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饭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人赶大营寻踪》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0320
颗粒名称: 杨柳青饭庄
分类号: I277.3
页数: 3
页码: 69-7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乌鲁木齐的杨柳青饭庄,商号装饰华丽,烹调技艺高超,菜品种类丰富。饭庄经理皮宝瑞曾在国内外多次担任重要宴会的厨师长,精通烹调技艺和厨德。他创新地将中外烹饪技艺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菜品风格,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极高评价。
关键词: 杨柳青 饭庄 乌鲁木齐

内容

在乌鲁木齐繁华的黄河路上商号鳞次栉比,其中一块霓虹灯装饰的广告标志豁然映入视野,引人注目,这就是边城著名的杨柳青饭庄。
  在遥远的异乡看到“杨柳青”这三个字的时候,谁都会感到非常亲切。的确,我们杨柳青人赶大营寻踪摄制组远在乌鲁木齐,看到杨柳青这样显赫的招牌时,心里顿时觉得热乎乎的。我们向您介绍的就是在乌鲁木齐有相当特色的一家饭店——杨柳青饭庄。跟您这样说吧!凡是到这里吃过饭的人,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有同样的感受,来到这儿就像到了自己的家一样。
  进入饭庄,迎面一个金色的“福”字映入视线,这是按杨柳青的民俗,表示对客人的祝福。饭庄的经理皮宝瑞系杨柳青人的后裔,早些时候在新疆迎宾馆任厨师长,先后参加过对中央领导人和数十位外国国家元首的接待。橱窗中展示的一组照片就是曾被领导人接见时的合影……其精湛的烹调厨艺、质朴的厨德蜚声海内外,传名于天山南北。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以著名专业人士身份移居澳大利亚,很快便赢得了餐饮界极高评价,悟性很高的皮先生,熔中外烹调技艺为一炉,汇传统与创新为一体,使自己的菜品风格鲜明,感受奇特,得到社会各界的盛赞。
  皮宝缨是皮宝瑞的长兄,现任延安宾馆的总经理是乌鲁木齐市著名的烹饪师,号称“北霸”,他介绍了冠名饭庄为杨柳青的原委和内设海河厅、湘江厅的原因:杨柳青具有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年画、剪纸等民间艺术驰名全国,商业发达,农业兴旺,赶大营的杨柳青人把家乡的强项传播过来,对新疆的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起名为杨柳青饭庄,为的是表达我们对故乡的热爱与眷恋之情,“海河厅”是为了纪念跟随左宗棠大军进疆平叛的海河儿女,他们依托天津发达的商业和农业技术,携全家全力促进内地与新疆的交流,经过六七代的繁衍,至今杨柳青人的后裔在新疆的已达数十万人,历代成功人士历尽风流,人们不会忘记赶大营的祖辈为祖国统一,边陲的繁荣所做出的贡献。“湘江厅”是为了纪念为祖国版图的完整做出彪炳千秋功业的左宗棠和湘湖子弟。
  皮宝瑞的父母皮锡林和陈佩茹老人,他们以标准的杨柳青口音介绍了其祖辈来到新疆的年代、概况、全家成员、培养子女情况。最后陈佩茹讲:我去过杨柳青,6个孩子都准备在出差或旅游时回家乡看看。
  采访中高潮迭起,席间皮家的兄弟姐妹兴致所至跳起了新疆舞,在音响的烘托中一起唱起了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等歌曲,皮家的亲戚纷纷闻讯赶来,孩子的老舅——书画家陈绍宏先生见到来自杨柳青的采访组激动万分,当即润笔挥毫为采访组作画题词,赠送给采访组以纪念这次难忘的采访。

知识出处

杨柳青人赶大营寻踪

《杨柳青人赶大营寻踪》

出版者:新蕾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作者追随祖先赶大营的路线,考察了丝绸之路、乌鲁木齐、伊犁之路等地的历史和文化,以及赶大营的后人和历史成就等内容。其中包括红山、大十字、惠远城等地的故事,以及长桥饮马、冤骨同归碑等历史遗迹。文章还介绍了杨柳青人的杰出作品朝阳阁和边城蔬菜种植业的先驱等,以及赶大营的公益善举。

阅读

相关人物

皮宝缨
相关人物
皮宝瑞
相关人物
皮锡林
相关人物
陈佩茹
相关人物
陈绍宏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