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新疆帮“天迪商行”轶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的老买卖》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0032
颗粒名称: 2.新疆帮“天迪商行”轶事
分类号: F127.21
页数: 5
页码: 95-99
摘要: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新疆帮“天迪商行”的轶事。天迪商行是赶大营的第三代人经营的,资东是韩伯超和韩宗耀,是杨柳青人。韩宗耀生于杨柳青,长于新疆。韩伯超的父亲韩少堂早年去新疆经商,积累了雄厚的资金。韩少堂认为不能让孩子继承先辈事业,于是把伯超安排在天津市学生意。伯超后来在裕源银号工作,发展迅速,成为天津市银钱业的知名人物。
关键词: 新疆帮 天迪商行 韩伯超

内容

天迪商行,是赶大营的第三代人经营的,总号在乌鲁木齐南关大街,分号在天津市估衣街。
  资东是韩伯超和韩宗耀,是堂兄弟,杨柳青人。韩宗耀生在杨柳青,长在新疆。韩伯超住本镇三街东盐店胡同,后迁居天津市旧法租界29号路老天祥里。其父韩少堂早年去新疆经商,结识了新疆省财政厅长刘文龙,交往甚厚。在刘的支持下,在塔城开设了盈丰裕京货店,积累了雄厚的资金。韩少堂只此一子,爱如掌上明珠,非常关心伯超的成长,认为不能让孩子继先辈事业,长途跋涉去新疆。近在咫尺的天津乃文邦之地,可以出息人。于是把伯超安排在天津市针市街益善银号学生意,几年后被提升上客房(即走街)。后来刘文龙到天津公干,见了伯超,加倍喜爱,因此情愿出巨资提拔向上。1928年,裕源银号宣告成立,伯超时年30来岁,在天津市银钱业的知名度还不高,自然号召乏力,因此聘请钱行业前辈杨少武为正经理,伯超为副经理,经营到解放前夕歇业。
  吕希曾,字绳武,杨柳青人。自幼家庭赤贫,立志读书。但因经济困难终于辍学。由亲友推荐,在杨柳青估衣街延生堂中药店学徒,以维持生活。他勤学苦练,几年间掌握一般的饮片加工和简单的制药炒药技术。后来提升到门市部,负责抓药。该药店系行医卖药的模式,有坐堂的中医两人。其中有一位老中医纪大夫,人称纪二爷。纪老德高望重,医学知识渊博,绳武十分尊重,立志要和纪老学中医。纪老见绳武真诚实意,便悉心相教。
  绳武在延生堂干了八年,此时他已结婚,增加了负担,在延生堂实在干不下去了,就辞职另谋职业。在此赋闲时间,医道有用了。他热心给朋友们义务看病,虽然医道不高,一般浮灾浮病也一看就好。真是名医不如时医。他以医交友,给谋职添了活力。有一位友人叫吴乃宾,人称吴四,是天津市东马路孚中鞋店的东家掌柜。他的鞋店在东马路几十家同业中,业务是首屈一指的。由吴四出资,在东门里二道街成立了昶远百货批发店,聘请绳武为经理,总算有了立足之地。从而又结识了韩伯超,此时韩已加入了一贯道。
  吕希曾自从结交了韩伯超,对韩十分恭维,韩对吕也十分赏识。后来经伯超的堂兄韩慎斋保举,伯超把吕调到天迪商行,为驻津老板,一步登天。天迪是扬脸的买卖,只是采购,花钱买货,厂家和商号的推销员闻风而来,每天到天迪联系业务的络绎不绝。此时宴请的、送礼的、陪同玩玩闹闹地接踵而至,有的根本挨不上号。当时的吕希曾已经是飘飘然,有点转向,在风月场中留下了足迹,但还是脚面水,不太深。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有的资深推销员,老谋深算,奸诈非常,为了对吕更密切,达到多销货的目的,施展阴险手段,什么嫖娼、舞女、女招待等一齐上,初露角色的吕希曾如何能够承受这些妖魔鬼怪的迷魂汤?花天酒地,纸醉金迷,难以脱身,终于被拖了下来。
  吕希曾在解放前夕已经失业,有点积蓄,已将告罄。到了新社会,一贯道的压力、经济的困难,贫怕交加,于1957年病逝,终年50岁。
  1928年,以朱炳为首成立了新绥汽车运输公司,由绥远到新疆专业运输客货。他有一个外柜叫伯达书馆,负责人叫张善修,宁晋人,一贯道徒。伯达书馆不经营书籍,也是经营各种物资。新疆帮各号在津采购货物,先运到道绥远通圣转运货栈,再由该栈转到新绥公司装车运往新疆。通圣栈的经理叫孔宪章(人称孔麻子),杨柳青人,孔虽是经理但主不了事(他不是一贯道)。通圣栈的业务人员都是一贯道把持着各个环节的业务,和新绥的人员勾搭连环,因此客货没有先来后到,他把先后倒置了。凡是天迪、伯达、复兴永、广兴和等号的货物随到随运,一般户的货物一压再压,形成凑车凑载的东西。“七七事变”后,新绥的运转已临停滞边缘。想把所积存的货物集中运出,不料汽车行至百灵庙被日寇抢劫一空,客货损失惨重,但没有一件是一贯道的。
  在杨柳青八街河沿大街路南,有一家刘记水铺,掌柜刘玉明。这家水铺在民国十五年(1926),由玉明继其父刘仁经营。当时他是五口之家,上有老父,一妻二子,竟指着这个水铺生活。刘玉明感到既苦又累,担子太重了。他生来就精明强干,还能写一手好字,学习潘苓皋。他对穷是非常不甘心,总想关了水铺另谋他业。怎奈因老父执意不肯,怕他一旦跳槽,如不成功,丢了饭碗。玉明非常孝顺,只好服从。转年,老父亲病故,玉明认为时机已到,开始想改行。当时赶大营非常火暴,你来他往,买房置地。玉明对此垂涎三尺,于是全家人离开杨柳青,走上了梦寐以求的去新疆赶大营之路。
  到了迪化(现在的乌鲁木齐),大失所望,所期望投奔的两家亲朋发生了变化:一家吃了官司,一家不知去向。刘玉明傻了眼。这怎么办呢?好歹找个安身之处先留下了。怎奈腰中空乏,决不能坐以待毙,就暂且以卖字为生。玉明写潘体几乎可以乱真。而潘体字在新疆很受欢迎。潘苓皋当过甘肃省省长,新疆是甘肃划出来的,因此群众有些印象。
  事有凑巧。这天,韩宗耀路过字摊,一看字写得很好,非常惊喜。又和刘玉明攀谈,知道是家乡人,就更加亲近。此时韩宗耀正在物色适宜人选,增加自己的实力。此刻发现刘玉明正中下怀。于是二人越谈越投机,交了朋友。宗耀要求玉明入号协助经营,玉明久旱逢甘雨,哪有推脱之理。入号后,玉明兢兢业业,积极经营,使天迪商行的面貌焕然一新。韩宗耀非常高兴,倍加赞许。终于拜了把兄弟,在金兰谱上又加了许多亲密无间的内容。韩宗耀有些失控了,话也说的过了头。而一方无心说,一方有心听。刘玉明是机灵鬼,点子特别多。心想:何不借东风,从此大干一场?干对了名利双收,错了不就是只身一人吗!机会不能错过。于是向韩宗耀提出许多建议,在天津大批进货此时正是新绥汽车畅通无阻,只要在天津装上货,七天到新疆,货到钱回。
  例如,当时天津、北京等一九〇蓝布正时髦,男女都穿。新疆省也见到了这种货,但因群众不太习惯,销路不畅。玉明提议可以采购一批一九〇蓝布,加强宣传,造成热潮,定可获取厚利。韩宗耀起初怀疑不定,经玉明阐述情况终于默许。当即给天津拍电报买货。不久货到,按天津的宣传方法,用几个大盆放水泡布,以显示色真。
  此招果然奏效,这次买卖获得了厚利。韩宗耀对玉明是心服口服,但不知他二人已经是同床异梦。玉明是看出殡的不嫌殡大,此时天迪商行的经营大权完全掌握在玉明一人之手。当时天迪商行已经拥有几十万元的资财。任何事情没有一成不变的。“七七事变”,日寇侵占了华北,新绥汽车覆没了,各种运输已完全隔绝,天迪商行的业务自然停滞了。刘玉明一看,火候到了,便提出辞职。韩宗耀大惊,反复挽留。怎奈刘玉明去意已决,没有商量的余地,只好清算财产。而清算时彼此条件大相径庭,终至翻脸。后经过多方调解,结果把天迪的大部分财产算给了刘玉明。韩宗耀为人憨厚,自认倒霉。这正是“交情莫言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知识出处

杨柳青的老买卖

《杨柳青的老买卖》

出版者:新蕾出版社

本书主要介绍了杨柳青商业历史的发展过程。内容包括:杨柳青镇地理买卖杂字(序)、杨柳青镇地理买卖杂字、杨柳青买卖通俗杂字、杨柳青镇解放初期的商号、杨柳青南36村画业兴衰史略、杨柳青镇钱行业沿革、杨柳青镇典当业史略、杨柳青的鞋行业、杨柳青棉花行业沿革、杨柳青麻行业产销史话、杨柳青农副产品经营史话、杨柳青勤行史话、万兴公族长石元仕、聚德裕盛董家、同盛和周家、成兴号韩家、明盛号周家、久家胡同久家、文丰泰安文忠、鼎兴张家、话说“赶白沟河”、新疆帮“天迪商行”轶事、“戴廉增画店”轶事、庆生号的发家、回忆杨柳青早期的照相馆——裕庆祥、万昌布店曹乐亭兴衰始末、双顺和油厂轶事、杨柳青老买卖家楹联集锦等。

阅读

相关地名

乌鲁木齐市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