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我与“生生堂”药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第六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5980
颗粒名称:
我与“生生堂”药店
分类号:
F721.8
页数:
4
页码:
110-1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柳青镇药店的情况。其中包括以鲜明的经营特色招徕顾客、以严格的培训确保本店职工较高的技术素质等。
关键词:
杨柳青镇
生生堂
药店
内容
我已将至古稀之年,对往事的回忆时常令我产生一种动力,促使我把对杨柳青历史上的“生生堂”药店的了解记录下来,以对后人有所借鉴。由于年代久远,手中又无纪录可循,加之本人文化水平低,有些事情已记忆模糊,有的也可能有些出入。
我于一九三七年七月由河北省霸县(现霸州市)褚河港村独身一人来到杨柳青谋生,经人保荐到“生生堂”药店当学徒,那年我才14岁。当时“生生堂”药店的经理叫杜福泉,店内的职员还有:石衍州(已故)、孙君石(已故)、郑树芬(原区供销社杨柳青第二批发站党支部书记,现退休)、刘万顺(现退休在区供销社百货公司所属光明药店补差)等四人。随着“生生堂”药店生意的兴隆,又雇佣了宋士真、崔甲辰、纪贵皋、杜良才四人,鼎盛时期共有八名雇员,其中河北省安国县人占绝大多数。该店按各人入店时间排列辈份,我为三师兄。“生生堂”药店的股东叫周乾浚,该店是其父“周三爷”于光绪三十年(1904)创办的。
一 以鲜明的经营特色招徕顾客
经营范围广
当时杨柳青镇的西医西药很少,多数药店都以经营中药为主。正如药店门前所立十几米高的大木招牌上云:“生生堂自置发兑川广云贵各省地道生熟药材”,“生生堂”药店以经营品种优良、草药地道和自制丸、散、膏、丹为主,兼营自制的二百多种中成药批发和外配加工业务。每年秋季,该店还经营一种用于治疗白菜病虫害的农药——“苦树皮面”,在当时很受菜农欢迎。
服务质量高
“生生堂”药店的服务质量在当时同行业中堪称一流。凡是上柜台抓药的职员,都能准确鉴别医生药方,并能做到抓药快、一抓准、计价清。该店的每味药都是各药单包,并注明各种药的先煎后下、冲服等注意事项,抓药后仔细核对才让顾客取走,这是当时同行业所不能比拟的。除此之外,该店为方便顾客购买,还设有“平安取药扎”,持“扎”人平时取药不必付款,年终结算,对顾客很是方便;在外配加工方面,小型配药当时解决,急需用药马上配制;在服务时间上,该店每日早七点开门,晚十一点熄灯,全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停业,夜间设有售药口,顾客不论什么时候来都能买到药。
高质量的服务为“生生堂”赢得了很好的信誉。当时该店深得百姓和本镇“八大家”及全镇各大商号的信任,无论本镇或外地医生开的方子,患者用药都以此店为主。足见该店生意之生隆。
宣传效果好
当时杨柳青镇的药店和个体行医者不下四十家,一般都是医生自己看病,自制药品,自卖自药,竞争很是激烈。在保证药店信誉的同时,“生生堂”采取请医生坐堂应诊的办法,又设法拢住本镇著名医生开药到本店取药,以提高“生生堂”药店的知名度。当时在杨柳青镇比较有名气的十几位医生开的药方都指定到“生生堂”取药,从而使“生生堂”药店名声大振。
二 以严格的培训确保本店职工较高的技术素质
由于“生生堂”药店的经营范围广、业务量大、自制成药品种多,所以该店对职员的要求下相当严格。
药材行业很讲究真材实料,遵古泡制。“生生堂”药店以此为本,对每一位店员从严要求,决不含糊。每位职员都要学徒三年,此期间,先从轧药面、装药斗,认药、挑选,熟悉药性,鉴别伪劣药材入手,直至能掌握各种制药方法。
首先要学会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手捻等技巧对药材的真假、产地、质量进行鉴别,然后进行细心挑选、过筛、过箩、去土、去杂、去皮、去核、去节、抽心、刷毛、水泡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对一些药材还要经过“炒”的工序,区别不同品种,在药材的加工泡制中采用清炒、麸炒、土炒、醋炒、酒炒、蜜炙、盐炒、(人)奶炒及火煅、炒煅炭、炒焦、炒炭等不同炒法,如枳壳、白芍用麸子炒,山甲用土炒后再用醋淹制等。对某些医生特别要求的一些小炒、小制等能按要求进行精细加工。
对于配制丸、散、膏、丹,则要学会从轧面到制成品的一切过程。如必须掌握如何制做蜜丸、糊丸、小丸、水丸、蜜膏、膏药等:对丸药如何“撞亮”;如何加工细粉装胶囊;如何加工粗粉做马药等。
除此之外,学徒期间还必须掌握各种药的药理和药性,熟记反药、畏药、剧毒、限量药品的配伍。如中药中有“十八反”(即:半夏、瓜娄、浙贝、白敛、白芨、攻乌头;海藻、大戟、甘遂、芫花反甘草;诸参(细)辛、芍、叛黎芦)和“十九畏”(即:硫黄本是火中精,扑硝一见便相争;巴豆性温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没与玉金见;川乌草乌不顺犀(角);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一见石脂便相欺;狼毒最怕密佗僧;牙硝难合京三稜;水银莫与砒霜见。)的传统用法,学徒期间必须牢牢掌握。不具备以上技术者不准上柜台抓药。
“生生堂”药店由于资金雄厚,经营有方,讲求信誉,加之座落地点好,每日来此抓药者络绎不绝,在本镇同行业的竞争中一直立于不败之地,从晚清、北洋军阀、日本、国民党统治时期到新中国成立,至一九五五年公私合营,该店生意经久不衰。现在本区供销社第二批发站药材经营部就是“生生堂”药店的底子。
当然,当时的历史地位决定了店主与职员之间的雇佣关系。虽然我们这些店员每天辛勤劳作,但学徒期间店主不给分文,学徒期满后上柜台抓药每年所得工资也是很少的,店员收入全靠店主根据个人的好恶以“分红”形式“赏”给,生活根本没有保障。
回忆我走过的历程,十分珍爱自己这几十年所从事的专业,同时对共产党带来的幸福生活深感满意,祝愿我们自己的药材经营业更加兴盛,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按:曹子敬先生已于近年逝世,本文为生前所撰,由其哲嗣曹绍银整理)
1991年6日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六册》
本文记述了天津市西青史料的情况。其中包括史海钩沉、艰难岁月、红旗招展、乡土百说、工商旧貌、故里采风、人物述林、民俗民风、文物古迹、武林轶事、掌故传说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曹子敬
责任者
杜福泉
相关人物
孙君石
相关人物
石衍州
相关人物
郑树芬
相关人物
刘万顺
相关人物
宋士真
相关人物
崔甲辰
相关人物
纪贵皋
相关人物
杜良才
相关人物
周乾浚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