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杨柳青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第八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157
颗粒名称: 略谈杨柳青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分类号: K292.1
页数: 5
页码: 168-1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柳青位于华北平原的洼淀地带,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河流变迁和洪水泛滥。在宋代初期,建立了屯田防线,形成了村落。元代时期,海运兴起,南粮北调成为趋势,杨柳青逐渐成为运输的重要节点。本文详细介绍了杨柳青的历史演变和地理环境,以及其在古代交通和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杨柳青 屯田防线 地域形成

内容


  据历史考证,华北平原本是一片汪洋,经过沧桑演变,地壳运动,海底上升为陆地。华北平原的北端以永定河为主淤填了“北京湾”,南端以黄河为主,“汇集津沱河、溢阳河等河的冲积物淤垫了东淀以南的大片土地。两大冲积扇的中间地带,形成以白洋淀(亦称西淀)、东淀为中心的洼地。西有兰沟洼、南有鄚州洼、军庄洼、文安洼、韩别洼、贾口洼、北彳了溢流泮、煎茶铺洼、杨芬港洼及三角淀,历史统称,“鄚州九十九淀”。其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凹陷地带。由南、北拒马等河形成的大清河北支和由沙河,府河、,唐河、瀑河等河形成的大清河南支汇流于白洋淀后,串流于东淀之中,因此东淀,成为谷形盆地式的淀河。东淀在历史上范围较大,为解决滹沱河对大清河的干扰,清代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加筑了大清河千里堤,则修起隔淀堤,把丈安洼及任丘的军庄洼、鄚州洼等洼淀与东淀隔离。清代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使渡沱河与溢阳河汇流,后为子牙河,下游陆续修筑堤防,又把韩别洼、贾口洼从东淀划了出去。宋代杨延璟修筑起“六郎堤”,后代又陆续修筑中亭河北堤,把煎茶铺,杨芬港洼等洼划出。清代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导永定河水入三角淀,又将三角淀纳入永定河的范围。因此,目前的东淀,(包括溢流洼)形成东西窄长达20公里,由于受两大冲积扇的影响,地势“两侧高”(西北高,东南高)的淀河洼淀。建国后,曾一度搞起平原水库蓄水种稻,就是这个缘故而杨柳青正处于这个洼淀的尾闾南侧近一公里。
  杨柳青北有东淀及西河,滹沱河与溢阳河于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汇流于献县藏桥后,始称子牙河。经河间,大城、青县,等县于第六埠与大清河汇流于东淀,自此下游河道到天津市金钢桥下三岔河口处均称西河<、南运河自1952年开挖独流减河后,切断退路又进行了河道改造,新河道绕过独流亦从第六埠汇入东淀,、杨柳青南有南运河,俗称御河。天津以南的这段南运河即曹魏时期开挖的永济渠。后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令淇水济卫,加强了南运河的运输能力“隋朝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隋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扩挖永济渠,引沁水,北通涿郡(《隋书•卷三〉)。进入唐代,又陆续对南运河进行治理。据《太平环宇记〉卷六记载,“永济渠自乾宁军(今青县)流东,于独流口入海”。又此水“西通淤口(今霸州信安)、雄、霸等州水路”。又据《太平环宇记》卷六十八记载,“永济河以霸州,永清界来,经信安军前下淀泊、连海水”。就此时而言,杨柳青处于洼泊地带“
  从唐代中期开始,特别是进入五代十国,由于连年战乱,田野荒芜。而加上,后晋时期的石敬塘为求得契丹的支持,将包括白洋淀在内的“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致使契丹更加嚣张。宋代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雄据一方的大辽强迫北宋划定以白沟为界的宋辽新边界(即相当于今大清河、西河一线),致使这一带的广大地域“闾里为墟,十室九空”。为了防御辽军的不断入侵和骚扰,当时的六宅使何承矩建议利用这一地区地势低洼的优势,兴修水利设施,实行“导水实其陂泽,筑堤贮水为水田”,利用白洋淀、东淀、文安洼等洼低势地形,开辟塘泊,将河道与淀泊连接,引水濯溉,形成“自保定西北沈苑泊(今河北满域东到徐水),东尽沧州泥沽海口”的八百里的“屯田防线”。这条防线”,深不可以舟行,浅不可以徒涉”。《西青文史〉第六册谢玉明同志讲到的“杨柳青曾是古战场”就是屯田防线上战斗中的一幕。
  屯田防线的建立,对巩固边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严重地破坏了河流的自然流向及河流之间的内在联系,招致了黄河屡屡决口。从宋代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到宋代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的73年间较大的黄河溃决,河水北犯达六次之多。滔滔黄水,每一次都是沿御河北进,冲垮堤防,毁坏农田,滹沱、溢阳、子牙等河洪水紧依相伴,最后到达东淀,回归大海。频频的水患,给御河航运带来了不利,同时,造成大面积土地长年积水,加速了土壤盐渍化。然而也因黄河多次北来,淤积而成不少的肥沃滩地。
  据有关资料印证,当时处于杨柳青附近地域村落的形成初期,“屯田防线”在这里设卡,士兵及其家属在这里栖息耕作,随着黄河屡屡溃决,山东、河北大面积连年遭灾,动迁逃荒的人们不断汇入,这里逐渐形成村落。
  四
  元代定都于大都(即北京)全国政治中心随之向北方转移,但是经济重心仍然在南方,元王朝及其边疆驻军的给养还得依靠江南的运输。鉴于黄河北侵对御河的影响极大,南粮北调出现很多不便和更多的困难。因此,海运兴起,并成为日益扩大的趋势。据《元史•食货志》记载:“岁漕东南粟由海道以济京师,始自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初期为四万石,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增到九十一万石。至元二十七年又增到一百五十余万石。以后陆续跃增,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为二百三十八万石。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竞突破三百万石,高达三百三十五万石”。致使这一时期,成为我国古代海运史上空前的繁盛时期。据〈元史•海运编》记载:延祐(公元1314年)以来,每造海船,大者八、九千石,小者二千余石,岁运三百六十万石。二月开洋,四月到直沾交卸。五月还复运夏粮,八月回,一岁两运、京师称便”。此一情况,一直沿续到明代,后因海盗猖獗,风险较大,曾数次受阻,损失较重。故明、清两代复改由内河水运,亦称漕运。在南运河一段水枯季节、除引调邻近各河水源补给外,皇帝并下发御旨,诏令沿河农田严禁用水。汛涨时期,为防止堤防溃决,明代成化十六年开挖了四女寺减河。弘治期间又开挖了捷地减河和兴济减河,清代雍正、乾隆期间并彻底进行了重修。
  就海运而言,在直沽建起海运米仓(元史•世祖记),并调集千人防戍(元史•英宗记),还把直沽改名为梅津镇(元史•世宗记),后又修起天妃宫(元史•泰定帝记),乞求上苍、祐保海运平安。据〈日下旧闻考〉记,“岁运江淮米三百余万石以给元京,四五月南风至起运,得便风十数日即抵直沽交卸”。当时,“柳口镇设巡检,戍直沽寨”(金史)。直沽改为梅津镇后,杨柳青设递运所,负责粮食转运。
  五
  北宋时期“屯田防线”的建立,为杨柳青及其附近地域村庄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元朝定都北京后,政治中心北移,加之连年征战,南粮北调形势日趋严重,由于海运事业的迅速发展,给杨柳青的一度繁荣和兴旺提供了条件。.就杨柳青来讲,占据着紧依南运河,北靠西河,这个水利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凭借着与直沽相连,水、陆四通八达,交通方便的地理优势。经历了从元、明、到清三个朝代盛兴漕运的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使杨柳青一度得到暂时繁荣。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八册

《西青文史第八册》

本书设史海钩沉、红旗招展、峥嵘岁月、武林轶事、乡土百说、人物述林、故里采风、以史为鉴、文物古迹等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田荣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柳青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