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伪统治杨柳青时期的“混合面儿”官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第七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111
颗粒名称: 日伪统治杨柳青时期的“混合面儿”官司
分类号: K265
页数: 2
页码: 125-126
摘要: 本文介绍了杨柳青镇在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的历史事件和遭受洪水灾害的情况。在日伪统治者的统治下,杨柳青镇的老百姓遭受了各种苦难,包括鞠躬行礼、购买变质面粉、领混合面时的混乱和斗殴等。
关键词: 杨柳青镇 芦沟桥事变 洪水灾害 日伪统治者

内容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平津沦陷。日本侵略军8月侵占天津后,沿着津浦铁路向南侵犯,很快进驻了杨柳青镇。当时全镇一片混乱,商店停业,学校停课。日本军队驻在镇内万字会胡同(现在第一小学对过),万字会门前过往行人都要给门口站岗的日军鞠躬行礼,否则便要挨打或罚站。不久,在日军的支持下,杨柳青成立了治安维持会来支应日军。
  1939年,因暴雨成灾,洪水泛滥,杨柳青遭受了大水的包围。子牙河与南运河的河水汇流在一起,杨柳青四周一片汪洋。日军用炸弹炸开了南运河大堤(杨柳青东头与马庄之间的堤),天津市区水深达到1至2米,天津被大水淹没数月之久损失极为惨重。
  1940年春季,杨柳青的老百姓因受去年水灾的影响,家家没有饭吃,全都挨饥受饿,商贩们到天津买来臭水浸泡过的面粉(已成坨子),用碾子轧开后,在镇上出售。此种面粉已经变质不能食用,但因是荒年有的镇民买此面粉吃了以后全都上吐下泻。有的商贩还出售豆饼,这是饲料,人吃了以后大便干燥,严重地影响了人的身体健康。正在此时,日伪统治者想出配给老百姓混合面的办法,来收买人心,美其名曰中日亲善救济中国人。他们选定本镇的靳家大场(当时是四周有房子当中是大场)为发配给混合面的地方。他们将靳家大场北口(估衣街口)为入口,南口(河沿大街)为出口,主办此项工作的是伪汉奸组织新民会,负责人是杨宏嘉、李佩芝二人,维持秩序的是伪警察所,由副所长赵恩翰率领伪警察孙羲芝(警长)、李宝贵等。当时因为领取人太多,大场地势窄小,秩序极为混乱。伪警所人员向伪新民会负责人提出秩序太乱,暂停发放混合面。因为双方意见不一致发生了争执,最后由口角变成斗殴打群架,发放混合面的工作因打架斗殴暂停。双方斗殴后,伪新民会向日本主子控告伪警察所干涉阻拦发放混合面,得到日本主子的支持,将此案件移交天津地方法院审理。不久,法院传讯伪警察所参与斗殴的当事人。这次本应赵恩翰到法院出庭受审,但他委派了伪警长孙羲芝、李宝贵出庭。此二人到法院受审后,即被扣留,经过几次出庭审讯被判处徒刑。后来,这二人因长期坐牢都死在监狱。
  在此事件发生以后,据知情人透露,法院传讯时应由赵恩翰(当事人)出庭受审,但因赵恩翰谎称有病不能出庭,暂由孙羲芝、李宝贵代为出庭(因参与闹事)。此时赵恩翰的岳父戴连波出面调解此案,孙李二人认为这次出庭既有伪警所的支持,又有戴连波能烦人调解,这场官司一定能够打赢。不料孙李二人到法院受审后即被扣留,虽然伪警所要求法院将孙李二人释放,因法院强调案情严重需经审清楚才能定案,故而一拖再拖。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日本人为了达到以华治华的目的,既使他们的走狗之间有了矛盾也要充分利用,造成汉奸走狗之间相互的矛盾,以利于他们的统治。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七册

《西青文史第七册》

本书收入抗日战争相关史料40余篇,包括活跃在西青地区的一支抗日武装、津城地下手枪队、巧截敌车、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津西地区的开辟与发展、通过上层统战开辟津郊水高庄村、十间房惨案等。

阅读

相关人物

任文锦
责任者
杨宏嘉
相关人物
李佩芝
相关人物
赵恩翰
相关人物
孙羲芝
相关人物
李宝贵
相关人物
戴连波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马庄乡
相关地名
中国
相关地名
日本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