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津县第六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 第五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5863
颗粒名称: (2)天津县第六区
分类号: D235.21
页数: 2
页码: 45-46
摘要: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冀中区党委指示下,在天津县津西南运河沿岸一带建立的第六区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天津县 党史 解放战争时期

内容

根据中共冀中区党委的指示,1945年10月,天津县成立。在津西南运河沿岸一带建立了第六区。所辖的村庄有:东马庄、西马庄、谢庄、李楼、祁庄、大蒋庄、小蒋庄、雷庄、西北斜、中北斜、东北斜、邢庄子、汪庄子、疙瘩、大稍直口、西姜井、东姜井、李家园、小园、大园、大觉庵、小稍直口、杨庄子、前园、赵庄子、大卞庄、曹庄子、王庄子、大梁庄、华庄子、侯台子、杨伍庄等村。
  在抗日战争后期,中共冀中区九地委天津工作委员会在这一带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划为中共冀中区天津工作委员会第一市分委活动地区。以侯台子、大稍直口、疙瘩村为基础开展工作。第六区建立后,由第一市分委和六区共同开辟工作,并将小稍直口以东的七个村,划为第一市分委的市外依托村,由于这一地区已有一定工作基础,局面很快打开。首先争取了部分村的伪政权,逐步在各村建立农会、村政权和民兵组织,成立了区小队,队员近40人。党组织也有了较大发展。在三个月时间内,先后发展了党员260多名,基本上达到村村有党员,并建立了约25个党支部。
  六区建立后,领导群众清算恶霸地主,开展减租增资斗争,使雇工和农民生活初步得到了改善,对市区实行经济封锁,限制蔬菜、粮食进市,后为照顾市内群众生活,改为收税,三个多月收伪联币40亿元。区小队和民兵主动袭扰敌军,封锁交通,破坏敌通讯设施,以保卫解放区。
  第六区工作的深入开展,极大地震动了敌人。国民党天津县政府以所调“县政工作团”的名义,在军警力量的配合下,从1945年11月起,进攻津郊解放区。六区所辖村庄相继沦入敌手,一些伪村政权又恢复活动。面对敌强我弱的特点,六区区委决定,将干部化整为零,分成三片,依靠堡垒户,就地坚持斗争。1945年12月7日,由于地主、伪保长告密,中共天津县委组织部长陈群,六区区委书记程玉及工作人员刘景荣、任景芳、史炳环、刘文勋被敌军警包围在李楼村高金生家地洞中,经近一天的战斗,陈群、程玉、刘景荣、任景芳壮烈牺牲,史炳环、刘义勋被捕。同时,敌军还悬重赏捉拿六区区长张镜。12月8日,区财粮助理员马炎被捕,后牺牲。区长张镜在群众掩护下脱险,由于这一地区被敌人占领,刚刚建立起来的党组织及村政权被迫停止了活动。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五册

《西青文史 第五册》

本书为天津市西青区文史资料汇编,内容包括政治领导人的致信和视察记录、地区发展和历史背景介绍、文化艺术的探索和发展、个人回忆和传记、反映和讨论、补充和订正、文史资料征集公告。

阅读

相关人物

石泽年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天津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