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杨柳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第三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5767
颗粒名称: 古镇——杨柳青
分类号: K928.5
页数: 5
页码: 133-1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柳青古镇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杨柳青原是一个小村镇,后来发展为一个繁华的市镇,以水运和年画业而闻名。古镇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文化艺术而受到赞赏。然而,在外河航运衰落和历史变迁的影响下,杨柳青的繁荣逐渐消退。解放后,杨柳青通过发展新兴工业和恢复传统手工艺,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如今,杨柳青已经成为一个发展起来的工业城镇,具有交通便利和丰富的文化设施。
关键词: 古镇 杨柳青 工业发展

内容

杨柳青,令人神往的髭古镇”,白杨参天,垂柳拂地、田园似锦、风光如画、素有“北方苏杭和“年画之乡”的美称。如今的杨柳青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基础的工业城镇。它犹如一颗晶莹璀璨的卫星,镶嵌在津门之西。
  笛声邀落月 席影挂长天
  相传距今一千年以前,这里只是一个小的村镇码头。聚落之始,在卫河(今日的南运河)沿岸只有数户渔家,随着历史的演变,到金朝时这里就已发展成为一个市镇了,名曰“柳口”。柳口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市镇,这与当时水上运输有关,柳口地当海河水系三大支流的汇口处,流域面积之大,腹地之广,沿岸农副和土特产之丰富,均名贯一方,算得上一个天然的物资集散中心,因此,自然形成一个内河航运的码头。
  柳口镇滨海临河,背倚幅员辽阔的华北大平原,离津城仅三十华里,无论水运陆运都是拱卫天津的西大门,入津的咽喉要道,位置十分重要。据史书记载,“公元一一二五年《金田会三年》金兵灭辽之后,这一带归金管辖,金以完颜齿住为柳口镇巡检,戍守髯直沽塞”(今日的天津)。元代,这里不但重兵屯驻,而且募民垦田,使农业有了很大发展。明初永乐年间,封建王朝利用运河组织遭运,经过再度疏通元来以来已经淤废了的山东运河,从而使南起杭州北迄通州的京杭大运河航运畅通,成为保证帝庭供给的交通命脉,自此以后,杨柳青便成为南运河漕运的必经之地。不但流动性的行旅商贾日益增多,同时各地移民也蜂拥而至,后来人们又在这漕船云集的南运河畔建起“药王庙”,逢庙会之日,巨商富贾进香祈福,黎民百姓摩肩接踵,禳病求嗣。运粮季节到来之时,数以千计的漕船首尾衔接绵亘数十里。傍晚,南运河漕船涌集,帆樯似林,《畿辅杂记》中记道:“笛声邀落月,席影挂长天”这正是漕运的鼎盛时期。
  由此可见,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对于杨柳青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驰名中外的杨柳青年画
  “柳口”自古就以莳柳而得名。明神宗万历年间,随着漕运日兴,古镇面貌为之一新“杨柳青垂驿,蘼芜绿到船”。十里河堤,杨柳依依,绿草茵茵;镇周洼淀星罗棋布,水中游鱼,池里荷花,整个市镇郁郁葱葱,颇有一派江南景色,此时柳口镇方改名为杨柳青。明人蒋一葵之《长安客话》中记道:“杨柳青,地近丁字沽,四面多植杨柳,故名”。此名一直使用至今。
  久负盛名的杨柳青木版年画就发祥于这座风景如画的古镇。明朝中期,杨柳青年画尚未集中,多分布在镇南十儿华里的炒米店、古佛寺,小甸子等地,是土生土长的刀刻木版年画,年画多以缸鱼,娃娃和岁时风俗为题材。起初尽管线条粗放,但是源于生活,乡土气息浓郁,农家喜闻乐见。逢新春佳节之际,乡下艺人背上用竹帘包裹的年画,便到杨柳青走街串巷叫卖。久之,在乡下年画的影响之下,崇祯年〓镇上出现以裱画业为主的画店。清代,杨柳青镇年画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形成年画中心,著名的戴廉增,齐健隆等几家大的画业作坊相继开业,画坊从业人员达千余人。据记载,到清雍正,乾隆年间是画业发展的极盛时期“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年产画幅达数十万张,成为我国早期年画中较有影响的画种。
  传统的杨柳青木版年画,一行经久不衰,除它为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外,更主要的是他在画法,笔墨技巧等方面都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笔法优雅线条挺拔,墨彩缤纷,蕴藏着无限的的生机。因此,在民间流传着杨柳青年画出咕一说。这虽是传说,但也反映了杨柳青年画非凡的艺术魄力。选材方面年画常用寓意的手法表现吉利,喜庆的内容,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幢憬和追求。如生活气息浓郁的《连年有余》一画,而是杨柳青年画的代表作之一,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他以“莲花”和“鲤鱼”为景作画,取名是借用“莲”和“鱼”的谐音,借物寓意,别有风味。不仅如此,还有宣传封建岁时风俗的大作,象堆金立粉的门神,宽近三尺,高大六尺有余,常送进皇宫王府作贡品。清未,杨柳青年画不仅驰名全国,还远销国外,在国内外数百年来,日盛不衰。
  杨柳青镇的兴衰
  清代中、后期,随着漕运和年画业的兴盛,杨柳青商业也应时而兴。河沿大街估衣街和猪市大街等沿南运河流向形成的几条街道成为市镇的繁华地区。城区面积扩展到一点五平方公里,居民约二万人。史书记道:“杨柳青,地方繁富,几与从前城治相埒,比之近时,城治尚远,然亦县治中之大镇也”。杨柳青已是一座富庶的市镇了。镇内商店林立,旗幌招摇,街头巷尾摊贩甚多,叫卖声此起彼落,镇西雕梁画栋,古香古色的牌楼装点着街景数十座大庙小庵遍布镇中,烛影辉煌,香烟缭绕,戏楼、书场、茶馆、酒店灯红酒绿,每逢春暮,桃花盛开,姹紫嫣红,芬芳馥郁,翠绿茂密的杨柳遮盖着整个住宅区,青砖灰瓦,显得格外清幽成为天津早年的名胜之一。
  经济上的繁荣,明显促进子杨柳青文学艺术事业的日趋昌盛,文昌阁座落镇东南边,楼阁高下,轩窗掩映,幽房曲室,“科举未发时,杨柳青在文昌阁设崇文书院,成就人材其文艺见称玉时,尤为乡镇所罕见者”。所谓的书院即早年的学术研究和教育组织,当时天津城垣内外仅有五所,其中三所都在城内,文昌阁名重一时不但乡民子弟在此受到启蒙教育,而且慕名而来的文人墨客也络绎不绝,留下不少赞美的诗篇,更给这里蒙上了一层神密的色彩。
  到十九世纪中叶,继津铁浦路通车之后,沿海轮船航运兴起,海运,陆运逐渐取代了内河航运,再加上大运河多年失修大部分河段淤塞,码头湮废,赖以繁华的杨柳青集市也随之衰落下去。
  鸦片战争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垒土筑城设卫,肆意摧残,到解放前夕,镇容日衰,变成了满目凄凉,杂草丛生垃圾遍野,交通落后,百业萧条的消费城镇,往日繁荣一落千丈。
  古镇春色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解放后古镇杨柳青,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镇人民齐心协力医治好战争的创伤,在发展新兴工业的同时,恢复和发展了具有传统性的民间手工艺术之花——年画,风筝和剪纸等。使这座历史上名盛一时的北方古镇焕发了青春,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为了适应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首先改善了对外的交通联系,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裁弯取直了南运河,疏浚了子牙河,子牙河的内河航运代替了南运河。改建、扩建了杨柳青火车站,汽车站,加强了杨柳青与市区和外省市之间的联系。
  到六十年代,按照天津市总体规划要求,杨柳青镇发展起以汽车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企业数十家,如汽车发动机厂、钢圈厂、钢珠厂、轮胎厂、仪表厂,客、货医用车辆厂。尤其如直流电机厂,石油化工设备厂,轻工业机械厂等产品在全国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建的杨柳青发电厂是华北地区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动力来源之一。座座工厂巍然耸立,高大烟囱,鳞次栉比。
  自一九七一年,西郊区各机关迁至杨柳青镇。如今,杨柳青已成为西郊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镇居民约十万人,城区规划面积达十九点七平方公里,新建了百货商场,影剧院、文化馆、体育场,公园和十几所大中专学校。经济之发达,交通之便利,建筑之宏伟是过去任何时代无可比拟的。在“四化”建设的康壮大道上,他象一座“桥梁”沟通着城乡之间的物资交流;更象一条“纽带”紧密联结着城市和乡村,对于支援农业,繁荣经济,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88年12月4日于杨柳青

附注

[附注] 漕运:指旧时国家为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从水道运输粮食、物资,早在秦汉时漕运即已开始。秦始皇曾将山东粮食运往北河(今内蒙古乌加河一带)作军粮。汉初每年自山东运至长安的粟谷数十万石,汉武帝时,开凿渭渠以缩短漕运路线,运粟多时曾达600万石。隋王朝除利用黄河、长江漕运外,先后开凿广通渠用于漕运关东之粟,永济渠用于疏通河北运道,通济渠则联河、淮、江三大水系为一系,奠定了大运河的基础。隋炀帝时漕运通畅,积粟多达2600万石。唐代开元,天宝车间,运至关中的漕粮约200万石至400万石。宋代建都开封,东南和西北粮食分别由汴水、黄河、惠民、广济四河输送。北宋时,岁漕粟400万石至700万石。元都燕京(今北京),南粮北运。明初建都南京,后都北京,明、清两代,东南漕粮都由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运往通州(今北京市通县)。明成化年间岁定漕粮400万石。清代大抵沿袭不变。咸丰年间太平天国革命军占领长江下游各省,截断南北运道。此时经运河漕运京师的只剩下苏北,山东两地。到光绪二十七年清廷才下令停止漕运。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三册

《西青文史第三册》

本书记述的内容包括毛主席视察王顶堤、谢觉哉视察杨柳青、郑子江战场抢救陈老总、回忆政协委员梁振清的几点往事、地道的神威、奔袭杨柳青、天津前线指挥部的地下工事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徐凤琪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