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区年鉴1998》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1888
颗粒名称: 文化局
分类号: G123
页数: 3
页码: 231-233
摘要: 本文记述了西青区文化局机构、人员概况、文化阵地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创作、参赛活动、文物、图书借阅、发行、文化市场管理、电影。
关键词: 西青区 工作组织 文化局

内容

【机构、人员概况】
  97年文化局下设办公室、群众文化管理科、新闻出版管理科。局现编制6人,长期借调人员7人,其中文化馆1人。图书馆1人。前指陈列馆5人。
  主要负责人:
  局 长 边士贵
  副局长 马忠良 张克森
  文化局下属单位有文化馆、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杨柳青博物馆、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陈列馆、电影公司、群众影院、新华书店。
  【文化阵地建设】
  一、全区160个村,现有152个文化室,其中106个达到小康文化工程标准,达标率为72%(杨仰青为51%),大大超过年计划平均40%的达标率。
  二、全区25个现代化新农村示范村,年内计划的12个村健全并完善为较高档次的文化室已全部达标。25个示范村的活动阵地由96年的2440平方米扩大到2720平方米;藏书由42000册增至51000册。
  三、全区九个乡镇均设有文化站,除杨柳青镇、南河镇、李七庄街、辛口镇有活动阵地外,还狠抓了其余五个乡镇的总体规划,可望在2-3年内建成多功能、高档次的文化中心。
  四、在推行九部委局的“知识工程”中,重点培育扶持了三个“万册书村”(水高庄、第六埠、前桑园)和一个“三书工程示范村”(下辛口),均通过了市局验收。前桑园图书室被市农委命名为全市唯一的“万册书村”示范村。
  五、在全区的148个闭路电视村中,重点抓了40个(四分之一)村的辅导编排自办文艺节目,利用电视手段,普及文化生活。
  六、为推动全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文化局采取三项措施。1、实行三包三定:全年共下乡838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36次;2、开展文化下乡:全年文化下乡42次,其中文艺演出6次,为老干部送戏7次,送书下乡9次,指导电影演出20场;3、搞示范、抓典型:全年共搞示范14次,抓典型文化室9个,图书室4个、文艺团队18个。
  【群众文化活动】
  一、春节文化系列活动
  西青区文化局举办了全区的春节联欢会。举办了二次创业成果联展,制作展牌51块;组织排练了民间花会22道参加民间花会调演;筹备“迎春灯会”,制作大型花灯36组,设计重点灯区6个,组织发动社会挂灯1600盏。参与活动的观众达十余万人次。
  二、节日文化系列活动
  组织了“三八”妇女秧歌节;六一校园艺术节(包括中小学文艺会演、教师声乐比赛、少儿书画展);圆满完成了“庆七一”各项重大活动;“八一”组织慰问部队演出,“十一”举办了庆国庆戏曲晚会。
  三、庆祝香港回归文化系列活动
  圆满完成了区级三项重大活动,其中“庆七一、迎回归”歌咏大会,完成创作推荐歌曲专辑和文艺节目25个,辅导合唱队伍8支,迎回归花会展演,精选花会、秧歌19道;举办了迎回归大型书画展,创作迎回归书画作品360幅,制作展牌52块,展线111米,文化活动持续两个月,全区参与骨干突破万人。
  四、配合中心工作文化系列活动
  97年,西青区文化局配合十五个部门完成文化宣传任务:包括卫生局的全市迎回归歌咏大赛、教育局全市中小学生演讲比赛、市总工会的迎回归大联欢、公安局的禁毒宣传、119消防宣传、交通安全宣传和全市公安系统汇演、老干部局的疗养慰问演出、区委的“七一”表彰大会、体委的全民健身运动会闭幕式、环卫工人节庆祝会、老龄委的全市三项文艺比赛、教师节庆祝会老年节书画展等,以及各乡镇的庆典活动。
  【创作、参赛活动】
  1997年,西青区文化局承办了“全市声乐创研会”,召开了本区的“文艺创作研究会”,制定了97、98年的创作规划。97年配合各项中心工作,以迎回归、庆祝十五大为重点,共创作歌曲22首,书画360幅,大中型舞蹈14个,摄影作品18幅,戏剧6个,文学作品19篇,累计430件,超出原计划的200%。在创作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优秀文学作品集》和《西青区民歌集》,同时完成了“千年古镇杨柳青”的简介编印工作。
  全年参加组织市级以上比赛10次。其中有首届“天狮杯”秧歌比赛、电影歌曲声乐比赛、迈向新世纪书画大赛、群星美术大赛、中老年戏剧比赛、交谊舞比赛、“群文杯”论文宣讲比赛、百人合唱比赛、“庆七一”合唱比赛、全国:“华夏原创音乐风潮”比赛等。
  共获市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4个,优秀奖8个。
  【文物、图书借阅、发行】
  全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物单位,通过了市委宣传部验收,前址陈列馆被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举行了天津警备区的授牌仪式,两馆知名度不断扩大,教育功能逐步加强,全年共接待35200人次。其中外宾6130人次。帮助南河镇制定霍元甲陵园和故居的修建方案,并拨款十万元予以支持。
  图书工作实施了“知识工程”,在全区114个基层图书室的基础上,抓出了4个典型:即乡级的南河镇图书室、村级的水高庄图书室、厂级的前桑园图书室、南河镇的陈晨被评为全市个人藏书先进典型。张家窝的张海平被评为全市读书成才先进典型。
  配合全市举办了“第十届公共图书馆宣传周”,制作展牌3块,向老干部免费发证50个,为农村编印“养殖业科技信息”1期,提供科技书5000册。通过宣传活动,图书馆的作用不断扩大。全年两馆共接待读者81724人次,借书92302册次。
  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了“爱中华,争当跨世纪小主人”读书活动。开设了专架,召开了读者座谈会,征集读书笔记百余篇,参与演讲活动者达342人。
  西青区新华书店(杨柳青店)深挖企业的内在潜力,进一步拓宽销售市场,向搞活经营要效益,门市部变闭架销售为敞架销售,方便读者购书。
  1997年,其销售额为474万元,超额完成文化局下的利润指标。
  【文化市场管理、电影】
  本着“在健康的基础上求繁荣,在调整的基础上求发展”的原则,全区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全年共开展集中扫黄联合检查16次,本局扫黄审检62次,收缴非法书刊190本,道版录相带623盘,VCD光盘1237盘,园满完成了任务。
  通过全市验收,被评为“天津市扫黄打非先进单位”。
  完成了对全区文化经营单位(含67个歌舞厅、19个书刊发行点、10个书报刊印刷厂)的普查、年检、换证工作。组织了政策法规学习和考试,签定了“守法经营”和“安全防火”责任书,全区没有出现违法违纪事件。
  引导经营单位提高社会效益,遵守职业道德,注重抓典型,年终评出市级先进娱乐场所一个,先进个人一名。与此同时,加大了对无照经营的“马路台球”、“卡拉OK”和不规范游戏机厅的清理力度,使之基本得到控制和取缔及存在的扰民问题;文化市场基本净化。
  积极开辟农村电影市场,全年扶持农村放映点5个,并组织了培训和指导。
  组织好群众观影活动,全年文化馆影院放映190场,村队放映210场,区影院配合“学习孔繁森”、“喜迎香港回归”组织了集体观影活动。

知识出处

西青区年鉴1998

《西青区年鉴1998》

本年鉴记述了1998年度天津西青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基本状况。设有区情要览、大事纪要、特载、专文、政党、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政权、政法、军事、农业、乡镇企业、商业、综合经济管理、金融、城乡建设管理、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22个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