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群体组合一、添资加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 第九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18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群体组合一、添资加人
分类号: K250.621
页数: 3
页码: 15-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柳青商贩在改为座商后面临人手不足和资金短缺的挑战。他们采取了招雇临时工、邀请同乡前来工作等方式解决人手问题。为了增加货品种类,他们发展了各种技艺,如烹饪、酿造、加工等。在进货和经营方面,他们改为长途批发,并与其他商户建立了互相依靠的关系。杨柳青商贩还与俄商洋行进行贸易交流,并与农牧民建立了稳定的收购关系。他们通过这些调整和发展,为“天津商帮”的壮大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杨柳青 赶大营 商贩

内容

杨柳青商贩改营座商以后,大都面临着人手不够、资金短缺的困难。津帮店铺,一般都有站柜的、管帐的、主事、办事的、进货、送货的各司其事,最小的店铺至少也需二至三人。这些店铺主人,都是单身挑篓进疆,开办商店之初,多采取临时招雇的办法,把同乡邀来,因人设事、因事付酬,分别付给月薪或年薪,店内包供食宿。年末增加一个月的薪水,酌有红利提成,均在事先议妥,可以互为辞退。店铺立稳之后,为求长远之计,便邀故乡的亲友劝来新疆继业或共谋发展。应招来疆的多是青壮男丁,家中留下老幼、妇女守户。
  店铺买卖兴旺,资金有余者,另立分号,聘请富有经商才干的人为经理,总管分号的业务,经理人选大凡有三种情况:一是共事多年的经商伙伴;二是店主的亲属,认为“要上阵、子弟兵”较为可靠;三是破格启用“大同仁”(俗称“学买卖”的、资深可信的营业员)。
  店铺人员的组合,关系到经营的成败。凡在新疆的大商号,都在用人方面富有谨慎的谋略,拥有人才比拥有资金更重要。除了安排用人,货品还要增加,俗语说“要赚钱,货要全”。做大宗的生意,须要大来大去。建店之初,尤显资金不足,采取“招股集资、按股分利”和“人资双入,共担风险”等多种办法。进疆的同乡商贩众多,有的仍做肩挑或摆摊生意,限于自己能力,一时不便改营座商,就把积蓄的资金投入比较信任的店铺入股,如此甚多的游资,渐向挂牌的店铺集中,宏观上加强了群体经营实力,资金的合理流向与组合,形成了财力雄厚的“天津商帮”。
  二、开发技艺
  改变了单一经商的格局、亦工亦商、向饮食、服务行业分流。
  兴办座商初期,人们都看中了“京货店”,便一哄而起,竞争激烈,买卖难做,于是各自推出“技术优势”,把原在家乡学过手艺的店员派上用场,如增加自制京津风味糕点、自制酱菜、副食调料、酿造烧酒、收售毛革乃至加工金银等等,各有特色,各选优势,增强竞争实力。“开发技艺”又成为“半工半商”的组合,为工商分流和形成更多的经营门类,创造了条件。
  三、初建网络
  改为座商,进货渠道和经营网络有了新的调整,从“倒短”改为长途贩运,从零售改为批发,买卖越做越大。在新疆以迪化为中心,至京津一带有八千多里,各店铺都要直接进货,于人才财力都不适应,周期也长,每往返一次,在建省前后需时一年,光绪二十年前后,至少也需半年,新疆的店铺,都是冬进夏货、夏进冬货,才能有应时商品上市。互有交往的商户,采取“共同”进货的方式,各抽人力、资金,一体行事。远至京津一带采购货物,共同承担脚力、厘捐、税金,如有损失,共担风险。较有实力的大户,便自购自销,并以批发为主。多数较小店铺,无力自行远途采购,则向批发大户进货,并可建立稳定的进货关系。形成了许多互有联系、互相依靠的松散群体和经营网络。逐渐分化为批发商、零售商和批零兼售三种类型的商户。以后又有了以仓储转运为主的商号,使经营体系更加完备。
  尚有一些商户与俄商洋行建立了贸易关系,由初期的以货易货,发展到现钱交易(通用旧卢布,当地也叫“羌帖”),以迪化和伊犁最为兴旺。兼营地产杂品的商户,则与农牧民中的“熟客”建立收购关系。
  经营管理方面,采取京津内地的经商习惯和模式,进行了人员、资金、经营网络的磨合,构筑了一套既正规、又完整的运营体系,强化了经商机制,为“天津商帮”谋求更大的发展,夯实了稳固的基础。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九册

《西青文史 第九册》

出版者:天津市西青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本书发表了两篇重要史料:《赶大营》和《杨柳青年画》。《赶大营》是一篇以保卫祖国和艰苦创业为主题的史料,展现了中国边疆历史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而《杨柳青年画》则展现了西青人民的伟大创业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成就,具有文化价值。

阅读

相关人物

谢玉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