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年鉴2012》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3975
颗粒名称: 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分类号: S31
页数: 2
页码: 187-18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是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的下属机构,主要进行农作物学、作物栽培学、农业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2011年,该所申请到科研合同经费1091万元,完成多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级和天津市级科研项目。该所在水稻产区小面积推广示范了杂交粳稻新品种,同时在辽宁省大面积推广了水稻新品种。此外,该所还在天津、江苏、河南、山东、安徽、河北等省市建立杂交粳稻品种示范基地100个,推广水稻新品种150万亩。
关键词: 西青区 农作物研究所 经济建设

内容

【机构人员概况】
  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水稻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行政隶属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位于西青区外环线38公里处。主要承担农作物学、作物栽培学、农业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等方面科学研究工作。并且开展相关技术咨询和产品开发利用。2011年内设:办公室、科研科、财务科、开发科;以及小麦、杂交粳稻、玉米发展、水稻资源、栽培研究中心和综合实验室。有员工8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7人,具有高级职称17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所长 刘学军
  副所长 王胜军
  【科学研究】
  2011年,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7项、天津市级科研项目12项、天津市农科院级项目12项,其他科研项目9项。申请到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等部门及天津市有关部门科研合同经费1091万元,其中国家级科研经费是634万元。通过结题验收工作,完成《津强专用春小麦新品种5号、6号种子繁育与示范》、《水稻回交导入系构建与种质资源有利基因的高效发掘》国家级科研项目。并且完成《杂交粳稻抗病耐盐种质资源》、《超高产冬小麦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津强5号春小麦新品种示范推广》、《杂交粳稻新品种10优18及中粳优1号良种产业化》等天津市级科研项目。还完成科研成果登记一项,通过国审品种一个;市审品种三个;省审品种一个。
  【科研成果】
  2011年,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通过与国家、江苏省有关部门合作,培育出可抗水稻黑条矮缩病新品种“津稻263”,开展抗水稻黑条矮缩病基因定位和克隆工作。在黄淮、江淮、长江中下游等水稻产区小面积推广示范“津粳优68”、“津粳优28”合作培育出的杂交粳稻新品种。同时在辽宁省大面积推广“5优280”、“金粳优132”等水稻新品种。强筋二级冬小麦新品种“津农6号”在宝坻、武清区示范种植1.5万亩,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小麦新品种“津07-177”参加国家生产试验。培育成适合东北寒冷区域种植的极早熟糯玉米新品种申报甘肃省品种审定。选育出“津科糯211”等苗头品系10个。选育出参加天津市区试棉花新品系2个,其中大桃型苗头品系和强优势杂交棉组合各2个。
  【成果推广】
  2011年,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在天津、江苏、河南、山东、安徽、河北等省市建杂交粳稻品种示范基地100个。示范推广水稻新品种150万亩,其中杂交粳稻种子生产基地1万亩。召开现场观摩会和技术培训会10次,培训农民1000人次。加强鲜食玉米新品种推广工作,在北辰、武清区以及河北、湖北、吉林等省建示范区五个,示范推广面积3万亩。继续巩固春小麦示范基地面积10万亩,建“津农6号”示范繁种基地1.5万亩。同时建以“津强5、6号”和“津农6号”春小麦为主体核心示范基地。与武清、宝坻、蓟县农技中心和种子公司密切合作,并且辐射各区县农科站和种子销售单位。派出科技人员下乡12次,培训农民20人,服务农户200户,建服务专业合作组织3个。与大型面粉企业达成合作收购强筋小麦订单650万公斤。
  【学术交流】
  2011年,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负责人偕专家学者应邀到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双方主要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基因定位及克隆项目”立项事宜予以学术协商。先后邀请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中心、美国路斯安娜州水稻试验站专家学者到该所作学术报告,并且就水稻和小麦学术研究进行交流。还邀请中国科学院、四川省农科院、江苏省农科院专家学者到所访问和学术交流。

知识出处

西青年鉴2012

《西青年鉴2012》

本年鉴包括区情要览、特载、西青区人民政府、政协·民主党派·工商联、政法·军事等类目,重点记述了2011年天津市西青区政治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最新变化。

阅读

相关人物

冯桂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