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安延林的悲喜往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历史故事三题》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0140
颗粒名称: 十七、安延林的悲喜往事
分类号: K827
页数: 4
页码: 62-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安延林的祖父和父亲在乌鲁木齐和伊犁经商,安家与维族人友好相处。安延林感恩维族人的帮助,与他的维族学生和邻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关键词: 新疆 安延林 介绍

内容

安延林的祖父叫安文元。安文元是赶大营创始人安文忠的叔伯弟弟。安文忠在新疆事业有成后,急需帮手打理生意,便先后将三个亲弟弟和几个叔伯弟兄都带进新疆,共同经营遍及十余城市的十几家文丰泰京货店和货栈。因此伊犁有民谣说:伊犁河,像北京,安文忠,坐朝廷,众多贤臣来保驾,上阵还有子弟兵。
  安文元先到乌鲁木齐,后又随安文忠进入伊犁。1909年,安文忠收市回天津杨柳青后,将伊犁的生意转交给了弟兄们。安文元带着子女们一直平静安稳地生活在伊犁,日子过得幸福惬意。安延林听姐姐说,那时他们家的生意做得很大很红火,从天津来的骆驼队从南城门排到北城门,那气势大得很,非常壮观。安文元去世后就葬在伊犁绥定城的安家墓地中。
  安延林的父亲叫安桂彬。安桂彬有9个子女,安延林是老八。
  安桂彬没有那么幸运,他赶上了一次事件,在那次事件中他和两个儿子不幸遇难。不到三岁的安延林不记得当时的悲惨情景,后来不止一遍地听母亲说,是一位叫马·阿布都的穆斯林朋友救了他们剩下的兄弟姐妹。马·阿布都冒着生命危险,一趟又一趟地把他们一个个带到自己家藏起来,并给吃的。后来,母亲被迫带着孩子们沿途乞讨,去乌鲁木齐投奔亲友。一路上,热心善良的维族人都拿她们母子当客人,给她们最好吃的油馕(饼)。
  安延林还听母亲说,在过玛纳斯河时,是好心的维族人把他们兄妹一个个背过去的。
  安延林更不止一遍地牢记住母亲的嘱咐:一定要记住马·阿布都那位穆斯林恩人,一定要去感谢他。一定要记住那些帮助过咱们的维族人。
  这个声音在安延林心底扎了根,也一直在他耳畔回响,回响了几十年,一直到如今。
  安延林在乌鲁木齐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去天山南的库尔勒任教,教过不少少数民族学生。安延林没忘记母亲的话,于不知不觉中便把感恩的心倾泻到了学生身上。因此,他与维族学生都建立了真挚的友谊,学生们几十年来一直都与他关系密切。
  安延林的童年是在乌鲁木齐长大的,至今安老还能说出好几个维族小伙伴的名字,土尔逊、卡地儿、吾普儿等。他说:“我们那时经常在一起玩。我们既玩维族儿童的传统游戏用羊骨打壁石,也玩从杨柳青传过去的游戏,比如打尜、滚铁环等。”
  他还说:“我们和周围维族、回族等各族同胞都相处得非常好,少数民族同胞都是非常友善、非常实在的朋友。他们也以结交汉族朋友为荣。他们说与我们交往,睡觉心里都是踏实的。”
  值得一提的是,安延林拥有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在他的家庭成员中,就有哈萨克族、锡伯族、回族、蒙族等4个少数民族,大家和睦地生活在一起。
  一天,安延林家中突然来了一位素不相识的维族人,用乞求的眼光看着安延林,很不好意思地说,他妻子刚生完孩子,奶水下不来,孩子饿得哭,他为此要借10元钱解决眼前的难题。那时的一元钱能买一只大公鸡,八角钱能买一只老母鸡。安延林看着这位并不认识的维族人难为情的样子,立即借给他10元钱。这位叫吐尔逊的维族人很高兴,从此与安家成了知心朋友,经常捎带礼品来感谢。
  有一次,安延林用土坯打院墙,正好吐尔逊赶着毛驴车来看他,二话没说便动手帮着干起来,直干到把院墙打好。吐尔逊还用毛驴车拉来桑树栽在安延林院中,笑着说明年孩子们就能吃到桑葚儿了。
  安延林家总有一些维族朋友前来做客。尤其过春节时,吐尔逊不光自己来,还约几位维族朋友来祝贺新年。每到这时,安家都会准备丰盛的、维族朋友爱吃的饭菜招待他们。
  安延林已是60多岁的人了,至今提起这些往事,脸上还能挂满甜蜜的微笑。他一定是为了却母亲的心愿在欣慰、在高兴吧。

知识出处

杨柳青历史故事三题

《杨柳青历史故事三题》

出版者:新蕾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有关《平津战役杨柳青轶事》、《大营客魂梦他乡》、《白玉霜在杨柳青》的文史资料及具体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安文元
相关人物
安延林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