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淡水养鱼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 第五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5894
颗粒名称: 西郊淡水养鱼概述
分类号: F326.4
页数: 7
页码: 166-172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天津西郊区在过去的历史时期,人民吃鱼主要依靠天然河道,而养殖水面和产量逐年发展的情况。文中提及了养鱼的三个阶段:人放天养、科学喂养和飞跃发展。文中还提到了由于河水污染和过度打捞等原因,自然河道鱼的数量大幅减少。为满足人民对鱼类的需求,西郊区开始发展人工养鱼,并逐渐取得了成功。文中也提到了在困境中,广大干部和群众为养鱼的发展艰苦奋斗,并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最后提到了在1978年以后,养鱼业进入了飞跃发展的阶段,养殖规模得到了扩大。
关键词: 天津西郊区 养鱼 天然河道

内容

在过去一段很长时期,西郊区人民吃鱼主要来自大运河、子牙河等天然河道。鲤鱼、鲫鱼、鲶鱼等虽有上市,但数量甚微。
  西郊的淡水养鱼从1949年才有记载,而后,养殖水面和产量产值逐年发展。其速度和喂养情况概分“人放天养”、“科学喂养”和“飞跃发展”三个阶段。
  1956年以前为“人放天养”阶段。这个时期多是自然坑养鱼,规模不大,产量很低,没有科学喂养和管理办法,有些处于自生自长状态。
  1956年由天津市水产公司在陈塘庄南,即现在水产学校附近兴建鱼苗孵化池,引进青鱼、草鱼、白鲢、鳙鱼四大家鱼优良鱼种,所孵化的鱼苗就近在卫南洼和体院北、侯台子、王顶堤一带砖窑坑中放养。喂养和管理办法日趋科学化,使我区淡水养鱼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这个时期,由于河水污染,水源枯竭和过度打捞等原因,使自然河道鱼的产量大大降低。驰名世界的大运河,承受着工厂和居民排放的污水,破坏了鱼类生存环境,中断了大运河网网都有鱼的历史。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民对鱼类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只有发展人工养鱼,才是解决人民吃鱼的唯一途径。
  基于上述事实,我区广大干部群众自上而下蒙生了“挖坑养鱼,一本多利”的共识。但当时在“以粮为纲”思想束缚下,区政府恐怕养了鱼挤了粮,向上级不好交待,想干而不敢干。在这个历史时期,我区养鱼业发展缓慢,处于爬行状态。
  在困境中求发展,我区广大干部群众为养鱼的发展而艰苦奋斗着。在天津市水产局和水产研究所的帮助下,1959年筹建,1964年建成了李七庄乡东风鱼苗场。1965年,凌庄子、八里台开始人工繁殖鱼苗,以后又扩展到西湖村、王顶堤和大任庄等村。人工孵化和育苗技术的发展,解决了南鱼北调问题,为进一步发展养鱼打下了基础。
  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区养渔业处于徘徊阶段,养殖面积和产量上下波动。1966年和1972年处于低谷,产l分别为700吨、900吨,其余年份都在千吨以上。
  在天津水产研究所和南开大学生物系的帮助下,从实践和科研中,我区摸索出一套利用生活污水肥水养鱼的方法,既可变害为利,又能取得成本低,产量高,收益大的效益。但利用不合理,也会给渔业生产造成损失,施用时,必须经过处理,自净后再用。
  天津水产研究所在1974年《天津水产》创刊号曾发表了我区西营门乡西湖村利用生活污水肥水养鱼的经验介绍。1972年参加北京渔业展览。
  在生产过程中,锻练和培养了不少渔业人才,给我区养鱼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这时养鱼业发展没有迈开跃进步伐。养殖水面从1956年的1568亩,到1978年增到4291亩,22年光景,全区养殖水面只增加2723亩。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祖国各地,也给我区养鱼业带来了新生。区委、区政府逐步从“左”的框子中解脱出来,明确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自然规律发展我区商品生产的指导思想。
  我区地处九河下梢,多河流,多坑塘,多洼淀、多渠道。具有一定的蓄水条件。全区耕地由13个碟形封闭式洼it组成,地势低洼,土地盐碱。这对种植业是劣势,而对养殖业则是优势。
  在气候条件下,我区常常是前早后涝,雨水集中,对农业生产不利,如果开挖鱼塘,使星罗棋布的小鱼塘成为小水库,既可“以蓄代排”,“涝蓄早用”,又可农渔结合,在利用天时养鱼的同时,为农业生产提供水源,一举数得。
  另外,我区有较长的养殖历史,有一定的技术力量和养殖经验。又临近市区,交通方便,市场广阔,并有大量低产田可供造塘使用等优越条件。
  通过分析,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了认识,制定了全区以发展养鱼、种菜为主,以果品、畜产品为辅的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方针;在精粗并举,以精为主的发展原则指引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努力扩大养殖规模。从此,我区养渔业进入了“飞跃发展”的历史阶段。出现了渔业生产高峰。从1979年到1984年全区共开挖养殖水面48,800亩。
  1985年1月28日下午,李瑞环市长召集会议,就发展渔业生产,解决我市人民吃鱼难间题进行专题研究。他提出苦干三年,为解决我市人民吃鱼问题做贡献。市委给各区县下达任务,并给予财力和物力支持。1985年给我区贴息贷款420万元,下达了建成6,004亩养殖水面的任务。而我区实际.完成19345亩。1986年又给我区贴息贷款452万元,下达5,400亩养殖水面任务,而我区又完成了12,615亩.1987年市下达],200亩指标,我区没用贷款,靠自己财力建成养殖水面4,158亩。
  由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我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努力,1985年至1987年养A业迈出了三大步。年年都大幅度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建塘指标。使养渔业再现高峰。
  加强领导。区、乡、村都有一名领导分管这项工作。区畜牧水产局和技术推广站每年召集一次水产工作会议,总结上年工作,制定、落实当年计划,明确主攻目标。在鱼类生长期内,区政府每月组织乡、村进行一次联查评比和现场会诊,集思广益,及时解决渔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推广交流先进经验。
  落实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区认真落实渔业政策,坚持了乡办乡有,村办村有,允许个人经营零星水面,国营、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调动了养殖人员的生产积极性。到1984年全区个体养鱼户增至125户,放养水面448亩,年产鲜鱼30吨。
  对集体经营的养殖单位,全部落实了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四定一奖”生产责任制,克服了平均主义,促进生产发展。王顶堤、八里台、程村、王村、小南河,小孙庄等实行联产承包后,鲜鱼产量和销售量连年大幅度增加,李七庄乡高村1983年实行了投标承包的办法,王俊桐等四名社员承包80亩渔塘,共产鲜鱼41吨,平均亩产514公斤,交售国家40吨。扣除包产指标后,超收2万元。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区投资在畜牧水产局建立水产化验室,1982年开始兴建,于1984年启用,指导全区渔业生产,提高了淡水养殖的科学水平。而后,在小南河、小孙庄、王稳庄等村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化验室。
  目前,全区有中专以上渔业科技人员15人,由区科委授予“农民水产技术员”职称的31人,还有渔农3,671人。他们分布在全区各个渔业队,成为我区发展养渔业的骨干力量。几年来,在引进和推广新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推广了化肥肥水新技术。利用化肥肥水,使水中营养元素经常维持合理的限度,促使浮游生物的增殖‘满足以浮游生物为饵料的鲢、鳙鱼的需要。最近几年,全区利用化肥肥水的水面从1985年的9,500亩,到1987年扩大到43,000亩。王稳庄乡26,000亩水面普遍采用了这项新技术。
  引进渔机。1985年我区开始试用颗粒配合饲料喂养新技术,取得明显效果。1986年,全区颗饵养殖水面达2.334亩。总产鲜鱼450吨。1987年精养投饵水面达2.3万亩,总产达到8,500吨。使占全区29%的池塘,产鱼量达全区总产的56%。优质鱼比重不断增加。目前,有不少村购置了饵料机、增氧机、挂桨机等渔业机械,从而奠定了在全区范围内推行科学养鱼的坚实基础。
  坚持改革。为提高经济效益,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在改革的道路上开拓前进。为解决全市人民吃鱼问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981年,小南河村利用荒地兴建渔塘,实行渔塘畜水浇麦,养苇,得到鱼、麦、苇三丰收。区委、区政府在该村召开现场会,及时推广了他们的先进经验,得到四个乡,十三个村积极响应。
  为改变品种单一,单产偏低的状况,1982年在大寺乡青凝侯村利用地热资源新建一座面积100亩的尼罗罗非鱼良种繁殖场。有34个孵化池、鱼种池和成鱼池。1984年8月孵化鱼苗300万尾,在王稳庄乡六个村共300亩水面试养,初步获得成功。大泊北村110亩水面混合单产超过了400公斤。
  为保证饵料供应,降低成本。1986年王稳庄乡小孙庄村兴办了规模庞大的养鸡场,母鸡生蛋,鸡粪养鱼。既节约饲料,又节约资金,获得鱼、蛋、鸡三丰收。
  王顶堤村养鱼技术员房贵彬同志,于五十年代末期就从事养鱼工作。现年近七旬,仍不下岗,一直为养渔业的发展“呕心沥血”。
  1965年他开始在王顶堤搞鱼苗孵化实验,在一无资料二无实践经验的情况下,他百折不挠,摸索前进。经过刻苦努力,终于成功地完成鱼苗孵化试验。而后,又利用鲤鱼和苏联净鲤、江苏红鲤、高背鲤等进行杂交,培育出产量高,肉质好优良鱼种。尤其是鲤鱼和高背鲤杂交的鱼种最受消费者欢迎,现在它已在市场上占据了统治地位。
  用来交配产卵的鱼称为“亲鱼”。“亲鱼”产卵后大量死亡是鱼苗孵化场存在的一大难题。房贵彬同志对这个难题进行了研究。实行产卵前加强对“亲鱼”的喂养,增强“亲鱼”体力,产卵后放养在坡陡水深适合“亲鱼”生活的池子里,这样就能大大降低了“亲鱼”死亡率,为鱼苗孵化解决一大难题。
  另外,他还能准确地辨认“亲鱼”雌雄。经专家检查鉴定,准确率为100%。
  房贵彬同志把食性不同,生活水层不同的鱼类混合放养在一个鱼塘内。鱼塘的上、中、下三层水体都有鱼,形成一个分布均匀合理的立体结构。“车多不碍路,各吃一种食”。塘内鱼多而不乱,不存在争食争水问题,各种鱼都能觅食到可口的饵料,都能找到适合它们生存的生活环境。这对于充分利用水体,提高鲜鱼的单位面积产量具有特殊意义。
  上述情况是我区养渔业飞跃发展阶段的特点,也是我区淡水养渔业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以上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使西郊的养渔业腾飞了。1988年全区养殖水面达8万亩,总产鲜鱼17,988吨,上市量居郊、县之首,被誉为天津市人民的菜篮、鱼篓。
  1989年,我区没有扩建养殖水面,总产鲜鱼为19,739吨,为1954年的658倍,是1978年的16倍多,比1988年增产1,751吨。
  1990年2月17日,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王怀勤书记提出了我区在农业发展上要“增加种植业,稳住养殖业,有偿服务,壮大集体”。根据这种精神,今后将不会在扩大养殖水面上做文章了。而是靠科学技术来提高产量,靠科学的威力,推进养殖业稳步发展。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满足人民消费水平日益增长的需要,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区畜牧水产局于1990年开始了人工养鳖和饲养河蟹的探索。河蟹在鸭淀水库、西营门乡的兴业里和上辛口农场养殖。养鳖主要在大稍口和上辛口农场。上辛口农场从1988年开始在坑塘和河道中捕捉种鳖,在饲养池中人工喂养。1990年种T开始产卵繁殖后代,1991年又有许多小鳖在人工孵化池中破壳而出,上辛口农场人工养鳖的实验成功,给我区开展大规模养鳖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1991年我区从广州引进的胡子鲶鱼和加州鲈鱼在王稳庄乡、南河镇和李七庄部分村里试养。这种南鱼北引,使我区养渔业在品种结构调整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鳖、蟹的养殖,新品种鱼类的引进,将大大提高我区的经济收入,丰富了人民的菜篮子。为振兴西郊添一份力量,增一分光荣。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五册

《西青文史 第五册》

本书为天津市西青区文史资料汇编,内容包括政治领导人的致信和视察记录、地区发展和历史背景介绍、文化艺术的探索和发展、个人回忆和传记、反映和讨论、补充和订正、文史资料征集公告。

阅读

相关人物

张茂之
责任者
李瑞环
相关人物
王俊桐
相关人物
房贵彬
相关人物
王怀勤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西郊区
相关地名
陈塘庄南
相关地名
卫南洼
相关地名
李七庄乡
相关地名
西湖村
相关地名
大任庄
相关地名
西营门乡
相关地名
西湖村
相关地名
北京
相关地名
八里台
相关地名
王村
相关地名
小南河
相关地名
小孙庄
相关地名
高村
相关地名
王稳庄
相关地名
王稳庄乡
相关地名
小南河村
相关地名
大寺乡
相关地名
青凝侯村
相关地名
泊北村
相关地名
王顶堤村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
西营门乡
相关地名
广州
相关地名
南河镇
相关地名
程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