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树荣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武清人》
唯一号: 020530020230004209
人物姓名: 冯树荣
文件路径: 0205/01/object/PDF/020510020230000013/001
起始页: T00047_00.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40
籍贯: 武清区曹子里乡北掘河村

传略

冯树荣是武清区曹子里乡北掘河村人,1940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54年考入武清一中(今杨村一中)。1957年毕业,考入天津专区杨柳青高中,1959年考入天津工学院电机工程专业。当时的家境,根本没有条件供他上大学,在亲友、老师、乡邻的多方帮助下,冯树荣才得以入学。上学期间,他刻苦努力,争取到了学校发给的助学金,四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他满怀报效祖国的激情,要求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 1963年9月,冯树荣被分配到祖国的大西北正在建设中的核工业基地。走进新的天地,组织的关怀,战友的热情,让他很快融入了火热的战斗生活。他作为一名科研技术骨干,负责研究核动力的尖端技术。在老科学家、老工程师的精心指导下,冯树荣怀着一种神圣感和使命感,经常连续几昼夜奋战在工作岗位上,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与成百上千的科技人员一起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1964年10月16日,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从此,打破了两个核大国的核垄断,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聂荣臻、邓小平等亲切接见了他们。1966年,冯树荣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以及中国核事业发展战略的需要,1966年末,冯树荣所在单位迁址到新的地方,筹建新的核工业基地。冯树荣率领一支科研队伍从事核工程某领域新技术设备的实验研究工作,为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和第一颗卫星上天献出了智慧和汗水。冯树荣和他所在的集体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0年冯树荣晋升为工程师,1988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1994年晋升为研究员级,一直到2000年退休。他的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也都从事了核工业工作。 冯树荣的爱人阎秀兰是他的同乡——曹子里乡大三庄人,天津医学院毕业,1966年同冯树荣结婚后,也到了大西北。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冯树荣多年来一直未能对父母尽孝,父母亲去世他都未能回来。直到退休后,夫妇俩才得以回到家乡看望亲友、老师和乡邻。他们拿出全部积蓄,为多年侍奉父母的兄嫂盖了高标准的住房。冯树荣说:“我要像孝敬父母一样孝敬兄嫂”。这在村里传为佳话。

知识出处

武清人

《武清人》

出版者:大众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天津市武清区的人物事迹,其中包括了享誉海内外的书画大师刘炳森、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杰出的穆斯林画家阿里·雷公、相声名家师胜杰、核工业战线上的冯树荣、著名真菌学家刘波、飞机维修专家丁学起、全国优秀教师史学忠、昔日理科状元今日清华骄子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