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山——吐鲁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人赶大营寻踪》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0316
颗粒名称: 火焰山——吐鲁番
分类号: I277.3
页数: 3
页码: 59-61
摘要: 本文介绍了吐鲁番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杨柳青人在这里的贡献。这里曾是火焰山,被太上老君炼了四十九天,掉下的炉砖成了火焰山。杨柳青人来到这里,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包括种植葡萄、经商等。
关键词: 吐鲁番 历史文化 火焰山

内容

从乌鲁木齐上高速公路东南行过达板城和百里风区后便快到古丝绸之路上著名的火焰山了。火焰山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炽热的气体滚滚上升,恍如燃烧的火焰。夏季平均气温在40摄氏度以上。远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代高僧玄奘赴西天取经曾经过这里,留下了许多神话故事,描述于《西游记》中。神话故事中说,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惹恼了玉皇大帝命太上老君把他投入八卦炉中,烧炼了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孙悟空破炉而出,有一块炉砖落下来,掉在此处,便成了火焰山。一百多年前赶大营的杨柳青人也来到了这里,为吐鲁番的开发与繁荣做出了贡献。
  吐鲁番是个盆地,最低处的但丁湖约低于海面154米,是全国地势最低洼的地方,盛夏骄阳似火时,地面的气温高,热量不易散发,天气十分炎热。当地人说这里有五个第一,就是“夏天第一热,地势第一洼,雪山第一高,葡萄第一好,坎儿井第一奇”,形象地道出了这里的特征。吐鲁番的自然条件中也蕴藏着巨大的优势,杨柳青人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在这里创造出了造福千秋的丰功伟业,传颂至今。
  当年一批杨柳青人来到这里种植葡萄或经商,其中最有名的是周乾义创办的同盛和京货店,自使用协饷后,资金雄厚,货源充足,营业不断扩展,先后又在奇台、喀什、吐鲁番、伊犁、惠远等地建分店,成为津帮八大家之一。每年利润成倍增长,积累的资金有时派不上用场,因而在吐鲁番购置了500亩葡萄园,我们来到的一个风光优美的地方就是昔日的同盛和葡萄园。这里曾以栽种葡萄为主,间种蔬菜、水果、杂粮及花卉,既是生财之道,又是休闲好去处,常接待津帮商人游览。民国初年包尔汗先生一行就曾在这里停留观光。
  我们在这里看到在同盛和经营管理期间开凿的第一个坎儿井。在新疆农民中流传着一句老话:“地是农民命,水是农民血。”同盛和为解决引水灌溉问题,决心雇工从山上挖凿坎儿井,引水下山。坎儿井是引取地下水的自流灌溉工程,它与京杭大运河、万里长城并列为中国古代三大建筑,长度一般为3公里~4公里,最长可达十几公里,其构思和设计的巧妙令人叹服,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开工时先从山上掘井见水后往下挖管道,距离几丈后再掘一井,井与井相通,由上至下共50口左右,汇流到山下水量就十分大了,自己用不尽时,就卖水为附近农民灌溉。水费的提取方式是以收成实物按一定比例抵交。葡萄园的蔬菜依靠灌溉之利,成熟早,产量高,运至乌鲁木齐能卖高价,收益高,是杨柳青商人的一项成功的经营项目。
  当时的管园人高汉青,杨柳青人,少年时曾在家乡鲜果市街育生堂药铺学徒,跟坐堂中医马大夫学医。失业后来到新疆同盛和谋生,后来派他来这里管理葡萄园,经过植树养花,环境幽雅,把这里变成了一个空气清新的好去处,从清末到民国二十年,成为过往官员落脚休息之地。高汉青在吐鲁番与一位维吾尔族农家女结婚,因为他学过医,又学会一口流利的维语,维族百姓对他的医术很赞赏,经常有人上门求医,平时他穿着维族服装,骑着小毛驴送医送药登门看病,附近的人亲切地叫他“高阿訇”。民国初年,当哈密的铁木尔、穆依登、艾买提等造反起义时,高汉青在维族乡亲的掩护下没有丝毫损伤。他在新疆的30来年中每年为同盛和收取分成的棉花百余担,运到古城子后,常常中间夹藏黄金,作为回银运回内地。“至1932年战乱频繁,同盛和收缩营业,葡萄园的产业转卖他人,但当年挖掘的坎儿井依然如喷涌的清泉,仍在发挥着效益。正是因为当年杨柳青人在这里促进了葡萄种植技术的发展,才带来了葡萄种植业的更加兴盛,为一年一度的吐鲁番葡萄节增添了光彩”。

附注

注:维族人对有文化、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亦称阿訇。

知识出处

杨柳青人赶大营寻踪

《杨柳青人赶大营寻踪》

出版者:新蕾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作者追随祖先赶大营的路线,考察了丝绸之路、乌鲁木齐、伊犁之路等地的历史和文化,以及赶大营的后人和历史成就等内容。其中包括红山、大十字、惠远城等地的故事,以及长桥饮马、冤骨同归碑等历史遗迹。文章还介绍了杨柳青人的杰出作品朝阳阁和边城蔬菜种植业的先驱等,以及赶大营的公益善举。

阅读

相关人物

周乾义
相关人物
包尔汗
相关人物
高汉青
相关人物
铁木尔
相关人物
穆依登
相关人物
艾买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