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良诚沉浮史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第三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5764
颗粒名称: 孙良诚沉浮史略
分类号: K825
页数: 7
页码: 56-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孙良诚的身世和事迹。孙良诚出身贫寒,靠自己的努力和才能在军旅中崭露头角,历经战争和政治斗争,虽有不幸遭遇但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他在家乡办学,为乡亲们提供了教育机会,对他的学校充满了感激之情。在军事方面,他参与了淮海战役,并在投诚后得到了解放军的优待。然而最终他再次被捕关押,不久后因病去世。
关键词: 孙良诚 淮海战役 解放军

内容

孙良诚,原名孙良臣,字少云,一八九三年出生于现在的天津西郊王稳庄乡大侯庄村。孙良诚出身贫寒,却任过山东省主席,集团军总指挥,曾是个风流多年的大人物。孙一生沉浮,坎坷颇多。现就我所见到的文字资料和家乡父老的传说及其后人的介绍,整理概述于此,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望知情者正之。
  一、贫寒身世与初出茅庐
  孙良臣幼时家境贫寒,租种本村徐家的盐碱薄地,常年辛劳,却混不上一顿饱饭,衣衫破旧,经常没有鞋穿。本村徐姓是一大户,乃光绪年间当朝体仁阁大学士徐桐的后裔,当年方圆数里均是他的佃地。
  孙良臣幼时身小且瘦,常受同龄孩子欺。一次背着筐子下洼挠柴,扒子被人踹坏。人格受辱更是常有的事,这给他幼小心灵留下了痛彻的创伤。他暗下决心:我一定要长志气,超过徐家去,把徐家的地买过来,让他们当我的佃户!
  少年时代的孙良臣,个子矮小,身体却发胖起来,村人都习惯于称他肉垒,逐渐叫响,肉垒也就成了他的小名儿了。
  孙良臣有一叔父,在小站开店经商。一日,孙掌柜巧遇冯玉祥的舅舅陆朗斋在饭馆吃饭,饭后发现忘记带钱,正在尴尬之际,孙掌柜慷慨解囊,使陆朗斋免去一丑。从此,二人往来甚密,结为好友。是时,陆朗斋提出要孙掌柜把儿子教给他放在军队提拔提拔,以谢朋友之情。孙掌柜没忍心让儿子去当兵,将此情告知家乡的侄子,没想到肉垒满心欢喜,征得父亲的同意后,便入了冯玉祥的军队,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时在一九一二年,孙良臣十九岁。孙良臣人穷志不短,离家入伍后,如出笼飞鸟,大显其才,办事忠诚干练,打仗英勇善战,拚起刀来总是裸露半臂,正可谓赤膊上阵。孙良臣逐渐受到冯玉祥的赏识,尤其器重他的诚实品质,并把他的“臣”字改为“诚”字。从此,他的名字就叫孙良诚了。
  自孙良诚从军后,冯玉祥历经反对袁世凯复辟、入京讨伐张勋、发动北京政变、组织国民军几大事件后,在军旅上可谓青云直上,从团长直到总司令。冯玉祥每次升格,都着意提拔孙良诚,冯任总司令时,已将贫民出身的孙良诚提升为国民第一军第二师师长了。
  二、军旅生涯
  孙良诚的军旅生涯,曾由他的参谋长傅二虞写成详细文章刊在《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二辑上,为飨读者,使更多的人能了解孙之一生,特将傅文简略归纳,概述于此节。
  一九二五年,冯玉祥任西北边防督办,所部称西北军。是时,孙良诚奉命驻守兰州。次年,冯玉祥访苏,令张之江代总司令职。吴佩孚见有机可乘,联盟东北军,大举进攻西北军,直抵西安、兰州。张之江见形势危急,任命孙良诚为总指挥,先破进犯兰州之敌,然后火速援陕。孙良诚大显身手,击溃全部敌军后,率部向西安进发。
  吴军八万,且粮弹充足炮兵势优。孙部经几战后,已有较大损失,兼千里跋涉,相比之下处于不利地位。苏联顾问建议集结休整,等待时机。孙未采纳决心速战速决,遂以少数部队佯攻,主力猛袭敌之大本营。敌营混乱,又将密令误送至孙良诚部的吉鸿昌旅、导致最后失败。西安解围。
  冯玉祥在苏闻讯,欣喜异常,曾留下“西安解围兮良诚苦撑”的诗句。
  一九二七年五月,冯玉祥誓师北伐后,任命孙良诚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吉鸿昌被提为第十九师师长。孙良诚率部东出潼关,未及一个月,击败直鲁联军,占领河南。随后又进军山东,连获战果。二八年春,孙部与南方而来的北伐第一集团军在济南会师。南京政府任命孙良诚为山东省政府主席。
  北伐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企图缩减各集团军兵额实行独裁统治,遭到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的反对。遂又演起联合反蒋,中原大战一幕。
  一九二九年夏,孙良诚任讨蒋前敌总指挥。正在初战告捷之时,孙接到蒋介石的亲笔信,信上说:“如能拥护中央,任以第二集团军总司令职,兼辖豫、鲁省政。”蒋趁孙犹豫不决,疏于防范之际,突然袭击,击溃了孙的部队。之后孙为雪此耻,重整人马,决心再战。
  阎锡山见孙有实力,心怀不良动机,不光宴请还赠他三十万元。孙用此款在天津北马路买了房产,在老家置了田地。
  后来,阎锡山接受蒋介石的委任,出卖国民军,致使中原讨蒋大战失败,冯玉祥军土崩瓦解,孙良诚也随之下了台。
  一九三三年冯玉祥组织抗日同盟军,孙与冯重聚任骑兵挺进军总指挥,与日寇展开激战。该军曾因收复多伦等地震惊中外。
  一九三九年,孙任冀察战区游击指挥官。
  一九四〇年,孙任苏鲁豫皖边区游击总指挥。四一年冬,蒋介石的嫡系汤恩伯任边区总司令后,便设法吃掉各地方杂牌军。
  后来算盘打到孙的头上,让他交出部队,委他一个副总司令职。孙拒绝后,汤又步步紧逼,经费不足,械弹不补,并密告孙有“焚烧村庄,残杀人民”的行为。孙感到极大压力,却无可奈何。孙的部下难忍此气,劝孙投靠日本,孙表示决不当汉奸。其部下两个军官暗中勾结日本,建议日军用武力迫孙。翌晨,日军三千,坦克百辆,向孙猛攻。孙即部署迎敌,其中二师却不参战,致使孙伤亡惨重。打至黄昏,日军未败自退。是时,敌伪已委任二军官为军长。接着,便是孙的老朋友来说降先陈述日军的强大,又讲蒋介石的独裁排外,指出孙不投靠日本绝无出路。当时,孙良诚虽未做决定,但心已动摇,未及数日终于投靠了汪伪政权,就任伪军第二方面军总司令。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又拉拢孙良诚,委为先遣军司令,第一〇七军军长。
  三、回乡办学
  中原讨蒋大战失败后,孙良诚随冯玉祥下野。孙携家眷返津,在北马路买下房子,又回老家大侯庄广置田产近万亩。
  据老人回忆说,孙良诚第一次回乡时,跟随两卡车卫兵。离村二里,他就命汽车停下原地待命,唯恐惊吓了老乡亲,自己步行回村。进村遇一朱姓老汉,他赶紧上前打招呼,朱老汉一时认不出,便问:“你是谁呀?”孙良诚答:“大爷,我是肉垒呀。”
  七十三岁的徐锡锦老人回忆说,就在那一年(一九三〇年),孙良诚见家乡的孩子全是睁眼瞎,长大了多有本事也施展不开,当即决定在村里办学。盖校舍、置桌椅设施,聘教师全是孙良诚的钱,并给学校起名为“民立民生小学校”。本村及邻村的孩子,不论贫富,不分姓氏,不管男女,均可免费进校上学。
  孙凤梧老人说:“我们这一辈的老头们,都在孙良诚的学校里上过学。记得那时候学校挺气派,请裁缝,免费给学生做校服,春、夏、冬每年发三次。学校里有鼓乐队,老师教我们唱歌。”
  王书保老人回忆说:“我还记得呢,有一首歌唱的是‘救国救国,大家快救国’。还教育我们要抵制日货。对了,那时学校想得真周到教我们刷牙,牙刷牙膏都是国货,免费给我们。”
  几位老人都提起孙良诚春节放粮良的事,大侯庄、小金庄、团洼、张家地四村共一千多人,孙良诚不分老幼,每人送一袋白面过年。
  当时卫南洼一带地薄民穷,匪患严重,孙良诚为保乡亲安全,雇工围村打土墙,使土匪难再进村骚扰。
  孙良诚回乡三四年光景,为家乡办了不少好事,最突出的要说办学了。直到一九三三年,冯玉祥出头抗日,孙良诚才又离家乡,出任抗日同盟军骑兵总指挥。
  四、在淮海战役中
  淮海战役开始前,冯玉祥夫人李德全曾向旧西北军将领广播号召他们弃暗投明。蒋介石知道后立即召见西北军将领孙良诚、冯治安、刘汝明,要他们表示“忠党报国”的决心。三人被迫联名发出拥蒋通电。但蒋仍不放心,密令军务局、政工局严密监视,并派战地视察官督战。后来,孙良诚应召参加军事会议,只从会上得知一般作战态势,具体作战计划丝毫不知。会后,孙良诚得知总参又开一次秘密会议,他和冯治安、刘汝明这些非蒋之嫡系的杂牌军都未参加,顿有遭冷落之感,很不痛快。
  在此需介绍一人,姓周名镐。周原是国民党军统局南京站站长,抗战胜利后因贪污罪被通辑,逃到苏北投降了新四军。周镐曾与孙良诚共过事,新四军便派他去做一〇七军的工作,来往已达两年之久。孙良诚遭受冷落后,便答应周镐在适当时机举行战场起义。
  当时,孙良诚的一〇七军只辖二六〇、二六一两个师,军部及二六〇师驻守苏北的睢宁城,二六一师则在徐州至睢宁之间的双沟集。二六一师师长孙玉田是孙良诚的堂弟。
  淮海战役爆发时,周镐赴解放军联系未回,孙良诚非常着急,又怕投共之后,当过汉奸伪军的事会被共军清算,故起义事决心难定。十一月八日,冯治安部的张克侠率两个军的三个半师共两万三千官兵起义成功的消息对蒋介石刺激很大。蒋对孙放心不下,当即写下亲笔信,派专机空投,表示慰勉,安抚其心。孙良诚明白,蒋介石对杂牌军用时令其打头阵,当炮灰·不用时便千方百计分割、吃掉因此起义之心并未消除。次日,便密令驻双沟的孙玉田师向睢宁集结,待机行事。
  十一月十日,孙玉田师突然开到雎宁,引起战地视察官武之棻的怀疑,孙良诚解释说:“该师与军部分割太久,我想集中整顿。”才算敷衍过去。但孙良诚当晚通宵犹豫不定,终于失去起义良机,成为终生憾事。
  次日,徐州剿总司令命他开回徐州,他因脱离外围减少部队危险而心中大悦,遂命堂弟孙玉田立即返回双沟,自己率余部夜半时偷偷撤离。这一迹象被解放军察觉。终于,孙良诚部在逃往徐州途中于邢围子处被围,被迫向解放军韦国清部投诚。
  孙良诚投诚后,万没想到解放军对他很优待。为早日解放蚌埠,解放军要孙良诚前往争取驻守蚌埠的第八集团军司令刘汝明。孙和刘同出西北军,而且私交甚厚,孙当即同意。十二月中旬,孙与周镐到达蚌埠。
  因刘汝明身边蒋介石安插的密探较多,故刘行事十分谨慎,趁夜派亲随副官接孙到面粉公司内一小房中会面。孙说明来意,劝刘弃暗投明,刘表示愿意考虑。是夜,刘又来询问解放军代表是何军职,孙据实说了周镐曾任过军统局南京站站长,刘闻之谔然,惊惧地问:“他靠得住么?”
  刘汝明生怕走漏风声,弄巧成拙,决计先下手为强,立即电告蒋介石。刘汝明再见孙时,说:“蒋总统来电召见你,请放心.我保证你的安全,乘此脱离虎口,向总统表白心迹。周镐是逃犯,你上了他的当。保密局早侦知这件事了,我实在爱莫能助。”
  孙良诚和周镐被押至南京保密局监狱,隔离关押,不能与外界通信,并由毛人凤亲自审问。一周之后,孙被移至军法局,周镐被枪决了。孙转托西北军老同事、国防部次长秦德纯在蒋介石面前力保,方得释放。
  孙良诚获释后,在南京小住,后因解放大军逼临长江,又移居上海。上海解放后被捕,先是关押在苏州监狱,后转到山东禹城战犯管理所。一九五三年,因脑溢血病死,年仅六十岁。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三册

《西青文史第三册》

本书记述的内容包括毛主席视察王顶堤、谢觉哉视察杨柳青、郑子江战场抢救陈老总、回忆政协委员梁振清的几点往事、地道的神威、奔袭杨柳青、天津前线指挥部的地下工事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晨曲
责任者
孙良诚
相关人物
冯玉祥
相关人物
吴佩孚
相关人物
张勋
相关人物
蒋介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
王稳庄乡
相关地名
大侯庄村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徐州
相关地名
南京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