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文卫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区年鉴1997》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2113
颗粒名称: 教科文卫体
分类号: G527.21;G322.7;G127 .21
页数: 19
页码: 228-2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津市西青区教育管理、部分中小学简介、科技管理、地震测报、气象测报、群众文化管理的情况。
关键词: 文学 教育 西青区

内容

教育管理
  教育委员会
  【机构、人员概况】
  西青区教育委员会设有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教育科、武装保卫科、监察审计科、人事科、德育科、财务科、基建科、幼教科、督导室、成人教育科和教育工会等13个科室,工作人员80名。
  1996年全区有各级各类学校66所,学生40886人,其中,小学44所,学生24058人;普通中学18所,学生14771人;中等专业学校4所,学生2057人。
  主要负责人:
  党委书记、主任:沈允龙
  副书记、副主任:宫玉水
  副书记:刘文海
  副主任:梁景明
  副主任:彭文年
  【教师管理】
  1996年,全区共有教职工4348人,其中中学教职工1564人,小学教职工2268人,职校、幼儿园及各直属单位516人。35岁以上教师4148人,占教职工总数的49%;中专以上学历的教师为3908人,占教职工总数的90%。
  稳定教师队伍,加强人事管理工作,对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及各单位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实行定编定员管理,严格控制骨干教师外流,努力建设一支品德高尚,善于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为解决主要学科师资不足的困难,1996年调入教师8名。是年,全区有46个村为618名中小学教师浮动1~2级工资。
  【义务教育】
  1996年,普通中小学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依法治教,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可喜成绩。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100%;初中入学率97.1%、巩固率98.9%;毕业合格率98.2%。
  【体卫工作】
  1996年中小学体育工作继续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在上好“两课”、“两操”的基础上,进行了学校大课间评选活动。举行全区中小学优秀体育课评选,获市级一等奖的优秀课一节,三等奖二节。全面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小学1~2年级合格率90.6%,优秀率12%;小学3~6年级合格率94.9%,优秀率16.6%;中学达标合格率92.5%,优秀率17.2%。全区有10所中小学被评为市级“达标工作先进学校”,30名中小学教师被评为市级“达标工作先进个人”。
  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建立建全学生健康档案,对全区中小学进行视力检查、血红蛋白和蛔虫卵的化验。并对贫血和有蛔虫卵的同学进行药物治疗。1996年有17所学校被评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成人教育】
  1996年,西青区成人教育已形成以区、乡、村三级办学网络为主体的成人教育体系,区级学校有广播电视大学西青区工作站、职工中学、成人中专和业余中学。
  西青区电大工作站,1996年毕业生71人,当年招生174人,在学人数994人。成人中专毕业279人,招生866人,在学人数1058人。业余高中生270人。在其他方面的培训情况:绿色证书教育1069人结业;人口教育2528人结业;企业各类证书培训3975人;各类干部培训7894人;燎原计划
  项目培训812人;企业职工岗位技术培训60482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3688人次。
  【升、入学情况】
  1996年,达到7周岁的学龄儿童3803人,小学一年级招生129个班,共3803人,入学率100%。同年,小学毕业4137人,初一招生4017人,初中入学率97.10%。
  1996年,初中毕业生3867人,达到毕业标准3797人,毕业合格率98.2%。其中,普通高中招生719人,中等专业学校698人、技校486人、职专职校708人。
  1996年,普通高中毕业521人,参加全国普通高考上线人数245人,上线率为47%。
  1996年度小学在学24058人,初中在学12772人,高中在学1999人,合计在学38829人。
  部分中小学简介
  杨柳青第一中学
  1944年始建,原校名为“杨柳青私立育青商职学校”。校址在东当铺大胡同。1946年更名为“杨柳青私立育青中学”。1951年更名为“公立杨柳青初级中学”。1953年迁址到新华路新华里,1954年更名为“静海县初级中学”。1958年迁到石家大院,更名为“杨柳青中学”。1959年成为完中校,1972年定为现名。1976年迁校到营建路51号,1982年撤销初中班成为高中校,并被批准为天津市重点中学。校园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97平方米。有教学楼、实验楼、教师宿舍楼和学生宿舍楼各一座。设有学生食堂、暖气锅炉房、计算机房及彩色闭路电视辅导教学系统。校园内有各类球场及400米跑道的田径运动场。学校有教职工105名,其中高级教师25名,中级教师26名,初级教师34名,有18个教学班,913名学生。汤军任校长。
  学校校风严谨,教风端正,学风谆厚,以“育人为本,教学为主,面向全体,率在其中”为办学指导思想,“修身、治学、成才、报国”为新校训。学校曾荣获“天津市文明单位”,“天津市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单位”,“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校”等多种荣誉称号。
  杨柳青第二中学
  1957年始建,校名为“杨柳青民办初级中学”,校址在杨柳青河沿大街216号。1958年更名为“杨柳青人民公社初级中学”,迁址到蓆市大街2号,1960年更名为“杨柳青工业学校”,同年西郊区归属南开区管辖,该校更名为“南开区半工半读工业中学”。1961年成立中专班与初中班并存,1963年中专班改为高中班成为完中校,1964年高中班撤销。1972年定为现名。1974年校址迁到南运河北岸二中路西端,并开设高中班成为完中校,1980年撤销高中班成为初中校。该校占地18980平方米,建筑面积4633平方米。有教学与办公连为一体的大楼一座,内有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电化教室、阅览室和计算机房电教中心、美术教室等。全校有教职工102人,其中高级教师5人,一级教师29人。二级教师57名,21个教学班,971名学生,任兆芳任校长,该校曾被评为“地区重点优秀校”,“体卫先进校”,“普九达标校”,“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及教学质量评估优秀校荣誉称号。
  杨柳青第三中学
  1966年始建,原校名为“杨柳青和平
  路中学”,校址在杨柳青建设路6号。1973年定为现名。1976年成立高中班为完中校,1980年撤销高中班成为初中校。1993年在原址拆平房改建为砖混结构的楼房,校园占地面积22820平方米,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设有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阅览室、音美室、图书馆和计算机房。该校有教职工101人,其中高级教师5人,一级教师29人,二级教师53人,有21个教学班,学生1112人。彭文年任校长。
  学校领导以身作则,带动全体教师形成良好校风。师生在“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敬业、创新、严谨、精深”的校风和“尊师、刻苦、活泼、求实”的学风。教学成绩连年位居全区榜首。该校被评为西青区“五星级管理达标校”,“实施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校,校办企业有商贸公司,金属门窗厂和印刷厂。
  杨柳青第四中学
  1973年始建,校址在杨柳青新华路58号,校名为杨柳青第四中学。1974年成立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校园占地面积1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有教学和办公连为一体的三层大楼,内设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图书室、阅览室和计算机房。操场上有250米跑道、有田径区和体操区、篮球场和排球场。全校有教职工98人,其中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32人,二级教师39人。有16个教学班,743名学生。魏广埠任校长。
  该校以“严、爱、勤、朴”为校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团结一致,为转变差等生辛勤工作,取得好成绩,初中升学率名列前茅。
  杨柳青第五中学
  1984年建成教学、实验和行政为一体的大楼,1989年开始招收高中职业班,1990年招收初中班,成为完中校。校址在杨柳青镇西。校园占地面积26400平方米,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设有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电教室、音美室和计算机房。高中部设专业课教室和实习车间。操场有300米跑道,有篮、排、足、羽毛球场地和体育器械场地。全校有教职工81人,其中高级教师5人,一级教师16人,二级教师41人,有10个教学班,389名学生。张慈祜任校长。
  1991年高中部改为“西青区第三职校”1995年增挂“天津市西青区汽车职业学校”校名。该校采用基础教育、乡镇职教和汽车职教一体的办学模式。该校被评为“五星级管理达标校”,团中央授予“中学社会实践教育合格单位”。在市、区技能、科技和文体活动中经常获奖。校办承揽天津汽车车轮厂轮辐加工业务。
  张家窝中学
  1957年始建,原校名为“津西红旗二中”。校址在张家窝村东南角。1959年更名为张家窝中学。1961年开设高中班成为完中校。1983年开始拆平房先后建成一座教学楼,一座学生宿舍楼,校园占地面积48393平方米,建筑面积7274平方米。设有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房和闭路电视辅助教学网络。操场有400米跑道和篮、排、足球场地。全校有教职工189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9人,一级教师31人,二级教师112人,有43个教学班,1602名学生。34个初
  中教学班380名学生,9个高中教学班。张学珍任校长。
  该校教师以“敬业、爱生、严谨、奉献”为宗旨,成绩显著。曾被评为“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教学质量评估示范校”,“天津市体育项目(田径)传统校”。1995年成立“教科室”并评为“教科研示范校”,经国家教委认定该校为“天津市教育学院教科研实验基地”,“全国电化教学实验学校”。
  赵庄子中学
  1974年始建,原校名为“西营门中学”。校址在赵庄子村西。1978年改称“赵庄子中学”。同时设立高中班,成为完中校”。1983年撤销高中成为初中校。该校为平房建筑,校园占地面积4698平方米,建筑面积1744平方米。设有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电教室、图书阅览室和计算机房。全校有教职工35人,其中高级教师7人,一级教师10人,二级教师12人,有6个教学班,198名学生;成人中专班一个,学生30余名。徐世铎任校长。
  该校树立“尊师、爱校、勤奋刻苦、团结求实、好学互助”的校风。在以发展基础教育为主的同时加强职业教育。至1995年该校培养了财会、电工、裁剪、烹饪等专业人才100多名。被评为“电话教学、民主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的市级先进单位”。当城中学
  1965年,当城小学开设初中班,1968年独立,校名“当城中学”。迁址当城村东南角。1969年开设高中班成为完中校。校舍为平房建筑,校园占面积17880,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设有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馆和阅览室。操场有400米跑道,有篮、排、足球场和田径运动区。全校有教职工103人,其中高级教师4人,一级教师16人,二级教师66人,有21个教学班,772学生。其中16个初中教学班653名学生;5个高中教学班119名学生。李国平任校长。
  该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持艰苦创业,勇于进取,严谨治学,求实创新的校风,教师超负荷工作,荣获“局级先进党支部”和“五星级达标校”等荣誉称号。
  木厂中学
  1961年始建,当时为木厂小学附设初中班,1969年改为当城中学分校。1997年独立为“木厂中学”。校址在木厂村东北部。该校为平房建筑,校园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10平方米,设有理化生实验室和图书阅览室。全校有教职工37人,其中一级教师6人,二级教师23人,有10个教学班,401学生。王成浩任校长。
  该校一贯重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师以“敬业、爱生、奉献”为宗旨,积极操业。
  小杜庄中学
  1958年为小杜庄小学附设农中班,1960年停办。1965年重办初中班。1968年为当城中学分校。1971年独立称“小杜庄中学”。原校址在小杜庄村南路东。1976年开设高中班成为完中校,1981年撤销高中班成为初中校。1990年迁址路西南运河畔。校舍为平房建筑,校园占地面积20267平方米,建筑面积1077平方米,设有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阅览室。操场有250米跑道。篮、排、足球场和田径活动区。该校有教职工41人,其中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8
  人,二级教师26人,有12个教学班,479名学生。戴振德任校长。1979年被评为先进单位。
  中北斜中学
  1957年始建,校址在中北斜村南。1958年属南开区管辖,校名为“天津市中北斜中学”。1965年改为“中北斜半耕半读农技校”。1966年改称“天津市红旗农枝校”,1968年更名为“西郊区九一九中学”。1974年成立高中班成为完中校,1984年始称现名。1991年撤销高中班成为初中校。校舍为平房建筑,校园占地面积18757平方米,建筑面积5010平方米,设有理化生实验室和图书阅览室。全校有教职工75人,其中高级教师5人,一级教师22人,二级教师41人,有15个教学班,490名学生。赵平海任校长。全校干部教师勤奋努力,严谨治学,千方百计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工作,并且取得较好成绩。
  育才学校
  该校原为东碾坨咀小学分校,1988年独立始称“育才学校”。校址在前桑园村。1991年前桑园村投资150万元建起教学楼,1992年迁入新校舍。校园占地面积3890平方米,建筑面积3180平方米,设有理化生实验室、音美室和图书阅览室。
  该校集学前班、小学班、初中班和职业班为一体,是独立的公办村助学校。全校有教职工56人,其中中级教师8人,初级教师39人,有12个教学班,292名学生。其中143名同学分6个教学班为初中班;149名同学分6个教学班为小学班。张世健任校长。
  每年村拨款10余万元支教。前桑园村荣获“全市百家支教先进单位”。该校曾获“全区艺术教育特色校”称号。
  大稍直口中学
  1975年始建,原校名为“九一九公社中学”,原址在冲压件厂内。1977年迁址到大稍口村东,更为现名。1992年开始拆平房建楼房,先后建成教学楼和实验楼各一座。校园占地面积19558平方米,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设有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音美室、医疗室、计算机房。还有食堂、餐厅、浴池和职工之家。全校有教职工88人,其中高级教师4人,一级教师27人,二级教师45人,有18个教学班,一个高中职业班,共有学生756人。
  学校形成“挚爱、严管、敬业、身教”的教风和“爱国、尊师、勤学、守纪”的学风。该校在西青区第一个成立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个实行校长负责制;第一年搞社区教育的学校。并荣获“市级社教先进单位”。
  大寺中学
  1958年大寺小学成立中学班,1965年建农中,1968年改为普通中学,1969年变为完中更名为“大寺中学”,迁址到大寺村西。1974年成立高中班。校舍为平房建筑,校园占地面积20161平方米,建筑面积3794平方米,设有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馆和阅览室。全校有教职工112人,其中高级教师8人,一级教师26人,二级教师66人,有24个教学班,1124名学生。其中918名同学分18个教学班为初中班;206名同学分6个教学班为高中班。王世铮任校长。
  该校一直坚持“艰苦奋斗,严谨治学”的方针和培养学生“先成人,后成才”的教
  育宗旨进行素质教育。1995年地方集资国家拨款开始兴建现代化新校舍。
  九十五中学
  1996年始建,原校名为“梨元头中学”,校址在梨元头村,“五·七中学”建于1966年,校址在李七庄火车站对过,1983年更为九十五中学。1991年与梨园头中学合并,迁址到梨园头村北,仍称九十五中学。校园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有教学楼、实验楼和学生宿舍楼。设有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电化教室、电影放映室、阅览室、音美室、图书馆和计算机房。还有学工学农基地。全校有教职工164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24人,一级教师46人,二级教师59人,有31个教学班,一个专业班,共有1376名学生。其中1099名同学分24个教学班为初中班;277名同学分7个班为高中班。程以泰任校长。
  科研兴教是该校办学特点,教师以“敬业、爱生、奉献”为指导思想。该校被评为“天津市学生行为示范校”,“德育先进校”,“普九示范校”,“西青区五星级管理达标校”。学校排球队曾荣获全市冠军,在全国获奖,是全国培养尖子运动员的试点校。
  永红中学
  1970年始建,校址在牛坨子小学校内,当年11月迁址到永红路东段。该校集小学、初中、高中三学段于一体。1993年小学分出成为完中校。校舍为简易楼房。校园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67平方米,设有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图书阅览室和计算机房。全校有教职工66人,其中高级教师5人,一级教师21人,二级教师33人,有12个教学班,446名学生。其中401名同学分10个教学班为初中班;45名同学分2个班为高中班。张恩寿同志任校长。
  该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艺术教育,不断给市、区师范学校艺术专业输送学生,在市、区艺术竞赛中多次获奖。1980年,建立校办厂,承榄瓦楞纸箱加工业务,具有一定生产能力。
  付村中学
  1970年始建,校址位于付村西端,1973年为永红中学分校,1978年独立始称“付村中学”。校舍为平房建筑,校园占地面积1365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设有理化生实验室和图书阅览室,有操场和一般体育设备。全校有教职工64人,其中高级教师3人,一级教师12人,二级教师39人,有12个教学班,578名学生。王福盛任校长。
  该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狠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大力改善办学条件。1989年被市政府誉为“改善办学条件先进单位”。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该校位于杨柳青三经路与西青道交叉口,是集中专、电大、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校。一套班子三块牌子,即“天津广播电视大学西青区工作站”,建于1977年。“西青区职工中学”,建于1982年。“天津市西青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建于1989年。新校舍建于1987年。校园占地面积83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有教学楼两座和宿舍楼一座。设有两个计算机房、三个机械专业实习车间、英文打字室、理化室、语音室、机械制图室、电化室和图书馆。并有
  卫星电视接收和闭路电化教学系统。共有教职工80人,其中高级教师3人,中级教师21人,初级教师32人。兼职教师62人,其中高级教师27人。成人中专开设11个专业,学员890人。电大10个专业,学员1054人。岗位培训1006人,总计2950人。
  史展任校长。
  “电大工作站”和“成人中专”为市政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的办学实体。电大工作站被天津市广播电视大学授予“成人高校先进单位”。1992年成人中专被天津市第二教育局评为“天津市首批A级校”。成人高考补习班连续被天津市广播电视大学评为“先进单位”。
  逸夫小学
  1961年始建,原为“杨柳青第一小学第四分校”。校址在三经路口西青道北侧。1967年独立更名为“天津市轻机厂小学”。1971年迁址到西青道路南三经路西侧。1975年更名为“杨柳青西青道中心小学”。1994年香港爱国人士邵逸夫投资50万港币和区镇政府投资新建现代化教学楼,同时更名为“逸夫小学”。校园占地面积88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97平方米,设有实验室、语音室、图书阅览室。全校有教职工82人,其中:中级教师26人,初级教师52人。有22个教学班,778名学生。李连荣任校长。
  该校坚持办“家长学校”,聘请工厂领导和解放军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四方会议,征求多方意见,改进教学工作。1994年“天津市文艺会演获一等奖”,同年,校棒球队获“全国棒球锦标赛第二名”。1989年学生陆洋获“全国华罗庚杯竞赛银奖”。
  实验小学
  1968年始建,原校名为“光明路小学”。校址在杨柳青光明路34号。1974年更名为“杨柳青第六小学”。1991年拆平房建楼房,并更名西青区实验小学。校园占地面积7494平方米,建筑面积4668平方米,有语音室、音美室、实验室、教学仪器室、阅览室、图书馆、计算机房和健身房。全校有教职工85人,其中高级教师1人,中级教师32人,初级教师48人,有24个教学班,1250名学生。是标准的四轨制小学。张登骠任校长。
  该校突出“生动活泼,文明礼貌,博学自信,体魄健康”的办学特色。其治学严谨、管理规范,曾荣获“市级先进校”,“高级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市级教学改革先进校”等十几项光荣称号。1996年,实验小学的《朝着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经验材料,被天津市教育局录入专辑。
  杨柳青第一小学
  1912年始建,原校名为“民建第十三学堂”。校址在万字会胡同14号,即“西老爷庙”内。尔后在庙内北部成立了“民立第五女子学堂”。1920年两校均由天津县接管,“民建十三小学”更名为“天津县公立第八小学”,“民立第五女子学堂”更名为“天津县公立第五十女子小学”。1940年日伪把两校合并改称“杨柳青镇立小学”。1942年开办初中班一个,一年后停办。1945年抗日胜利改称“天津县实验小学”。1949年改为现名。1965年开设两个初中班,1967年转给杨柳青三中。1976年拆平房改建为三层教学楼,1992年扩建教学楼。校
  园占地面积3090平方米,建筑面积2635平方米,设有计算机房、语音室、实验室,多数教室设有投影仪。教职工71人,其中中级教师24人,初级教师43人,有21个教学班,866名学生。闫春生任校长。
  该校走改革之路,搞“多媒体教学实验”取得成功,被评为“天津市普教系统先进单位”,“天津市普级初等教育先进校”。连续十年被评为“文明单位”。荣获“市级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四联中心小学
  该校位于西青区张家窝镇西琉城村东部。1989年由西琉城、东琉城、康房庄小学合并而成。校园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20平方米,设有语音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音乐室、卫生室和计算机房。全校有教职工38人,其中中级教师11人,初级教师25人,有12个教学班,347名学生。张清旭任校长。
  该校以“一严、二实、三奉献”的办学宗旨,注重学生能力发展。曾被命名为“天津市义务教育示范校”,“实施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少先队西青区一级大队”,“教学质量评估一等校”,参加天津市六届珠算比赛获全市第二名,被评为“市级珠算式心算先进集体”。鼓号队比赛评为天津市一等奖。获3个国家级个人奖,26个市级个人奖。1996年四联小学参加天津市第十届中小学生珠算技术比赛,获三等奖。
  天津市工农联盟农场职工子弟学校
  1959年始建,该校属于企业学校,主管单位是天津市农场局,西青区教育局负责业务管理,校址位于工农联盟农场场部西侧,校舍为平房建筑。校园占地面积17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80平方米。该校原为小学校。1961年自办中学班,一年后停办,1967年恢复中学班,1975年成立高中班。1983年高中班撤销。全校有教职工55人,其中有高级教师1人,中级教师12人,初级教师19人,有17个教学班,384名学生。阎翠霞任校长。
  该校重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全面发展,曾获西青篮球赛冠军。为国家棒球队输送两名运动员。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1983年建校,原校名为“西青区高级农职业技术中学”。校址在杨柳青第二小学院内。1984年迁址到青沙路杨柳青第五中学院内,更名为“西郊区第一职业学校”。1988年经市区有关部门验收改为职专,更名为“西青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990年迁址到杨柳青二经路。1995年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委认定为省市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校园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200平方米,有教学楼两座、实验楼两座、宿舍楼和健身房。有机械、服装四个实习实验车间。有图书馆、阅览室、语音室、打字室、音乐室、绘图室和财会模拟及计算机等15个专业教室和实验室。设备投资260万元。全校有教职工85人,其中高级教师3人,一级教师24人,二级教师40人,另聘高级专业教师20人。有19个教学班,747名学生。钱耀程任校长。学校开设音美、机械和经济类九个专业。建校十九年来有1734名毕业生充实乡镇企业及其它行业。1988年中国科协、团中央、农业部授予该校“实践教育活动先进单位”;1995年市政府授予“军民共建先进单位”;
  天津市语言文学工作委员会授予“普通话校园语言示范校”;1996年天津市总工会授予“八五立功先进集体”。市教育局授予“‘敬业、爱生、奉献’的高尚师德回报社会先进集体”。
  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1985年由李七庄中学转轨成立职业高级中学。1993年改为现名。校址在外环线东面与津涞公路交点附近。校园占地面积2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有教学楼、办公楼、实验室和学生公寓楼。有三个计算机房和财会模拟室、理化室、语音室、化学分析室、英文打字室、机械绘图室、阅览室、图书馆及教学实习基地。另有与电子工业部十八研究所联办的四个车间和12个工作室。
  该校有教职工70人,其中高级教师6人,中级教师24人,初级教师18人。李素琴任校长。学校先后开设13个专业及部分短训班。在市级抽考中统计原理曾获全市第一名,语文获全市第二名。珠算技能大赛两次获全市第三名。在其它竞技中多次获团体或个人奖。
  第三职业学校
  1991年始建,由杨柳青第五中学高中部改建而成,与杨柳青第五中学是一套领导班子,属于科职校。校址在杨柳青镇西青沙路东侧。因长期与天津市汽车有限公司联办,1995年增挂“天津市西青区汽车职业学校”校名。校园占地面积26400平方米,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全校有教职工40人,兼职教师20人,其中高级教师14人,一级教师16人。开设电机一体化专业和汽车修理专业。共11个教学班,412名学生。张慈祜同志任校长。
  高质量是该校的追求,好声誉是师生奋斗目标。树立“教育为本、创业为荣,改革进取,开放竞争”的教育思想。校风良好。该校撰写的“在机加工专业开设数控课的意义及实施”论文获天津市职教年会二等奖。1991年在全市职教系统车工大赛中取得好成绩。1994年首次参加技术等级考核,达标率名列全市第二。
  少年宫
  1975年始建,原址在杨柳青估衣街2号。1991年迁址到杨柳青二经路北端。新舍为三层楼房现代化建筑,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5平方米,设有美术室、书法室、舞蹈室、电子琴室、手风琴室、计算机房和练功房。
  少年宫共有教职工24人,其中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14人,崔淑英任副主任。
  活动项目:文艺类有电子琴、手风琴、声乐和舞蹈班。美术类有童画、国画、素描和书法班。科技类有多种形式的航模、海模组和计算机班。
  该宫曾为市专业队和航空学院、音美大专院校输送学员。1980至1984年在航空和航海模型比赛中连续获天津市团体第二或第三名。二级橡筋动力项目,1980年获全国第三名。1995年航海模型运动D-25自航帆船项目比赛获全国第一名。
  科技管理
  科学技术委员会
  【机构、人员概况】
  西青区科委建于1978年5月15日,其
  前身为1975年初曾为计委内的科学技术组。1996年科委内设办公室、农业科普科、项目管理科,和区科协、区地震办合署办公,编制14人,王锋任主任,副主任王长苓、史馈淼(林西夫副主任改任正处级调研员)。
  科委下属事业单位为科技开发咨询服务中心。编制3人,主任郑如坤。办公地点:杨柳青专署前街9号。
  【国家级、市级、区级科技计划执行情况】
  1996年,西青区累计有26个项目列入市级和国家级星火计划。
  组织企业申报并列入市级火炬计划项目2项,组织企业申报引进外国专家项目3项。
  【星火计划完成情况】
  1996年,西青区中北斜乡被批准建设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丽华色材总厂为国家级星火支柱企业。1996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星火十周年成果博览会上,西青区有八个企业的11个项目参展,其中有4个项目获得国家级“优秀参展项目”称号。
  96年西青区科委获得天津市科委科技成果管理优秀奖。
  工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立项及申报工作业已完成,经筛选,确定为区重点攻关科技项目13项,其中工业7项,农业6项,并已全部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有3个项目批准为天津市重点攻关项目。
  1996年,经申报和批准的科技项目,有两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有4项获区级科技进步奖。
  【农业推广、试验计划实施情况】
  1996年,西青区共安排乡级以上的农业科技项目92项,其中区级20项。这些项目涉及粮食、林果、蔬菜、水产、特种养殖等诸多方面,均已完成,且取得一定效果。
  粮饲玉米40亩试验基地在杨柳青镇大柳滩,试验结果创亩产值848元,比普通玉米增效150元。全元肥试验和示范布点16个5亩。
  水稻抛秧试验在中北斜乡试行后,1996年在中北斜、南河镇、张家窝镇、大寺镇、王稳庄乡大面积推广。
  南河镇小麦丰产样板田4000亩,单产超过500公斤。
  上辛口乡小棚茄子超过万亩。
  李七庄乡温室西红柿,南河镇改良大棚黄瓜等项目,亩效益均超过万元。
  经专家鉴定,上辛口的小棚茄子、李七庄乡的温室西红柿属国内领先水平。
  科学技术协会
  【机构、人员概况】
  西青区科学技术协会,建于1979年6月14日,无编制。其日常工作由科委的2人负责,办公地点在科委内。
  【科技活动】
  87年,科协建立了“西郊区青少年电子计算机站”,(当时西青区称西郊区),市科协拨给微机22台及其它附属设备。对中、小学生进行计算机知识培训,1993年撤销。
  1996年,科协与科委对农村党员、基层干部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参加培训的达107000人次。通过培训,人人掌握了1至2项实用技术。
  1996年,科协在几个乡镇共立92个农业科技项目,其中试验项目25项,示范项目36项,推广项目31项。
  【群众科普活动】
  1.科技周:自87年至96年,科协与科委受区委区政府委托承办一年一度的科技周活动。截止96年累计共有153个单位被评为区级“开展科技周活动先进集体”,198人次被评为“开展科技周活动先进个人”,
  区委区政府连续十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和最佳组织单位。
  2.咨询服务:截止1996年,科协与科委先后派出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人员640人次。咨询服务项目102种。接待咨询人员超过10万人次。
  3.报告会:截止1996年,科协与科委共举办科学普及报告会115场,收听科普报告的人员35000人次。
  4.展览:截止1996年,科协与科委,共举办科学技术成果展览47场,展览牌6410余块,橱窗60个,展出科学技术成果9000项,展销科技新产品69种。
  5.其它:截止1996年,科协与科委组织观看科技电影、录像57000多人次。举办科技集市41次。发放科普资料630种,124000多份,并组织各种形式的科普知识竞赛多场。
  地震测报
  地震办公室
  【机构、人员概况】
  西青区地震办公室事业编制5人,96年设行政编2人。
  【测报工作】
  西青区地震测报点有三个:一是张家窝镇炒米店地下水位、水温测报站。这个站水位观测采用红旗I型水位测量仪,观测地下水位。水温观测仪器采用TP—96型温度监测仪,测量精度达万分之一。二是杨柳青第一中学观测站。对动物宏观观测和地温观测。三是杨柳青发电厂水温监测站,对深水井进行动态水温测量。
  1996年,采集监测数据1095个。
  【地震知识宣传】
  在全国防震减灾30周年,唐山地震20周年及西青区科技周期间,采取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防震减灾的科学知识。获得天津市地震系统地震知识宣传集体优秀奖。
  气象测报
  气象局
  【机构、人员概况】
  西青区气象局内称天津气象站,原为天津市气象局雷达气象站。依据天津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和中国气象局的部署,1996年升格为天津市西青区气象局(天津气象站)。
  西青区气象局下设办公室、地面测报业务科、雷达业务科、经营服务科。共有职工18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7人,助工5人,技术员2人。局长候锦云,副局长王伟,局长助理石学军。
  【地面气象测报】
  西青区气象局(天津气象站)的地面测报,是按照世界气象组织和中国气象局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在全世界统一的观测时间内进行气象观测、记录、编报、发送各种气象仪器所反映的气温、气压、风速、湿度、地温、降水等具体数据,同时观测云量、云状、能见度及各种天气现象,为准确作出天气预报提供依据。
  【雷达探测】
  西青区气象局(天津气象站)拥有天津市唯一的一部天气雷达。该雷达是1986年从美国引进的WSR—81S数字化十公分天气雷达。技术先进、性能良好、探测范围大(最大探测半往为500公里)。运转以来,为天津市的防汛、防雷,提供了大量的降雨、降雹的活动信息,为天津市气象台做出客观、准确的短时天气预报,尤其是强降水预报,起到了关键作用。
  【气象服务】
  利用天气警报接收机,向西青区党政机关及乡镇企业提供短期、短时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利用气象旬(月)报形式,全年向区、乡政府等部门提供未来天气形势分析,中、长期天气预报及相应的生产建议;从气象条件方面,着眼于对主要粮、菜作物进行长期连续性墒情、长势的跟踪监测、研究,旨在合理开发农业气候资源,预测农作物产量,为科学种田提供依据。利用雷达探测技术,为地方的工业、农业、交通,进行灾情监测和预报。
  【主要气象要素实况】
  年平均气温:12.2℃
  年最高气温:35.5℃(6月22日)
  年最低气温:-10.6℃(2月5日)
  年总降水量:472.1毫米
  年最大风速:16.7米/秒(2月26日)
  年最多风向及频率:静风、南风12;9
  年一回最大降水量:85.6毫米(8月5日)
  年最长连续降水日数:6天(8月8日—8月13日)
  年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82天(1月15日—4月5日)
  初霜日:10月26日
  终霜日:2月25日
  无霜期:243天
  初雪日:12月31日
  结冰日:11月12日
  群众文化管理
  文化局
  【机构、人员概况】
  区文化工作,原由区人民委员会文教科负责,78年成立区文化工作站,79年改称区政府文化科,81年撤销文化科,成立文化局。区文化局下设办公室、群众文化管理科、新闻出版科。共14人。局长边士贵,副局长马忠良。
  西青区文化局下属单位有文化馆、图书馆、少儿图书馆、杨柳青博物馆、平津战役前线指挥部陈列馆、电影公司、影剧院、新华书店。
  1996年,西青区文化局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大力弘扬主旋律,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采取了得当有效的措施:一、不断巩固和发展三级文化网,对乡镇文化站进行了科学的评估验收,全面推行健康文化工程及现代化新农村文化建设活动。二、开展丰富多采的文化活动,以四大系列为中心,即春节系列、少儿艺术系列、第五届田野文化艺术节系列、配合中心工作系列,充实群众的精神食粮。三、繁荣文化创作积极参加全市的重大比赛活动。96年的40项工作指标,全部完成。
  【文化阵地建设】
  一、全区九个乡镇全部配齐了专、兼职工作人员,已有四个文化站有了独立的文化活动阵地。
  二、全区有十七个村建立了文化室,文化活动阵地,面积总数由过去的1500平方米扩大到2440平方米。藏书量由过去的20000册,增至42200万册。
  三、96年创建明星小康村的7个村的文化阵地,设施全部落实,平均面积达100平方米。
  四、每个乡镇都注重抓了五个典型村级文化室,促进了全区45个文化室的建设工作。
  五、文化局对全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村级文化室进行了检查、指导和帮助,96年深入基层达1200人次,扶植、辅导文化阵
  地46个、支援图书、杂志一万多册。
  六、截止96年,西青区乡村文化阵地已达147个。
  【群众文化活动】
  一、春节系列文化活动:
  春节期间,西青区文化局举办了“庆新春文艺联欢会”。对老干部、企业家、解放军、各界人士、机关干部进行七场慰问演出。举办了二次创业成果联展,展出各类图片600余幅。从50多道民间花会中选拔出17道参加了春节民间花会调演。
  元宵节期间,举办了“庆新春”、迎“三八”大秧歌比赛,有22支秧歌队,1000余人参加。原定的灯展活动,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因故停办。
  二、少儿艺术系列文化活动:
  少儿艺术节期间,西青区文化局幼儿园、教育局、团区委等部门,举办了“少儿文艺会演”,“中、小学合唱比赛”及“教师节文艺比赛”三次活动,排练、演出各类文艺节目200多个。创作书画作品、音乐作品60多件。
  三、第五届田野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
  在第五届田野文化艺术节中,西青区文化局组织参加了“兰星杯”农民书画比赛,选送了14幅作品,获得“一金、二银、五铜”的好成绩,总分为四郊五县之首。在田野艺术节期间,西青区文化局还承办了首届“小康杯”文艺比赛,全市11个区县参赛。还举办了“天津市小康村建设成果展览”,展出照片300多幅。各乡镇文化站也举办了文艺比赛,书画展览、秧歌表演。
  四、配合中心工作系列文化活动:
  96年,西青区文化局与十二个委、办、局联合举办了各种文化活动,其中与民政局合办的“双拥杯”书画、摄影展览,征集作品240件,展出180多件。配合老干部局,对老干部进行慰问演出八场,140多个节目。九九重阳节,为老干部举行了京剧专场演出。
  【创作、参赛活动】
  1996年,西青区文化局组织、鼓励文艺骨干及文艺爱好者,创作出394件文艺作品。其中文学作品70篇、歌曲32首、歌词16篇、小品2篇、曲艺2篇、书画作品170幅、摄影作品80幅、舞蹈节目22个。
  参加市级各项文艺比赛活动十三次。其中有“群文杯”报告文学比赛、“文化杯”诗歌比赛,“兰星杯”农民书画比赛,“棋兰杯”精品文学大奖赛,“中外书画艺术交流”、“和平杯”京剧票友比赛、“神果杯”戏剧比赛、“美工干部作品赛”、“教师技能比赛”、全市舞蹈比赛、“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演出”、“文化馆长声乐比赛”、“残疾人文艺比赛”等。
  共获一等奖四个、2等奖三个、三等奖八个、创作奖六个、组织奖两个、全国金奖一枚。
  【图书借阅、发行】
  西青区图书馆及西青区少儿图书馆,1996年共接待读者190000万人次,借阅图书160000万册次。
  图书馆坚持每周为老年人及残疾人送书,96年累计500余册次。
  在第九届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及“国际图联”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少儿图书馆积极配合,组织各种书源800余册,供小读者阅览。
  西青区新华书店(杨柳青书店),开展图书下乡,拓宽图书销售渠道,下机关、学校,扩大征订,96年共刻发征订单近10000份,征订各类图书近40000册。
  1996年,销售额突破1800000元。超额完成文化局下达的利润指标。
  【电影工作】
  西青电影公司及电影院,利用现有的场
  地,采取内调外联,扩大文化娱乐项目、增设新的电影放映点,开办服务业务,1996年,完成放映收入11245.50元。创收15.463万元(含房租)。
  【文化市场管理】
  西青区文化局,96年配合市“扫黄打非”行动5次。配合纪检等部门,清理违纪事件26起。对全区53家歌舞厅、卡拉OK厅,15家游戏机厅进行了全面整顿,重新换发了经营许可证。与全区60家印刷厂、6家书报刊经营单及歌舞厅、卡拉OK厅签订了责任承包书。九六年被评为天津市“扫黄打非”先进单位。
  广播电视
  广播电视局
  【机构、人员概况】
  西青区广播电视局设办公室、业务科、社会管理科。下设广播电台、有线电视台,在编职工33人,其中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9人。副局长郎作彦(主持工作)、强秀云。
  【电台广播】
  西青广播电台,每天播音三次,共计两小时二十分钟。第一次播音在7点至8点,播音内容有转播中央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及本区节目;第二次在11点30分至12点,播放本区节目;第三次是16点30分至17点20分,内容有本区节目及转播天津经济广播电台津沽大地节目。
  广播覆盖率为90%。
  西青广播电台设有《西青新闻》及《专题节目》。96年共播出新闻1685条。在《二次创业》、《小康村建设》、《企业家风采》、《人材工程建设》等栏目里播出110条,播出《乡镇之声》32套。
  在专题节目里,有《法制教育》、《计划生育》、《农业科技》、《青少年教育》、《学习》、《听众之友》、(保险)等,96年共播出专题节目145套。
  【有线电视广播】
  西青有线电视,于96年2月14日在杨柳青镇部分地区开始试播,首批入网的有600余户,播出天津一至三套,中央一台、二台、三台……八台共八套,天津有线电视台,北京一至三套、浙江、山东、云南、贵州、四川、河北等节目及西青区自办节目共21套。
  1996年底,杨柳青地区已有5000户入网,并且在全市率先使用微波联网技术向西青区全境发射西青有线电视台自办《西青新闻》等节目。全区九个乡镇,108个村,均能收视西青有线电视节目,覆盖面占全区人口的80%以上。播出《西青新闻》136期826条,《西青话题》等专栏节目40余期。
  96年向天津电视台上报新闻110多条,选送专题片3部。
  【音像市场管理】
  西青区广播电视局深入基层,加强对音像制品和卫星地面接收天线的管理,1996年,共出动检查车辆6台次,检查人员30人次,查没非法录像带159盘。
  医疗卫生行政管理
  卫生局
  【机构、人员概况】
  1974年9月,成立“西郊区卫生局”,
  下设政办室、卫生科。
  1979年3月,明确局机关中层建制。1995年12月,设党委办、人事科、办公室、医政科、药政科、财务基建科、防治科、纪检监察科、红十字会、办公室、献血办公室及工会、团委等共计12个科室。
  【医政管理】
  1996年,西青区卫生局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两个效益为目的,强化内部管理,取得一定成绩:(1)深化内部改革,有效地推动全系统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贯彻实施;进一步推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以中医院为试点,实行院长负责制;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年内制定了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和支部,干部党员目标管理标准。充实调整了六个基层单位(宾水医院、中医医院、永红医院、结核所、防病站、妇幼所)领导班子,从组织上保证了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严格基层单位管理。加强对医疗单位的全面考核与评估,建立局长奖励基金。(2)实施“总量控制,结构调整”,促使医疗消费趋于合理。全区医药费用和药品收入所占比例均达市局下达的指标,特别是药品收入仅占业务收入54%,与去年相比,下降了两个百分点。(3)落实执法责任制,搞好卫生行政执法。严格坚守监督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的原则,确保卫生执法工作服务于全区经济发展。落实了执法责任制,制定执法制度。在全区落实执法责任制工作检查中,受到区人大,区政府好评。
  【药品管理】
  1996年,不断加强药品监督执法,依法整顿药品经营秩序,查处两起超范围经营药品案,对负责经营人员处以500元罚款。为保证用药安全,今年对各医疗单位、工厂保健所、个体医生、药品经营企业等60多个基层单位进行不定期抽查,查出过期药品60余种,伪药3种,总价值10000余元。对各医疗单位的处方用药和中药调剂质量进行专项检查,使调剂质量差异基本控制在±5%左右。
  【医疗质量】
  在对驻区所有机构进行摸底调查基础上,对合格的医疗机构注册登记。对社会办医机构进行整顿,对个体医生进行抽查。各单位都认真实施规章制度,落实了手术时限,调整了急诊科室人员,杜绝了责任医疗事故,控制了院内交叉感染。一年来,全系统诊疗人次达166814人次,入院4596人次,治愈好转率94%。
  【妇幼工作】
  开展了农村接生员家庭助产培训,帮助三个乡镇建立了产房,为推动妇幼保健保偿制度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全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100%,新生儿访视合格率100%。
  【地方病防治】
  去年完成除氟站的建站和第三个以水养水的管理任务,完成了50份的防病采血监测和碘缺乏病的每个月的监测任务,共监测600份,合格540份,合格率90%。在全市开展的碘盐大检查活动中,我区所查40份碘盐中,合格率达90%以上。
  【医德医风】
  一年来,全系统收到表扬信81封,锦旗、镜匾42面,拒收红包79人次,折合人民币16300元,上交款1次200元。拒吃请377人,拒收礼品108次,为患者做好事228件次,受新闻单位表扬4次。在全系统评比中,西青医院、西营门卫生院、滨水地段医院被评为优秀单位。结核病防治所各项工作在年底由市组织的综合考核中成绩名列全市第一。西青妇幼保健所被“天津妇女权益保护委员会”、“天津市儿童工作协调委员会”评为“天津市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工作先进集体。”
  重点医疗单位
  西青医院
  【机构、人员概况】
  1996年,西青医院设医疗科室20个,职能科室11个。在职职工434人,其中:医疗技术人员191人,护理人员143人,行政管理人员65人,后勤人员35人,院长杨立忠。
  【业务完成情况】
  1996年,西青医院总门诊量为97191人次。床位300张,实际占用日为30447日,病床使用率为28.9%,住院人数2131人,出院诊断合格率99%,全年手术664人,施用中西药共计134104份。
  【医德医风管理】
  1996年,西青医院坚持医风管理,全年共拒吃请受礼241次,拒收现金12600元,收表扬信34封。
  【医政管理】
  1996年,西青医院从抓基础医疗管理入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按时讨论病历,以提高诊断水平。同时坚持实施三级查房制度和护理查房制度,提高了诊断符合率,缩短住院日,降低了患者负担。
  【人才培训】
  1996年,共派出外出学习人员6人次,组织参加市局护理学会讲座31人次。
  中医医院
  【机构、人员概况】
  1996年,西青中医院共有医疗科室20个,职能科室8个,在职职工187人,其中,医疗技术人员110人,护理人员44人,行政管理人员20人,后勤人员12人,院长杨清海。
  【业务完成情况】
  1996年,西青中医院总门诊量40607人次。共有床位150张,实际占用日为13737日,病床使用率25%,住院人数811人,出院诊断符合率为98%,全年手术1384人次,中西药处方41400张。
  【医德医风管理】
  1996年,西青医院严抓医德医风管理,拒吃请受礼36次,拒收现金1200余元,收表扬信18封。
  【医政管理】
  1996年,西青中医院把病历书写做为质量管理的主要目标,按时对病历进行讨论。同时,医院还开展三级查房制度和护理查房制度,提高了诊断合格率。
  【人才培训】
  1996年,西青中医院外出进修人员6人次,中级职称以上外出2人次,组织参加市局护理学会讲座45人次。
  卫生防病站
  【机构、人员概况】
  1996年,西青区卫生防病站共设7个科室,职工71人,站长李家茂。
  【传染病发病情况】
  1996年,全区共发生各类传染病8种,503例,总发病率164.55/10万。较1995年147.52/10万略有增加。
  【计划免疫】
  全年共接种疫苗7种,其中,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14857人,接种率99.91%,百白破三联疫苗接种12686人,接种率99.94%,麻疹疫苗接种6068人,接种率99.91%,乙脑疫苗9560人,接种率100%。白喉类毒素接种5150人,接种率
  99.83%。
  【食品卫生】
  全年发食品卫生合格证2212户。体检食品卫生从业人员8292人,其中阳性人数63人,全部脱离食品工作岗位。全年共监测样品2930件,合格1537件,合格率为52.46%,其中餐具消毒合格率最低,仅达33.16%,食品监督4255户,处罚81户。
  【公共场所卫生】
  1996年,对全区114家公共场所进行卫生测试,共采集样品3364件,合格2963件,合格率88.07%。
  【工业卫生】
  1996年,区卫生防病站检查全区342家企业,主要检查粉尘,有毒化学物质和物理因素等项,对557个作业点进行监测,有381个作业点达到要求,合格率为68%。
  【生活用水管理】
  1996年,全区共有饮用水井117眼,自来水场1个。本年度10眼深水井分枯水期和丰水期采样监测,共采集样品20份,细菌合格6份,合格率为30%。对杨柳青水场末梢水每月进行5个水点的监测,共采集样品60份,合格38份,合格率为63%。
  【生命统计】
  1996年,卫生防病站统计全区死亡人数为1069人。死因占前四位的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463人,呼吸系统疾病252人,恶性肿瘤128人,意外死亡63人。
  【防病大事记】
  (1)1996年3月,经卫生部门检查验收,全区实现了以乡(镇)为单位的计划免疫接种率达85%的目标。
  (2)1996年6月,以卫生防病站为基础,成立了公共卫生监测所,确立了卫生局行政执法的管理模式。
  妇幼保健所
  【妇女保健】
  1996年,全区孕产妇管理覆盖率为100%,孕产妇管理合格率为23.6%。全区全年共分娩2056人,住院分娩1618人,住院分娩率为78.7%,孕产妇死亡1例,产儿死亡20例。全区共做计划生育手术4991人。
  【儿童保健】
  全年共查体6038人,新生儿访视率48.7%。3岁以下儿童佝偻病发病率9.1%,缺铁性贫血发病率16%21%,新生儿死亡率7.56%。婴儿死亡率10.5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2.4%。
  【婚前检查】
  1996年,共为3282人进行婚前检查,其中男性1638人,女性1644人,患病人数为男464人,女67人。
  永红医院
  【机构、人员概况】
  1996人,永红医院设有医疗,技术,辅助等科室17个,职能科室7个,全院共有职工113人,其中医疗技术人员89人,行政管理人员11人,后勤人员13人。
  本年度预期收入指标为190万元,实际完成170万元,年末外欠药款30余万元。
  【业务开展情况】
  1996年,门诊为13172人次,在开设的100张病床中,实际占用日数为6371天。全年住院人数340人,出院诊断符合率99.6%,共计手术105人次。
  【医德医风】
  1996年,全院医德医风工作保持较好状况。全年未发现一例患者举报及医患纠
  纷。全年拒吃请受礼15人次,拒收现金200余元,收到表扬信17封。
  【医政管理】
  1996年,医院加大医政管理力度,狠抓医疗质量及科学化管理。从抓抢救规范规程入手,逐步落实各项医政、护理规章制度。在克服经费及医疗设备等诸多方面困难的情况下,重新组建了产科,顺利开展工作,得到周围群众的称赞。
  宾水医院
  【机构、人员概况】
  1996年,全院共设医疗科室22个,职能科室9个。在职职工216人,其中医疗技术人员111人,护理人员62人,行政管理人员17人,后勤人员26人,院长付群柱。
  【各项指标统计】
  1996年,门诊人数为12963人,其中急诊人数为1296人。
  全年住院人数1239人,150张病床实际占用天数为175040天,病床使用率为31.9%。出院诊断符合率为99%,全年手术435例。
  【医德医风管理】
  1996年,宾水医院坚持正面的医德医风管理,完善了医护人员的医德医风档案,召开15次患者及家属座谈会,向社会发出100封问卷调查信件。拒收现金600元,收锦旗1面,收表扬信3封。举报医生收现金一起。
  【医政管理】
  1996年,宾水医院从基础医疗管理入手,抓好病历的书写、自查,实行主任负责制。开展病例讨论,提高诊疗水平。坚持三级查房和护理查房制度,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收效显著。
  【人才培训】
  1996年,送出进修人员2人。坚持院每周半天业务讲座。共有20人发表了学术论文。
  体育工作管理
  体育运动委员会
  【机构、人员概况】
  西青区体委于1973年6月成立,首任主任由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李明兼任,李绍义任副主任,主持工作。西青区体委89年设办公室,91年设业务科。
  1996年,全委共有人员69名,其中行政编干部4名,事业编干部47名,职工18名。副主任张明义、张希华。
  体委下辖体育场及重点业余体育学校。
  西青区体育场,建于1976年9月。1987年12月,在场内新建一座体育馆。1992年6月,又在场内增建一座游泳馆及各种小型场地。1994年7月,扩建场内运动员招待所。
  【业余训练】
  西青区业余训练形成三级训练网,重点业余体校和体育中学为一级;各传统校及训练点为二级;各基层校业余训练队为三级。
  重点业余体校,建于1982年。1996年训练项目发展到八项,即田径、棒球、举重、国际式摔跤、柔道、跆拳道、武术、航模。其中,棒球、跆拳道、国际式摔跤、举重及武术实力较强。
  重点业余体校建校以来,在完成训练、教学任务上,连续三次列为市综合评估郊县组第一名。1996年,向市优秀运动队输送运动员18名。
  【体育竞赛】
  西青区体委依据本区的实际情况,因
  地、适时地组织开展全区性及各系统的多项体育竞赛活动。项目有足、篮、排、乒兵、棒球等球类及田径、柔道、摔跤、武术和传统的民间体育。并多次选派代表队或运动员参加区外赛事。
  少、儿棒球为西青区实力较强的项目,曾赴国外参赛。在各种比赛中,多次获得奖牌。
  1996年,区少儿棒球队参加市级以上比赛达16场次,且接待过美国、日本少年棒球队并进行比赛。在96年全国少年锦标赛中,双双夺魁。
  区武术及中国式摔跤队参加1996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农民运动会,获得一枚金牌和一枚银牌。
  【群众体育】
  西青区以国家《体育法》为依据,全面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群众体育普及全区。男女老幼、工农商学、在职在校、离休退休等人,均喜参加。项目有跑、跳、球类、棋类、拔河、踢毽子、武术、气功、迪斯科等20余项。1996年,又新兴起扭秧歌,骑独轮车等晨练、晚练体育活动。
  1.校园体育:学校以推行《国家体育锻练标准》和“希望之星”测试工作为重点的体育活动。普通中、小学主要为“两课两操两活动”。1996年,中、小学达标率分别为92.5%和94.9%。
  重点业余体校则文化学习与体育训练并重。1996年,在重大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并为市优秀运动队输送18名动员员,在期末文化考试中,及格率及升学率均达100%。
  2.职工体育:西青区的机关、事业单位及企业单位,广泛恢复了工间操制度。团支部、工会等组织职工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1996年,五大机关举办了运动会。体委组织了“中行杯”篮球邀请赛。在全市广播操评选中,水利局等五个单位被市体委评为先进单位。
  3.农民体育
  西青区农民体育主要侧重传统的民间体育,如中国式摔跤、武术、翻筋斗等。1996年,在“评选体育先进乡镇”工作中,西青区百分之百的乡镇通过了市体委、市农体协、市农委的检查验收。
  4.妇女、老年人体育
  西青区的妇女,从事体育活动的项目主要有乒乓球、迪斯科、扭秧歌等。1996年,舞剑、打网球的增多。
  1992年,西青区成立了“老年体育协会”。组织老年人开展球类、棋类、钓鱼等体育活动。协会还组建‘门球队’、篮球队及迪斯科队。截止于1996年,老年篮球队连续四年获得全市老年篮球赛的第三名,两次代表天津市参加全国老年篮球赛。
  1990年,西青区被命名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区)”。
  1996年6月8日到6月16日,西青区开展了“西青区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组织了各项示范性竞赛,获市体委颁发的“优秀组织奖”。
  1996年,西青区的群众体育工作经国家体委“全国体育先进县(区)检查组复查认为西青区群体工作在原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予以书面表彰”,成为天津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区(县)。

知识出处

西青区年鉴1997

《西青区年鉴1997》

本年鉴记述了1998年度天津西青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基本状况。设有区情要览、大事纪要、特载、专文、政党、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政权、政法、军事、农业、乡镇企业、商业、综合经济管理、金融、城乡建设管理、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22个类目。

阅读

相关人物

沈允龙
相关人物
宫玉水
相关人物
刘文海
相关人物
梁景明
相关人物
彭文年
相关人物
汤军
相关人物
任兆芳
相关人物
魏广
相关人物
张慈
相关人物
徐世铎
相关人物
李国平
相关人物
王成浩
相关人物
戴振德
相关人物
赵平海
相关人物
张世健
相关人物
王世铮
相关人物
张恩寿
相关人物
王福盛
相关人物
邵逸夫
相关人物
李连荣
相关人物
陆洋
相关人物
张登
相关人物
闫春生
相关人物
张清旭
相关人物
阎翠霞
相关人物
钱耀程
相关人物
李素琴
相关人物
张慈祜
相关人物
崔淑英
相关人物
王锋
相关人物
王长苓
相关人物
史馈淼
相关人物
林西夫
相关人物
郑如坤
相关人物
候锦云
相关人物
王伟
相关人物
石学军
相关人物
边士贵
相关人物
马忠良
相关人物
郎作彦
相关人物
杨立忠
相关人物
杨清海
相关人物
李家茂
相关人物
付群柱
相关人物
李明
相关人物
李绍义
相关人物
张明义
相关人物
张希华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杨柳青第一中学
相关机构
杨柳青第二中学
相关机构
杨柳青第三中学
相关机构
杨柳青第四中学
相关机构
张家窝中学
相关机构
赵庄子中学
相关机构
木厂中学
相关机构
小杜庄中学
相关机构
中北斜中学
相关机构
育才学校
相关机构
大稍直口中学
相关机构
大寺中学
相关机构
九十五中学
相关机构
永红中学
相关机构
付村中学
相关机构
逸夫小学
相关机构
杨柳青第一小学
相关机构
四联中心小学
相关机构
第三职业学校
相关机构
西青区气象局
相关机构
西青区文化局
相关机构
西青医院
相关机构
西青中医院
相关机构
永红医院
相关机构
宾水医院
相关机构
西青区劳动局
相关机构
西青区民政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