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盛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武清人》
唯一号: 020530020230004269
人物姓名: 杨兴盛
文件路径: 0205/01/object/PDF/020510020230000013/001
起始页: T00196_00.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50
籍贯: 武清区黄庄街黄庄村

传略

杨兴盛,1950年4月出生在大运河畔的武清区黄庄街黄庄村,1967年11月从杨村中学毕业入伍后,即参加了抗击美国侵略越南的伟大战争,担任首长警卫员的他在越南战场上光荣入党并立功。1971年4月转业到刚刚试播的河北电视台,从此开始了新闻工作的生涯。相继担任了编导组长、台办公室副主任、总编室主任、副台长等职,1996年被任命为河北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并先后兼任河北有线电视台、河北电视台、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的台长职务,担负起了领导省级主流媒体的重任。 杨兴盛这个从武清这片热土上走出来的农家子弟,有着武清人质朴好学、奋发进取的精神。转业到新闻战线后,他在紧张的采访工作之余,又先后读取了河北大学中文系和中央党校法学系研究生的毕业证书,以较深厚的文化和理论功底奠定了作为新闻工作者和领导干部的基础。他工作务实,勇于开拓,对河北省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曾在河北省电视台建台初期简陋的条件下,创作播出了《火红的战旗》、《白求恩精神代代传》等一批电视通讯新型节目,繁荣了电视屏幕,1975年他开始尝试在直播的情况下土法编播电视小品和电视剧,这在全国省级台是最早的;1978年他率领摄制组录制了在全国获首届大奖的电视剧《女友》,这在当时的全国省级台是唯一的殊荣;1984年他积极组织外国影视片的译制工作,先后有80多部(集)译制片在中央台播出;1985年他以高度的政治敏感编辑播出了曲啸报告《任何挫折也动摇不了我的共产主义信念》,在省和中央台多次播放,成为当时轰动全国的“最佳节目”;1987年他率领慰问团赴老山前线慰问反击战将士,并冒着危险深入到前沿阵地进行采访报道;近几年来,他多次出国考察访问,与美、澳、南非等多个国家的同行建立起协作关系;1996年他受命主抓创建河北省有线电视台和全省有线电视大联网两项省级重点工程,自力更生成功引入资金1.4亿多元,出色完成任务,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实绩突出单位”;2003年他在兼任河北电台台长的一年多时间里,就使全台的经济效益迅速实现翻番,使全省人口覆盖率大幅度提升并覆盖了京津地区;由他领导策划的全国首创舆论监督类热线直播《阳光热线》节目,以“为民解忧”在全国打响,每次节目群众拨打电话都在12000多个,两年多来已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5800多个,督促退还群众不合理收费1900多万元,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形成影响辐射全国的“阳光现象”,最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阳光热线”全国论坛上,杨兴盛作了主题发言,被与会的中纪委、国务院、广电总局、中国记协等单位领导、专家及与会代表,一致评价为《阳光热线》是“新闻改革创新的一面旗帜”、“党委政府通过媒体施政的典范”;2004年他又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成功地与津巴布韦签订了承建其全国广播电视设施的协议,项目总标的达6300万美元,在津巴布韦乃至非洲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得到了中央外宣办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在长达35年的新闻工作实践中,即使在繁忙的领导岗位上,他也注意身先士卒、深入一线与同志们打成一片,几年来还先后有20多部作品获国家级大奖,发表的20多篇论文中,有的荣获“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有的被收入《中国新闻年鉴》和《新闻研究文集》。 1998年,杨兴盛以突出业绩被评为高级编辑职称,并先后荣获了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除担任的领导职务外,他还兼任着河北省新闻记者协会副主席、省影视协会主席团成员、省消费者协会常务理事、省幸福工程组委会成员、中国纪录片协会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等社会职务。如今,他作为一名有成就的老新闻工作者,仍然精力充沛地活跃在党的新闻战线上。 杨兴盛虽然在外工作多年,但他一直心系家乡,始终和家乡保持着密切联系,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尤其是对武清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给予关心和帮助。他经常对人讲:我是武清这块土地哺育成长起来的,我永远都是武清人。

知识出处

武清人

《武清人》

出版者:大众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天津市武清区的人物事迹,其中包括了享誉海内外的书画大师刘炳森、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杰出的穆斯林画家阿里·雷公、相声名家师胜杰、核工业战线上的冯树荣、著名真菌学家刘波、飞机维修专家丁学起、全国优秀教师史学忠、昔日理科状元今日清华骄子等。

阅读

相关专题

组长
职位
副主任
职位
主任
职位
副台长
职位
副厅长
职位
台长
职位
台长
职位
台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