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简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年鉴2013》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4606
颗粒名称:
简述
分类号:
D22
页数:
2
页码:
59-60
摘要:
本文章记述了西青区委员会在探讨西青区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转型发展、富民强区的目标。
关键词:
西青区
委员会
工作简述
内容
2012年,中共西青区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七届六中、七中全会及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区第十次党代会的部署,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落实市委对西青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要求,围绕转型发展、富民强区的奋斗目标,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深入开展“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活动,制定出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20条措施,组织310名机关干部成立22个服务工作组深入基层、企业、项目单位开展帮扶工作,协调解决各类问题298个。201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2亿元,同比增长22.2%;区级财政收入100.86亿元,同比增长23%;固定资产投资763亿元,同比增长19.9%;内资到位额375亿元,同比增长30.2%;外资到位额10.5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77元,同比增长15.5%。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向创新驱动、科技依托、内涵增长为特征的发展模式转变。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新建改造设施农业8000亩,建成放心菜基地1.1万亩,90%以上农户进入了产业化体系;工业总产值突破18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69家,八大产业集群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到6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51%;服务业限上企业达到1000家,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43%。推动科技创新,投入60亿元实施技改项目100个,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1家,专利申请量达到3000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308家,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221家,中北汽车示范园成为天津市首批专利试点园区,西青区成功列入市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建成非公经济组织服务中心,成立了西青企业家俱乐部,全区民营企业达到7716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0亿元,占全区经济总量的50.7%。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投融资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三改一化”工作。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打造新增长点。新开工项目345个,总投资682亿元;新竣工项目194个,总投资208亿元;新签约项目382个,总投资1277亿元。总投资1679亿元的385个“三级五类”重点项目已基本建成;总投资885亿元的九批96个区县重大项目已全部开工,累计完成投资586.4亿元。新引进了中环电子信息产业园、拉夏贝尔华北总部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推动载体建设,促进园区向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产业园区转型。西青开发区充分发挥国家级开发区的品牌效应,设立了日本招商办事处,新引进及增资项目达到168个。三个市级示范工业园区累计建成起步区16.2平方公里,启动了汽车示范园拓展区建设,建立了专门的招商机构和专业招商队伍。街镇工业园区按照示范工业园区建设标准,加快提升改造步伐,积极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十个专业园区累计引进企业400家,投资额达87亿元。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打造生态宜居新城区。全面启动6个示范小城镇试点建设,累计开工628.8万平方米,竣工247万平方米,实现17个村、4.88万人还迁入住,全区城市化率达到78%。新建和改造11条城镇道路,新铺设雨污管道103公里。巩固发展“奋战900天”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整治道路21条,新建提升绿化186万平方米,改造旧楼区30万平方米,市级卫生村达到135个。编制《西青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实施大绿工程,强化水环境治理,文明生态村达到51个。
保障和改善民计民生。完成了总投资36亿元、涉及66个子项的十项民心工程。全年新增就业2.6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7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保持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补贴政策,提高了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标准,提高了农村低保、五保供养、优抚补助和城乡低保家庭子女助学金标准。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新建和改扩建23所幼儿园,提升了8所中小学软硬件水平;新西青医院投入使用,建成20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开展了23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建成10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10个老年食堂,西青区荣获“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单位”称号。
积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软实力。组织开展第三届“感动西青”十佳人物评选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举办文艺大舞台欢乐西青行等特色品牌活动。建成5个街镇文体中心、4个体育健身公园。组建100支群众艺术团队,培训文艺骨干8万人次。加大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力度,杨柳青等5个街镇被命名为“天津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荐7家企业参加国家级、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进一步增强了杨柳青年画的品牌影响力。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力确保和谐稳定。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深入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制定了《西青区“十二五”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规划纲要》,新建25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立了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扎实推进平安西青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天津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考核中排名第一。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完善各级各类应急工作预案并进行演练,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积极推动党建工作创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深入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组织了“三问三看三争做”主题活动。修订完善了28项区委内部制度。高标准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任务。深化创先争优活动,西青区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区县。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本科以上各类人才1981人,落实51个人才资助项目。加强作风建设,建立区委常委会每月听取经济工作汇报制度,开展“城乡手牵手、干群心连心”活动,处级以上干部与困难户结成了帮扶对子。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监督,加强农村“三资”管理,促进了勤政和廉政的统一。
知识出处
《西青年鉴2013》
本书重点记述了2012年天津市西青区政治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最新变化,内容包括区情概览、特载、西青区人民政府、政协·民主党派·工商联、政法·军事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静欣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