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打盐警和反奸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第七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085
颗粒名称:
打盐警和反奸商
分类号:
K265
页数:
2
页码:
85-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梨元头一带,农民靠熬盐维持生活,这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旧社会中,政府和指定的盐商垄断盐业,剥削农民的盐税和利润。为了反抗盐警的压迫,王兰庄地下党支部组织农民进行反盐警斗争。农民使用短棍打击盐警和坏蛋,以保护自己。通过斗争,王兰庄人民赢得了盐警的敬畏,成为反抗行动的中心。
关键词:
赤龙河畔
抗日斗争
内容
在梨元头一带,许多农民在解放前靠“熬硝”来维持一部或全部生活。“熬硝盐”是一种很艰苦的劳动,常要刮好几筐土,淋出一大锅卤,才能出一斤盐。遇到天气不好,就不能熬盐。在旧社会,盐是由政府和指定的盐商垄断专卖的,他们通过盐的专卖,从必须吃盐的每一个人身上刮取巨额的盐税和盐利。为了保持这种巨额利润,他们禁止私人制造和贩卖食盐,否则就是“私盐贩子”,是犯“法”的。他们设置了庞大的“盐警”“缉私队”,专门逮捕、勒索以“熬硝”为生的贫苦农民,甚至借此进行拐卖人口的罪恶活动。除了农民王金铸的母亲和郭致训的前妻外,农民张义明的母亲、农民刘洪文的母亲都曾因熬硝被盐警逮走,拐卖到很远的地方,家里撇下一大堆孩子,无依无靠。为了躲避“盐警”,农民们只能起早摸黑偷着“熬盐”。对这些万恶的“盐警”,农民极为仇恨。
王兰庄的地下党支部了解了这种情况以后,就组织农民进行了反盐警的斗争。支部通过“农救会”和“民先”把青年农民组织起来,每人准备一根“齐眉短棍”,专打盐警和坏蛋。1937年4月,王兰庄贫农许宝海在村中刮盐土,被盐警发觉,气势汹汹要把他抓走,许宝海前几天爷爷刚饿死,家里又没有一点口粮,满腔都是仇恨,就抡起拳头,把盐警打得满嘴流血,跑回了家。盐警狗腿子吕俊卿向缉私队告密,来了五六个盐警,把许宝海、刘长清(贫农)二人捕走,砸了熬盐的铁锅。农民刘振和知道后,一面设法接济营救被捕农民,一面联合青年农民把狗腿子吕俊卿痛打了一顿,警告他以后再不许为非做歹。被捕的农民也很快就获得释放。小倪庄有个盐警狗腿子华大麻子是活动比较猖狂的一个。5月间,农民们把这个狗腿子吊在王兰庄树上痛打。他以后再不敢活动了。就这样“惩一儆百”,盐警们都知道“王兰庄的人真厉害”,收敛了反动气焰,从此不敢到王兰庄“缉私”了。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七册》
本书收入抗日战争相关史料40余篇,包括活跃在西青地区的一支抗日武装、津城地下手枪队、巧截敌车、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津西地区的开辟与发展、通过上层统战开辟津郊水高庄村、十间房惨案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俊祥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