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天津市西青区委八届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2797
颗粒名称: 在中国共产党天津市西青区委八届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其他题名: 2005年12月27日
分类号: D22
页数: 12
页码: 2-13
摘要: 本文介绍西青区委八届六次全会是在西青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关键会议。这次全会的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八次、九次全会的各项部署,筹划西青今后五年的发展大计,审议通过《中共西青区委关于制定西青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并对全区2006年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安排。下面,我代表区委常委会讲几点意见。
关键词: 西青区 全体会议 中国共产党

内容

同志们:
  区委八届六次全会是在西青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关键会议。这次全会的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八次、九次全会的各项部署,筹划西青今后五年的发展大计,审议通过《中共西青区委关于制定西青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并对全区2006年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安排。下面,我代表区委常委会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认识、准确把握西青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
  “十五”期间,西青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初步预计,到今年底,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2亿元,是2000年的2.36倍,年均增长19%;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30美元,比2000年增加4270美元;全区实现财政收入33亿元,是2000年的4.34倍,年均增长34%,其中区级财政收入13.6亿元,是2000年的3.78倍,年均增长30%;全区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850元,比2000年增加了3400元,年均增长10%;全区累计吸引外资43亿美元。“十五”时期,全区开放式经济新格局初步形成,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走在了全市前列;全区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对外开放取得了新突破,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西青区成为全市瞩目的一片最具吸引力、凝聚力和发展前景的热土;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突飞猛进,已经成为全市郊区城市化建设的一个标杆和亮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建设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升。总结过去,面向未来,西青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的关键时期,既是一个发展的机遇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这些重要判断对我们正确认识西青发展面临的形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以上,就属于上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根据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实践,这一阶段在经济发展方面有以下几个特征: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迈进,服务业占有很高的比重,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具有很强的后发优势。西青的发展已经进入到这个阶段,当前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有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进入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结构的关键阶段。西青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过7000美元,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接近40%,以西青开发区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区经济中异军突起。在此基础上,继续构筑开放式经济新格局,将会对西青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是进入了快速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全区农业示范园区、工业密集区、服务业集群和产业带布局日趋合理完备;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加速发展,为进一步发挥沿海大城市近郊区的地缘优势,实现天津市区和滨海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区内互动、互补的良性格局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条件。
  三是进入了加快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构建和谐西青的实施阶段。随着西青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任务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来构建和谐西青,既是发展目标,也是重要保证。正确处理各类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将是西青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当前,西青的发展面临着十分有利的条件。最大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就是中央把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列入了“十一五”规划建议,使天津的城市发展战略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市委八届八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意见,市委八届九次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更是把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为重要内容。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力度的加大和辐射带动作用的逐步释放,将为我区扩大对外开放、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经济素质、增强经济实力提供十分广阔的空间。我们区与滨海新区的联系非常紧密,天津开发区微电子工业区坐落在西青,西青开发区被纳入滨海新区电子组团,这将使我们的受益更加直接。同时,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已经具备了雄厚的经济实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和谐的社会氛围,而且我们优越的地缘优势、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强大的智力优势,为新一轮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特别是我们在发展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培养了一支能吃苦、能吃亏、能团结、能干事的干部队伍,凝聚了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这是西青发展中赢得的最为宝贵的财富,也是西青站在新起点、再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的强大动力和可靠保证。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方式亟待加快转变,能源、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日益突出;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公共资源建设不够完善;改革面临着更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更加复杂的利益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任务还很重;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切实维护西青安全稳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个别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纪律意识还需增强,从政治的高度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们必须准确认识面临的发展环境和阶段性特征,切实在指导思想上形成共识,在工作中形成合力,扎扎实实地推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
  二、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和谐西青
  这次全会将要审议通过的区委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总的指导思想就是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努力构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和谐西青。发展目标就是实现到“十一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区级财力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比“十五”末翻一番,而且要力争提前实现翻番。这个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既贯彻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八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又紧密联系天津和西青的发展实际,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也体现了“跳一跳、够得着”的科学态度与实事求是的精神。要实现这个目标任务,最根本的是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西青上统一思想认识。要切实把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西青的目标要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把西青经济社会发展纳入以人为本、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轨道。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西青,实质是实现西青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快速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解决西青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关键是要靠加快发展。在研究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时,区委常委会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主要经济指标比“十五”末翻一番的目标,这是建立在西青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和科学发展规律之上,是符合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以上国家和地区发展趋势,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健康发展”,主要是在以往发展的基础上体现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体现为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体现为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体现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体现为真正把发展转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轨道上来。这次,我们提出了“十一五”末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以上的目标,目的就是要实现健康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西青,关键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们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及时提出了“以科技为先导,多轮驱动,多业并举,大力发展城郊型经济”的经济工作思路并在全区上下取得共识,促进了全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在全区经济总量中科技贡献率达到了56%,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达到了35∶65,三次产业的比重达到4∶58∶38,形成了依托市区、服务市区,在天津发展中形成特色的城郊型经济发展模式。这个思路是我们区的基本经济发展思路,必须长期坚持,不断深化,做到与时俱进,结合形势的发展变化赋予其新的内涵。我们要着眼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西青的要求不断完善这一思路,使之眼光更远、视野更宽、目标更高。“以科技为先导”,就是进一步释放现有科技优势能量,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科教兴区和人才兴区战略,借助外力,充实内力,大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制定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使科技真正成为西青发展的“发动机”。“多轮驱动”,就是在继续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发挥和释放对内对外开放的能量,使驱动西青经济发展的轮子更多、动力更强。“多业并举”,就是进一步拓宽思路,挖掘各次产业的潜力,促进各次产业的融合,特别要在农业和加工业、物流业融合上,工业和现代物流业的结合上以及服务业中文化旅游业的开发上做足文章,真正使各次产业向更高层次延伸。“大力发展城郊型经济”,就是紧紧抓住天津市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契机,围绕新区开发开放发展壮大西青,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努力使西青与滨海新区同步驶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西青,根本是坚定不移地走扩大对外开放之路,构筑西青开放式经济新格局。西青发展实践证明,对外开放的力度决定西青的发展速度,对外开放的空间决定西青的发展空间,对外开放的能力决定西青发展的后劲。“十一五”时期,进一步扩大开放,努力构筑开放式经济新格局,仍然是西青发展的主旋律。我们必须树立大开放的理念,促进全方位的开放。必须大力营造有利于扩大开放的软硬环境。要处理好重点产业招商引资、创造产业集群与多渠道、多领域开放的关系,形成具有西青特色的对外开放格局。要坚定不移地以开放求发展、靠开放增实力、向开放要活力,把对外开放贯穿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以全球视野谋划西青发展,全方位集聚国内外优势,建立起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西青,目的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既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构建和谐西青的着力点。我们要在加快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着力研究和逐步解决好广大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包括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完善和落实、征地拆迁的补偿以及教育、医疗、安全等诸多问题。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调动广大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民群众在西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享受发展成果。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西青这一思路,在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都要反复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到工作之中。
  三、切实解决好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努力实现“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十一五”时期是西青发展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我们将按照站在新起点、再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的要求,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跻身全国最发达地区行列的历史任务。关于“十一五”时期西青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区委的《建议》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街镇、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制定好本地区、本系统的“十一五”规划。这里,我再强调几个重点问题。
  (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
  坚持和深化“以科技为先导,多轮驱动,多业并举,大力发展城郊型经济”的经济工作思路,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西青经济发展的关键和主线。
  一是发展主导产业,发挥聚集效应。“十一五”时期,实现西青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突出发展主导产业,充分利用好、挖掘好、整合好西青优势资源,强化龙头带动,打造产业集群。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机械、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实现从加工配套、中间产品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开发终端产品的转变,提高产品和产业的竞争力。要把现代服务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产业,特别要充分发挥西青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点众多的优势,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会展等独具特色的新兴产业。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推动服务业与农业、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不断增强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形成具有西青特色的现代服务业新格局。要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提高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和整体水平。要继续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集约式发展,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构筑具有西青特色的城郊型农业的新体系。
  二是完善产业布局,形成区域优势。“十一五”期间要全力建设好四大类产业功能区。一是抓住西青开发区被国家纳入首批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契机,围绕电子信息、汽车配套、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做足文章,打造微电子工业基地。总体目标是西青开发区的电子信息产业要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汽车配套产业要以年均25%以上速度增长,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生物医药产业要以年均30%以上速度增长,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90亿元,成为我区新兴的支柱产业。二是要合理调整街镇工业园的产业布局,强化产业优势。重点打造五个产业密集区,即杨柳青、中北汽车配套密集区,西营门轻工业产品密集区,王稳庄金属制品密集区,侯台精密机械制造密集区和张家窝蓝星石化循环经济示范区。与此同时,李七庄、大寺工业园要依托西青开发区,融入开发区发展,服务开发区建设,承接西青开发区的部分功能;南河、辛口工业园也要按照“统一规划、集约开发、构筑优势、形成特色”的原则,围绕重点产业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三是调整完善农业产业布局,做大做强以王稳庄、南河为主的养殖业密集区,辛口、张家窝、杨柳青为主的蔬菜、林果、林木密集区和中北花卉密集区。四要以杨柳青镇被评为全国魅力名镇为契机,建设以杨柳青为依托、辐射中北、辛口、大寺、南河等历史、人文景点的文化旅游区。全区各街镇要树立全区一盘棋的思想,按照全区四大区域功能定位的要求,从自身实际出发,努力建设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专业集聚区,形成区域的优势。
  三是继续深化改革,完善所有制结构。要继续推进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企业改革。加快集体股份的退出和个人股份的集中,进一步优化产权结构。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抓好新一轮企业改制和规范,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水平。鼓励企业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界限,采取兼并、联合、重组等多种形式壮大企业规模。要继续放宽政策,加快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允许个体私营经济进入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各个行业和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举办各项社会事业。要积极探索融资渠道多元化,解决个体私营企业资金不足问题,鼓励个体私营企业组建以行业自律为宗旨的行业协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协调、自我约束、自我教育。
  四是节约资源能源,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把节约资源能源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要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运用科学手段,广泛采用节能技术,实现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要制定和完善政策,引导全社会都来节约资源,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要抓好典型示范,通过建设一批示范工业园区、居住小区、村镇和企业来落实和推动这项工作。全区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要带头节约,为全社会作出榜样。
  (二)继续加快西青开发区和街镇工业园区建设,努力形成对外开放的新优势
  拓展对外开放的空间和领域,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对外开放的能力和后劲,事关西青发展的前途和命运。我们必须站在新的高度,认真总结我区扩大对外开放的经验,探索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新途径。
  一是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有利时机,把西青的扩大对外开放融入全市发展的大局之中。要充分利用西青与滨海新区相毗邻、天津开发区微电子工业区座落在我区、西青开发区被纳入滨海新区电子组团等有利条件,牢固树立大开发、大开放的理念,围绕滨海新区、借助滨海新区、服务滨海新区、融入滨海新区,努力构建西青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扩张经济总量、增强经济实力,带动全区经济运行质量的整体提升,促进全区产业升级和提高管理水平,使全区主导产业更加明确,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产业的集聚效应得以释放。
  二是大力营造有利于扩大开放的软硬环境。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行风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加大服务力度,努力营造高效的管理环境、稳定透明的政策法律环境、诚信公开的市场环境、低成本高回报的经营环境和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要进一步强化载体建设,提高载体功能。要加大生活配套、商贸服务等综合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开发区与工业园区在规划、招商、建设中的协调一致性和产业关联度,增强全区对外开放的整体合力。
  三是进一步加强西青开发区和街镇工业园区的建设。西青开发区要继续坚持以扩大对外招商引资为中心,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健全服务功能、努力使之成为基础设施完备、服务水平一流、产业集群辐射力强、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开发区,成为天津市南部的工业重镇、中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和制造业、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微电子工业基地。在此基础上,辐射带动各街镇工业园区的发展。围绕这个目标,要坚持体制创新,提高品牌效应,增强开发区的知名度和信誉度;要健全招商机制,完善招商政策体系,坚持市场化招商,提高产业档次和规模;要健全服务体系,拓宽服务领域,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街镇工业园区的建设要围绕全面扩大开放的要求合理调整布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招商引资。要在重点打造五个产业密集区的同时,抓住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集聚更多的项目和资金,围绕具有较高技术含量、较广阔市场前景、较好经济效益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努力发展特色经济、培育特色产业、开发特色产品,使工业园区的建设实现质的飞跃。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这项任务是涉及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增收的一项系统工程,总体目标和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我们区的新农村建设已经抓了多年,取得了很多成绩。中央提出了这项战略决策,对我们区来讲意味着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追求更高的水平。根据我们西青区的实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范围应该更加广泛,具体讲,至少应该抓好两个层次的工作:
  第一个层次是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这是“十一五”期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点环节和重要标志。我们必须坚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有序地推进村镇建设。要按照“规划设计高标准,因地制宜有特色,科学布局配套建设,多元投资综合开发,管建结合提高水平”的原则,继续加快杨柳青镇的建设改造,加快张家窝、中北、大寺、辛口等中心镇区的建设,推进其他街镇政府所在地的建设改造进程。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注重实施城镇发展战略,优先发展中心城市外围组团,重点培育中心镇、集中建设中心村,着力完善重点城镇功能,增强吸引和带动能力,形成以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建设、以城镇建设拉动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在杨柳青镇的建设改造中,要处理好古镇风貌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使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充分展现中国文化传承名镇的独特魅力。在村镇建设中,既要求规划的超前意识和建设的精品意识,切实做到几十年不落后,又要注意与发展实际相结合,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实现超前眼光与科学态度的有机统一,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同时,要抓好两个环节:一是要注重基础设施配套,提高载体功能,改善生活环境。“十一五”期间,要全面加快交通、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商业、教育、卫生、社区服务等配套建设,提高城镇的载体功能和现代化水平。要加强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各街镇要达到国家卫生镇标准,全区要争创全国卫生区和生态区。二是要进一步创新城市管理思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深化城镇管理体制综合改革,理顺区和街镇两级在城镇管理中的职能划分,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形成区、街镇职责明确、相互衔接、分工合理和规范高效的城镇管理体制。
  第二个层次是抓好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要在科学规划、综合配套、合理布局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村的建设改造,使全区农村实现整体功能优化,发展更具特色。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繁荣农村经济,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失地农民向非农产业、中心城镇有序转移,形成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十一五”期间要在全市农村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工程。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有效规载体。这项工作要紧紧抓住文明和生态这两个关键,以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以实现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为重点,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巩固与提高并重,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创建良好环境,努力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创建工作中,要坚持统筹兼顾,与农村各类创建活动紧密结合,与农村城镇化紧密结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体现工作的超前性。要坚持先易后难,逐步推进,不断积累经验、完善措施、创新方法,推动全区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健康开展。
  (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新的发展阶段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西青,是我们“十一五”期间的既定目标。我们要按照中央和市委的统一部署,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以构建和谐街镇、和谐村厂、和谐社区为切入点,切实把西青建设成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
  一是统筹区域发展。要下力量解决各个街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要采取选派优秀干部到后进镇、村,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多项综合性措施,加大对相对后进镇、村的帮扶力度。要通过强有力的措施,使相对后进的镇村加快发展,成为全区新的增长极。
  二是建立基本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今年,区、镇两级财政投入1500万元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是惠及全区24万农民的大举措,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扬。下一步,我们要在继续落实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资金,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要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救助在内的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网络。
  三是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是抓好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转变文化事业的增长方式。要注重现有文化设施、文化产业的有效整合与充分利用,做大做强以杨柳青年画为龙头、辐射各类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历史人文景观的文化发展事业。着力发展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西青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要积极研究构筑西青开放式经济新格局条件下的教育创新体系建设,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学水平,办出西青教育特色,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建设医疗卫生中心,逐步建立与西青经济社会相匹配的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疾病防控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
  四是推进“五个一”工程,构建和谐社区、村镇。开展创建文明小区、文明村“五个一”活动,是在全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区、村镇的有效载体。在创建工作中,要按照“以人为本、合理布局、方便群众、突出重点、点面结合、示范带动”的总体要求,针对社区和村的不同特点,努力探索符合西青实际的“五个一”创建之路。要坚持把加强阵地建设和发挥阵地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五个一”阵地的宣传教育、综合服务、健身娱乐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要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保证和谐社区、村镇建设的顺利进行。
  五是努力维护社会稳定。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完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不断巩固和发展西青稳定的大局。要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制度,深入开展基层安全创建和平安建设活动,提高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水平。要大力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能够忠实履行职责、维护社会公平、维护西青稳定的高素质政法队伍。
  构建和谐西青,要按照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区有机统一的原则,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要不断加强人大工作、发挥好地方权力机关的作用。要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统战工作。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充分发挥法制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做好2006年的各项工作,为“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
  区委制定的关于制定西青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已经描绘了西青今后五年发展的蓝图,建议中明确的重点工作,也是2006年全区的工作重点,必须认真抓好落实。关于2006年的各项具体工作,在区委制定的《工作意见》中已经做了安排,各街镇、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落实任务分解,明确责任,真抓实干,确保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在这里,我再强调五点:一是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我们要继续把扩大对外开放做为事关西青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来抓,要落实一把手的责任,无论是硬件建设、软件建设,还是招商引资,都要做为一把手工程,切实抓好落实,力争经过一年的努力,使我们的对外开放有新的突破,为今后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二是要加大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当前各街镇、村建设的热情非常高,战线也很长。我们一方面要支持鼓励基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切实改善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同时更要切实加强管理,无论是规划、设计、施工,还是土地的使用,都要进行科学论证,依法进行审批,要建一个成一个,高品位、高质量、出精品,防止一哄而上和粗制滥造,特别要从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高度,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三是要加大重点项目建设落实的力度。2006年无论是一、二、三产业、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有一批重点项目,这些项目对于确保全年任务完成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区委、区政府决定投资5.3亿元为群众办一系列实事,这些实事涉及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设施、经济发展等方方面面,有些工作不是今年一年能完成的,还需要在2006年继续加大落实的力度。因此,各街镇、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切实负起责任,盯住项目,盯死进度,及时解决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防止推诿扯皮,贻误战机。要把重点项目落实情况纳入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奖惩的内容。四是加大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开发的力度。现在我们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很好,形成了西青的特色。我们要把文化旅游这个朝阳产业做大做强,要加大资源整合的力度,营造规模优势,年内要力争建立起文化发展集团,打出西青的品牌,努力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经济支柱。五是加大稳定工作的力度。要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坚持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的工作导向,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和途径,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这里还要特别指出的是,明年将开始农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换届选举,这期间,更要高度重视稳定工作,要切实关心群众生活,理顺群众情绪,及时化解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确保明年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四、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为实施“十一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
  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搞好党的建设。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突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个重点,抓住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个主题,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并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这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切实增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前提和基础。学习理论有了深度,认识水平才有高度,解决问题才有力度。领导干部必须把学习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和自觉的精神追求,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资政。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习理论、思考问题、推动实践、创新发展的有机结合,认真研究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切实做到用科学理论指导改革和发展,用改革和发展成果检验学习效果。要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的学习考核和激励机制,把学习的态度、实践的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起来作为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
  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这是党的建设的核心。必须坚持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要高度重视基层领导班子建设,精心组织好镇村两级换届选举工作,继续深化“三级联创”活动,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要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相关的制度、规定,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用科学的制度、民主的方法、严密的程序、严格的纪律,把干部选准用好。要加快建立以素质能力为重点,以工作实绩为中心,以经济社会发展为要素,适用于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并切实把考核评价的结果运用到干部使用、奖罚、教育、管理、监督中去,大力营造更加科学、公正,鼓励先进、激励奋进、鞭策后进的用人导向。要大力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不断增强践行宗旨的意识和能力,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自觉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不断提高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始终保持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要切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党的建设的重点。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都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全面落实。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着重提高五种能力:一是提高执行政策的能力。落实中央、市委的指示精神和区委的决策部署态度要坚决,行动要快捷。要善于把上级的精神与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改进工作方法,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到实现宏伟目标上来。二是提高加快发展的能力。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加快发展。要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的增收渠道,不断增强村级组织“有钱办事”的能力。三是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规范管理、处理经济社会事务、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自觉做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四是提高维护稳定的能力。要经常分析各种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特点和发展趋势,及时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要善于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说服教育等手段来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五是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要运用重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经常反思和查摆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认真加以整改,在修正不足中日益完善,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提高。
  要切实加强先进性建设。这是党的建设的主题。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今年以来,我们严格按照中央、市委的部署和要求,高标准地开展了第一、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受到了市委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目前,全区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全力抓好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要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下力量解决好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好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要把广大党员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激发出来的政治热情,引导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动力,用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果,检验和衡量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效。要不断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还要突出强调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纪律意识,努力维护西青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各级党组织、每一名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敢于旗帜鲜明地同一些危害党组织的言行开展斗争。要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坚决维护中央、市委的权威,坚决贯彻区委的决策,决不允许在群众中散布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区委精神不符的意见,更不允许制造、传播政治谣言。一旦发现政治性的苗头倾向,不仅不能参与和支持,而且要及时向组织报告,并采取果断措施加以制止。与此同时,要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不允许搞独断专行甚至拒绝组织的调遣和监督。特别是对于干部人事任免,要做到不乱议论,不猜测,不当“业余组织部长”。要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用到研究加快发展上来,切实做到比奉献、比政绩,弘扬西青区干部队伍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风气。
  同志们,未来五年发展前景美好,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要在中央和市委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中构建和谐西青的奋斗目标,圆满完成“卜十一五”规划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知识出处

西青年鉴2006

《西青年鉴2006》

出版者:天津市西青区年鉴编辑委员会

本书类目包括:区情要览、文献、特载、政党、党派·团体、政权·政协、政法、军事、农林牧渔业、工业、商贸、综合经济管理、财税·金融、城建与管理、社会生活、大事记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文成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