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新闻学家王芸生先生和夫人冯玉文女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 第五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5878
颗粒名称: 老一辈新闻学家王芸生先生和夫人冯玉文女士
分类号: K825.42
页数: 7
页码: 85-91
摘要: 这篇文章围绕王芸生先生的生平经历和成就展开叙述。文章主要介绍了他在新闻界的贡献,包括在报刊编辑工作中的成就,以及他作为中日关系和日本问题专家的影响力。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他参与抗战和解放运动期间的活动,以及他的一些政治职务和社会地位。
关键词: 王芸生 新闻学家 生平经历

内容

王芸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新闻学家,日本问题研究专家。生前曾在“大公报”报馆工作四十余年,解放后曾任大公报总编辑、社长,从六十年代兼任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历任全国政协一、二、三、四、五届常务委员,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这位大名鼎鼎的无党派人士,新闻界泰斗。他就是杨柳青镇小梁庄世代贫农冯家的姑爷。
  王芸生先生是静海县人,一九〇一年九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幼年生活困难,父亲曾在天津芥园庙给和尚烧菜做饭,王芸生弟兄三人行三,他幼年时勉强念了儿年私塾,十三岁那年,为了生活,家中就把他送到了天津一家小茶叶店学徒。王芸生刻苦好学,最爱看报上的副版,一些影射时弊的文章引起了他的共鸣,他开始练写稿,他的第一篇稿子投给天津“益世报”副刊,题目是“过新新年送旧新年”,内容是讽刺当时大总统徐世昌,结果没过三天,报上就登出了来。不仅是副刊头条,而且加上了花边,第一次投稿成功,增强了自信,但他为了糊口,不得不继续在私营商店做事,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会了英文,在美商洋行货栈谋得一职。
  在五卅运动反帝爱国怒潮中,年仅二十四岁的王芸生和洋行的青年职工共同组织了“天津洋务华员工会”,并被选为工会的宣传部长和工会周刊的编辑,这是王芸生办报的开始。
  由于他主办的报纸经常发表一些工运文章,被反动军阀勒令停刊,王先生逃往上海,在那里王芸生更靠近了中国共产党,他曾和几位共产党人,一起办过“亦是”“短棒”“猛进”等几种周刊及“和平日报”。
  一九二六年王芸生先生回到天津,在天津省委宣传部工作,具体任务是给“华北新闻”写社论,当时天津大公报正在风行,大公报编辑张季鸾先生的评论文章非常有名,两家报纸的社论和评论文章虽然不署名,但总有点竞争的劲头,经常因看法不一致而发生笔战,张季鸾先生和王芸生就是由笔战而相识,进而成为至交。当王芸生与“华北新闻”商报因观点不合而相继离职时,张季鸾先生便亲自登门把打笔仗的年轻对手接到“大公报”工作,张季鸾老先生不愧是一位伯乐,此事当时在报界中传为佳话。
  一九二九年八月,王芸生先生入“大公报”就职,开始他在地方版当编辑,由于编排生动,文字严谨,并且遇事有自己的见地,特别是来稿取舍,以文而不以名,很快受到同仁及读者的推崇和信赖。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大公报”同仁同仇敌忾,当时敌骑压境,大好河山沦于敌国。愤于自甲午战争以来,日本帝国主义亡我之心,日甚一日,于是因亟纂辑中日通商以后之重要史实,载诸报端,以使广大读者抚今追昔、慨然生救国雪耻之决心。这便是“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专栏文章的开始,这次编辑重任,当时就落在年仅三十岁的王芸生肩上.从一九三一年九月事变起,逐日连载到一九三四年四月两年多时间,就完成了这部七卷近二百万言的巨著,这对于刚满而立之年,仅有几年私塾浅历的芸生先生来说,其人其志可以想见了。
  正因为王芸生在上述工作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才使得这位年轻的报馆工作者,成为名符其实的中日关系史和日本问题的专家。这部著作也成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特别是中外关系的重要参考资料。一九三二年刚出版问世,即被誉为堪与清末名人黄遵宪的“日本国志”相媲美,比日本国志还丰富。因此王芸生在国内新闻界崭露头角,名声大振。
  芦沟桥事变后,天津沦陷,王芸生先生随大公报迁往上海,又迁汉口。一九三八年十月冉迁重庆。
  一九四一年张季鸾先生逝世,该报组成“社评委员会”,由王芸生先生任主任,并由他执笔撰写“看重庆,念中原”。因评击了重庆苟安生活的糜烂,揭露了河南灾民的惨状,该报被勒令停刊三大。
  抗战胜利后,一九四六年大公报由重庆迁回上海,这时王芸生先生看到祖国大好河山虽已光复,但国民党却热衷于内战,把人民重新投入水深火热之中,“大公报”开始呼吁了。
  一九四七年王芸生先生由上海赴京探亲,他亲眼看到平、津憔悴凋蔽,悲凄之情油然而生,发出「赶快停战、快快和平」的呼喊,此时正值北方学潮汹涌澎湃,王芸生对反内战、反饥饿的青年学生,寄出无限同情,五月二十五日在“大公报”发表“我看学潮”一文,文章督认“我何以同情学生呢?因为我还保持着一颗青年的心,我还能理解青年……。学潮纷纷是表现不安。而这不安的根源,明眼人不难找到答案。与此同时,王芸生先生不顾自身的危险,不顾当局的威胁,赴京、津各大学发表讲演。在北京大学、燕京大学讲演“日本问题”再认识,在清华大学讲演“漫谈国事”,在南开大学讲演“我对国事的看法”,王芸生先生对学生们的支持,对国民党政府的指责,使蒋介石勃然大怒,遂授意御用文人陶希圣在“中央日报”组织文章,向大公报猛烈开火,并指名道姓对王芸生先生进行人身威胁。
  一九四八年十月三日王芸生先生在香港得到毛泽东同志的邀请,要他参加新政协会议,原来同年八月,王芸生即离沪,经台湾到香港。与许多民主人士汇合,准备北上。在香港逗留期间,王芸生曾亲自主持“大公报”香港版的笔政,撰写了大量文章,有力配合了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使香港版“大公报”站到了人民的立场上。
  一九四九年二月二十七日王芸生和陈叔通、柳亚子、叶圣陶、郑振铎、马寅初、曾禺等进步人士一起登上“华中轮”踏上北归的航程、他们三月五日到达华东解放区,十八日到达刚解放的北平,从香港到北平,千里迢迢,王老一路观察、思考,接触了广大人民和党的千部,他理解到、在表面上战痕斑斑的上地上,正孕育着一幅崭新的社会主义图景。他激情慷慨的撰写了“我到解放区来”一文。于1949年4月10日刊登在天津进步报刊上,文章说:“我是在这黄土层中成长起来的,我睡过上坑,吃过馍馍,却难患象得到解放区,如今这样的情形百闻不如一见,我们在华东解放区所见到的一切,非但一一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解放区所造的一切谣言和诬蔑,而且使我们见到了中国自有历史以来所未曾有过的新事物”。
  一九四九年五月,王芸生随解放大军进入上海大公报,随即在六月十七日发表了他起草的著名的“大公报”宣言,同年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一九五四年任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解放后一直主持“大公报”工作任社长。
  王芸生先生在主持“大公报”、工作的同时,一直在思考着继续完成他的“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这部巨著。
  六十年是指从一八七一年中日始订”修好条规”到一九三一年九一八止。原来只写到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从那时到天一八的十四年还未完成,这十四年间,风云变幻,中日两国人民都经历着极为严峻的考验,周恩来总理也一直非常关心这项未了的工作,曾对王芸生先生殷殷嘱托,从一九五七年起,王先生一方面搜集新的史料、一方面对旧著作中某些部份做了必要的修改和增订。到文化大革命前修订了一、二两卷,尽管在一九五七年反右运动中遭到非难,在十年动乱中受到迫害,但王老对完成专著的决心一点没有动摇。七十多岁的老人心中惦念的只是一点——完成周总理的嘱托,拨乱反正后,年近八旬的老人欣喜莫名,他深知去日无多,愿最后为中日友好新篇章竭尽所能,为此曾两度去访日本,下决心完成这部呕心沥血惨淡经营五十年的专著。
  在和生命争夺时间的斗争中,王老终于在病床上完成了七卷本后五卷的修订工作,并对增补的第八卷,做了细致的安排和设想,后山他的助手完成,至此五十年心血终告成功。并由三联书店出版刊行。可以说,为了历史科学,为中日友好,王芸生老先生战斗到了生命最后一息。
  王芸生先生于一九八〇年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九岁,其主要著作有“六十年来的中国与日本”“芸生文集”“台湾史话”。
  玛玉文女士是王芸生老先生的夫人,她是杨柳青镇小梁庄人,提起池们的婚姻结合,还有一段传奇性的故事。
  她父亲冯连贵,种着几亩薄田,做些小生意,沿南运河两岸串乡入村卖杂面为生、冯女士在家除针线活外,帮助邻居种园田、摘黄瓜、豆角等,过着贫苦的生活。
  九一八事变,她自己在家,突然听得门响,而且敲声很急,开门一看,原来是位不相识的青年,身着西服革履,仪表堂堂,面带惊慌之色,说:“大姐快救救我,后边日本人追我逮我”。冯女士未及考虑避嫌,马上放进青年,将大门关上藏好,不大功夫,日本兵来了,叫开门找王芸生,冯女士说:“没有人来”,把日本兵哄走了。
  日本为科么要逮王芸生呢?
  那时王芸生正在大公报工作,编写了一套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即“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揭露了日本侵华的罪行,因此引起日本天津驻屯军的嫉恨,把王芸生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所以跟踪追击。
  那天,王芸生到郊区采访农村经济及农民生活,在大觉庵村往西走,发现后面远处有日本兵追他,于是顺着运河北岸小路逃到杨柳青小梁庄。
  冯玉文女士开门收纳藏好了王芸生,骗走了日本兵,简直是救了王芸生一条命,他感谢不尽,在冯家挽留下又躲避了两天,等风平浪静才回市内报馆。
  冯玉文向父母廪明了救人经过,父母亲见王芸生是个识文断字有文化有血性,而且一表人才的青年,有意将女儿许配于他。王芸生钦佩玛女士大胆、机智、多情,更有救命之恩,感激无尽,就这样缔结了美好姻缘。
  这桩婚事颇有戏剧性、传奇性,真和京剧“柜中缘”,岳雷逃难招亲的情节差不多。
  婚后移居市内长春道大公报宿舍,夫妻相敬如宾,互相体贴,互相帮助,冯女士不识字,王芸生手把手的教识字写字,冯女士对丈夫照顾的无微不至,日子虽然较紧,但生活畅欢,不尽的乐趣。
  在平静的生活中,而王家却不安静,在津的一些日本流氓浪人,在驻屯军指使下,报复王芸生写抗日文章,不时的进行迫害,肆意的骚扰,有次藉口找王芸生,王不在,趁机把家中一切打了个底朝天,在那敌人横行的日子里,他们曾被迫多次迁居。冯家惦纪女儿女婿,寝食不安、担惊受怕,不时去津探望,并接济生活。
  七七事变后,天津论陷于日本,冯女士以家属随同大公报南迁上海、汉口、重庆。携儿带女,受尽了颠沛流离之苦。
  抗战胜利后,又随同王芸生去香港办大公报,在香港居住了一段时间,于1949年建国前夕,回到北京定居。
  1951年冯玉文回到杨柳青家乡探望阔别已久的二老双亲,共话抗战八年。内战三年的兵灾连天离乱之苦。解放后的幸福生活。嗣后于1958年1963年二次来杨柳青奔吊双亲之丧。
  一九八〇年王芸生老先生逝世后,冯玉文夫人很是伤痛,但有儿女待奉身旁,安慰老人颐养晚年,但终因年老多病于一九八九年病故。终年八十七岁。其子女六人,有的当大学教授,有的任工程师,有的担任电台文艺编辑,有的在国外深造。在不同岗位上,共同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而工作者。
  王芸生先生和冯玉文女士这二位老人,一辈子患难相扶,甘苦与共,终身相偕,感情弥笃、忠贞如一。其事业,其精神、堪称人间楷模。
  1991.4.16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五册

《西青文史 第五册》

本书为天津市西青区文史资料汇编,内容包括政治领导人的致信和视察记录、地区发展和历史背景介绍、文化艺术的探索和发展、个人回忆和传记、反映和讨论、补充和订正、文史资料征集公告。

阅读

相关人物

许伯年
责任者
王芸生
相关人物
冯玉文
相关人物
冯连贵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