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区年鉴1999》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2410
颗粒名称: 民政
分类号: D669.3
页数: 3
页码: 322-3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津市西青区民政局的基本情况和社会工作等内容。
关键词: 社会工作 民政工作 西青区

内容

民政局
  【机构、人员概况】
  西青区民政局设办公室、社会救济科、婚姻登记管理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科、优抚安置科(西青区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办公室、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双拥”领导小组办公室)、福利企业生产办公室、基层政权建设科、社团科。现有干部职工30人。
  主要负责人:
  局长 丁山
  副局长 傅金凤 张静
  沈洪升
  【社会救济】
  1998年4月,西青区顺利启动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走在了全市前列。符合我区城乡最低生活制度标准(即城镇月人均收入185元以下,农村月人均收入100元以下)的有578户、1253人,全区月支付保障金
  79724元。其中农业贫困户450户、979人,月支付保障金53042元;非农业贫困户128户、274人,月支付保障金26682元。
  扶贫工作中,区社会救助基金储备达到50万元,使用10万元;街、镇、乡储备社会救助基金68.4万元,使用16.8万元。年内重点扶持贫困户185户、有108户达到脱贫条件。
  在夏令救济中,为民政救济对象57户的危漏房屋153间进行了修缮加固,对特困户126户,302人进行了生活救济,共支出夏令救济费20万元;在冬令救济中,全区共用款16万元,救济困难户552户、1179人,修缮危房228间,发放衣被1055件。保证了全区社救对象安全度夏、过冬。
  1998年,西青区有五保老人178人,有110人在全区八所街、镇、乡办敬老院中集中供养。新建三所老年公寓共投资70万元,加强绿化和外部设施改造。各敬老院“以副补院”收入25万元。全区五保老人生活标准达到月人均180元。
  【养老、救灾保险】
  在国家机构调整情况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积极准备移交劳动部门的同时,继续加强了规范管理。全年收取养老保险金144万元,在保人数3.74万人,发放养老金1603人、52万元。
  救灾保险科学地调整了险种、费率,进一步发展。全年救灾保险收取保费46万元,赔付人身意外伤害险16.6万元、118人,赔付房屋家财险10.2万元、202户,农作物赔付280亩、0.4万元。共计赔付27.2万元。
  【优抚安置】
  及时出台实施了“西青区农村优抚对象医疗补助管理暂行办法”,在解决农村老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上,初步确立了医疗费增长机制,改进了医疗费发放办法。使全农村老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费与1997年相比,投入增加了20%,补助比例达到实际支出医疗费的70%,明显缓解了老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继续积极推行了义务兵军属优待金统筹,农村义务兵军属优待金标准较1997年提高了20%。
  1998年退伍军人接收安置工作,当年退伍的184名退伍军人(其中城镇退伍军人71名),全部得到了妥善安置。
  【双拥工作】
  继续开展了双拥工作七项系列活动,抓好军民共建“六项工程”,即人才工程、五个一工程、菜蓝子工程、扶贫工程,环境工程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样板工程。驻区部队出动一万余人次支援地方建设,民政、人事、劳动、教育等部门帮助驻军解决了生产、生活、训练、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入托等难题60余件。如西青开发区今晚报造纸厂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协助武警8634部队建立小型企业,解决了一批部队家属就业;驻区52914部队与中北镇谢庄签定了军民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公约,军地双方互办实事蔚然成风。
  【募捐】
  全区开展了为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受灾群众募集款、物活动。全区共捐款550万元,救灾物资折款330万元,贡献衣被43万件。在速度、数量、质量上都走在了全市前列。
  【基层政权建设】
  继续深入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大力宣传《西青区村民自治章程》掀起了村民自治示范活动的新高潮。
  发展了以便民服务为主体的民办经济和社区服务活动。目前已初步建成了饮食业、家电维修服务、文体健身、医疗药店、房屋维修、上下水管道维修等多种社区服务项目。全区照顾孤老残志愿者队伍近千人。社区服
  务扩大了服务门类和项目,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并存的社区服务网络,初步建成了社区服务体系。1998年,全区49个居委会中已有7个居委会达到一级标准,14个居委会达到二级标准,15个居委会达到了三级标准。同时,为三个新建居委会解决了用房、资金等问题。
  【婚姻登记管理】
  1998年共进行结婚登记1845对,登记合格率达到l00%,婚检率达到95%以上,接待申请离婚2129对,进行离婚登记66对,调解合好30对,建议司法程序解决33对,办理出具夫妻关系证明书116对。全年制止不够法定婚龄要求登记65起,一方不到场要求登记10起,处理了一起越权登记事件。同时继续加强了婚姻服务,实行了电话预约登记和对有困难的残疾人、老年人入户登记、免费用车服务,全年办理此类登记20余对。
  【行政区划】
  完成了西营门撤乡建街道办事处工作。至此,经过几年努力,我区在全市新四区区划中第一个成为“无乡建制区”。
  【殡葬管理】
  对制造、经营丧葬用品的厂、店、销售点,逐一进行了清查,重新登记,换发了营业执照。对全区丧葬用品市场进行了多次联合执法检查。查封了3个封建迷信品制造点,清理了2家生产、销售花圈、花篮厂、店,取消无照经营店3家,销毁了一大批封建迷信制品。全区火化率保持100%。区政府又投资40万元,进行了骨灰堂二期工程。
  市民政局在西青区召开了全市殡葬工作经验交流会,民政局、王稳庄镇和上辛口村分别介绍了加强殡葬管理、深化丧俗改革的经验,得到市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向全市推广。
  【社团管理】
  完成了全区社会团体的清理整顿。原有53个社团中,对符合保留要求的39个社团予以登报公告,换发证书,对达不到要求的14个社团办理了撤消手续。
  【福利企业管理】
  积极为企业搞好各有关部门的协调服务工作。1998年为企业办理减免养路费511吨,折合人民币153万元,帮助企业解决贷款周转资金460万元。积极帮助企业搞好产权制度改革,使福利企业的改制与全区乡镇改制同步发展。努力帮助企业搞好产品调整,帮助新办企业搞好增项、变更手续。通过改革和调整,扩大了一批企业规模,增强了内部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98年全区福利企业产值达到7.7亿元,销售额5.6亿元,实现利税7.7千万元。
  (李铁军)

知识出处

西青区年鉴1999

《西青区年鉴1999》

本年鉴记述了1998年度天津西青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基本状况。设有区情要览、大事纪要、特载、专文、政党、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政权、政法、军事、农业、乡镇企业、商业、综合经济管理、金融、城乡建设管理、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22个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