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利用协饷天津帮如鱼得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人赶大营史实》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0265
颗粒名称: 6.利用协饷天津帮如鱼得水
分类号: I277.3
页数: 5
页码: 35-39
摘要: 本文介绍了新疆建省后,为了解决库银运输困难和费用高昂的问题,提出了“协饷”的办法,即由商家到京城户部国库代为领取库银,并采购货物运往新疆销售。经过与商会协商,最终选定了天津商帮的八家商家参与“协饷”,每年都有大批京津货物经归化客货栈转运到古城子,用骆驼运进新疆。为了确保饷银的安全,采取了联保和具保的措施,并由库员监督办理。采用“协饷”办法,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又对商家有利可图,其中同盛和受益最大,成为生意场上的大赢家。
关键词: 杨柳青镇 民间故事 商帮

内容

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拟改制建省,地方上一切行政官署尚不健全,清政府决定每年协助拨给库银48万两,用于省、道、府、县的经费开支。这笔庞大的现金实体,加上“镖箱”共重33万市斤,领取一次库银需用运输镖车40辆,马80匹,护送的马步军卒500人及押运官、财务随员等数十人,路途所用的帐篷、行李、粮草尚需用车20辆,马40匹,往返时间一年,护送费用每年就要花掉白银万两。这样运输了几年,劳民伤财,实在是极大的浪费。当时的护理巡抚魏光焘深感这样运送库银不是长久之计,便请准户部,建议将这笔款项改由新疆的殷实富商到京城户部国库代为领取,利用该项饷银就地采购货物,运往新疆,限期将货款归缴新疆省库,又因户部国库的饷银要从各省抽调,各省也有上缴不及时的情况,可由商人们凭户部执照分别向有关省份直接催讨领取,也可就地办货。这种支付饷银的办法,当时称为“协饷”。
  新疆建省后,省府乌鲁木齐市面已较繁荣,在此地经商的还有陕甘、山西、湖南、四川等商帮,但是唯有天津商帮的店铺最多,人财两旺,占有绝对的优势,每次推选商会会长,总是以天津商帮为主体,并握有一定的实权,其代表人物有郑子澄、杨绍周等。“协饷”之事由魏光焘提出之后,到底交给哪些商人利用,需与商会协商,天津商帮既有财力和声望的保障,又占有天时地利的方便,自然这极重要又便宜的事非天津商帮莫属了。天津商帮中最有实力的安文忠已将生意转向了伊犁、塔城等地,开始利用“协饷”时没有其名,直到后来在伊犁总办官钞,才涉足“协饷”事宜,这里不多赘言。财力也很强的尚有同盛和的周乾义,复泉涌的杨润棠、永裕德的郑子澄和杨绍周、德恒泰的李翰臣、公聚成的王锦棠、忠利祥的王兴芝、升聚永的周质臣、聚兴永的肖连弟八家。他们每年都是自行往返京津采购货物到新疆销售,货物在新疆很是抢手,资金周转快,资本扩张的能力强,将“协饷”交给他们使用,户部和新疆省库都不会有什么风险。光绪十八年(1892年),上述八家商号第一次正式办妥了“协饷”手续,开始由京库领取库银,利用“协饷”采购货物。从此,每年都有大批的京津货物经归化客货栈转运到古城子,每批货物都需数千匹的骆驼承运进疆,往返交错,络绎不绝,这就是当时惯称的利用“协饷”的天津商帮“八大家”。
  为了饷银的安全起见,开始时户部曾要求利用“协饷”的商家先缴省库一大笔保证金,并需具有雄厚财力的商户“托保”,经过验证才能将饷银拨发使用。按照上述条件,任何商户都不愿接受,更不愿替别人担这么大的风险去当“托保”。后来,魏光焘又请准户部,采取了一个变通的办法,由领用此款的几家商号先行联保,然后再由商会具保,经省库派出库员一人到京领款,监督各商家办货,直到货齐之后再由库员随货返回新疆,商家推销完货物,限期足额将饷银缴归省库。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饶应琪接任新疆巡抚,见几家“协饷”商号资金相当充盈,便又改为每户认领的若干万两,先向省库预交半数,待货物运抵新疆,限期一个月办理结算归库,一时不能缴库的欠额,由省官钱局垫付,然后按当地的利率和期限收取商户的滞纳金。每年“协饷”周转的全过程都一一经过库员的监督办理,库员办事都不敢丝毫疏忽,利用“协饷”的八家商人也都诚实可信,确实为朝廷调拨库银节省下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于利用“协饷”的商家来说,既省去了向京津捎带货款的麻烦,避免了路途货款的丢失,又弥补了采购货款的一时不足,还节省了周转资金的大量时间,这是其他各省商帮及所有的小商户们妒羡而又望尘莫及的。采用“协饷”办法,于朝廷于商家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在享用“协饷”的八大家中,实惠最大,获利最多的是同盛和。起初,周乾义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认为自己家底厚,若用“互相联保”的办法,一旦出了事赔偿损失,坑掉老本,岂不是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所以对利用“协饷”持观望态度。其三子周恒正,自幼聪慧伶俐,备受父辈喜爱,长大成人后,待人处事更是得体,尤其在经商中充满了智慧,被同仁们谓之“智多星”。此时的恒正正值风茂年华,眼光要比父亲远得多,所以首先赞成参与“协饷”,就努力说服父亲加入这一行列。商会会长杨绍周深知少了同盛和这一巨商,此事恐怕就要落空,为促成天津商帮利用“协饷”这一有利又有功的好事,便身体力行首先报名参加“协饷”,也反复动员周乾义,并准由其子周恒正随省库员进京办理“协饷”,周乾义这才打消了顾虑,同时将自家黄金数百两由恒正带去一并置办货物。同盛和一贯以诚信享誉新疆各地,利用“协饷”也是如此,回疆后率先归还库银,因此取得了官府的信任,凡有饷银,对他可以优先使用,有些官员的私囊也都寄存在同盛和或托其购买黄金汇往内地,同盛和利用“协饷”,成了生意场上的大赢家。到光绪末年,周乾义父子以乌鲁木齐同盛和总店为中心,其分店辐射到天山南北各大城镇,又投巨资在京津两地也建起了规模很大的百货店,加上吐鲁番的葡萄园和坎儿井,其经营范围之广,资产之巨,在“赶大营”者中可算出类拔萃。清朝末年,周乾义返乡,经营京津商号,两个儿子恒德、恒正主管新疆各地商号事宜,依靠店内同仁帮忙,生意蒸蒸日上。辛亥革命后,周恒德又干了两年,也被其父召回家乡发展新的产业,周恒德便让其子周耀庭去新疆伊犁帮叔父周恒正的忙。周家三代人,几十年苦心经营,挣下了偌大的家产,在新疆当年的“津帮八大家”和天津杨柳青的“富贾八大家”中,均有其名。

知识出处

杨柳青人赶大营史实

《杨柳青人赶大营史实》

出版者:新蕾出版社

这是一部历史纪实文学书籍,讲的是天津杨柳青商帮赶大营,早期开发大西北经济的光辉史实。。130多年前,清王朝失去对新疆的统治能力,阿古柏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入侵我国新疆,并建立所谓“哲德沙尔”汗国。为了维护中华民族和国家的统一,清政府命令陕甘总督左宗棠率军入新疆讨伐阿古柏,同时号召内地人支边,并诱使杨柳青人兴起随军的商贩活动,形成了天津商帮。这段内容描述了赶大营这个历史奇迹的扣人心弦的动人故事,以及作者王鸿逵的写作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