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杨柳青镇第一个税务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 第五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5897
颗粒名称: 解放后杨柳青镇第一个税务局
分类号: F810.423
页数: 3
页码: 195-197
摘要: 这段文本主要讲述了杨柳青镇税务局(现静海县税务局杨柳青镇分局)的历史和发展情况。
关键词: 军管会 税务局 张炳钧

内容

1918年12月24日杨柳青解放后建立了军管会,负责财税的机构是财经股,负责人张炳钧。
  1949年8月杨柳青镇改为县级镇,随即建立了杨柳青镇税务局,地址在当时镇人民政府东边现猪市大街19号。局长由镇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常健兼任,张炳钧任副局长。1952年二位局长先后调出,曹书良、韩秀文(女)先后接任局长、副局长。
  税务局,下设一室两股。即秘书室,税政股和会计股,全局约20多人。1950年,又设了三个专管区和两个检查站。专管区职能相当现在的税务所,属局领导,直接负责征管工作。
  当时镇内个体工商户较多,共有230多个商号。这些商号大都分布在河沿大街、估衣街、猪市大街两侧。行业多是米面庄、果子铺、糕点铺、包子铺、豆腐房、茶庄、肉铺、油房、文具店、刻字店、药房、诊疗所、理发所、电料行、布店、鞋店、成衣铺、铁厂、木材厂、织布厂和煤厂等。
  三个专管区分别征管这些商号。第一专管区福州镇北猪市大街、后大街和席市大街两侧的近60个商号,第二专管区负责。镇中间估衣街、鲜果市大街、西渡口西衔两侧、近百个商号。不少户是较大的私营企业,其中有玉记乾货铺、文兴斋糕点铺、华隆布店、成春堂景记药铺、双盛和榨油厂、益大制粉厂、翔兴和米面铺、祥生布店、和春楼鞋店。第三专管区负责镇南河沿大街和河沿东街两侧商号的近90个商号。三个专管区下面又分若千由私营和个体户组成的纳税中心组,下面还有纳税小组,各由一名骨干任组长。
  当时国家下达税收任务是小米数,征收时按国家公布牌价每斤小米1毛4分2结算。上级下达给税务局税收任务指标后,根据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的经营和分布情况,由局把任务分解下达到三个专管区,专管区又下达到各个纳税中心组。征收方式是定额征收,方法是自报公议。各户在纳税小组先自报纳税数,然后小组评议,再经中心组评议。同时,税务干部和局领导下去作典型调查,尤其对重点户作细致的摸底调查,作到心中有数。并发动群众作好纳税宣传,主要内容是“平衡税负,合理负担;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中心组评议后到税务局审核批准。如果上级下达的税收任务数不能完成,再次返回到中心组评议,一直到能完成任务数为止。因税务干部事先经调查摸底心中有数,再加上纳税组成员是本片的业主,彼此了解,他们对有的业户纳税不足再议增加。所以当时的会议较多,晚上经常有会。征税按季度征收,统为一种税。
  解放初期,国家财政经济面临着巨大困难。为了平衡财政收入,稳定金融和物价,必须加强税收工作。当时税务千部都是昼夜吃睡在机关,无休息日和上下班时间。
  1950年下半年,税制改革,开始有了工商业税、物货税、盐税、关税、印花税等税种。这是在国家三年经济恢复时期,为了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必须使当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相当比重的私营经济生存下去,并适当发展。因此国家通过调整税收,减少税收负担,使企业有利可图,促其改组,继续经营下去。这样既可以解决部分职工失业问题,又有利于发展经济。到52年初杨柳青镇个体工商业户已发展到500多户,私营企业已有140多户。
  54年4月杨柳青镇划归静海县,降为县辖镇。这时税务局改为静海县税务局杨柳青镇分局。局长曹书良后改任镇长。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五册

《西青文史 第五册》

本书为天津市西青区文史资料汇编,内容包括政治领导人的致信和视察记录、地区发展和历史背景介绍、文化艺术的探索和发展、个人回忆和传记、反映和讨论、补充和订正、文史资料征集公告。

阅读

相关人物

韩桐
责任者
何建中
责任者
张炳钧
相关人物
常健
相关人物
曹书良
相关人物
韩秀文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文兴斋糕点铺
相关机构
华隆布店
相关机构
成春堂景记药铺
相关机构
双盛和榨油厂
相关机构
玉记乾货铺
相关机构
益大制粉厂
相关机构
翔兴和米面铺
相关机构
祥生布店
相关机构
和春楼鞋店
相关机构
杨柳青镇税务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福州镇
相关地名
静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