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曦与《杨柳青舟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古代诗词选读》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0076
颗粒名称: 查曦与《杨柳青舟中》
分类号: I207.227
页数: 5
页码: 176-180
摘要: 本诗歌描写了青青杨柳色、十里大河边、岸岸鱼虾市、帆帆米豆船、潮回残照外、雁度晚风前、南望沧州曲、浮云淡远天的景象。诗歌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关键词: 查曦 古诗 背景知识

内容

青青杨柳色,
  十里大河边。
  岸岸鱼虾市,
  帆帆米豆船。
  潮回残照外,
  雁度晚风前。
  南望沧州曲,
  浮云淡远天。
  注释:
  米豆船:漕粮船。
  潮回:潮水回落。
  雁: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雁,雁鸟也。”(《说文》)“纳采纳吉,请期皆用雁。”(《仪礼·士昏礼》)“下大夫相见以雁。”(《仪礼·士相见礼》)“朔风飘胡雁,惨澹带沙砾。”(唐·杜甫《遣兴五首》)
  雁,自古以来是人们寄托思乡情的鸟类,有“鸿雁传书”的典故。
  代书信。如:雁帛(指书信);雁逝鱼沈(音讯断绝)。
  浮云:即天上飘浮的云彩,“浮”有飘浮、飘动之意。汉代
  苏武、李陵于河梁送别。李陵《与苏武诗三首》有“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苏武《诗四首》有“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其后,人们便常以“浮云”表示漂泊不定,变幻无常。
  正是由于行踪无定的特征,浮云具有了象征浪迹天涯的游子的可能。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李白的《送友人》中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天空中随风飘浮的一朵白云,象征了友人的任意西东;而那徐徐而下,不忍遽然离开大地的“落日”,隐喻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淮上喜会梁州故人》),诗人韦应物把极长的时间、极宽阔的空间、极复杂的人事融进这两句诗中。这种沧桑之感,在宋人黄庭坚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寄黄几复》)中,也能领受到。
  由于浮云的优游自如,它又获得了表现消闲洒脱个性、恬然自适生活的资格。《归去来兮辞》中有“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表现了陶潜身上决不违拗个性适应外在的东西的那一份成人世界里难得的纯真与率直。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突显出诗人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形迹无拘无束无碍,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在流淌。柳宗元的“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渔翁》),有对陶诗的继承,也体现了自己的个性、境遇与追求。
  由于浮云的倏忽来去,又被用以代表转瞬即逝的事物,也引申为不容易实现的事物或不愿去实现的事物。最早在《论语·述而》中便有“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以浮云来比喻不合义理而得到的富贵。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说:“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以此表现曹将军沉醉丹青而不知老之将至,情操高尚,不慕荣利,视功名富贵如
  天上浮云一般淡薄的品质。“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在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那“云彩”多情地缭绕于前,不舍地尾随于后,又显得那么美好而又让人依恋。“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的《情歌》以微云、微风起兴,则表达了对祖国浓浓的思念之情。
  浮云的“浮”,又有浮在表面,能遮挡外物之意,因而具备了比喻外在不良因素,不正当人事的侵害、腐蚀、阻挠等意义。《古诗十九首》第一首《行行重行行》中有“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这“浮云”,成了思妇心中外人对自己丈夫的诱惑或是谗害,成了压在思妇心头赶不走、驱不散的愁云。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诗人沉痛的心情隐寓其中。因为阻碍,便有了许多冲破阻碍的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刘禹锡诗中“排云上”的“晴空一鹤”,就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王安石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则表现出杰出政治家的胸襟气度和对自己、对事业的信心。老一辈革命家陈毅的“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更表现出冲决阻碍,战胜邪恶,走向胜利的坚定信念。
  淡:稀薄,跟“浓”相对。
  远天:遥远的天宇。
  作者简介:
  查曦(1647~1738),字汉客,天津人。工诗词。曾就学张霔门下。中年以后出游四方,凡所经历,均纪之以诗。著有《珠凤阁诗草》。其中的《赠世高》一诗云:
  海上禅栖处,萧然独结茅。
  谁知黄发老,偏爱白云文。
  养鸽书能寄,栽松鹤能巢。
  天童怀曰寺,杖钵几曾抛。
  从此诗中可看出世高来天津大悲禅院之前,曾在浙江名刹天童寺当和尚。
  当年大悲禅院有个草堂社,是个诗社,为诗人唱和之所。世高是该社的成员之一,擅长诗词。据《天津县志》所载《黄谦》传记:黄谦、张霔、梁洪、僧世高结草堂社。又据康熙年间津门诗人张霔的《绿艳亭稿》所载《刻退居诗序》记:“退居老人,性潇洒,好吟诗。读退居中诗,或托物比兴,或与人唱答,虽脱口而出,如不经意,要皆冲闲淡雅,渐近自然,宛有古高士风。”可见,世高既有《退居诗》集问世,在诗词方面又有一定的盛誉,所以他才喜欢接纳诗人,并在其住地雅集,大悲院才可能成为当时天津文化活动中心之一,这一点已被历史所验证。自世高去世后,大悲禅院就再也没有出现像世高这样的诗僧。没有再现往日繁盛的文化活动。
  关于查曦,《天津县新志》有这样一段简明记述:“查曦,字汉客,本歙人,自其祖北迁,遂隶籍焉。工诗善医,尝执贽于张霔,称门弟子;朱函夏、周焯又其文字友也。同时南北名宿,交游殆遍,中年糊口四方,奔走燕齐赵魏间,南浮大河,东出渝关,渡鸭绿江,探幽绝塞,行旅仓皇,不忘歌咏,襟怀开朗,诗境弥工。”文中“尝执贽于张霔,称门弟子”一句,道出了查氏之师承。原来,这位颇有成绩的诗人,乃是师从于天津著名诗人张霔。
  从目前可查阅到的资料看,查与张之关系,的确颇为密
  切。查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而卒于乾隆三年(1738),张去世那年,查才31岁,其整个青年时代,都是在追随张之左右度过的。在张的诗集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春日杂咏,同龙东溟、王野鹤、宋又京、汪槎客、孙君选、查汉客分韵》、《瓜棚夜集,同陆石骐、陈子翙、李省可、查汉客》、《同东溟、汉客》一类诗题,题中提到的汉客,即为查曦,可知康熙中前期天津的一些文人聚会,张霔都是将查曦带在身边的。而张霔之密友龙震,于是很自然成为查所追随的另一位天津诗伯,查的《夏日集东溟别墅》《玉红草堂闷坐》《老夫村消暑》诸诗,便表明了他经常到龙府求教(老夫村、玉红草堂,均龙之斋名)。毫无疑问,张、龙这两位天津诗人,对查之诗艺成熟,实起到了巨大的导引作用。
  查的《珠凤阁诗草》,刊刻于雍正年间,卷前许鸜湖和朱函夏两序中的一些话,颇值研究者注意。许谓:“汉客行诣高卓,襟怀爽朗,沉浸六籍,含英咀华,每往来奇伟卓绝之境,以自广其胸中之气。与燕赵间豪俊交游,不欺然诺,樽酒论文,娓娓道来。”朱谓:“昔赵秋谷内翰与吴天章征君并以诗名,康熙丙寅、丁卯之间,接踵来津,而君以颖异之才,与之周旋,有契于古作者之旨,故诗日进。”许序说的是其诗胸之开,得益于常开卷、广游历而博交友;朱序则进一步指明其诗之“日进”,还得益于赵执信、田雯两大寓津诗人近距离之熏染、这都可看作是阅读查氏其人其作之精要指南。
  (资料辑自网络)

知识出处

杨柳青古代诗词选读

《杨柳青古代诗词选读》

出版者:新蕾出版社

本文收录了多位诗人的作品,涵盖了杨柳青等地的景观与情感。这些作品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对杨柳青及相关地区的思念、赞美和描绘。

阅读

相关人物

胡雁
相关人物
苏武
相关人物
李陵
相关人物
李白
相关人物
黄庭坚
相关人物
陶潜
相关人物
王维
相关人物
柳宗元
相关人物
徐志摩
相关人物
刘半农
相关人物
陆贾
相关人物
刘禹锡
相关人物
王安石
相关人物
陈毅
相关人物
黄谦
相关人物
张霔
相关人物
梁洪
相关人物
朱函夏
相关人物
张去世
相关人物
朱谓
相关人物
赵执信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杨柳青舟中
相关作品
赠世高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