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针锋相对反抢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第七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069
颗粒名称: 二、针锋相对反抢粮
分类号: K265
页数: 3
页码: 56-5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军分区部队和工作组深入到游击区,抓捕汉奸并开展政治攻势,根据地逐步扩大。采取快收快打快藏的战略对抗敌人的抢粮行为。在抗粮斗争中遭遇严重挫折,但通过埋伏、伏击等策略打退敌人并夺回部分粮食。抓捕、释放敌人以及与两面政权人员的合作成为工作转机。
关键词: 武装斗争 经历 抗日时期

内容

后来军分区部队三十二团一部和武工队配合县区干部组成的工作组来到我区。我们分析了敌情,连夜深入到游击区,抓了一批死心塌地的汉奸,就地镇压。张贴了布告,开展了政治攻势,打击了敌伪势力,使根据地逐步扩大。群众情绪起了变化,敌人钻进碉堡,不敢再轻易出来活动。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我们积极组织民兵,建立联防区,壮大抗日武装,使区外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1942年,抗日战争犹如黎明前的黑暗,战争异常残酷。敌人“以华治华,以战养战”,见啥抢啥。我们则针锋相对,采取了快收快打快藏的良策,和敌人开展了反抢粮的斗争。
  我连担负着一、二、四、五区的秋收保卫工作。时而集中于一处打击敌人,时而分散活动,阻止敌人多处抢粮。每天根据情报和动态,分析敌人可能活动的方向,来确定自己的行动计划。
  连续的战斗,部队相当疲劳,也未收到敌人准备出来抢粮的准确情报,我们就主观地认为敌人也该休息一下了。有一天估计敌人不会出来,就决定让战士们休息一天。洗衣服,改善一下生活,恢复一下精神,以利再战。谁知,我们正大搞卫生的时候,突然接到情报,说敌人在土河村抢粮。我们离土河村还有十几里地,马上整队出发,走到王岭山上,就发现敌人正在山下抢割谷子。我们要下山出击非经过山腰一个小土地庙不可,估计庙内可能有敌人布置的哨兵。用望远镜侦察片刻,不见动静,又急着要下山,即派两名战士武装侦察。这两位同志思想麻痹,估计庙内不可能有人,大胆地向庙内搜索前进。走到离小庙几米远处,庙内突然开枪,两位同志光荣牺牲了。这一血的教训使我每当想起此事,就因自己粗心和指挥失误感到内疚。我们当即用小炮、机枪向庙内射击并派两个班团团包围。敌人看势不利,仓惶逃窜。我们乘胜追击,打退了抢粮之敌,解救了民夫车辆,保住了粮食。
  第二天,敌人又到这里继续抢粮。我们除留大部兵力仍和敌人进行斗争外,由我带一个步枪班和部分民兵,深入到敌人抢粮返回的必经路上埋伏,准备给敌人迎头痛击,夺回部分粮食,打击敌人气焰。我们把民兵布置在一个小山坡上作掩护,我带两个战士,直接插到路边谷子地里隐蔽埋伏,等待敌人的到来。约一小时许,放哨的战士报告,后面来了两个便衣,请示如何处理。我说沉住气,等到了眼前,出其不意,将他们活捉。说时迟,那时快,两人已到眼前,二班班长秦其富同志突然跳出来用枪顶住敌人的胸口,大喊一声:“不许动!”吓得敌人倒在地下举手求饶。其中一个还对我说:“韦政委下来了?”我正在纳闷,这是什么人呀?后边的战士拍了我一下说:“他就是张聚富。”我恍然大悟,立即命令用他们的腰带将他们捆起来,带出谷子地。当时我们人少,又押着俘虏,不便再进行战斗,就利用地形向后转移,并用联络信号,把民兵撤下来一同返回驻地。
  抓回的这两个人,一个是被敌抓走的原村干部,加入了伪警备队,另一个则是赵崇村小学教员张聚富,地主家庭出身,因家被斗,对我不满,投降了敌人。今天他俩是给敌人带路出来抢粮的。
  张聚富投降敌人后,经常带领敌人到根据地抢粮、破坏、抓干部,包围联防区,挖地雷,无恶不作。今天抓住了这个坏蛋,真是人心大快,一致要求立即镇压。我们马上召开群众大会,宣布了他的罪状,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另一个无大的罪恶,又能交待敌人活动情况,表示愿意为我出力,经过教育后当场释放。让他伪装逃跑,继续隐蔽在敌人内部,为我们作内线送情报。事实证明这样对我们开展工作极为有利。
  从此,我们的工作打开了局面。一些两面政权人员纷纷向我抗日政府靠拢,积极向我送交公粮,送情报,支援了抗战。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七册

《西青文史第七册》

本书收入抗日战争相关史料40余篇,包括活跃在西青地区的一支抗日武装、津城地下手枪队、巧截敌车、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津西地区的开辟与发展、通过上层统战开辟津郊水高庄村、十间房惨案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韦思襄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