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委员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2970
颗粒名称: 工业经济委员会
分类号: F427.21
页数: 4
页码: 141-144
摘要: 本文介绍了天津市工业经济委员会下辖街镇工业的机构人员概况、街镇工业基本情况、行业结构调整、规模企业、园区企业、外贸出口、私营个体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内资招商、发展规划、在岗转岗培训和基础管理等情况。
关键词: 西青区 工业 经济委员会

内容

【机构人员概况】
  西青区工业经济委员会是区人民政府主管全区街镇工业工作的职能部门,共设5个科室和1个附属局,包括办公室、财务科、生产统计科、企管科、经协科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行政编制25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3名,科级领导职数8名。工勤事业编制5名。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主任 孟宪乐
  副主任 赵春跃 张玉武
  路国彬
  高英(2005.8任)
  【街镇工业基本情况】
  2005年,全区街镇工业企业发展到2909家,比去年增加465家,其中集体与集体控股企业315家,私营企业1958家,个体工业企业636家。资产总额219.87亿元,其中流动资产133.56亿元,固定资产原值115.49亿元,所有者权益83.96亿元。从业人员131143人。实现工业总产值271.2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销售收入269.2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增加值44.48亿元;实现利税19.3亿元;出口交货值30.4亿元,同比增长38%。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入26.9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6.33%。内资招商协议额61.3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51.5%;到位额23.9亿元,同比增长30.4%,完成年度计划的90.3%。
  街镇工业的持续发展,对全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05年,街镇工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达到36%。街镇工业就业职工人数达到13.11万人,比上年增加2.2万人。企业职工报酬总额达到19.32亿元,职工人均报酬达到14729元,比上年增加1047元,农民收入的65%以上来自于工业。街镇工业成为了农民就业和增收的重要途径。
  【行业结构调整】
  进一步优化规模工业行业结构,优势行业发展开始加速。八个重点行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99.7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的81.84%,比重比去年同期增长3.3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28.29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的78.5%,比重比去年同期增长7.8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分别拉动规模经济增长23.5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电子信息、黑色金属压延、石油加工、橡胶制品等四大优势行业发展速度较快,销售收入增幅均达到50%以上。
  电子信息行业成为新的支柱行业。在招商引资的带动下,电子信息业规模企业达到20家,行业比重跃居第五位,成为区街镇工业新的支柱行业。2005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8.37亿元,行业比重7.5%,拉动规模工业增长4个百分点。销售收入增加值率25.86%,居全区重点行业之首。电子元器件产量达到135.98亿只。丰光电子和太阳诱电等企业的销售收入达到了亿元。新引进23家投资规模较大的企业,使该行业储备了充足的发展后劲。
  黑色金属冶炼压延业发展速度加快。随着钢铁市场需求的增加,不断加大技改力度,努力开发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实现了速度、效益提升。2005年,钢材产量101万吨,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4.26亿元,同比增长74.24%,行业比重18.14%,拉动规模工业增长9.6个百分点。实现利税4234万元,同比增长108%。产销率达到99.7%,比去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
  【规模企业】
  2005年,规模工业拉动作用明显,亿元企业贡献突出。全区规模工业总数达到364家,比去年净增43家。规模工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24.67%,占街镇工业的90.64%,拉动街镇工业增长22.4个百分点。规模工业总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实现了产销两旺,产销率达到97.87%,比上年提升1.16个百分点。规模企业的46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汽车配件、电子配件、化学原料药及中成药、钢材、焊条、金属丝绳、橡胶制品等30种工业产品产量平均增幅达到30%以上。
  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将达到59家,比上年增加13家,实现销售收入168.38亿元,占规模工业总量的69%;实现增加值23.46亿元,占规模工业总量的65.11%。五亿元以上企业达到8家,蓝星集团、大桥集团、星宇达钢管等四家企业销售收入突破十亿元。
  【园区企业】
  随着园区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加大,截至去年底,进入园区的已开工企业492家,比上年度增加151家,固定资产投入累计达46.24亿元,从业人员28104人,新增就业人数2万人。园区部分企业已正常运行,拉动作用日益显现。工业园区规模企业已超过100家,实现销售收入71.14亿元,同比增长127.21%,园区规模企业新增收入占到全区工业企业新增收入的66.7%。实现工业增加值11.28亿元,同比增长100.7%,园区规模企业新增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企业新增部分的79.94%。
  【外贸出口】
  2005年,出口贸易额高速增长,产品外向度进一步提高。实现出口企业90家,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30.4亿元,同比增长38%。出口交货值创历史最好水平。出口产品涉及20大行业,产品外向度为11.3%,比上年提升0.9个百分点。出口较大的行业有冶金(5.84亿元)、医药(5.09亿元)、橡胶制品(4.69亿元)、化工(3.1亿元)、交通运输设备(3.15亿元)、电子信息(2.1亿元)等行业。出口额在亿元以上的企业包括三王丰展轮胎有限公司(2.51亿元)、中津制药(2.51亿元)、诺曼地橡胶(1.8亿元)、胜兴家具(1.46亿元)、三尚行食品(1.41亿元)、太阳诱电(1.35亿元)、成真化妆品(1.3亿元)、宇达钢管(1.27亿元)、欧格自行车(1.17亿元)、津住汽车线束(1.1亿元)、大桥大寺电焊条(1亿元)等11家企业。
  【私营个体工业】
  由于政策扶持和招商力度不断加大,改制工作的进一步到位,促进了全区私营个体工业的蓬勃发展。全区私营个体工业已发展到2594家,比上年增加573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27家。从业人员6.4万人,比上年增加1.9万人,占到全区街镇工业从业人数的48.85%。2005年,实现产值116.27亿元,同比增长42.5%;销售收入112.49亿元,同比增长48.93%;增加值26.06亿元,同比增长74%。在全区街镇工业总量中,私营个体工业销售收入比重占全区街镇工业比重的41.8%,比上年提升10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下,及时调整投资方向,优化了投资结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平稳增长的势头。2005年,街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计216项,计划总投资34.26亿元,资金到位26.97亿元,完成投资计划(28亿元)的96.32%,比去年同期增长9.52%。资金到位率达78.72%,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2个百分点。从投资结构上看,一是技术改造项目占全部项目的比重提升。加强了技术改造项目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了技术改造投入资金。技改投资项目达78项,到位资金9.61亿元,同比增长34.02%,技改投入占全部项目投资比重由去年的29.12%上升到35.63%,提升6.5个百分点,形成挖潜改造和新建项目共同促进经济增长的态势。二是标准厂房建设投资力度加大。标准厂房建设30项,已投入资金6.7亿元,同比增长75.03%,标准厂房投入资金占全部项目投资比重由去年的15.5%上升到24.85%,提升9.4个百分点,为引进工业新项目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资源的集约使用。三是设备更新改造力度加大,提升了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设备投入10.66亿元,同比增长128.6%,设备投入资金占全部项目投资比重由上年的21.3%上升到39.52%,提升18.2个百分点。
  【内资招商】
  在广州举办了“西青投资环境及项目推介会”,推介项目12项,与30多位参会代表建立了联系;参加了市有关部门组织的14个投资洽谈招商会。“津洽会”期间,意向成交额达3亿元,成交额达1000余万元。共引进内资项目506项,比去年同期增加61项。协议内资额61.36亿元,完成区计划(40.5亿元)的151.5%,同比下降12.8%;实际利用内资额(注册资金)23.9亿元,完成区计划(26.5亿元)的90.3%,同比增长30.4%。协议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81项,协议资金亿元以上项目10个。工业项目265个,同比增加35项,到位注册资金7.6亿元,同比增长15.9%。工业项目主要集中在在汽车、电子信息、金属压延和金属制品等行业。
  【发展规划】
  为了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实现布局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经济发展格局,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全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制定了“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行业布局规划,论证了五个产业密集区发展规划等,其中汽车、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纳入了天津市总体布局规划。通过招商引资和技术改造,加大投资力度,汽车行业已成为区街镇工业的龙头,电子信息跃居全区街镇工业重点行业的第五位。通过关、停、并、转、迁等措施,化工行业由原来的第一大行业降至第三位。
  【在岗转岗培训】
  制定出台了《西青区蓝色证书考核评比办法》,并建立了例会、督导制度和培训工作责任制。在20余家企业中建立了培训实习基地,并有2家企业被天津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认定为职业资格鉴定基地。培训总人数达到19307人,完成全学年培训任务的129%,超额完成了第一学年培训任务,其中职业资格培训826人,完成全学年培训任务的118%;在岗人员取证培训6726人,完成全学年任务的135%;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4527人,完成全学年任务的137%;在岗人员专项培训7228人,完成全学年任务的120%。全区共有3590名农村劳动力实现了转岗就业。
  【基础管理】
  一是完成ISO9000认证企业12家,累计已达140家。津津制药有限公司的“国塔牌”螺内酯和百奥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百奥”牌杆菌肽锌两个产品获得天津市名牌产品称号,名牌产品累计已达19个;二是完成了261家危险化学品企业批准证书的年审,组织395人参加危险品管理岗位培训。为六家企业办理了市场准入的手续;三是对可能出现的“十五小”和“新五小”的企业进行了检查和治理;四是履行禁化武公约,完善接待预案。为迎接国际核查,组织有关企业的40人进行了监控化学品管理培训,帮助被监控企业编制了多媒体接待预案,并按时完成监控化学品企业的年报和预计报表;五是完成了市减负办布置的90多家企业减负调查,落实了市治乱减负“三查”活动;六是共完成5家企业的改制工作,涉及资产4.5亿元,深化、规范改制后企业30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20家;七是组织大桥电焊条、百奥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申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了L-苏糖酸钙一类新药、重组合异种骨等五个项目被列入天津市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组织申报了“骨诱导活性材料项目”和“吲达帕安缓释胶囊项目”,并被列入工业科技开发基金项目。推荐“智能型汽车专用加注机系列装备”和“补肾通淋颗粒”为技术创新优秀项目。共有47个项目列入天津市技改计划;八是抓好重点投资项目的跟踪和服务。对资金有困难的项目,通过积极协调金融部门,为企业解决资金困难。争取到信贷额度2亿多元,已经落实资金1亿元。积极争取技改贴息,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工作。为第一批的六家企业申请到天津市技改项目贴息295万元,比去年增加207万元。

知识出处

西青年鉴2006

《西青年鉴2006》

出版者:天津市西青区年鉴编辑委员会

本书类目包括:区情要览、文献、特载、政党、党派·团体、政权·政协、政法、军事、农林牧渔业、工业、商贸、综合经济管理、财税·金融、城建与管理、社会生活、大事记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宏昌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