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与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区年鉴1998》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1844
颗粒名称: 城乡建设与管理
分类号: TU984.2
页数: 11
页码: 206-2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西青区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是西青区政府管理城乡建设的职能部门,下设多个事业单位和企业管理站,机关内设八个科室。该区小城镇建设在连续两年荣获繁荣杯银杯基础上,又被市确定为唯一农村城市化试点区。1997年,该区村镇建设、建筑管理、地名管理、重点建设项目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基建配套办公室把统建供热、供电、供水、供气、道路、排水等项建设项目纳入正常管理渠道,使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同步完成。
关键词: 西青区 城乡建设 管理

内容

城乡建设
  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机构、人员概况】
  西青区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是西青区政府管理城乡建设的职能部门,对全区城乡建设管理的权利机构,具有对全区建设、管理建设监督、执法、协调和服务的作用。
  下设市政、园林、公路、排水收费管理所、设计室、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建筑企业管理站、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办公室八个事业单位。一个建筑工程公司(企业单位)和九镇(街)、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
  机关内设八个科室:地名办公室、基建配套办公室、工程计划管理科、建设管理科、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人保科、财务科。
  编制人数:37人
  主要负责人:
  主任 何振声
  副主任 苏广 李志阳
  副书记 于德水
  【全年工作简述】
  按照市、区对建委工作的要求,着力抓好以下七项工作,(一)全面起动全区村镇建设;(二)整治村容村貌;(三)落实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四)创造条件为人民办好事、实事;(五)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六)抓行风促服务;(七)搞好法制建设,强化和完善行业法制管理。
  【村镇建设】
  我区小城镇建设在连续两年荣获繁荣杯银杯基础上,又被市确定为唯一农村城市化试点区。组织编制完成了35个居住组团所涉及的外环线外61个规划控制村规划,完善了全区按区、镇(街)村建设规划体系。在建设发展中,我们坚持统一规划、分类指导、量力而行、稳步推进的原则,重点抓住张家窝镇、大寺镇、上辛口镇、前桑园村、第六埠村、三镇25个村典型引路。三镇镇区建筑面积达到26.26万m2,总投资2.2亿元,继续保持建设发展的领先地位。25个试点村投资达3.2亿元,建成别墅式住宅楼270栋10.99万m²,公寓式住宅57栋29.08万m²。目前已有5个村全部搬进新居,有9个村已呈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雏型。外环线外7个小城镇镇区建设全年总面积已达到37.3万m2,投资2.8亿元,创历史最高记录。
  【建筑管理】
  1997年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建筑法》,加大监督力度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监督面积达到46万m²。监督紧紧抓住监督市场治乱,企业管理治散,工程质量治差,工程造价合理的治理举措,把监督工作覆盖到工程项目全过程,不向社会交1m2不合格工程,接受社会监督。
  一、对61家施工企业进行资质审查;二、对施工单位负责人员进行施工培训,提高施工单位管理水平;三、施工现场进驻质监员对建设工程实行跟踪监督;四、建委领导重视,先后三次现场办公,对10所中小学校舍建设,181栋住宅建设工程进行综合检查;五、对对建筑材料材质进行审验,建筑工程质量上水平。
  【建筑设计】
  设计室是建委建筑设计专业部门,其工作人员在小城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努力提高设计水平。面对现实面向社会平等竞争,改善设计条件装备先进设备,承接全区工程项目,年内完成设计项目53个面积6.4万m²,规划设计项目6个,村镇建设项目7个。
  【地名管理】
  认真贯彻执行天津市《地名管理条例》。充分发挥地名委员会的领导、协调作用,健全组织,明确职责、理顺关系。随着撤乡建镇,管理范围的扩大,地名办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根据我区的实际问题,出台了西青地名管理若干规定,加大管理力度,夯实了基础,积蓄了后劲,兼顾长远利益。
  1997年完成了龙华里、新华东里、聚兴里、开发区等地区,建筑面积501870m2的道路住宅命名,制做安装道路标志牌46块,楼牌160块。完成了在(乡镇)27个村沿国道设置的地名标志五项工程赶在香港回归之前,为七·一献礼居全市之首,经市一次验收合格,为我区赢得了荣誉。
  完成了西青区土地志初稿、送审稿各城建志初稿编纂工作。
  完成了西青“年鉴”和“大辞典”,有关规划土地管理局、城乡建设委员会1997年工作汇编。
  【重点建设项目】
  投资1100万元完成西青道延长线2公里公路建设,彻底解决两年来过镇交通堵塞的问题,同时完善镇区道路框架。
  为加速实现小城镇按规划建设达到基本建设设施同步进行,完成了对上辛口镇津静复线,张家窝镇辛老路道路两侧绿化工程。中北镇新津杨公路0.8公里道路建设工程。
  完成了市政府交办的外环线内侧30m2绿化带工程,绿化3.265公里97950m2。
  完成了国家在天津市重点建设项目,杨柳青电厂污水排放工程。
  完成了市政府交办京沪高速公路工程方案审定、选线、设计、施工建设工程。
  完成了陕北天然气进津管网规划设计,开通上辛口、张家窝、南河、杨柳青四镇管线工程,制定出1998年工作方案。
  【基建配套管理】
  为完善建设管理,基建配套办公室1997年拟定我区基建配套管理方案和具体实施办法,把统建供热、供电、供水、供气、道路、排水等项建设项目纳入正常管理渠道,使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同步完成。例如:杨柳青镇住宅小区通过基建配套办公室协调管理,小区建设得到完善。
  【节水管理】
  1997年节水办公室大搞技改控制指标;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监督检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意识,使我区的节水工作做到计划用水、合理用水、节约用水,把节水工作落到实处,受到市节水办好评。
  【公路管理】
  1997年养护里程78.248公里,面积759.4m2,做到畅、洁、绿、美,好路率达94%。完成了103国道武清段5公里大修工程,工程量50000m2,青沙路改线1.2公里新建工程,工程量20400m2。津港公路中修20000m2。8020工程四个平交口改道。东桑园700米排水沟及档墙整修。配合区政府对镇区七条主干线清理整顿,维修路面568m2,更换便道花砖346m2,侧石4245米,整修护拦572延米,桥梁5座。
  【园林绿化管理】
  1997年园林绿化管理加大养管力度,养管工作上了一个台阶,补植559株行道树,110000株乔灌木全民义务植树49413株,新建绿地46687m2,以146%超额完成市局下达给我区的指定性任务。新工绿化总面积32700m2,超额完成下达计划105%。完成了外环线绿化工程。
  【市政工程管理】
  1997年维护管理好市政设施,清理维修水井,收水井4430座,8座泵站50台机组,疏通3万延米管道,全年排水量282m2,使两镇人民安全渡汛。
  治理镇内四条小马路(新建胜利路、新华路、西青道、杨家胡同)及便道工程维修6833m2。
  沿南运河两岸补修花墙1400米,建47座垃圾池,改善了杨柳青整体环境。
  液化气站为方便人民群众生活,对3000户西青区机关干部和教师提供22765罐气服务供应。
  承接了西青道延伸工程,从迁移低压照明,高压电缆,改造保护通讯动力电缆,改造上下水工程,还迁4542.07m2的拆迁住宅都做出努力,使工程按计划提前两个月完成,向全区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建筑工程公司
  【机构、人员概况】
  西青区建筑工程公司成立于1975年12月,现为三级企业。97年底职工总人数468名。公司下属建新工程队、综建水电队、柒线厂、供应站,6个经济实体单位。
  公司机关内设党办室、企办室、试验室、生产科、技术科、财务科、工会。
  主要领导:
  经理 张宝洪
  第一副经理 孙华升
  副经理 张德江
  党总支副书记 张大武
  经理助理 顼长友
  【经营情况】
  97年公司向建委签定的承包责任书,产值2800万元,12月底基本完成;承包指标施工面积50000m2,占计划的86%,竣工32547m2,实现纯利20万元,工程验收合格率100%,全员劳动生产率5982元/人,安全频率达标。
  【经营范围】
  建筑施工,可承揽12层以下民用住宅和公建设施,21米跨度车间,50米高度的烟筒施工。
  年施工量为8万平方米,产值300万元。
  建设开发公司
  【工作概况】
  公司经理:(法人代表)于德水
  副经理: 李长顺
  办公地址:南开区天塔道23号
  1997年,西青区建设开发公司的工作重点是“金庄温泉公寓”的配套工程。金庄公寓工程预计总投资1.46亿元,截止年底已完成投资近8000万元,其中年内共筹措资金1400万元。17112平方米公寓和23087平方米别墅工程已全部竣工。本年度区下达的5480平方米地师级干部住宅达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整个小区配套工程含水、下水、供热、煤气等已基本完成。共完成各种管线铺设五种,总长15000多延米,完成各种检查井1200个。
  另外,已开始正式筹建与小区相配套的“物业管理中心”。年内销售商品房正式鉴定合同销售额达3847.16万,创自公司成立十三年来最高销售水平。
  土地管理
  规划土地管理局
  【机构、人员概况】
  规划土地管理局始建于1993年,人员编制20人。机构设置:规划管理科、地籍管理科、土地监察科、用地管理科。下设测量队、地价评估事务所两个事业单位。下辖9镇(街)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
  局 长 何振声
  副局长 冯金良
  【工作职能】
  依据国家关于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统一管理全区土地资源利用、开发,编制规划,负责征用、划拨建设用地,监督有关部门做好建设用地的补偿安置。会同有关部门查处、调解、仲裁土地权属纠纷。办理用地审批手续,核发土地使用证。
  【规划、建设管理】
  在编制完成西青区《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外环线外7个小城镇镇域镇区总体规划和25个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试点村规划后,1997年又组织编制完成了35个居住组团控制村的规划,外环线61个村庄规划修编,28个村编制详规。这样基本形成区、乡、(镇)村三级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市外围组团城镇、小城镇、中心村、村庄三层完整的村镇建设规划体系。
  坚持依法服务、分类指导。起草制定了“西青区村镇建设管理办法”,规范建设单位和建设项目行为,做到指导和管理相结合。
  抓前期方案,带后期管理办理申请审报件200件,建筑件110件、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
  【土地利用管理】
  一、土地利用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法》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保护耕地。采取坚决措施,依法合理用地和开发建设。
  (一)依规划指导建设。依据区政府颁布实施的《加强规划选址工作的通知》和《西青区村镇建设管理办法》,为切实做到规划建设用地,不随意乱占耕地,1997年我们充分发挥区、镇(街)村三级城乡建设规划土地管理网络的作用,成立了西青区土地监察大队,坚持每天都对全区情况进行摸底,及时纠正违法占地,违章建筑61起,面积38113m2。在建设用地报批上,坚持重大项目会签制,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1、为了使土地管理高效,今年将土地利用管理纳入对镇(街)村干部政绩考核内容;2、为了集约用地,避免浪费,在全区果断做出停止拆改、新建平房和盖别墅,鼓励盖公寓式楼房;按照中央11号文件精神和市局部署,对全区非农业用地进行清查,经查仅90年前非农业建设用地有829家,占地达9815.29亩。目前正补办补证手续,为企业产权制改革奠定基础。通过两年的努力,年内完成了西青区土地志的编纂工作,此书出版将为我区土地管理工作提供可贵的历史资料。
  (二)开发利用、综合治理。遵照中央11号文件精神,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耕地的矛盾,促进我区经济稳步发展。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保护耕地搞好建设。
  二、小城镇建设本着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小区集中;土地向农场集中发展方向;严格控制农村住宅,企业和小城镇综合建设占用耕地。目前张家窝镇按规划撤村进镇规模发展可腾出5500余亩土地用于复耕。在企业建设用地,实行空间布局相对集中,提高企业科技含量少占耕地,挖潜利用好原有厂房发展新企业必须占用土地的要占一补一。
  对农业生产用地,鼓励农民开荒造田,节地挖潜盘活存量提高土地利用率。
  三、转变观念搞好服务。1997年我们把主动超前、全方位服务做为机关建设的重要窗口,实行科室接待日,履行会签制度,设项目办理公布显示牌,局长带队深入基层现场办公,为基层排忧解难,加大社会监督,增加工作透明度,提高了服务意识,社会效益显著。完成了27幅变更图斑322块,各种数据16633个土地变更调查;对土地登记权属审核,发证103件,面积6153817.7m2。完成国家建设用地、集体建设用地审批手续56件,2185亩。完成国家局布置的(91—96)年土地大清查工作,变更用地审批11件2405亩,取土区、两宗500亩,摸清全区企业总数和占地面积。完成80余次900万m2测绘任务。为外环线内13个村20个单位办理审批手续。
  房地产管理
  房地产管理局
  【机构、人员概况】
  1997年局机关设办公室、人事科、房管科、产权科、修缮科、物业科。局下辖房产交易所、房地产经营开发公司、器材供应站、杨柳青房管站、李七庄房管站、南河房管站、公用公房管理站。区设在局内的办事机构有:区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区危房管理办公室、区平房改造办公室、区物业管理办公室、区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
  全局在职职工213人。
  局机关干部、职工55人。
  局长 常云贵
  【城镇房屋基本情况】
  民用公房、公用公房、单位产和军产房数字与96年和产房677018.55平方米。
  【房屋修缮管理】
  各站抓好查勘、监控、修缮等环节,加大资金投入,管好、用好房改新增租金,加大修缮力度,深入开展规范化服务和“满意在房管”活动,切实提高碎修及时率和群众率。南河站拨专款集中对267个阳台栏板进行更换。杨柳青站对长虹楼等楼群屋面集中进行了大修,重做屋面达2000多平方米,对群众反映较强烈的油漆换纱问题集中进行了解决。李七庄站及时发现复康里一住户阳台裂缝,局、公房站协同该站及时予以修复。
  全年维修房屋8487间,11.8万平方米。总投资224.7万元;雨季前抢修漏房屋392间,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25%,未发生一起塌房伤人事故。
  【房地产行政管理】
  进一步发挥房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一是着重抓了全区各类违章房屋的核查清理工作并初见成效。清查直管公产2324户,其中违章拆改33户,单位产24个1623户。二是积极做好行业政策指导、资质审查、协调服务以及单位产、私产房屋的维修工作。三是加强了拆迁工作的管理力度,制定了我区房屋拆迁管理规定,参加了我区西青道拓宽等工程的动迁工作,发放拆迁许可证5件,准拆证17件审批拆除房屋2.92万平方米。全年办理房屋安全鉴定20件,单位产租赁鉴证6户,接管房屋1.3万平方米。
  【产权市场管理】
  强化和完善产权管理和市场管理。一是严格执行天津市房地产产权管理档案资料管理办法,对库档案进行了规范整理,使产权档案达到市一级标准。同时,成立了西青区房地产交易市场,编制了产权市场达标专辑,使产权市场按期达标。二是集中人力开展华苑小区六区和开发区的产权登记工作,对新建制镇和开发区产权管理基本上摸清底数。全年办理私产发证540件,单位产发证87件,私产买卖166件,商品房过户954件,抵押434件。
  【物业管理】
  完成了杨柳青镇两万平方米以上小区的调查,开展了对物业经营单位的资质审查、人员培训、岗位资格认证等工作。日前,全区已有11家物业管理单位,有7家投入正常运营,管理房屋80.9万平方米。年初,根据市局有关指示精神,对部分小区进行标准考评,碧岭园和西苑别墅分别荣获全国和我市物业管理优秀小区。我局杨柳青、南河、李七庄三个房管站相继成立了以房屋修缮为主的房新、宏利、宏源物业公司。
  【房屋制度改革】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和全国房改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市局的工作部署,重点做好公有住房的出售工作。举办房改售房培训班,确定售房方案,自三月下旬开始,开展售房的宣传、登记、领表、讲解等各项工作,共有983户居民购房,其中楼房975套,平房16间,总计5.57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售房任务。同时,根据市政府的要求自六月一日起对全区进行了房改以来第四次公有住房租金的调整工作,完成了内业帐目调整、租金评定等工作。此外,圆满完成了全区公积金调整工作。
  【平房改造】
  我局与供电局合作开发的和平路北头17988平方米六层四栋危改工程于三月份破土动工。该工作分两期施工,第一期工程3、4号楼完成主体工程和内装修,工程质量达到验收标准,得到区质检站的肯定,被认为是杨柳青一带质量较好的工程。此外,二期工程1、2号楼也完成基础施工。同时全区危改指标的审查、申报工作,全年审批开工面积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8万平方米。
  市容及环境卫生
  市容环卫局、爱卫办
  【机构、人员概况】
  市容环卫局现有在册干部、职工80人,其中行政编干部3人,事业编干部10人,聘干22人,事业编职工36人,退休人员7人,病退2人。党员18人。内设机构有:办公室、财务股、监察中队、环卫队、汽车队、灯光办、垃圾袋装推动组。
  负责人:
  副局长 周守杰(主持工作)
  纪洪先
  爱卫办:现有人员3人。组织全区防病除害活动,组织实施全区改水、改厕、改善村镇容貌卫生。
  【道路清扫】
  1997年清扫杨柳青镇主干道路30.8万平方米,做到晨扫日保,坚持质量标准不放松。在保证完成责任区清扫保洁任务前提下,妥善安排突击清扫责任区外路段,累计20万平方米。保持了边缘道路的整洁。
  【垃圾清运】
  及时清运杨柳青镇内的生活垃圾,截至年底共清运生活垃圾42141吨,工业垃圾1973吨,代运建筑垃圾、工程渣土9220吨,总计53054吨。
  【公厕清除】
  杨柳青镇主干道两侧共有16座公厕,其中水冲10座,实行定人、定责、定质量标准“三定”责任制,做到了清掏及时,保洁、消毒定时,化粪井定期清吸。使公厕管理质量基本达到“五净”标准。年终我区的公厕管理被市局评为“争先创优”单项杯竞赛优胜单位。
  【清雪工作】
  对杨柳青12条主干道及座落在西青区域内的主要桥梁雪后立即喷洒了溶雪剂,共700多吨,发动驻杨柳青镇区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13000人与环卫局职工协同作战,共清扫、清运主干道路和居民区道路积雪面积85万平方米。
  【综合治理】
  清脏战役。对2.2公里的南运河镇区段的两岸进行了清理,出动官兵8000多人,车辆200多台次,清除垃圾8000多吨,对全区32处较大脏乱死角进行了清理。出动人员3100多人次、车辆370多部,清垃圾渣土7500吨。其中对杨柳青镇内8处垃圾死角及近10万平方米的园林绿地进行了彻底清除,共清除各种垃圾污染物50多吨。
  治乱战役:杨柳青共出人员800人次、车辆40多部、综合治理道路10条,拆除违法建设房屋棚亭1623处,计31931平方米,清理里空外卖200多处,流动摊贩1355个,马路仓库126处。违章经营性广告布标177幅。自行车停放点3处。清除乱贴乱画1086处,占路市场15个,清理机动车乱停放1547辆,没收马路台球案桌50多个。其它八个乡镇在治乱工作中出动人员7663人次,车辆1444台次,综合治理道路40条,拆除违章建筑棚亭187间,3091平方米,清除占路市场14个,清除乱贴乱画761处,清整花池绿地18987平方米。
  【街道整修、灯光建设】
  对杨柳青镇区十条主干道和西青道两侧323个街单位61472平方米的楼房、平房、围墙、沿街立面进行了粉刷,同时引进新技术,搞了三经路装修样板路。建成了光明路、新华路、西青道的三条灯光街和西苑酒家、百货大楼等六个灯光组团,在新华路、光明路安装了十一个写有市民守则的公益宣传灯箱,在镇区道路32个单位的透视墙上安装了1600平方米的霓虹灯。
  【垃圾袋装】
  杨柳青镇区主干道两侧的五百多个商业门脸、营业厅店以及机关、学校、全部实行了生活垃圾袋装。共推出卫生桶800个,垃圾袋70000条。
  【环卫基础设施建设】
  斥资1943.7万,铺设下水管网33472米,新建公厕66座,其中水冲厕14座,建垃圾池446个,新辟垃圾存放场171亩。杨柳青镇区投资15万元,改造、维修公厕4座、建垃圾池42个。在主干道设置不锈钢果皮筒40个,同时更新侧石4245延米,新铺便道砖5346平方米,新建花墙3000延米。
  【综合治理复康路】
  我局在有关委、局、乡镇的共同配合下,对复康路南北2公里、东西3.2公里的区域进行了综合整治,共拆除违章建筑34个1170平方米,拆除猪舍288间,清理猪只1500头,并出动万余人次,机动车300部次,清理1.8公里排污河两侧河坡的垃圾渣土,总计清理垃圾渣土10万余吨,铲除杂草6400平方米,使6.4平方公里的复康路脏乱面貌得到了彻底根治。
  【灭鼠防害防病】
  发动全区搞了两次灭鼠活动,共计投放鼠药饵25.25吨。夏季积极筹措资金,发放灭蚊蝇药物五个品种,计8.5吨。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局
  【机构、人员概况】
  西青区环境保护局设有办公室、环境综合整治科、污染防治科。下面机构有西青区环境监理所、西青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人员共有34名,局机关14名,监理所4名,监测站16名。
  主要负责人:局 长 高问友
  党组书记 李淑荣
  副局长 韩景明
  【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管理】
  环境质量指标
  大气总悬浮颗粒平日均值为0.261毫克/立方米。
  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为0.072毫克/立方米。
  氮氧化物年日均值为0.055毫克/立方米。
  区域环境噪声年日均值为62.7分贝。
  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72.8分贝。
  污染控制指标
  化学需氧量削减率8.81%;烟尘削减率10.25%;二氧化硫削减率2.0%;工业粉尘削减率9.2%。
  烟尘控制区覆盖率:杨柳青和外环线以内两个烟尘控制区41.5平方公里,覆盖率100%。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40.57万吨/年,综合利用量22.78万吨/年,处置量为1.18万吨/年,排放量16.62万吨/年,储存量为0.04万吨/年,综合利用率56.15%。
  环境管理指标
  环保投资指数:我区各企业97年国民生产总值为66.18亿元,环保投资指数为3.08%。
  新上项目审批:97年共审批新上项目337个,其中一般污染项目160个,轻污染项目27个,基本无污染项目150个,无重污染项目。
  征收排污费:97年征收排污费单位为165个,排污费征收面为82.5%,总计征收额为603万元。
  治理设施运行率:97年参加考核的污染处理设施共计15台套,全部正常运行,运行率为100%。
  污染治理情况:治理17个污染项目,投资194万元。
  环境建设指标
  集中供热:全区有≥0.7MW的锅炉462台,总供热容量18/707MW,其中≥7MW的39台,供热容量为650MW。集中供热率为38.01%。
  生活垃圾:杨柳青建成生活垃圾量为43977吨,分类后,全部做填埋处理。
  绿化覆盖率:杨柳青建成区面积为5.5平方公里,绿化面积已达到1.06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19.23%。
  自然保护区:我区面积为570平方公里,划出两个自然保护区:一是大柳滩园林、森林公园保护区,面积为28平方公里;二是子牙河饮用水源保护区,面积为5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33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5.79%。
  【环境管理】
  全国第四次环保工作会后,区委、区政府把环保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区政府于3月22日召开全区环保工作会议,传达中央两个国策座谈会精神。部署97年环保工作任务。区委副书记陈鸿恩,主管副区长李国文,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5月6—7日,区人大主任张保友,主管副区长李国文带领由有关部门领导组成的环保执法检查组对西青区6个乡镇的9个企业及1个国营企业进行了环保执法检查。对推进环保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5月20日,区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九次会议,听取韩景明副局长受区政府委托作了关于环保工作情况的汇报。
  为落实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在一季度开展了分片逐村的摸底调查工作。对由于历史原因没有办手续和丢失环保手续的企业补办手续共190个单位。对需治理的纳入限期治理计划,对19个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了否决。同时完成了410个企业的污染源调查工作。
  完成城市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建立专项档案16册,获天津市政府“八·五”城市考核先进单位的称号。
  完成污染源变更审报85个单位。完成96年度噪声申报登记总结及危险废弃物调查,已发现有危险废物企业37人。对93年市环保局审批的14个“三同时”项目进行检查。参加了区里组织的对9个乡镇的60多个项目的论证。完成污水处理设施的检查。
  为贯彻市政府10号文件精神,加强现场检查,重点检查42个单位,发现问题18处,均及时进行了处理。建成二个固硫型煤厂。召开推广固硫型煤现场会,推广固硫型煤。对锅炉、窖炉、大灶进行了重新登记,淘汰了不合格锅炉。
  【限期治理工作】
  1997年3月5日,西青人民政府以津西政发[1997]11号文批转了区环保局《关于对超标排污单位限期治理的报告》对87个排污单位分三年完成限期治理任务,97年45个,98年36个,99年6个。区委、区政府领导三次召开限期治理工作会议,把限期治理任务下达到各乡镇、由乡镇层层部署落实责任到企业。
  97年我区限期治理项目45个,其中水污染源18个,烟尘和废气污染源27个,年内已完成治理17个。其他正在治理中。减少28起标排污4200吨,减少烟尘排放441.79吨,减少SO2排放25吨。
  【环境监理】
  1997年度征收超标污费603万元。主要的做法是:
  抓基础开拓收费面;狠抓污染大户,收足收齐超标排污费;抓收费面的扩大,分散的小企业不放松;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做到勤查、勤看、勤处理;做到以收促治,增强企业治理污染源的积极主动性。已有20多户重点污染企业进行了治理,30户企业做出分期分批治理的计划。
  【环境监测】
  监测站现有监测人员16人。其中工程师6人,高级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8人,技工1人。
  1997年共完成监测数据9045个,包括常规监测2420个数据。其中水常规,五条河道95个单位,数据1065个;大气常规6个项目,数据1120个;噪声常规784个数据;污染源监测共完成6625个数据,其中烟尘监测289个数据监理监测127个数据;抽查监测383个数据,事故监测905个数据,委托监测214个数据;验收监测894个数据,评价监测1294个数据,噪声监测118个数据,地下水本底17眼井75个数据。
  与此同时,在计量认证的基础上,继续加强监测质量管理。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教育97年参加各类学习班,培训班7人次。
  环境质量状况
  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我区有监测点位4个。根据功能区不同分别是西青区环境监测站、天津市行政干部管理学院、杨柳青农贸市场、津湾电器厂。4个点位所测项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及一氧化碳,监测结果表明,4项指标中,一氧化碳年日均值优于国家大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他3项均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采暖期高于非采暖期。从总体上看,大气环境质量处于中等水平。97年度主要污染指标为氮氧化物,除燃煤因素外,汽车尾气污染也是主要因素之一。与96年相比,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均值有所下降。
  水环境质量状况:根据管理的需要,分别在子牙河、南运河、独流减河、自来水河共设监测点位6个,监测分为单月和双月,监测项目共计18项。
  子牙河水质中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此外,PH值非离子氨也有超标现象(接3类水体)。
  南运河主要污染物是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石油类。除此挥发酚,非离子氨和氯化物也有超标现象(按4类水体)。
  独流减河设有西流城大桥和陈台子泵站两个点位,主要污染物是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非离子氨其余还有挥发酚、溶解氧、氯化物,总砷项目超标(接4类水体)。
  自来水河主要污染物是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非离子氨。其余超标项目有石油类、溶解氧、氯化物、氟化物、PH值和挥发酚(接4类水体)。
  外环河为五类水体,主要污染物为全盐、高锰酸盐指数和氯化物。其余还有溶解氧,石油类和非离子氨超标。
  除此之外,每年10月平水期对8条2级河道及鸭淀水库进行一次全面监测,有10个监测项目。从统计结果看较去年同期相比,化学需氧量、氯化物、全盐、挥发酚略有上升趋势,非离子氨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大宽河、南大排污河水质较好,污染最为严重的是津港运河和陈台子排污河。
  声环境质量状况
  外环线交通干线噪声等效声级值1997年度为74.6分贝,较96平下降0.63分贝,但仍超过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四类区域的标准。
  杨柳青镇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布点50个,经监测等效声级均值为62.9分贝,超过城市区域环境标准。比96平度为56.7分贝上升了6.2分贝,上升幅度较大。在50个监测点位中有29个为社会噪声,14个为社会交通噪声,噪声增幅原因主要是由于商业和道路交通进一步发达。
  【环境宣传教育】
  97年向区委、区政府上级各类环保信息76篇,被“西青要闻”“西青信息”“工作情况”等刊登20余篇。其中有6篇专刊发表。被区委、区政府评为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为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更好地贯彻国家环保政策,共举办四期培训班。分别为4月份污染源申报登记变更培训班110人。征收建筑施工,噪声和餐饮服务业排污费培训20人。9月份举办了污染源限期治理达标计划培训班60个单位。法律、法规培训班100余人。各类培训班分别对各乡镇工业公司经理、环保员,各企业环保干部讲解新的环保法律、法规、标准、政策,以及环保职责、职能的宣传。除此还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六·五”世界环境日上街宣传、咨询、发放宣传品10余种,2000余份,展出三块展牌,播放录音、录像,并请杨柳青秧歌队身披“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大红丝带进行宣传,同时广播局在有线电视专题播放了主管副区长李国文的讲话及环保宣传片《西青报》专刊发了环保稿件,还组织了杨柳青二中、三中、五中的30多名师生上街清除白色污染,为各乡镇中学购置环保录像带21盘。科技周环保局局长高问友在西青有线电视台就“如何在执法中服务”为天津渤海兽药厂进行治理等做了讲话。
  97年初向区人大、区政府报送了《天津市西青区环境综合整治“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草案《天津市西青区海滦河水污染防治规划》草案。并逐乡镇、部门落实工作目标和责任,为西青区环保工作的宏观管理绘制了蓝图。
  【环境信访工作】
  97年接待群众来信来访97件,其中:人大政协提案7件。除7件仍在办理中,其余全部办结。主要特点是信访量增大、难度大。
  随着群众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信访量大幅度上升多为集体上访,97年初步统计有4000人次。由于信访案件涉及社会稳定,涉及面较宽。环保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调查处理,97年被区政府评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知识出处

西青区年鉴1998

《西青区年鉴1998》

本年鉴记述了1998年度天津西青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基本状况。设有区情要览、大事纪要、特载、专文、政党、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政权、政法、军事、农业、乡镇企业、商业、综合经济管理、金融、城乡建设管理、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22个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