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楼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唯一号: 020534020230001652
专题名称: 烟雨楼
文件路径: 0205/01/object/PDF/020510020230000009/001
起始页: T00152_00.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专题描述

烟雨楼是吴越国钱元璋在湖滨作为登眺之所而筑,取唐代诗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意命名。宋建炎二年1129,楼废。宋·嘉定年间,吏部尚书王希吕又在旧址建楼。宋末毁于兵火。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嘉兴知县赵瀛仿烟雨楼旧制,建楼于湖心。四面临水,水木清华,晨烟暮雨,向称胜景。万历十年1582,知府龚勉又在此增筑亭榭,南面筑台为钓鳌矶,北面拓放生池,称鱼乐国。楼前檐横额“烟雨楼”三字为董必武手书,楼中保存历代碑石五十余件。南湖是全国著名的革命纪念地之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会期间,因受法租界巡捕房暗探的干扰,遂转移到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参加大会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选派的代表毛泽东、董必武、张国焘、李达等十二人,代表全国五十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了会议。会议通过了党纲和关于党的工作任务的决议,选举中央领导机构,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滨湖心岛东南岸,今泊有仿制的革命纪念船一艘,船长16米,宽3米,是—只单夹弄丝网船。中仓放一方桌,桌上摆设茶具;前舱搭有凉棚;后舱设有床榻;船尾置有菜橱、炉灶等物。船后系一小船,为当时进城购物所用。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大运河史话》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