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豹文与《天津口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古代诗词选读》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0073
颗粒名称: 于豹文与《天津口号》
分类号: I207.227
页数: 6
页码: 159-164
摘要: 《天津口号》是一首描述天津风景的诗歌,下面是对诗中一些关键词的注释。
关键词: 于豹文 古诗 背景知识

内容

天津口号
  西来杨柳茜青青,
  北去桃花覆野寺。
  打桨有人频目送,
  清歌何处不堪听。
  此诗录自稿本《南岗诗草》
  小园漫兴
  赋忆兰成百感生,
  曩来踪迹总营营。
  晚菘早韭寻常味,
  椎髻蓬头自在行。
  素业河边惟半亩,
  故人天上有双旌。
  闭门幸谢尘中客,
  二仲频来犬不惊。
  注释:
  茜:“茜,茅搜也。字亦作蒨。”(《说文》)“若千亩巵茜。”(《史记·货殖列传》)徐广曰:“一名红蓝其花,染缯亦黄也。”茜草属多年生草本,茎方形,有逆刺,叶4枚轮生,长卵形或长心脏形,有叶柄,花小,淡黄白色,果实球形,熟果黑色,可食,根可制染料和入药。
  清歌:
  1.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汉·张衡《思玄赋》:“双材悲於不纳兮,并咏诗而清歌。”三国·魏·曹丕《燕歌行》:“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晋书·乐志下》:“宋识善击节唱和,陈左善清歌。”宋·梅尧臣《留题希深美桧亭》诗:“乘月时来往,清歌思浩然。”
  2.清亮的歌声。晋·葛洪《抱朴子·知止》:“轻体柔声,清歌妙舞。”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魏太子》:“急弦动飞听,清歌拂梁尘。”唐·王勃《三月上巳祓禊序》:“清歌绕梁,白云将红尘并落。”清·洪升《长生殿·传概》:“清歌未了,鼙鼓喧阗起范阳。”瞿秋白《赤都心史》一:“清歌变成了醉呓,妙舞已代以淫嬉。”
  桃花覆野寺:指桃花寺。
  赋:作诗。
  曩:(音囊)以往,过去。“曩,久也。”(《尔雅》)
  营营:追求奔逐。《庄子·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勿使汝思虑营营。”宋苏轼《临江仙》:“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菘:蔬菜名,又分为白菜、青菜、黄芽菜数种。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栽培植物,变种甚多,通常称为白菜。是一种由野生的欧洲植物衍生而来的多叶的栽培植物,其特点是茎短,其上簇生着许多通常是绿色的叶片,形成紧密的球形头状结构,用作蔬菜。色白的叫“白菜”,淡黄的叫“黄芽菜”。
  椎髻:亦作“椎结”。
  一撮之髻,其形如椎。《史记·货殖列传》:“程郑,山东迁虏也,亦冶铸,贾椎髻之民,富埒卓氏,俱居临邛。”《汉书·李陵传》:“两人皆胡服椎结。”颜师古注“结读曰髻,一撮之髻,其形如椎。”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或断发,或椎髻,露形无服,涂身以灰,精勤苦行,求出生死。”郭沫若《女神·湘累》:“老翁一人,银发椎髻,白须髯,袒上身。”借指椎髻之人或其所居之区。
  髻是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最早的发型,它的出现是中国发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为挽发成髻,头发自行缠绕,没有束发的头饰。《事物纪原》引《二仪实录》载:“燧人氏时为髻,但以发相缠,而无物束缚。”二为以绳束发成髻。《事物纪原》载:“至女娲之女,以羊毛为绳,向后系之,后世易之,以丝及采绢、名头巾,绳之遗状也。”三为以笄贯发成髻。
  结椎式在古代妇女的发型中,最为普遍,采用最广,历代都有采用,延续最长,从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历代皆沿用。只是发型的高、平,低及结椎在前、中、左、右、后等变化不同而已。这种发式的梳编法,是将头发拢结在头顶或头侧,或前额与脑后,在扎束后挽结成椎,用簪或钗贯住,可盘卷成一椎、二椎至三椎,使之耸竖于头顶或两侧。据记载:梁翼之妻孙寿将结椎置于头侧,并使其下堕,称为“堕马髻”,亦称“梁氏新妆”,曾风行一时。赵合德入宫时将发卷高为椎,称为“新兴髻”。梁鸿之妻孟光好梳“椎臀”。这些发式皆是结椎式的变化,掌握其梳编法,就可变化或创制各式各样的椎髻,在造型时可灵活运用。各式椎髻多为已婚少妇所用。
  蓬头:头发长而散乱。形容仪容不整。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二回:“那张三又挑唆阎婆去厅上披头散发来
  告道:‘宋江实是宋清隐藏在家,不令出官。相公如何不与老身做主去拿宋江。’”
  素业:
  1.清白的操守。《三国志·魏志·徐邈胡质等传论》:“徐邈清尚弘通,胡质素业贞粹。可谓国之良臣,时之彦士矣。”《晋书·陆纳传》:“汝不能光益父叔,乃复秽我素业耶!”唐·刘长卿《哭陈歙州》诗:“千秋万古葬平原,素业清风及子孙。”
  2.先世所遗之业。旧时多指儒业。南朝·梁·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臣本自诸生,家承素业,门无富贵,易农而仕。”《隋书·张煚传》:“周代公卿,类多武将,唯羡以素业自通,甚为当时所重。”明·高叔嗣《再调考功作》诗:“惟当寻素业,归卧守荆柴。”清·冯班《钝吟杂录·将死之鸣》:“家世素业,不可辄废。吾家以读书相传,业之贵者也。”
  3.犹本业。鲁迅·《坟·坚壁清野主义》:“‘坚壁清野’是兵家言,兵家非我的素业,所以这话不是从兵家得来,乃是从别的书上看来,或社会上听来的。”
  双旌:
  1.唐代节度领刺史者出行时的仪仗。《新唐书·百官志四下》:“节度使掌总军旅,顓诛杀。初授,具帑抹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辞日,赐双旌双节。”
  2.泛指高官之仪仗。唐·李商隐《为怀州李中丞谢上表》:“赐以竹符之重,遂使霍氏固辞之第,早建双旌。”徐炯注:“双旌唯节度领刺史者有之,诸州不与焉。今则通用为太守之故事矣。”元·刘忠之《太常引·送郭复斋》词:“何处望双旌,泛千里孤舟月明。”明·王世懋《送李太史元甫册封蜀藩》诗:“玉检金泥出大庭,双旌万里去冥冥。”
  3.借指高官。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
  “倘或无知猖獗,突犯双旌,虽手握兵符,徵调不及,一时亦无如之何。”
  二仲:指汉代羊仲、裘仲。《初学记》卷十八引汉·赵岐《三辅决录》:“蒋诩,字元卿,舍中三迳,唯羊仲、裘仲从之游。二仲皆推廉逃名。”后用以泛指廉洁隐退之士。
  晋·陶潜《与子俨等疏》:“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唐·耿湋《春日即事》诗:“室与千峰对,门唯二仲过。”明·何景明《十一月五日雨中邀沉清溪赵雪舟》诗:“三径已拌留二仲,相过此地莫迟回。”伍崇学《夏日感怀》诗:“安得二仲邻,相对话殷勤。”
  犬不惊:形容往来的朋友都是身居田园的贤达之士,一如二仲。
  作者简介:
  于豹文:据于老五《静海于豹文——清乾隆17年(壬申)三甲第109名》载:
  自始迁祖于国义传四世为俊、鉴、铣、杰昆仲,分作伯、仲、叔、季四门,其中仲门人丁最盛。仲门十世于京字岱瞻,清初由静海辛口里迁居天津城南门内,乐善好施,不求仕进。
  或许于氏子孙不忘其始迁祖教诲之故,所以后代出仕者、为文者先后相望。于京之子十一世于开,岁贡生,雍正四年改籍天津,官山东嘉祥县知县,好著述,著有《四书话》《音韵谱》《经纬字汇》《家礼通宜》《四字小学》。其子于扬献热心公益,工诗,著有《燕南存草》《闽游记》《津门食品诗》。于献之侄于豹文,乾隆进士,未及出仕而卒。豹文身短貌陋,拳能入口,然天资慧绝,一目十行,借书过目成诵,工:诗,著有《南冈诗草》。梅成栋称天津人能自成家者,前有帆史(张霔),中有虹亭(于豹文),后有芥舟(金玉冈),故辑《津门诗抄》时,录于豹文的诗多达155首,其中《咏明史绝句》100首,全部收入,其推崇可知。高凌雯评三家说:“帆史之逸气,芥舟之清才,得于天也。虹亭取材富,出笔厚,优于学也。”(《志余随笔》卷5)

知识出处

杨柳青古代诗词选读

《杨柳青古代诗词选读》

出版者:新蕾出版社

本文收录了多位诗人的作品,涵盖了杨柳青等地的景观与情感。这些作品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对杨柳青及相关地区的思念、赞美和描绘。

阅读

相关人物

于豹文
相关人物
徐广曰
相关人物
张衡
相关人物
曹丕
相关人物
梅尧臣
相关人物
葛洪
相关人物
王勃
相关人物
梁白云
相关人物
洪升
相关人物
范阳
相关人物
瞿秋白
相关人物
宋苏轼
相关人物
郭沫若
相关人物
孙寿
相关人物
赵合德
相关人物
宋江实
相关人物
徐邈清
相关人物
刘长卿
相关人物
高叔嗣
相关人物
鲁迅
相关人物
李商隐
相关人物
徐炯
相关人物
刘忠之
相关人物
王世懋
相关人物
裘仲
相关人物
赵岐
相关人物
陶潜
相关人物
耿湋
相关人物
何景明
相关人物
伍崇学
相关人物
梅成栋
相关人物
张霔
相关人物
金玉冈
相关人物
高凌雯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天津口号
相关作品
小园漫兴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