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新疆的杨柳青后裔到底有多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历史故事三题》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0133
颗粒名称: 十、新疆的杨柳青后裔到底有多少
分类号: K292.1
页数: 4
页码: 35-3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津市政协文史委组织6人小组去新疆寻访杨柳青人赶大营后裔,了解到他们在新疆的数量很多,分布广泛,为新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杨柳青镇 新疆 赶大营后裔

内容

不久前,天津市政协文史委组织6人小组去新疆,目的是寻访杨柳青人赶大营后裔,了解他们及前辈的人生历程和为发展新疆所做出的各种贡献。最终目的是要征集、整理出文史,存史以惠及桑梓。
  在清朝末年,杨柳青人随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西征军赶大营做生意,曾有“三千货郎遍天山”之说。赶大营的历史共60多年,此一说是在前期还是中期或后期?倘若是在前期,那么,遍布天山南北的杨柳青货郎就不是三千的概数了,就会多得多。这些货郎的家眷后来都陆续进入新疆与家人团聚,使在新疆的杨柳青人成数倍地增长。
  在去新疆前,曾听到不少人估算说,在新疆的杨柳青后裔现在差不多有10万人。到底有多少?恐怕此次短暂的半月之行不会找到贴切答案。
  然而,却给了我们很多惊奇和惊喜,所到之处总能碰到杨柳青人,让我们感觉到在新疆的杨柳青人真是太多太多了。
  新疆自治区政协文史委副主任艾景顺接待了我们,在谈及此行的目的时,艾主任高兴地说他就是杨柳青大营客的女婿。负责接待的尚处长也说,她在乌鲁木齐上小学时,那个学校的杨柳青方言几乎就是学校的主要用语,因为说杨柳青话的学生占大多数。这使我们顿时充满信心,知道肯定会不虚此行。
  后来的行程越来越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点。
  在伊犁的惠远城,我们参观完将军府后在鼓楼下小憩,与一位做生意的姑娘攀谈,这位张姓姑娘居然就是杨柳青赶大营的后代。在汽车上,与霍城县政协司机纪兆峰闲聊,没想到纪师傅说他母亲就是杨柳青人,叫董玉琳,今年73岁。董玉琳的爷爷是随西征军进入新疆的,小有积蓄后回家成亲,生下儿子董光明后又携妻带子重返新疆,后又生下董光亮、董光华。董家有了积蓄后先是在乌鲁木齐开金店,后来又将金店开到惠远城,最辉煌时还兼营放牧,家里有羊群和马群。
  奇台县城过去叫古城子,是新疆著名的旱码头,出入新疆的货物都要经过那里验关交税,是最大的货物集散地。因此,那里的杨柳青大营客非常多,经营什么的都有。然而,我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参观奇台县博物馆时,讲解员竟也是杨柳青人的后裔。
  新疆喀什距乌鲁木齐3000多里,是一个遥远的城市,那里会有杨柳青后裔吗?我们乘飞机抵达时,接站的是喀什地委秘书长、政协工委副主任王纯幸。一路上,相互寒暄后,话语很快进入正题。没想到王秘书长脱口而出,说他也算是杨柳青后裔!原来,他的姥爷朱乐山、姥姥刘体兰都是杨柳青人,赶大营赶到了新疆喀什。他的母亲朱爱祖在喀什地区疏勒县医院退休,两个舅舅也都为新疆做出了很大贡献。王秘书长还带领我们认识了伽师县政协副主席姜毓华,姜副主席也是赶大营的后代。
  半个月的时间,所到之处匆匆而至又匆匆而别,见到的杨柳青后裔实在太多太多,没时间采访,只能一一记下联络地址。
  那么,在新疆的杨柳青后裔到底该有多少人呢?
  奇台县的王汉卿老人今年80岁,是杨柳青镇胡羊庄人。王老讲他爷爷去新疆时,一头挑着他父亲,一头挑着1岁的叔叔,奶奶跟在后面走,半年才到奇台。他们去时一家四口,如今已是110多人的大家庭。
  家住乌鲁木齐的皮宝璎先生说,他家是杨柳青八街人,初进新疆时就1人,现在发展到100余人。皮先生说,几年前他们开过一家杨柳青餐厅,在开餐厅前曾经做过估算,新疆到底应有多少杨柳青人后裔。皮先生依据乌鲁木齐刚解放时近5万人,而杨柳青人占百分之八十的基数测算,再加上新疆其他地方的杨柳青人,延续到60年后的今天,皮先生说在新疆的杨柳青人后裔当在60万至70万之间。
  当然,这个数只是个估计数。无论如何,在新疆的杨柳青后裔10万之数是不止了。

知识出处

杨柳青历史故事三题

《杨柳青历史故事三题》

出版者:新蕾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有关《平津战役杨柳青轶事》、《大营客魂梦他乡》、《白玉霜在杨柳青》的文史资料及具体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