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鸿儒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武清人》
唯一号: 020530020230004229
人物姓名: 杨鸿儒
文件路径: 0205/01/object/PDF/020510020230000013/001
起始页: T00082_00.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籍贯: 下伍旗镇忠义村

传略

杨鸿儒,出生在下伍旗镇忠义村。1952年毕业于下伍旗小学,当年考入天津第六中学。后被保送到南开中学读高中,毕业后,又被保送到北京大学。1964年大学毕业后,十分幸运地分配到北京原子能院工作,从事受控核聚变和等离子体物理实验。院里成立451工程新方案组,杨鸿儒是主要成员之一。他和同仁齐心协力完成了“中国环流器一号”(HL-1受控核聚变装置)方案的提出、调研、论证,不久任“中国环流器一号”实验大组长,完成了实验大厅的各种诊断测量、设备的布置和400多条信号电缆、电脑电缆的布置,保证了实验的成功。他主持“中国环流器一号”B试验获得成功,集体曾获中国科学大会科技进步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独自及与他人合作发表论文33篇,其中在国外发表英文论文23篇。 1986年,杨鸿儒访问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转年,被派到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所大型受控核聚变装置ASDEX托卡马克上连续工作三年,负责ASDEX偏滤器的杂质通量分布测量课题。他用科学的方法测得了各种条件下的杂质通量分布,写出了计算机编码,并完成了低能段钨自溅射系数的精确测量。这期间,他通过与各有关方面人士进行长期、多方接触、讨论和谈判,为中国核工业部同德国政府签订无偿赠送大型受控核聚变装置的官方合同铺平了道路。这个大型装置于1995年拆运到我国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命名“中国环流器二号”。1991年,杨鸿儒去俄罗斯一家物理研究所,做激光、光谱诊断试验工作。后来又多次访俄,引进多项诊断技术和设备,为院里的科学试验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家号召军用产品向民用产品转化,杨鸿儒被调到等离子体应用技术所任所长,该所研究开发了“多媒体LED彩色大屏幕”、“离子注入机”、“镀膜机”等多个项目,解决了民用之所需。退休后,他与同仁合作完成了“纳米材料生产装置和生产工艺”的开发及成套设备的设计。当第一个成套设备卖到了新加坡以后,他又去新加坡跟踪服务一年。如今杨鸿儒仍退而不休,余热生辉。他搞小投入高产出项目,如高端二氧化硅微粉球型化生产,为国家发展超大、特大规模集成电路提供电子封装用的材料。他还进行了“高强度碳化硅纤维生产装置”的试验,将生产平时和战时保护军人和武器装备的防弹、防爆、防火的产品。近一个时期,他又在申报“高能火箭推进剂”、“高能炸药”高科技军用项目。 杨先生百忙之中仍十分惦念着家乡,希望有一天能把一些国内外领先项目引入家乡,为武清的发展做些贡献。

知识出处

武清人

《武清人》

出版者:大众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天津市武清区的人物事迹,其中包括了享誉海内外的书画大师刘炳森、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杰出的穆斯林画家阿里·雷公、相声名家师胜杰、核工业战线上的冯树荣、著名真菌学家刘波、飞机维修专家丁学起、全国优秀教师史学忠、昔日理科状元今日清华骄子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