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实现跨越式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区年鉴 2002》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2614
颗粒名称: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实现跨越式发展
其他题名: 在中共天津市西青区委七届六次全会上的讲话
分类号: D222.1
页数: 14
页码: 6-19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1年天津市西青区区委书记杨文成在中共天津市西青区委七届六次全会上的讲话。
关键词: 西青区 挑战 机遇

内容

同志们:
  区委七届六次全体会议,是西青区面向新世纪,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西青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历史性意义。
  会议期间,全体委员和与会同志站在跨世纪发展的新高度,本着对党负责、对事业负责和对西青人民负责的精神,紧紧围绕会议的主题,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认真总结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特别是“九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深刻分析了“十五”期间乃至今后较长一个时期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针对新世纪初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紧紧围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个主题,进行了积极认真地讨论,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大家普遍感到,这次会议收获很大。大家对全会即将通过的两个文件,特别是区委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个建议指导思想清楚,任务目标明确,工作重点突出,既符合中央和市委的指示精神,又符合西青的实际,是一个体现跨越式发展的精神,既有指导性,又有可操作性的纲领性文件。区委明年的工作意见,对实施“十五”计划第一年高起步、开好局进行了周密安排,是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大家一致认为,区委提出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给全区人民以希望和信心。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关于“十五”期间的目标任务和明年工作的安排,区委的《建议》和《意见》都进行了充分的阐述和部署,景泉同志代表区委常委会就《建议(草案)》作了说明,大家也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下面,我代表区委常委会,就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为什么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们即将进入21世纪。新世纪的五到十年,是西青各项工作全面上水平,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是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进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跻身全国最发达地区的重要时期。这是我们立足西青,综观国内外发展大势作出的基本判断,也是西青人民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面对新的历史时期和艰巨任务,需要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更加全面地观察世界,更加深刻地认识变化了的形势。我们正处在一个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在谋求加快发展,下个世纪的前20年,世界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期。我们正处在一个开放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世界性经济结构调整加速进行,跨国公司迅猛扩张,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重新配置,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加强。我们正处在一个创新的时代,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迅速兴起,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周期大大缩短,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使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今时代这种大格局、大变化、大趋势告诉我们,21世纪的竞争和较量将更加激烈,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前所未有的。慢走一步,就会丧失机遇,落后一时,就会落后多年。我们能否认清发展大势,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关系到西青的兴衰成败。
  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供求关系、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和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已经实现,第三步战略部署开始实施。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的主题。保持国民经济在较长时期内的快速增长,努力追赶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最大心愿。全国各个地区乃至全市的兄弟区县,都在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竞相加快发展,赶超的势头十分强劲,形式逼人。加快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压力更大、更为紧迫。
  国际国内和兄弟区县全面竞争的环境,已把我们推到了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关头。巩固和发展西青的大好形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宽裕型的小康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需要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大城市近郊区的优势,力争与全国先进地区比高低,需要跨越式发展。大势当前,我们别无选择。按常规走路不行,踩着别人的脚印亦步亦趋也不行。超越自己,追赶先进,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我们必须肩负起的历史责任。
  所谓跨越式发展,就是打破常规、借助现代科技力量、通过技术发展的跨越,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发展,用尽量少的时间缩小差距,赶超先进。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克服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的旧观念,树立敢争一流的新观念,实现思想观念的跨越;必须紧紧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机遇,积极利用先进科技成果,使科技真正成为西青经济的先导和主导,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必须狠抓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对外开放三件大事,尽快缩短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发展阶段的跨越;必须进一步加快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改革,努力突破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实现经济体制的跨越。
  一要速度快,二要水平高,这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总要求。速度慢了不行,低速度就等于停滞,不进则退;水平低了更不行,速度要靠水平来保证。以改革总揽全局,重点抓好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对外开放三件大事,这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用力方向和根本途径。三件大事能否取得突破,决定着跨越式发展的进程,必须以调整为主线,加大力度,努力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充分发挥高新技术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推动信息化,注意引进吸收最新技术、最新成果,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必须作好对外开放这篇大文章,千方百计把资金、技术引进来,这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两大决定性因素。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必须抓住发展这个主要矛盾,牵动全局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实现跨越式发展,西青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九五”期间特别是区第七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坚持以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克服了重重困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各方面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九五”的实践,特别是区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的实践为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
  1.坚持把中央、市委的指示精神与西青的实际紧密结合,不断丰富自己的发展思路。市第七次党代会以后,我们根据市委“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整体素质、实现加快发展、增强经济实力”的要求,及时提出了“以科技为先导,多轮驱动,多业并举,大力发展城郊型经济”的经济工作思路,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五年前相比,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44.15%,财政收入增长了183.58%,其中区级财政收入增长了184.9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82.24%,特别是近三年,三级财政收入和区级财政收入翻了一番,这种增长速度在西青历史上是罕见的,在全市是少有的,我们已经开始步入跨越式发展的轨道。当前国内外形势很好,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很多,只要我们不断丰富和深化发展思路,继续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
  2.坚持狠抓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对外开放三件大事,不断提高经济整体素质。我们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着重解决长期制约西青发展的紧迫问题和关系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在农业生产上建设了区域化布局、基地化建设、产业化生产的基地和中心,初步形成了市场导向、项目带动、基地生产、科技支撑的格局;在乡镇企业发展上着眼优化重组,建成了一批拥有拳头新产品和名牌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集团和骨干企业,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巩固了乡镇企业的支柱地位;在第三产业发展上发挥地缘优势,大力发展房地产开发、市场建设和服务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八五”末的不足10%增长到42%;在对外开放上,以西青开发区为龙头的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一批大的跨国公司落户西青,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个体、私营、“三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取得了突破性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占了全区经济总量的50%。我区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对外开放的潜力很大,空间很大,只要我们继续抓住这三件大事不放松,就能见到更加明显的成效。
  3.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增强自加压力、争创一流的自觉性。我们敢于迎着困难上,努力在创新中找出路、求发展。区委七届五次全会以来,区委根据市委“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全面上水平”的工作基调,提出力争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三项重点工作和上交国家税收、区级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三项主要经济指标走在全市农口区县前列的奋斗目标,并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确定了要在农业基地化建设、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体制改革、小城镇建设、环境建设等四项工作中力求突破的工作重点,为跨世纪发展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积蓄了加快发展的后劲。只要我们继续保持不服输、不气馁、不甘落后的这样一种拼搏精神,迎难而上,大胆实践,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干不成的事业。
  4.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我们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水平。在领导班子建设上,我们从区委做起,努力建设团结向上、实事求是、扎实苦干、廉洁自律的领导班子,全区上下形成了一批一个心思发展经济、千方百计为群众谋利益的领导集体,各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加强。在干部队伍建设上,我们努力建设能团结、能吃苦、能吃亏、能干事的干部队伍,使得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真正成为带领全区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和中心力量。我们深刻体会到,办好西青的事情、加快西青发展,关键在班子、在干部。我们拥有了这样一批好班子和一支好干部队伍,就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做了重要的思想和组织准备。
  5.坚持创造宽松和谐的良好环境,不断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保证。我们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我们不断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在全区形成了弘扬正气、理直气壮地讲大道理的良好政治氛围,极大地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我们坚持从大局出发,全区一盘棋、一台戏,上上下下围绕区委的中心工作齐心协力,形成了强大的合力;我们坚持内求团结、外求和谐,既凝聚了全区的人心,又赢得了各方面对我们的支持帮肋;我们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基本工作思路,千方百计为群众谋利益,使广大群众切实体会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也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只要我们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好环境,我们的跨越式发展就有坚实的基础和保证。这些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思路和做法,是我们的宝贵经验,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精神力量。我们完全可以向着更高的目标大步迈进,在新起点上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经济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还不高,结构不合理、资金短缺和技术水平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集体经济在发展中企业缺乏市场主体意识,主权不够清晰,经营机制和用人机制缺乏活力;非公有制经济起步比较晚,规模和水平不够高,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人才相对不稳定,特别是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匮乏;城镇载体功能不够健全;管理不够协调等等。这些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从一定意义上讲,差距就是发展的潜力,差距就是发展的空间。我们必须正视差距,变压力为动力,以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实现西青区跨越式发展。
  二、怎样实现跨越式发展
  区委关于制定“十五”计划《建议》,勾画了西青跨越式发展的蓝图。跨越式发展总的指标要求,概括起来说就是六个“三”: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三项重点工作,上交国家税收、区级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三项主要经济指标,力争继续走在全市农口区县的前列,以改革总揽全局,抓好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对外开放三件大事,国内生产总值、三级财政收入、区级财政收入三项经济指标实现翻一番,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农村城市化率三个超50%,建设三个100,即100个固定资产超亿元的村厂、100个销售收入超亿元的村厂、100个利税超千万元的村厂(包括开发区和个体私营经济)。实现了这些目标,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标志。当然还包括精神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在区委的《建议》中,已做了全面阐述,这里不在重复。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做的工作很多,突出的是下面几点。
  1.必须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社会生产力能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结构调整是否到位。新世纪的经济结构调整,内容更丰富、更深刻。这种调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适应性调整,而是对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调整;不是短缺经济条件下应急性的局部调整,而是以提高经济素质为目标的全面调整;不是经济过热以后减缓发展速度为代价的调整,而是以加快发展为目的的积极主动的调整。近年来,我们一直把结构调整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进行了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区域布局的调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整体上看,水平低、结构不合理,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我们必须下力量抓好这件关系全局的大事。通过调整,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与天津城市定位相匹配的城郊经济结构。
  “十五”期间乃至今后十年,我们在调整中要着力解决好四大结构性矛盾。一是布局结构矛盾,下决心解决各个街镇在产业布局上眉毛胡子一起抓,丢了西瓜捡芝麻,形不成规模和优势的问题。要从各街镇的资源优势、经济基础和文化传统出发,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使每个街镇都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尽快形成现代经济布局,体现聚集效益。现在我们9个街镇已经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象王稳庄、南河、辛口三个镇,就是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在种植业、养殖业上下功夫;象李七庄、西营门、大寺镇就是发挥地处市区边缘的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象张家窝、杨柳青、中北镇工业基础比较雄厚,就在工业的调整上下功夫,尽力挖掘潜力,发挥优势。当然,这其中象大寺、杨柳青、中北镇既有工业优势,又有第三产业优势,发展空间更大。具体各街镇又各有各的优势,有的村一二产业兼有,也有三次产业都发展。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努力使每个街镇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的拳头,形成产业群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二是产业结构矛盾,着力解决有规模没水平、有水平没规模的问题。我们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要抓出一批大的高新技术工程项目,使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同时,要抓好高新技术项目的储备,力求在产业升级上取得突破。具体讲,就是加快调整优化农业,拓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空间和领域;加快改革重组工业,巩固乡镇工业的支柱地位;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大力提高三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这方面我们有不少成功的经验,象农业上我们建设的六个基地、六个中心,工业上与国有企业重组的大桥集团、飞鸽自行车有限公司、双安劳保用品有限公司、迅达摩托车有限公司,第三产业上我们除了发展传统的房地产开发、市场建设等行业外,大力发展交通运输、机械施工、教育产业的后勤社会化服务等,特别是休闲旅游业,使杨柳青的石家大院、高尔夫俱乐部,小南河的纪念馆旅游区,王村的中华医圣文化苑连成了串,“十五”期间我们还将建设卫南洼旅游风景区和水上娱乐城等等。这说明,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西青区石家大院、霍元甲故居、王村中华医圣苑三处历史文化遗产、名胜古迹,不仅是西青也是天津市乃至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应该说,我们在这方面下的功夫最大,效果最明显,但差距还不小,潜力也最大,我们都要研究产业结构的调整,努力使我们的产业结构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买方市场的需要。三是产业关联度不强的矛盾,着力解决农产品加工程度不高、附加值低,工业和第三产业没有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在原料市场上受城市大工业掣肘的问题,努力实现一、二、三产业兼容,通过现代工业技术和现代市场营销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形成具有城郊特点的优势产业。这个问题开始引起我们很多同志的重视,有些地方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象王稳庄的蓖麻油生产加工、小南河的鱼种供应、肉鸭加工、中北镇谢庄的生物肥等等。应该说,这是我们城郊经济的一大特点,把这篇文章做足了,我们的经济就会上一个大台阶。四是所有制结构矛盾,进一步解决集体经济分布过宽、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这方面,有的街镇已规划建设私营经济小区,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便利的软、硬环境,这很好。我们必须站在新的高度看待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我们区经济发展这样快,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坚持了“多轮驱动”的思路,使非公有制经济占据半壁江山,增加了我们的经济质量,促进了经济的协调发展。下一步,这方面还要制定更多的优惠政策等,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调整至关重要,任务相当繁重,全区上下一定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从大局出发,破除旧的思想束缚,打破旧的坛坛罐罐,形成调整的合力,努力使我区经济结构在“十五”期间发生一个根本性变化。
  2.必须在体制创新上实现突破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说到底,是一个体制创新的问题。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既包括加快发展生产力,也包括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不断变革生产关系,调整上层建筑,进行体制创新。生产力的大发展,必然要求生产关系的大变革。体制创新搞好了,就能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西青区乡镇企业起步较早,集体经济比较发达,因而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也比较深。乡镇企业优势减弱,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体制问题。体制落后,是一切落后的根源。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把体制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体制创新必须针对我们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薄弱环节,奋力攻坚。当前我们要做的,主要有十条:一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二是通过上市、合资和企业相互参股形式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造,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职工入股实行股份合作制;三是强化企业管理,建立规范的监督机制,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四是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五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六是积极鼓励非公有制的发展;七是不断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八是积极建立新型的分配体制和激励机制,试行股权和期权制,调动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的积极性;九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十是加快政府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职能转变。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刻认识体制创新的极端重要性,拿出勇气,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敢于体制创新,善于体制创新,使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关于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和经营体制的改革,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力量,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区委的《建议》和2001年《工作意见》在这方面也用了很多的笔墨,讲了方向、目标、任务和措施。在昨天的讨论中,大家特别是街镇的同志最关注这个问题,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总的看法是,区委在这个问题上站得高、看得远,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和经营体制改革这一步能不能真正迈出去,事关西青区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能不能实现,但要防止“中梗阻”,要防止由于中间环节的梗塞而使我们的改革半途而废。大家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我们已经发现有些地方的改革已经被一些部门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手脚,严重挫伤了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区委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已经召开了有关宏观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协调会,形成了会议记要。区委决心很大,一定要在这个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在这里,我突出强调三点:第一,要深刻认识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强深化改革的自觉性。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和经营体制的改革,实际上是一次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它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特别是既得利益者的切身利益,是一次脱胎换骨,是有切肤之痛的。我们各街镇村厂的领导同志,必须舍得抛弃旧的观念,抛弃局部或个人的利益,抛弃坛坛罐罐,真正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从发展的角度来对待改革、抓好改革。人人都要当改革者,不当绊脚石。与此同时,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教育引导群众认识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依靠群众搞好改革。第二,要紧密联系实际,扎扎实实地推进改革。乡镇企业的改革很复杂,各个街镇、村厂情况不一样、大村大厂和小村小厂不一样、村厂之间不一样,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要搞好调查研究,要根据村情、厂情制定改革的具体措施,要在改革中不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力求使我们的改革搞一个成一个,不仅通过改革使企业得到发展,而且对面上有指导意义,避免走弯路、交不必要的“学费”。第三,各经济宏观部门和行政执法部门要从大局出发,真心实意地支持改革。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然涉及到方方面面。它是对旧的管理体制的一次突破,必须要打破哪些落后、束缚经济发展的清规戒律。同时它也是对各级干部的一次严峻考验。我们说,对待改革的态度问题,不只是一个部门、一个干部水平、能力问题,而且是能不能和党中央保持一致,是不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立场问题。各个部门、各级干部,都要跳出本部门、小团体利益的圈子,从改革的大局出发,实实在在地为西青改革贡献力量。当然,我们许多宏观和执法部门在工作上受到条条的指导,一些部门属于条条管理了,我们应当接受上级部门的指导和领导,但你那个部门没有帮助所在地区把经济搞上去,甚至到处设关设卡,阻碍了经济发展,不仅对不起这一地区的衣食父母,而且怎么对上级管理部门交待,有什么工作成绩可言。在昨天的讨论中,许多宏观部门和执法部门的负责同志都表了态,有的同志说,不管改革遇到多大困难,我们这个部门保证积极协调,没有“红灯”;有的同志说,我们这个部门只服务、不收费。这很好,这就是我们倡导的西青区内求团结、外求和谐的精神。同时区委也希望大家用这种精神教育自己所管的科、所长,所管的一般干部,真正保证我们改革一路“绿灯”。我们说,只要你为改革出了力,为群众办了好事、实事,区委不会忘记你们、西青人民不会忘记你们。总而言之,希望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西青的改革真正取得突破,为跨越式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3.必须努力做好对外开放这篇大文章
  能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决于我们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们既面临历史性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更大的挑战。从机遇来讲,国际资本将在我国加速流动,资本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这为我们扩大利用外资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开放的领域将进一步扩大,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将成为一个新的投资热点,这使得我们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水平的提升也更加迅速;对外贸易将经历一个持续扩张的过程,这不仅为我们的传统出口行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而且也为我们开发新的出口创汇行业和产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等等。从挑战来看,我们将面临着强烈的冲击,竞争是空前激烈的,带来的影响是相当广泛的。如果我们依靠现有的规模、技术、设备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很难不败下阵来。面对机遇和挑战,如何趋利避害,抓住机遇,这是对我们非常严峻的挑战,我们跨越式发展,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努力做好对外开放这篇大文章。市委七届七次全会提出,千方百计把资金、技术引进来,这是关系天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两大决定性因素,也是衡量经济部门的两大主要指标。能不能把大量的资金、技术引进来,直接影响到“十五”的发展速度,发展水平。从西青的情况看,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有投入,有大的投入,有投入才有产出;必须提高技术水平,技术水平高才有竞争力,这一切都需要资金,资金从哪里来,过去我们是靠银行贷款,靠滚动发展,现在形势发生的很大的变化,完全靠银行贷款已经不大可能,而且既使有贷款,技术、管理上不去,也会“落地黄”,靠滚动保险系数大但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当前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对外开放,引来了外资项目,资金有了,技术也有了,一上就是高水平,这才是跨越式发展。现在国际国内资本市场上可用的资金很多,关键看我们能不能更多更快地引进来。只要是好项目,不管是什么渠道,采取什么方式,都要引进来。通过对外开放,直接引进国内外的资金、技术、工艺、设备的管理,迅速提升我们的技术、产品档次。在这一点上不允许有丝毫的松懈,我们必须努力创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更大的外资企业,掀起对外开放的新高潮。
  建设以西青开发区为龙头的外向型经济,是西青发展的战略任务。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西青开发区的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们已经引进外资19亿美元,一批跨国公司落户西青开发区,一个现代化、高科技新区的框架已基本形成。我们在已建成两期4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已经开始第三期2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建设与国际接轨的高科技、现代化工业基地,是开发区的首要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体制创新,努力建立起完全不同于旧的模式的,与国际接轨的,快捷高效的管理体制,使开发区保持生机和活力;必须加速软硬件建设,为外商投资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必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胆利用各种引资渠道,特别要加强与区内大的跨国公司合作,以外引外,以商招商,追踪世界一流技术,努力使开发区成为资金、技术、人才高度密集的地区,开发区引进高科技项目,这是跨越式发展的最主要途径,也是我区的最大经济增长点和财税来源,这个问题解决的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两决定性因素也就迎刃而解了。全区各部门、各单位都要从大局出发,尽心竭力地为开发区服务,局部服从整体,眼前服从长远,使开发区发展得更快、更好。
  加速各街镇工贸小区的建设,加快对区外的开放,是西青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要树立“大开放”的新观念,积极创造条件,不仅吸引国外企业而且吸引国内先进地区、市内先进企业、区外各类企业来西青投资办企业,借助外力扩大经济规模,增加经济总量,壮大经济实力。要积极研究制定招商引资的政策措施,创造宽松的招商引资环境,努力形成对外开放的新优势。
  4.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用科学技术的跨越带动生产力的跨越。从西青的情况看,我们地处全市大中专院校密集地区,农业科研院所也大都座落在区内,这是难得的科技优势。我们有许多便利条件,可以实行“拿来主义”,利用现成的科技成果武装自己,借助别人的腿实现我们的跨越。我们的工作重点:一是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二是引进高新技术的重点项目;三是抓好高新技术项目的储备;四是通过典型示范,引导群众运用新技术、新工艺。
  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人才。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拥有了人才,就能抢占科技制高点,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在我们区有不少这方面的例子,象张家窝镇办十几个企业,利税过千万元,杨柳青镇的先达集团、津信塑料、西嘴的天外天饮料,中北镇的汽车空调器、消声器,谢庄、侯台、中北花卉市场、大寺镇的大桥集团、大任庄的金世集团和太平洋制药、门道口的自行车有限公司、王村的镀锌管、鸵鸟场,王稳庄的建新药厂,南河镇小南河的养殖业,李七庄街宁家房子,王兰庄百奥生物制品,西营门街八里台、王顶堤、兴业里,辛口镇的高达集团、六埠集团、当城等等,这些村厂、企业集团所以能够形成规模、形成气候,不断上档次、上水平,除了重视培养自己的人才,同时引进了大批技术和管理人才。不仅工业企业引进技术管理人才,而且商业、房地产业、农业也重视引进了技术管理人才。有些地方之所以长期落后,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缺乏人才。有些单位、有些同志至今不重视培养启用人才,这是重大的失误,也是长期搞不上去的根本原因。我们说,任何人都不是全才,能把人才吸引来、留得住、用得好的人也是人才。而那些不重视人才,甚至嫉贤妒能、埋没人才、压制人才、摧残人才的人,就不配当领导干部,更不能当主要领导,这样的人办不成事,更办不成大事。各级领导干部要以政治家的眼光和胸怀,重视培养人才,善于发现人才,大胆使用人才,要给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要在政治上关怀、生活上照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心情舒畅地放手充分发挥作用。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要继续给予高酬重奖,使他们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这是我们各级党组织的一项政治任务,必须切实抓紧抓好。
  5.必须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是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内在要求。“十五”期间,我们要继续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基本工作思路,坚持想问题、定决策、办事情着眼于大多数群众的指导原则,边发展经济,边改善人民生活,让群众切实享受到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成果。
  加快小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度,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是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从99年开始,我们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根据财力着手规划,开展城镇建设和环境建设,上了一批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使我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受到了全区干部群众的欢迎。我们说,实现跨越式发展,一要速度快,二要水平高,不仅包括经济工作,也包括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各项事业。根据市委七届七次全会提出的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文化品味新三件事的要求,我们区是在“十五”期间每年都要安排为群众办一些好事、实事。推动农村城镇化要坚持规划设计高标准,因地制宜有特色、统筹兼顾协调发展,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着力构建小城镇、中心村和大的行政村组成的农村城市化框架。要搞好小城镇和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综合服务功能。要加强环境建设,加大镇容镇貌、村容村貌、厂容厂貌和道路的治理力度。经过几年的努力,使西青的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环境更加优美,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成为充满现代气息,具有较强吸引力和辐射能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近年来,特别是区第七次党代会以来,从98年至2000年,仅三年时间,三级财政收入、区级财政收入都翻了一番,三级财政收入由97年的3.8亿到2000年的7.6亿,区级财政收入由97年的1.8亿到2000年实现了3.6亿。经济实力的增强,财政收入的增加,使我们区长期以来由吃饭财政转入既保吃饭、又搞建设,这是巨大的转变,是历史性的跨越。西青区形势好,首先是经济形势好、财政收入高,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西青区全额吃财政饭的约1万人,年均人头费2万元,全年两个亿,这在天津市目前是比较高的。这样,我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头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倍左右。应该说,大家的收入是比较高的。按2000年区级财政收入3.6亿元计算,扣除2亿元人头费就可以拿出1.6亿元搞建设了。虽然现在每年我们可以拿出一定的建设资金,但由于历史上欠帐太多,要办的事太多,不可能在短期内把该办的事全办完,只能根据财力,分轻重缓急,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原则还是一要保吃饭,二要搞建设。区级有限的财政资金,只能投在基础性、公益性事业的建设上,其他各项建设,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推向市场,由全社会来办。
  杨柳青镇是区委、区政府所在地,又是千年古镇。近几年,我们把有限的财力相对集中地放在杨柳青镇的改造建设上,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杨柳青的旧城改造建设也仅限于一些基础性、公益性事业。比如教育、文化、卫生、桥梁、道路以及环境的美化、绿化、亮化和行政区的建设改造,这主要靠财政投入。当然,我们也通过工作争取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其他居民住宅小区、商业流通设施建设,也是推向社会由开发商来开发。有的同志提出,解放50年了,改革开放20多年了,早干嘛去了,别说比国外,比国内一些先进地区差距也太大了,有指责埋怨的情绪。特别是在区级领导班子“三讲”教育中,这方面提的意见最多。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虚心接受大家的批评,确实感到内疚。特别是参观了先进地区的城镇建设,更是感到自愧不如。所以,我们从99年开始,把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环境建设列入区委、区政府的重要的议事日程在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加大力度,昼夜奋战,加快建设,才有了今天的巨大变化。
  我区的城镇建设所以落后,我们已经从主客观找出两个原因。在主观方面,封闭保守,存在小家意识,短期行为,而且不想、不懂、不会搞城镇建设。同时,也受左的思想影响,怕搞建设别人会说三道四。在客观方面,城镇建设的水平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没有实力是搞不起建设的。长期以来,我区的财政收入很少,吃饭都困难,确实没钱搞建设。92年区级财政收入是4900万元,93年是7700万元,94年1亿元,95年1.26亿元,96年1.64亿元,97年1.84亿元,98年2.1亿元,99年2.6亿元,2000年3.6亿元。通过这些数字,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94年以前,吃饭都困难。9497年基本上是吃饭财政。但我们还是从96年开始,每年挤出点钱改善一些重点单位,象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公、检、法、司、计划生育等单位的工作生活条件和全区干部职工的住房条件,直到区第七次党代会以后,也就是98年、99年、2000年这三年,财政收入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所以从98年、99年、2000年这三年,财政收入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所以从99年开始才能拿出一部分钱搞建设,大家才看到西青区特别是杨柳青的巨大变化。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不能一昧的埋怨。国内外城镇建设是个历史的过程,一个好的城镇的形成,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不怕慢,就怕站。我们仅仅干了两年时间就初见成效,明年要更见成效,三年以后,我们每年都要干下去,再用五年、十年,杨柳青乃到全区,特别是各街镇政府所在地都会发展巨变。
  要使我们的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能够大步前进,关键是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只有这样,我们的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环境建设才会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这里还要指出的是,财政收入虽然增加了,但要花钱的地方也很多,为了集中财力保重点,要压缩行政经费和其他各项开支,各机关事业单位的行政经费一般都不要超过预算。
  总之,实现跨越式发展,既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又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既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又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我们一定要以发展为主题,以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同心同德,迎难而上,努力开创西青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三、加强党的建设,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思想和组织保证
  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必须深入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为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1.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新的发展观
  要适应新的形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树立起全新的发展观。这几年,我们西青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势头很好,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我们必须用全局的眼光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清醒地看到我们存在的差距,认帐不服输,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市委领导同志到我区督查工作时曾再三提醒我们:西青区形势好,发展快,但千万不能骄傲,要有更高的目标,不仅要在全市走在前列,而且要敢于和全国先进地区比高低。市委对我们的期望很高,我们的责任很重,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别无选择,只有克服困难,乘势而上。加快发展是需要有一定的客观条件,但如果只片面地强调客观,就只能丧失信心,削弱斗志;如果辩证地看待客观条件,切实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会变困难为机遇,就能迎难而上,鼓舞士气。西青区已经具备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任何骄傲自满和无所作为的思想都是错误的,对我们的事业都是极为有害的。我们必须有勇气承认差距,有信心赶超先进,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不动摇。解放思想的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我认为,当前有两种类型的干部最危险:一种有权、不懂、还拧,这样的人有多大权,误多大事,管多少年,耽误多少年;另一种政治素质低,不讲政治、不守纪律,党性、原则性差,哥们义气,拉拉扯扯,对区委的指示,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既没党性,也没人格,这样的人掌权政令不通,事业不成,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真正从计划经济、小农意识的束缚中摆脱出来,改革传统的管理经济的方式,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促进发展而不制约发展;要提高经济整体素质,推动经济增长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综合竞争实力;要着眼长远发展,在推动经济整体上水平的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大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强发展后劲。要做到解放思想,必须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有较高的认识水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这就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不断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不断用现代科学知识充实自己,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切实做到思想艰苦,工作艰苦,作风艰苦。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更好地肩负起西青跨世纪发展的历史重任。
  2.适应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西青事业的兴衰成败。当前,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我们的干部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许多新的考验需要我们去面对。在这种形势下,各级干部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努力做到在是非面前,要有辩别能力;在诱惑面前,要有自控能力;在警示面前,要有悔过能力。我们在干部队伍建设上,要突出强调能团结、能吃苦、能吃亏、能干事,这不是老生常谈,实现跨越式发展,给这些要求赋予新的内涵。能团结,是因为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人才。当干部,团结问题既是党性的体现,又是人格的魅力。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做到对上不找靠山,对下不搞山头;要搞五湖四海,不要搞亲亲疏疏;要说有利于团结的话,办有利于团结的事,团结大多数齐心协力做好工作。这样,跨越式发展才会有力量的源泉。能吃苦,是因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需要我们思想艰苦、工作艰苦,不畏惧任何困难,不怕任何险阻敢于迎着困难上,在艰苦奋斗中实现跨越式发展。能吃亏,就是当干部就得甘于奉献,不讲任何条件,不求回报,全心全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能干事,就是要求我们善于把工作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要尽快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提高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要切实提高现代意识,以宽广的视野和现代思维能力去分析大势、把握大局,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有科学的态度,善于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用市场机制和手段解决问题;要有创新精神,敢于冒风险、敢闯敢试,善于吸收和借鉴各种先进成果,促进加快发展;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够跟着事儿走、盯着事儿干,干一件事成一件事,自觉地站在跨越式发展的前列。
  在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干部制度改革的力度,真正选好人、用好人,创造一个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去年以来,我们在干部制度改革上迈出的很大的步伐,出台了十几项政策规定,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了干部任前公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轮岗交流等改革措施,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活力。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在选拔任用干部中要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五湖四海、任人为贤,要坚持重政绩、重实际水平和工作能力,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当然,水平高能力强的干部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我们要看本质、看主流、看大节,要耐心帮助,但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以人划线、搞亲亲疏疏。要大胆使用那些水平高、能力强,会干事、能成事的有缺点的能人和强人,而绝不能任用那些什么事也不想干、什么事也干不成的庸人。当然,对那些工作中有缺点毛病的同志,一方面要支持他们放手工作,一方面要经常教育帮助他们,使他们不脱离群众,更好地担负起作为领导者的责任。要敢于放手使用年轻干部,严要求、压重担,使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接受培养和锻炼,尽快成长起来。要进一步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使干部经受全方位的锻炼,增长多方面的才干。要加强对干部队伍的管理监督,严字当头,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造就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促进西青区的事业继往开来,常盛不衰。
  3.必须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真抓实干,狠抓落实
  作风问题是党性问题,形象问题。西青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在全区上下大力弘扬不事声张、扎实苦干的作风。全区各级干部都要把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说话办事都要突出一个实字,使我们所做的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群众的检验,经得起上级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要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搞花架子,坚决不允许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各个部门、各级干部都要进一步增强全局观念,围绕全区的中心去想问题、办事情,搞好服务,决不允许存在“衙门作风”,利用手中的权力刁难群众,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同时,全区各级干部都要坚持多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摸实情、说实话、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尽量把自己从文山会海、吃喝应酬、迎来送往等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少一点庸俗关系,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加快发展上。
  改进工作作风,要从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出发,切实转变领导方式。今年我们召开全委会,就是领导方式的转变。经区委常委会研究,大家认为,一年中全区性重要的会议,一个是全委会,一个是人大、政协会,这两个会议对全年工作做了部署,就不再开其他大型会议,比如历史上形成的每年春节后都要召开大型的经济工作会,从明年春节起以后就不开了,所以我们把全会的范围扩大到了基层支部书记。以后再开专业会,由主管领导去部署专项工作。我们要从区四机关领导做起,减少陪会,一个会就一位领导讲。今后开会,也要开短会,要提倡少说多干,少说多看,让典型说话。此外,要减少不必要的应酬。今年春节就不再搞大大小小的十几个慰问、联欢、座谈会,不搞走访拜年,只有一个大型联欢会,请离退休的老同志、企业家、劳动模范、各街镇委办局主要负责同志、驻区单位的同志和各界人士代表看一台高质量的节目,让大家欢聚一堂、共度新春,省下时间让大家去干工作,春节让大家好好休息。
  改进工作作风,必须进一步加强机关建设。各级机关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承担着服务区委中心工作,服务基层群众的指挥中心和服务中心的主要使命,加强机关建设是实现“十五”奋斗目标的必要保证,中北镇介绍了他们精兵简政,提高办事效率的经验,畜牧水产局介绍了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经验,区法院介绍了为全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经验,财政局介绍了加强机关建设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的经验,这些经验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我区机关建设的成果。全区各级机关都要学习这些单位和其他一些单位的经验,切实把我们的机关建设好。一个机关单位形象好不好,作风正不正,与领导的作风好坏和水平高低,在某种程度上作体现的是主要领导的作风好坏和水平高低。我们说,一个不会抓、不敢抓,抓不好机关建设的一把手是不称职的一把手,各单位的一把手要切实负起抓班子、带队伍的责任,既管事、又管人,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抓好机关建设,培养一批人才,带出一支队伍,这样,我们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
  4.继续创造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的良好环境
  西青要在新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挑战很多,任务繁重。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紧密团结在区委周围,围绕全区的工作中心,上下一心,步调一致。团结是坚持党性的体现,也是干事业的基本要求。全区各部门都要围绕区委核心开展工作,决不能不顾大局,为了小团体的利益搞一套;每个人都要切实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多出好主意,想好办法,尽心竭力把工作做好,决不允许自己不干事,反而对干事的人指手划脚,品头论足,求全责备。全区每一名党员、每一名干部都有责任维护全区上下的团结。与此同时,我们要切实抓好社会稳定工作,注意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注重抓好安全生产,确保不出大的生产事故。努力在全区营造一个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的良好环境,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同志们,回顾“九五”,我们谱写了西青发展的新篇章;展望未来,我们将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为把西青区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化先进、环境优美、小城镇布局合理的现代化新区而努力奋斗。

知识出处

西青区年鉴 2002

《西青区年鉴 2002》

本书类目包括:区情要览、文献、特载、政党、民主党派、政权、政法、军事、农牧林业、乡镇企业、综合经济管理、财税·金融、城乡建设、社会生活、大事记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文成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