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寺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区年鉴1998》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1771
颗粒名称: 大寺镇
分类号: K921.21
页数: 3
页码: 122-1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大寺镇的机构设置、人员概况、全年工作概述、农业、镇村工业和镇村建设等情况。其中,大寺镇位于天津市西南部,距离市政府和区政府较远,镇政府驻地大寺村。该镇机构设置较为完善,共有132名工作人员,包括公务员编、事业编和协勤等。
关键词: 乡镇 杨柳青 大寺镇

内容

【机构、人员概况】
  大寺镇位于天津市西南部,距市政府8公里,距区政府35公里,东与津南区毗邻,南与王稳庄镇相依,西与南河镇接壤,北靠外环线,与李七庄街相邻。全镇总面积86平方公里。耕地47394亩。辖15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1498人,8800户。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回、满、蒙、维吾尔、傣、苗、土家族等。镇政府驻地大寺村。
  镇机构设置有党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城镇建设管理办公室、民政办公室、农业办公室、综合治理办公室、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和武装部、团委、妇联、教委、安全办公室、三产办公室、工业公司、文化站、广播站、电视站、电管站、运输管理所、保险所、法律服务所、卫生站、农经站、林业站、科技站、农机管理站、水利站、经管站、基金会、残联等。共有人员132名,其中,公务员编38名,事业编41名,协勤49名。
  镇党委书记 张广才
  副书记 刘华明 刘为好
  书记助理 辛培起
  镇长 刘华明
  副镇长 张忠敏 韩晓华 韩树忠
  治安副镇长 郭秋来
  科技副镇长 郝庆德
  人大副主席 杨宝成
  【全年工作概述】
  1997年全镇完成国民生产总值7.3亿元,比上年增长21%;实现利税3.46亿元,比上年增长11%;集体自有资产达到6.8亿元,比上年增长21%;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200元,比上年增加600元。被评为西青区“五强乡镇”第四名。年内3个集体,3名个人获市级奖励;6个集体,14名个人获区级奖励。
  【农业】
  1997年本镇农业生产本着以公司带农户,建基地连市场,种养加相结合,产供销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着手探索示范区农业,研究高效产业化农业。重点抓了四个方面:一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建设1000亩水稻示范田、100亩良种繁育基地、500亩苹果示范园、500亩精养高产渔池。二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投资165万元,用于清淤修渠,改土治碱,改善排灌设施,增加机械化作业面积。三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在王村建起北方最大的鸵鸟养殖基地,形成了存栏600多只规模,并着手实施以公司带农户,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发展规划。四是以良种良法主攻单产效益,以异地承包开拓发展空间。首先采用新技术,引进新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其次异地承包渔池一万余亩,并采取适度精养。
  由于打破传统种养格局,使农业生产取得较好收成和效益。粮食总产达到8284吨。蔬菜18638吨,果品1355吨,肉1320吨,奶1028吨,蛋1177吨,鱼14112吨。实现农业增加值8668万元。
  【镇村工业】
  1997年镇工业99家,其中,产值超亿元8家,超5000万元7家。实现产值29.8亿元,销售收入24亿元,出口交货值1.6亿元,创利税2.3亿元,增加值4.29亿元。
  今年发展镇村工业的思路是:在注重增加经济总量的同时,狠抓经济素质的提高。着力抓了三点:一是加大投入。按照增加总量,优化投向的思路,投入1亿多元,开发具有影响、带动作用的外、高、大项目,完善了食品城、铅笔城、焊条基地、自行车组装配套体系等。二是实施重点带动战略,行业抓骨干,产品抓名优,形成了医药、食品、焊条、化工、钢铁、自行车、化妆品等七大行业。充分利用“大桥”金牌和“中津”、“仙鹤”、“天姿”、“天龙”等七大名牌,培育了“佳宝”、“地久”、“天北”、“三利”等名牌。三是深化企业管理,重点抓了清产核资,搞活机制。1997年在焊条、自行车大幅降价减利的情况下,仍较好地完成了区下达的各项指标。
  【镇村建设】
  本镇为天津市八个外围组团镇之一,并列入天津市30个试点镇之一。按照1997年市规划院提出的规划条件,规划范围是:北外环线,东津南区界,南赤龙河,西津淄公路,包括本镇14个行政村。组团初步规划三个分区:大寺镇中心区2.88平方公里、开发区5.08平方公里、微电子区8.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8万人,到2010年,可发展到12万人左右。按规划条件提出的构想,连同开发区、微电子工业区,规划总面积27.62平方公里。规划的主要原则是依托西青经济开发区、市微电子工业区,并为市中心区(外环线内称为市中心区)发展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其组团性质为电子工业基地。起步区规划占地1174亩,建筑总面积45万平方米,分别为住宅和公建两部分。其中住宅31万平方米,公建14万平方米,主要有养老院、学校、贸易、展览中心、写字楼、商业、金融、旅馆、娱乐、餐饮、政府办公楼、超级市场、医院、幼儿园、文化活动中心、汽车站、物业管理中心、派出所等,建成高标准、现代化新型小城镇。
  镇政府抓住镇区建设和为开发区配套服务的机遇,明确了以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和新镇区建设为载体,以房地产开发为龙头,带动服务、商贸、物业管理齐头并进的第三产业发展思路。1997年投入1.2亿元,完成了起步区1174亩中心镇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住宅19.6万平方米,实现了液化汽、暖气、自来水、地热水、有线电视、电话配套。由于抓住了机遇,加快了步伐,使第三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1997年全镇第三产业完成销售收入6.07亿元,实现增加值2.1亿元,创利税1.16亿元。
  在抓好新镇区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下力量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在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逐步关停、转移污染项目的同时,坚决不上污染新项目。积极改善生态环境,植树8万株,植草皮5万平方米,使全镇林木覆盖率达到9%。以创建样板村为契机,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全镇投入车辆465辆次,人员2100多人次。垫平废水沟150平方米,清运垃圾1.7万吨,改造路面19868平方米,新建改建厕所6座,修下水道6780延米,改造胡同45条,新建垃圾池38个,建花池43个,垒花墙2384米,灭鼠投药2吨。镇容村貌显著改观。
  【精神文明建设】
  本镇加大普教、成教、职教投入力度。年内投资1970万元,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大寺中学作为面积最大的优质工程已交付使用。全镇参加中专以上学历班学习的人数达98人,参加各类培训的人员达12425人次。
  计划生育工作超优完成区政府下达的各项人口计划、工作质量、保证条件指标,取得了第八个全区第一的好成绩。孕检率达100%,年内为8603人次进行检查,查出各类患妇科疾病的341人次,治愈率达64%。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得到加强。125名由“三老”组成的治安片长队伍和112名治安巡逻队伍的素质进一步提高。全镇实现“三无六好”村13个,无诉讼村15个。刑事案件发生率下降27%。
  全镇15个福利企业,安置516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并为他们上了养老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妥善安排了13名孤寡老人的生活。
  开展了全民健身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群众的业余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知识出处

西青区年鉴1998

《西青区年鉴1998》

本年鉴记述了1998年度天津西青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基本状况。设有区情要览、大事纪要、特载、专文、政党、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政权、政法、军事、农业、乡镇企业、商业、综合经济管理、金融、城乡建设管理、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22个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