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区年鉴1998》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1903
颗粒名称: 社会生活
分类号: D669
页数: 6
页码: 241-2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西青区计划生育委员会设有办公室、业务科、政法科、药具站、宣传站和技术站。全年工作包括数据统计、宣传教育、政策法规执行和基层工作。劳动局下设办公室、就业指导科、劳动工资科、安全科、劳动仲裁科、劳动监察科、劳服企业管理科、培训科和财务科。主要工作涉及就业安置和劳服企业管理。
关键词: 机构设置 工作概况 计划生育

内容

计划生育管理
  计划生育委员会
  【机构、人员概况】
  西青区计划生育委员会设有一室二科三站,即办公室、业务科、政法科、药具站、宣传站和技术站。共有干部职工20人,其中行政编9人,事业编11人。
  主要负责人:
  主任 李恩茹
  副主任 于德水(四月份调出)
  马秀云(四月份调入)
  【全年工作简述】
  1997年,全区出生3111人,其中,计划内一孩2575人,计划内二孩534人,计划外二孩2人,无多孩生育。年内死亡1843人,净增1268人,人口出生率10.16%,自然增长率4.14%,计划生育率99.94%,计划内一孩率82.77%。与1996年相比,全区婴儿出生减少195人,人口出生充下降0.66个百分点。
  1997年,全区共有已婚育龄妇女73009人,采取综合节育措施的66792人,其中采取长效节育措施的52023人,综合节育率91.48%,长效节育率71.26%,全面超优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各项人口计划指标和工作任务,在全市计划生育工作千分考核中,我区成绩名居全市第一名。国家领导人宋平,国家计生委副主任张维庆 李宏规 张玉芹 蒋正华及中国计生协及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有关人员曾亲临西青视察、考察、检查、指导,计划生育工作,促进全区计生工作的深入开展。
  【宣传教育】
  1997年,坚持把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做到经常性、知识性、广泛性和实用性。宣传网络更加健全,形成区、乡、村、户四级宣传网,全区共有各级计划生育宣传员764名,小教员342名。宣传阵地更加完善,全区100%的乡镇,97%的村都建有较完善的活动阵地,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宣传品进村入户更加普及,全区统一印制了通俗易懂的生殖健康保健系列宣传品9种12万份,使不同婚育期的育龄群众都看到了适合自己需要的宣传品。1997年9月18日至19日,全市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李恩茹主任在会上做了题为《坚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首位,形成宣传、管理、服务相统一的工作新机制》的发言,中北镇和程村也在会上分别介绍了经验,与会人员还分别参观了小孙庄、贾庄子、程村、水高庄和南河镇。
  【政策法规】
  1997年,坚持计划生育依法行政,严格执行《天津市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制度》、《天津市关于计划生育行政处罚程序的具体规定(试行)》和《七不准》要求,依法行政形成制度。全年计划生育行政案件9件,行政执法程序文书条例率100%,于6月份联合区财政局、区审计局对王稳庄镇、中北镇、辛口镇和西营门乡的计划外生育费的使用管理进行抽查。针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下发了津西政发[1997]8号《关一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收费及资金使用管理的通知》,重申了五点意见。在全区村规民约的通则中编写了计划生育有关内容,同时配合“三五”普法编写了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知识问卷,纳入全区农(居)民基本法律知识读本中。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进一步规范了流动人口帐,卡、证、表,统一了出生统计口经,即凡在辖区的六个月以内婴儿均视为在津出生,一律统计上报。全区流入人员登记建卡率93.73%,《婚育登记证》发放率93.4%,流亡人员发证率达100%。
  【基层工作】
  1997年,全区进一步加强基层规范化管理工作,制定下发了《西青区落实<天津市基层计划生育管理规范>实施细则》和《西青区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流程》,确定李七庄街和大寺镇为落实规范示范点,设计并实施了科学的帐、卡、单检查方法,变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三结合”工作进一步深入,全区上下普遍开展了“思想工作进家庭、科学知识进家庭、传统美德进家庭,比人口素质的提高,比健康文明程度,比勤劳致富水平”的三进三比活动,启动了“三百”工程,即到2000年,全区建成100个计划生育优秀村、100个电化教育模范村、100个生殖健康系列服务示范村。做为全市农口区县中唯一的全程优质服务示范区,在1996年四个试点乡镇的基础上,又把优质服务工作扩展到杨柳青镇、南河镇、辛口镇和西营门乡。除王稳庄镇外的8个街镇了全面开展优质服务工作,努力为育龄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急需的,必需的和满意的服务,。全区制定了《西青区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实施方案》,确定了张家窝镇为知情选择试点。李七庄街成立了全区第一家生殖健康服务中心,街计生办与卫生院联合搞服务,推行孕产妇保健保偿责任制,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优质服务工作的开展,使广大育龄群众提高了自我调节生育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了自我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提高了自觉参与的意识和能力。1997年,全区又有407对育龄夫妇主动退掉二胎生育指标,终身只要一个孩子。
  【协会工作】
  1997年,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充分发挥群众团体优势,按照宣传、教育、服务、监督、交流五大职能积极开展工作,会员小组发展到3970个,会员联系户3900户,育龄群众会员及五老会员分别占会员总数的70%和20%。基层协会工作进一步规范,已建成12个协会示范村,实施协会项目85个。1997年,中国计生协在我区设立了“为15~35岁青年提供生殖健康宣传服务”项目,争取了3万元现金资助,该项目建设在中北镇和大寺镇,项目运转正常。
  【药具、技术服务】
  1997年,计划生育药具管理与服务进一步规范,药具发放率100%,使用有效率99.9%,上环有效率97%,为减少避孕节育措施空档,在全区对2905名育龄妇女进行了“采取避孕节育措施及生殖健康情况”的调查,药具站于文海同志参加了津京沪渝四市药具工作研讨会,并在会上做了题为《开展药具、生殖健康优质服务,提高避孕节育有效率和妇女自我保健意识》的发言,受到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1997年,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聘请梁秀兰大夫接诊,手术总量较1996年增加一倍,同时扩大了孕情检查和监测范围,全年共进行育龄妇女健康查体1100余人次,初步建起了生殖健康档案,开设了中医减肥门诊,减肥总有效率在85%以上,中医治疗各种慢性病有效率达90%。1997年,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又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十佳服务单位。
  劳动管理
  劳动局
  【机构、人员概况】
  西青区劳动局下设机构有:办公室就业指导科、劳动工资科、安全科、劳动仲裁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劳动监察科、劳服企业管理科、培训科、财务科。现有工作人员39名。
  主要负责人:
  局长:刘桂臣
  副局长:时书杰 于福政
  【就业安置】
  1997年,进一步推动再就业工程,完成了市下达的安置行业下岗职工3000人,清理外用工1000人和2.25万人次交流量的任务,为全区206个单位22512名求职者提供了中介服务,经供求双方双向选择,交流成功6285人。经过努力,全年安置失业人员1172名,占失业人员总数的85.2%。
  同时还继续做为失业保险基金的核定征缴工作,一方面重点深入93个困难单位,耐心说服企业在困境中挤交失业保险基金,顺利完成了263个企业69855人的49408万元工资总数的核定工作,完成了426万元失业保险基金的征缴任务。另一方面配合企业搞好停产整顿和破产企业救济金发放工作。在春节期间向区属六个单位353名职工发放补助费60010元,向正处级停产整顿的8个单位42名下岗职工发放补助费5040元查访慰问职工27户,发放生活补助费5400元,对我区社会稳定起到促进作用。
  【劳服企业管理】
  97年的劳服企业管理工作重点抓企业内部管理,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对部分企业采取了承包经营形式,并想方设法对有困难企业进行扶持,为李七庄劳服公司贷款10万,解决了他们资金不足的困难,同时完成了全区劳服企业的年检认证工作。
  全区劳服企业经营收入1859.08万元,实现利润62.37万元,安置失业人员133人。
  【劳动工资管理】
  按照市局部署,除对11个实行“两低于”调控办法的210名区属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总额(310.64万元)和8个实行计税工资的1139名集体职工工资总额(151.07万元)完成核定工作外,还完成对辖区内有关乡镇企业,无主管部门、三资企业共24个单位核定工资计划1954.51万元的工作,完成了为在岗职工每人每月增加岗位工资50元的工作,为离退休退职退养人员700余人增加离退休待遇工资近25万元,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职工的关心爱护。
  为配合再就业工程的实施,开展了区属企业下岗人员情况调查,已压缩630余人的下岗指标。
  全年完成劳动鉴定499例。
  办理了1500余人的离退休审批手续。
  【劳动仲裁】
  全年共接待申诉来访案件66件,涉及职工179人,其中立案处理14件,涉及职工14人,全部按时结案,结案率为100%。同时妥善处理了两起外商独资企业集体罢工事件,一件涉及职工88人,一件涉及41人,没有给我区造成不良影响。
  全年鉴证劳动合同11879份,抓好集体合同的推动工作,共有19户企业签订集体合同。
  【劳动监察】
  依法开展劳动监察工作。全年检查企业167户,对四家企业超时加班给予警告,督促企业返还职工风险抵押金7000元,补签劳动合同468份,补办流动就业卡462个,为职工索得医疗费,工伤扶恤费10180元,索回经济补偿金,拖欠职工工资、加班费、退休金425361元接待群众举报投诉56件,结案率为92%,保正了行政执法的严肃性。
  【职工培训】
  97年为企业培训鉴定1097人,其中合格990人,完成转业转岗培训269人,为配合再就业工程的顺利实施,负责举办电工培训班、培训学员69人。
  【劳动安全检查】
  根据区安委会和市局的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大了安全检查力度。全年检查企业78次,及时督促企业完成整改,重点开展了危险源点普查工作,对全区1800多个企业进了普查、确定重大危险源企业157个,对338个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努力减少事故发生。
  认真做好锅炉压力容器的监察工作。全年检验锅炉压力容器705台,新装移装锅炉127台,登记发证276台,换证158台,为乡镇企业节省资金50多万元,为我区乡镇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积极开展特殊工种培训。举办培训班9期,其中培训电工285人,电气焊工1882名,司炉工232名,提高了企业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安全生产意识及操作水平。
  保险
  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天津市西青区公司
  【机构、人员概况】
  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天津市西青区支公司成立于1996年7月,在此之前,公司名称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天津市西青区公司。
  公司现座落于杨柳青镇新华路75号,内设经理室、办公室、业务一科(负责机动车辆保险业务)、业务二科(负责企业财产和家庭财产保险业务)、理赔科、计财科和综合科。原经理于廷斌于1997年10月调任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天津市河北区公司担任经理,原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天津市北辰区支公司经理殷家生调任公司经理。现有工作人员27名。
  【承保和理赔情况】
  1997年,公司承保全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财产总额57亿元,办理赔款案件1583件,支付保险赔款1154.1万元。其中机动车辆保险赔案1328件,赔款965.3万元;企业财产保险78件,赔款143.1万元;家庭财产保险157件,赔款20.4万元。
  【工作简述】
  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天津市西青区公司在各级党政部门、社会各界及上级公司的关心和支持下,始终不渝地坚持“为改革开放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稳定服务,为西青区二次创业服务”的原则,牢记“笃守信誉、忠诚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了保险公司组织经济补偿,防止灾害损失的作用。通过干部职工艰苦创业、不懈努力,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为促进西青区经济发展、稳定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公司被评为97年度天津市精神文明单位和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公司理赔厅作为服务窗口被上级公司评为97年度“双文明”建设优秀服务窗口。
  一年来,公司根据保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适时提出了巩固和发展业务的思路,加强了对业务人员的管理培训。为了加大服务力度,树立“中保财险”的良好形象,公司认真坚持了以往行之有效的作法,结合赔款案件,对出险保户进行回访,检查理赔业务质量和办事人员廉政情况、征求保户意见。一年来共回访保户76户,通过回访,保户对中保财险的满意率为95%。为了体现办理赔款“迅速、方便、合理”方针,采取措施,从报案登记、现场查勘,理赔清算三个方面强化管理,提高理赔质量,加快赔款速度,强化立等可取,促进服务上水平。一年来,在机动车辆险出险的1120起赔款案件中,立等可取的案件率为82%。公司还狠抓了“两个转变”,把“变等保户上门投保为主动上门;变保户上门领取赔款为亲自送赔款到户”,以提高干部职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一年来,共上门投保790多户,为240多户亲自登门送了赔款。针对公司的实际情况,公司按照“以人为本,以情治司”的方针,努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先后开展了“做合格党员大讨论”、“假如我是一个保户大讨论活动”、“敬业爱司,提合理化建议活动”,进行了敬业爱司教育、法制教育、服务意识教育,同时利用各种形式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保险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天津市西青区支公司
  【机构、人员概况】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天津市西青区公司,于1996年10月分业经营,分为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天津市西青区支公司和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天津市西青区支公司。
  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天津市西青区公司,坐落于西青区杨柳青镇新华路西青区工会院内,有正式管理人员13人。公司设有总经理室、办公室、计财部、业务一部、业务二部和营业部6个部门、经营人寿保险、养老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四大类保险业务。
  【全年工作简述】
  97年为分业经营的第一个整年,其寿险业务呈现出较好的上升势头,普寿险、年金险、意外伤害险、健康险、个人营销业务均有较大发展。全年共实现保险费收入2537.7万元,其中,普寿险191.9万元,年金险1134.2万元,意外险485.6万元,健康险64.6万元,营销业务661.4万元。赔款及给付总金额为1194.9万元。其中,普寿险给付39.7万元,年金给付914.6万元,意外险赔款173万元,健康险赔款63万元,营销给付4.5万元。
  分业以来,在信玉泉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在区委、区政府及市分公司的指导下,全司职工以艰苦创业为中心,以敬业爱司,稳健求实,效益兴司,为二次创业、再创西青做贡献为原则,着眼未来,脚踏实地,注重基础管理,以优质的服务促进业务的发展。一年来根据市场的需求,适销对路的新险种不断推出,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中保人寿的形象,信誉和服务,得到了全区人民的认可。此外,我司注重党建工作和自身队伍建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发挥,形成了一个心齐、气顺、干劲足的良好氛围;营销队伍不断壮大,现已拥有一支100余人的营销队伍,遍布全区的各个乡镇。
  中保人寿在我区的寿险市场上发挥着主导作用,我司全体员工愿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信誉、优质的服务、科学的管理,为西青的经济腾飞、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民政局
  民政
  【机构、人员概况】
  西青区民政局内设机构有:办公室、社会救济科、优抚安置科、婚姻登记管理科、社会养老保险科、福利企业生产办公室、政权建设和社团科共七个职能科室。干部、职工30人。
  主要负责人:
  局长:丁山
  副局长:张静 赵孟吉
  傅金凤 沈洪升
  【社会救济】
  1997年,西青区有五保老人249人,有158人在全区8所乡镇办敬老院集中供养。张家窝镇、辛口镇共计设资1200万元,建成两座高标准的老年公寓,并投入使用。全区入院老人生活费由1996年月人均150元提高到180元,医药费实报实销。
  在扶贫工作,中1996年最低生活标准人均1000元基础上,1997年提高到1200元。全年定期向不足此标准的困难户605户1224人累计发放救济款176万元。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继续发展,全年收取保费250万元,发放养老金共1169人,38.77万元,一次性继承保证金8人,计20821元。农村救灾保险,积极探索灵活的投保模式,增加险种,使全区互济金收取达60余万元。
  【优抚安置】
  全区560户农村义务兵军属全部落实了优待政策,优待金标准较96年提高了18%以上,人均3800元,为解决老优抚对象生活难、住房难、看病难的问题,今年国家、集体、社会集资18万元解决了30户住房问题;区、乡共投资41万元为老优抚对象解决医疗问题。
  97年共接收330名退伍兵,全部予以妥善安置。
  军队离退休干部管理,以服务为主,充分发挥老干部管委会的作用,开展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互帮互助活动,老干部年福利发放达1700元。
  【双拥工作】
  深入开展了军民共建“十个一”活动,扩大双拥宣传,军地互办实事蔚然成风。同时根据市有关规定,建立了拥军优属保障基金,全年共筹集资金110万元,保障拥军优属工作顺利开展。
  97年,市、区财政投资50万元在区烈士陵园建起了“平津战役英烈纪念室”。
  【基层政权建设】
  全区深入开展了村民自治示范活动。我区被市政府授予村民自治示范区,张家窝镇、辛口镇、中北镇分别被授予村民自治示范乡镇。村委会、居委会第三届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
  【婚姻登记管理】
  97年办理结婚登记1813对,离婚登记30对。婚检率94%以上。接待申请离婚103对,调解和好65对,纠正处理违法婚姻6起。
  【行政区划】
  按西青区小城镇建设规划,完成了李七庄、西营门乡撤乡建街可行性调查。完成了王稳庄乡撤乡建镇工作。
  【殡葬管理】
  区乡镇领导继续签定了《殡葬管理目标责任书》,并开展了综合执法检查。销毁迷信品150余件。火化率仍保持在100%。推广了辛口镇上辛口村和郭庄子村勤俭办丧事的典型经验。
  【社团管理】
  完成了对全区51个社会团体年检工作,全区49个社团年检合格,2个社团因无活动经费进行了注销。
  【福利企业管理】
  完善了福利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服务措施,做好政策落实及指导、监督等工作。全区211家福利企业,年产值达7亿元,销售收入6亿元,利税额7000万元。1997年为全区福利企业免养路费502吨,折合人民币120.6万元,减免电费206万元,帮助企业解决贷款420万元,为企业提供了有效服务。全区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福利企业业已达12家,超百万元企业达到69家。

知识出处

西青区年鉴1998

《西青区年鉴1998》

本年鉴记述了1998年度天津西青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基本状况。设有区情要览、大事纪要、特载、专文、政党、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政权、政法、军事、农业、乡镇企业、商业、综合经济管理、金融、城乡建设管理、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22个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