大营过程中,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互支持,加深了友谊与团结。总体而言,赶大营具有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多重意义。
关键词: 杨柳青 赶大营 影响 新疆

内容

赶大营之初,支援清军抵御外侵,卫国祐民,使祖国领土免于分裂,这是在清朝历史上唯一取得彻底胜利的征战,杨柳青人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赶大营为新疆现代商业奠基,促使新疆城市的商业开埠,并向现代大都会转化,为新疆的繁荣与开发付出了历史性代价。
  赶大营促使京津内地与新疆经济、文化交流,拉近了边疆与内地的距离,由天津传入新疆的有:年画、风筝、剪纸、春联、珠算、烹调、社火(包括龙灯、少林、秧歌、音乐会)水会、花轿、扎彩、建筑(京式楼阁、四合院、庙宇及雕刻、彩绘)、造纸、毛巾、供电、电影、金银工艺、海味、京货、天津风味小吃、蔬菜种植、骨医、拳术、游艺(抖空竹、踢毽子)等,史称“百艺进疆”。
  赶大营过程中,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互支持,相互救助、照顾孤老等感人事迹繁多,播种了友谊,增进了团结,在那艰苦的岁月,更为难能可贵。
  纵观赶大营的意义,概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初期的影响,在于同仇乱忾,抵御外来的侵略势力,即军事上的意义;中期侧重经营活动,促进发展,即经济上的意义;后期(即建国后)赶大营的后裔,他们多在科技、教育等方的参与和贡献,即文化方面的意义。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九册

《西青文史 第九册》

出版者:天津市西青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本书发表了两篇重要史料:《赶大营》和《杨柳青年画》。《赶大营》是一篇以保卫祖国和艰苦创业为主题的史料,展现了中国边疆历史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而《杨柳青年画》则展现了西青人民的伟大创业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成就,具有文化价值。

阅读

相关人物

谢玉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