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九地委天津工作委员会进入津西地区开辟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 第五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5860
颗粒名称: 中共九地委天津工作委员会进入津西地区开辟工作
分类号: D235.21
页数: 2
页码: 40-41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在津西地区开展地下工作的经历。文章提到,中共冀中区九地委成立了天津工作委员会,在市内开展地下工作,通过工作建立了交通线和联络站,争取了杨柳青镇的一些士绅和敌伪人员为我方办事,并动员了数名青年参军。
关键词: 津西地区 共产党 地下工作

内容

1945年2月,为开展城市工作,中共冀中区九地委成立了天津工作委员会,在市内开展地下工作。书记阎素,委员左中侠、侯浩平、侯太和、储国恩。工委驻地在胜芳和石沟及左各庄。活动区域从胜芳到津西地区。工委通过工作,建立了从独流、下圈经水高庄到杨柳青进市的交通线,并在杨柳青镇内阎子清家建立了联络站。负责传送情报,掩护工作人员进市,护送市内学生、工人去根据地,运送物资等。同时,通过关系争取了杨柳青镇的一些士绅和敌伪人员为我方办事,并动员了数名青年参军。并派工作人员到南运河沿岸一带村庄活动,建立了联络点,开辟了从杨柳青经疙瘩村、侯台子到万德庄另一条进市交通线。日本投降后,工委即隶属冀中区天津工作委员会,为第一市分委,为天津县第六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抗日战争期间,津西地区,是由中共冀中区八、九、十地委所属的各县分头开展工作。针对近郊的特点,主要通过做群众工作,站住脚跟,以小股武装活动为主,起到鼓舞人心震慑敌人的作用;对当地士绅和敌伪人员,晓以民族大义,争取为我方服务。通过工作,发现与培养骨干力量,个别地、慎重地发展党员,并开展建政工作。到1945年8月,先后发展党员44名,建立党支部4个,在近三分之一的村庄建立了秘密抗日政权和两面政权,为抗日战争胜利后建立解放区奠定了基础。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五册

《西青文史 第五册》

本书为天津市西青区文史资料汇编,内容包括政治领导人的致信和视察记录、地区发展和历史背景介绍、文化艺术的探索和发展、个人回忆和传记、反映和讨论、补充和订正、文史资料征集公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