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西理教活动始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第六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5923
颗粒名称: 津西理教活动始末
分类号: B989.3
页数: 10
页码: 1-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西青区理教发展情况。其中包括理教创始人介绍、理教规章制度、西青区公所、理教到清末活动公开等。
关键词: 西青区 理教 活动

内容

一九八六年第三季度,区政协的文史资料研究组与文化艺术组合并,成立了文史工作委员会,拟着手征集津西文史资料,因事属初创,决定先去各地兄弟区县取经学习,我们先去了蓟县,到达后,受到了县政协领导的热情接待。蓟县是数千年的文明古县,向为人文荟萃之地,古迹名胜,美不胜收,政协的建立也比我区早,又是解放前的华北抗日根据地;交谈中曾谈起当年两地理教发展的历史情况,后来我写了“理教的起源与发展”等资料寄给蓟县政协,承蒙鼓励将拙文收入1988《蓟县文史资料》第一辑。1990年10月《天津市文史资料选辑》第五十二辑又转载了这篇文章。当时这篇文章,因为是写给蓟县的,故侧重了蓟县理教起源情况,而对其在本区的历史沿革涉及甚寡。现就我区的理教发展情况,补述如后。
  (一)
  据教史材料及历代口碑所传,理教创始人羊宰、道号来如,原藉山东省即墨县羊各庄人(1621—1753),明崇祯末科进士,清兵入关,羊宰抗节不仕,后隐居於蓟县岐山澜水洞中,潜心研究理学,逐渐悟出理教,又吸取白莲教纲领,后衍化成理教会道门,并制订了授徒行礼仪式“金斗报母参”,传念五字真言及禁烟、忌酒,不拜偶像、不烧草香,不焚化纸帛钱俑、不养鸡、猫、狗等八项戒条,奉为金科玉律。并采撷山内中草药野生黄芩等熬成茶膏,治病救人,做为传教媒介。康熙八年(1669)农历正月,正式开辟理门,传授徒众,并规定师徒平等,不论年龄大小,受点传的一律称为新师弟,赐法号男的排为“来”字,女的排为“如”字,若干年代也不能更改。为了弘扬理教,在康熙四十年(1701),年已八十高龄的羊宰,又亲自下山,在直隶(今河北)省境内云游,逢村过店,宣道度人,经过了五年时间,前后在八处地方,共收徒十五人,这就是理教史上所称谓的八方度,天津市西头双庙街为第五方度,收徒李奎(道号来悟)张吾山(道号来引)二人,杨柳青碾坨咀渡口为第六方度,收徒董来真、刘来纯、达来鼎三人,在这两处中以张吾山、董来真、刘来纯三人笃信最深,对以后的理教传播贡献颇大。
  1.张吾山,自皈理后的三十年,1745年还去蓟县朝参师尊羊宰,得赐大葫芦,做为信物。(此葫芦为邵公庄公所继承,后该所领众尹师传授大法於河东公所领众杨静如时,又将此葫芦转赠,因而有“东凭葫芦西凭法”之说,)又指引小园村(今西营门辖属)之周瑞芝去蓟县求师皈理,被羊宰收留洞中学习,晚年更收其自营之德裕麸房职工尹岩为徒,尹岩即是在天津邵公庄首创公所之尹师,后来声望仅次於羊宰。
  2.董来真皈理后收徒船户王顺子,王顺子自有小船,常往返山东临清一带,乾隆二十四年(1759)卫河决口,在风浪中,几乎船毁人亡,飘泊百余里,数日后始遇救生还,王顺子大难不死,认为神助,因而信仰更坚,丧偶后复娶张四姐为继室,即后杨柳青二众公所创始人。
  3.刘来纯指点碾坨咀村之王来永去蓟县投师皈理,被羊宰点传后放为八方催众,经常下山与各方度道亲进行连络。
  创教人羊宰回山后又先后召收了十大弟子称为坐山师,包括小园村之周瑞芝(道号来青)和碾坨咀村之王来永。但他感到虽然是在直隶省内立了八处传教点,惟恐师徒们累代相传,只凭五字真言与金斗报母参,很容易把教义走型出偏,因此不断与坐山师们互相研究,拟定组织方法,重新制订了一套建立集会、传教、歌赞、摆斋等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由第十坐山师毛来迟携带下山,传授於张吾山的弟子尹岩。理教在天津及西郊才正式逐步发展起来。
  (二)
  对这些规章制度,理教人称为法包,其具体内容是:成立集会地点称“公所”,掌教人称“领众”,下设帮办教务的称“催众”,管理财务、事务的称“承办”,每公所有领众一人:催众和承办根据公所大小、可多可少,一般催众最少五至七人,分几个等级,品优者可逐步提升,最高者是帮坐,在领众升坛传点新理时,分在两旁静坐,这些人往往是领众的接班人,其次为求师、引师、带道师等。承办人是对公所热心工作,并在地方上有一定声望的道亲(有的就是成立公所的组织者),总管公所内一切财务收支和事务、公产。下分帐房、采买、外交、保管等,遇有公所开支不足时,办理向外筹措募捐等事项。另外还有“羊祖大法”,羊祖大法是二十句极机密的法语,只传到领众这一级,当年毛来迟由蓟县澜水洞下山,把法包交付尹岩时,尹岩即按羊祖大法,默念记熟,向成立其他各处公所领众传授,将原来文字大法锁置一木箱中,称为法箱,二百年来,除天津西老公所历代领众外,其他各处公所领众很难见到,所以以后领众对新任领众,都是口传,凡能听到这羊祖大法的就有了当领众的资格,可以传授新徒。在公所里当了领众,就等於出家修行,一切饮食生活,全由公所供养,三餐之外,不吃零食,不过问公所财务、事务,除按斋日集会传点新徒和受道亲参拜外,自己每日按时静坐,养性练功,死时能端坐僵化,就是功德园满,丧礼也异常隆重。其他人士全是义务职,斋日集会虽系承办、帮坐等职,也要交付斋份用餐。
  (三)
  据我所知,在西青区及附近村落共有公所九处。
  (1)东二众公所地址在杨柳青大寺胡同碾子根,首任领众为张四阻,回族,原藉沧县人,时年二十三,嫁与四十岁船户王顺子为继室,王顺子为羊宰之徒董来真再传弟子,皈依理教,意志虔诚,张四姐受其夫影响,在乾隆末年(约1795)受天津梁家咀公所尹岩传点,后又接受大法,在嘉庆七年(1802)建该公所为首届领众,是天津县唯一的二众公所,各处公所领众均尊称其为“大师姐”,六年后(1808)北京清政府以白莲教在四川、湖北、河南、陕西等地,不断组织起义,诏示京城附近各县,严禁秘密集会和蛊惑人心的传播,双庙街杨青司驿丞马骏发,即以理教领众常年身穿孝服,集会传点皆在夜间,五字真言有不传父母妻子等情,摭拾上报,因而梁家咀公所被炮击平,查抄解散了各地公所,直到嘉庆末年,才稍为放松。道光二十二年(1842)鸦片战争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随后大批鸦片源源涌入中国,使许多意志薄弱者吸食成瘾,无不形销骨立,家败人亡,有识者均谋求抵制之道,因理教向以克已修身、戒烟忌酒为准则,也就应运而昌,被地方政府默许了。光绪年间二众公所第三代领众孙奶奶,虔心修行,无病坐化,地方仕绅醵资,在胡同内搭起彩棚,大办丧事,天津及外地理教人士多来参加葬礼。从而使皈理者人数大增,在这期间,大众公所也先后出现了三处。
  (2)正安堂西老公所地址在杨柳青后大道老公所胡同内,约建於嘉庆末年,因当时政府对公所还没公开弛禁,一切斋日集会传点新徒,全是在悄悄进行,故其始建沿革,皆无可考。我於1930年农历二月十九日皈理,那时才十二岁,是经过催众戴筱臣(冰窖经理)的介绍,他因病在家,把我托给了引师张殿顺,在头一天的晚上去了公所,八点听领众徐师夫讲解八方度的历史,到十点、张殿顺把我叫到堂屋里学习“金斗报母参”的行礼仪式,并填写了请求皈理的喜单,内容是皈理人的姓名、年龄、及引师、求师、传点师等姓名,传点的年月日。喜单写完后,张殿顺还嘱付我在点传时应该怎样行礼、应答等规矩。十一点领众和帮坐依次在里间大炕上升座,求师、引师在炕前站立,一切准备好开始传点,这次皈理者十几人,我排到第二名,这次传点阵容不全,没有带道师到场,张殿顺就身兼二职,忙里忙外,他当时从里间走到外间,将皈理人的喜单拿到里间,按次唱名,第一名是一位莱农,听到唱他,就走到里间门口,将左腿迈进门坎,张殿顺上前接过他的手念出了几句歌赞:“圣宗造下渡法船,千山万水来结缘,今日接到师夫理,满门吉庆保平安。”领众盘膝坐近床沿,这时求师接过喜单上前说:“今有某某人虔心求理,请师夫慈悲。”领众答:“师弟功德”。引师领这位新理跪在床前,领众手持喜单看了名子后,即用熟记的五十三句话,来向新理问答,大意是“你皈理是否自发心愿?或被他人所劝”,回答必须说:“弟子一心情愿,请师夫慈悲。”这是带道师教演礼时谆谆教给的,师夫说:“好”,“我今教你五字真经”,师夫搬动新理者五个手指,念“观、世、音、菩、萨”,念一字,搬一指,然后自己再念三遍。师夫说:“真言以后永不许出口,要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妻子。”“要谨守八条戒律,如以后偷吃烟酒,传外人,必遭凶灾横祸。”最后还说:“要孝敬父母,爱惜手足,和睦乡邻,知尊敬长,处事要公平,不可贪便宜,便宜到不了咱们手,回家后与长亲叩头。”这五十三句语言,理门中称为五十三参,受过五十三参的人,就是在理的道亲了,随后新理徒站起来说:“谢师夫慈悲。”仪式就算完成。这十几人依次点传,大约要两个多小时。
  第二天是正斋口集会日,今西青一带像这样的大小斋口每年
  共六次:农历二月十九日(观音诞辰)。四月初八日(如来佛出家日)。六月二十日(羊祖了凡日期,本为六月二十四日,因与关帝庙会错开,提前四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十一月十二日(领众邵二爷了凡日)。十二月初八日(尹来风先师了凡日)。以二月十九、六月二十、十二月初八三天称大斋口,上斋的道亲也最多,我当初的皈理费是一元,用斋费是六角,上斋时另外还有自愿捐助的,餐厅里常有用半张黄纸长条写的“某某人愿切面若干斤或足用,还有愿猪肉、大米、蔬菜、和银元的,所以斋日过后,常有馀裕,留做公所其它开支和领众的生活费。催众和承办虽然都是义务职,但在斋日前后公所也要供给几次饮食,1.催斋在每个斋口前四天,承办与催众到公所来,承办们要清扫卫生,安置炉灶,搭棚、结彩等,催众要印刷请帖向绅商户撒放,请帖形式是预刻木版印在长六寸、宽四寸的红单帖,字用竖排,如二月十九日斋口请帖是:
  本月十九日为
  圣宗古佛诞辰是日悬灯结彩候光
  某某堂老公所众催众谨具
  八方道亲
  驾临求顺
  单帖根据需要印出若干张,由催众人等分往投送,这些执事人等,公所都要供给一顿打卤面。2.斋口集会过后,总要剩下一点饭菜.这些饭菜,也由承办,催众等分享,往往要吃几天才能吃完,名曰:“吃馀斋”。
  (3)同安堂河南老公所地址在杨柳青镇旧运河南岸十六街公所胡同,初建於光绪年间,因领众邵二爷和杨三爷先后了凡时坐化,而名声大振,从清末到民初,催众、承办等阵容亦很整齐,领众姓魏,承办有船户陈玉,有东丰台经营三立酱园的李某(秀才)和始迁户高居宝后裔高善修,后来文发居肉铺之刘丰等也加入进来,这些人办事认真公正,领众魏氏了凡后,继任者为孙少先,(蒋庄人),直至解放后止。
  (4)复善堂东公所地址在杨柳青镇后大道取灯胡同北口对过,建於清光绪十五年,第一任领从姓氏不详,常劝人静坐调息练功,谓可祛病延年,有公所看门人秦福来,他已届中年,盘膝不便,只好於夜间静坐时,两腿交叉落地,日久居然也能入静,后因公所寄居者多,人声嘈杂,夜晚借住养车户张明家,如是近二十年,民国初岁(1912)之夜.在椅上端坐而逝,众承办以无法殓坐缸中,乃用木板将椅子四面上下封严,殡葬於理门公地内西南角.不久某领众亦病重,任第二代者为魏有兴,魏有兴武清县梅厂村人,本一挑卖颜料小贩,寄住於公所内,人很老成勤快,每日晨起房院打扫整洁,常年如一日,深得公所内外人士所称赞,后参与公所事务,由催众升至帮坐,第一任领众病危,经公所众道亲推荐,得授大法,不久继承正位。魏有兴上任后,在教务方面,很想有所做为,他任命了几位催众,对传点新理,斋日受道亲参礼,都办得井井有条,其他在公所以外的教务活动,如参加天津理教联合会分会的成立会商,除夕夜在公地宣讲教义,碾坨咀和当城两村成立新公所,他也应邀去给新领众传授大法,指导布置新公所的传教仪式等,从而深受全镇道亲的尊敬,民国三十年农历十二月初一日(1942年1月17日),魏有兴偶感风寒,按照惯例,领众是从不吃药的,只凭静坐功力调养,十二月初八日斋期过后,再加劳累,体力更不能支持,延至十二月二十九日有姜店胡同潘家,每年除夕卖几斤糕点来上供,还捐送几块钱,魏勉强由看门人扶起披上衣服道谢。潘走后公所承办张栋华来看魏见他两眼上翻,与看门者二人赶紧代为穿好衣服,将两腿盘好,戴上风帽,项上挂上串珠,手里摆上葫芦。张栋华扶住头,顶住腰,令看门人打开门窗.不久尸体僵挺,宛如坐化。次日举行装殓,接受各处道亲参礼,半月后殡葬於运河南公地。此次办理完毕,余款两千余元,公众议定存於桐兴厚酱园生息,后继领众刘德全,西马庄人,王宝,杨柳青镇一街人,直至解放。
  以上称为四大老公所,民国十五年(1926)起,又陆续建立了公所五处:
  1.同善堂中公所地址初建於杨柳青七星庄东,后迁入八街姜店胡同内。
  2.永安堂公所地址在杨柳青西头公议胡同内。
  3.西二众公所地址在杨柳青十街经堂庙内。
  4.碾坨咀公所地址在本村内。
  5.当城村公所地址在本村内。这五个公所规模较小,斋日集会,皈理新徒,都远不如原四大老公所
  此外尚有大众、二众公地两处,各占地二亩余,是专为临死坐化的领众,埋葬殓缸的地方,大众公地又称邵二爷坟地。因初葬领众邵二爷而得名。至清末民初,地内又有领众杨三爷和东公所看门人秦福来墓三座;二众公地内只葬有孙奶奶坟一座;地址均在今理工学院分院内。民国十一年(1922)去新疆伊犁贸易商兴泰和京货店,原系几个人集资经营的,其中一经理韩乐山,突然患了老年痴呆症,店内诸股东经理等研究,派由另一名经理宋友新护送回乡疗养,谓如能一路平安,到家后可捐资办点善举。根据韩乐山家属意见,韩乐山当年曾有过将来整修公地的想法,因此立即备料鸠工,首先把三座坟墓砌起砖石,上以麻刀白灰墁顶,地面全部用灰土夯平铺砖,并在坟前参拜处各镶好有两平方米的青石板,四边周围垒起两米多高的花墙子,门楼为牌坊式,上镌“公地”两字,进门迎面筑起砖砌大影壁,参拜者可由左右环绕出入,很是肃穆庄严。公地修好后,本地理门众承办议订,每年除夕日在坟地内搭一大暖棚,靠墙搬来几案桌椅,生好大火炉,棚内温暖如春,请来东公所领众魏有兴在此讲教说法,接受众道亲参拜,共同守岁。在由街里来公地必经的中渡口整夜司摆,由中渡口下坡沿途,临时安装煤油路灯百余盏,公地花墙南端插一两丈五尺杉杆,排挂起三角形羊角灯塔,把公地门前,照的如同白昼,这些都是由安离二局水会众伍善组织的。自从公地修好后,这里一改过去的荒芜景象,一举成了镇上的一大胜地,每次斋口新皈理者和道亲,多到这里参礼。因该地整洁幽静,春游者也常来这里小憩野餐,夏天附近的农民,更以此为歇晌地。公地大门外的南侧,还设有两口小水缸半埋土中,镇内慈善机构在芒种到处署期间,派人每日挑开水一挑,淘换新水,并放一小木勺,供路人饮用,每月还有人送来条帚,供来此者清扫。
  (四)
  理教虽然到清末就可以公开活动了,但因没有为政府所承认,所以也偶尔受到地方的干扰,北京的道亲中有一李钟豫字毓如,原藉江苏淮安,因自号“江淮散人”,光绪末期举人,工於诗、书、我手中今还有他写的一副对联。民国二年(1913)他与另一名闻人苑文鉴,组织了一个全国理门公所总机构,呈请内务部立案,并疏通了当时总统袁世凯的亲信赵秉钧,取得支持,在北京挂甲屯悬起了“中华理善劝戒烟酒总会”的牌子。李毓如当了总会长。李是个文人,不会管事,只办些宣传材料,出过一种期刊《理铎》和《理门须知》等书,发行全国。其他一切内务财务全由苑文鉴把持,苑想把全国各地公所统由总会领导,行文各省市县,所有理门公所都要改成总会的分支机构,经办人必须向总会申请登记、批准,每公所要交一至二百元手续费用,俟审查批准后,领到委任状、公章,才能生效。这样总会既可成为管理全国公所的中心,又可从中捞得很多油水,他们先从北京做起,又派人到天津来活动,并以总会名义向警察厅长杨以德发来公函,请予协助,杨则答复:“理教系属民间团体,官方不便参与”,从而未能得逞。鉴于天津比北京的公所多约两倍,是一块大肥肉,后来他们又多次想方设法,但都没有成功,最后民国六年再次来天津,又因天津水灾,空手而回,不久苑文鉴死,李毓如也辞职南归,会长改由谢天民继任,谢天民是个鸦片鬼,就更没人理睬了,但天津理教人士也从中受到启发,在民国十七年(1928)由天津西老公所为了加强联络团结,倡议成立“天津市理教联合会”。并报请市政府备案,以西老公所领众蔡雨村为理事长,下设分会,各处领众、催众、承办人等,都是当然会员,杨柳青分会设在后大道正安堂老公所,发给了证书。催众戴筱臣病故时,在他的殓衣胸前还挂着一个椭园形的会员证章。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六册

《西青文史第六册》

本文记述了天津市西青史料的情况。其中包括史海钩沉、艰难岁月、红旗招展、乡土百说、工商旧貌、故里采风、人物述林、民俗民风、文物古迹、武林轶事、掌故传说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鸿逵
责任者
羊宰
相关人物
董来真
相关人物
刘来纯
相关人物
达来鼎
相关人物
李奎
相关人物
杨静如
相关人物
周瑞芝
相关人物
尹岩
相关人物
张殿顺
相关人物
戴筱臣
相关人物
孙少先
相关人物
魏有兴
相关人物
魏勉强
相关人物
张栋华
相关人物
刘德全
相关人物
宋友新
相关人物
李钟豫
相关人物
苑文鉴
相关人物
袁世凯
相关人物
赵秉钧
相关人物
李毓如
相关人物
杨以德
相关人物
谢天民
相关人物
张吾山
相关人物
王来永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东二众公所
相关机构
正安堂西老公所
相关机构
复善堂东公所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