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图书馆
武清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清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南蔡村镇入殓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运河古镇南蔡村》
唯一号:
020534020230001946
专题名称:
南蔡村镇入殓习俗
其他名称:
棺殓
文件路径:
0205/01/object/PDF/020510020230000011/001
起始页:
T00123_00.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入殓,又称“棺殓”,将尸体移入棺材里,一般小户人家的棺材用柳木制作,结实、耐潮。有钱的大户人家,用松木制作。再高级一点的用杉木制作,较有名气的是“杉木十三元”,即有十三根杉木排成,底四根、盖三根、两帮各三根。比杉木高一级的是红柏、黄柏。再高级的是楠木。最高级的是皇帝用的茵陈木。 过去富豪之家除棺材外,还要制作“椁木”,即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棺、椁都呈长方体,前宽后窄,前高后低。入殓前,棺木内用松香涂抹,用黄纸裱糊,取“黄金入柜”之意。棺底铺石灰、五色绸、五色线、五枚钱,即在四角和中间各放一枚铜钱,再放少许谷草,意为人生之初落草而生,人亡之后坐草而归。最后铺上黄色的褥子,放上元宝式或公鸡式枕头,亡者口里含一颗珠子,或一小包茶叶,对孝子来说,叫“亲视含殓”。入殓时间多在下午或晚上。抬尸体时,由长子抱头,尸体放稳后,女儿用棉花蘸酒,擦洗亡者面部、眼睛,俗称“开眼光”。亡者生前所爱之物如眼镜、拐杖等可放入棺内,也可放衣物,但不能放毛皮之类,怕来世变成长毛的动物。尸体上面盖白色的布单儿,与底下黄色褥子相对应,叫“铺金盖银”。装殓停当,亲眷们依次到棺前一望,回过头来放声大哭,称举哀。瞻谒遗容完毕,把棺材盖盖上,但要留有缝隙。棺盖上放犁铧片等镇物,取入土开路之意。 随后将倒头时摆的长明灯、倒头饭移到棺材前的八仙桌上,烧纸瓦盆放到桌前地上,供吊唁亲友焚化纸钱。 棺木外边涂黑、红、黄、紫等色,在棺材头部绘牌位,云纹莲台,上书“XXX之灵柩”,棺材大头两侧书“福如东海”、“音容宛在”等字;棺材小头若男性亡者绘香鼎,女性亡者绘荷花;两侧绘有“万字不断头”的图案以及松柏、花草、白鹤等,顶盖绘七星图,祝愿亡者驾鹤升天。
知识出处
《运河古镇南蔡村》
本书记录了运河古镇南蔡村的方方面面,具体介绍了其自然与人文风貌古镇史迹、村落趣闻、民俗轶事、掌故传说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