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图书馆
武清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清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赵筱楼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英才风采》
唯一号:
020530020230003765
人物姓名:
赵筱楼
文件路径:
0205/01/object/PDF/020510020230000008/001
起始页:
T00299_00.pdf
性别:
男
时代:
民国
籍贯:
天津市武清区
传略
赵筱楼,男,京剧名伶,祖籍天津武清大三庄,出生于京剧演员家庭。八岁时,由父亲作主,拜江南一位武生演员为师。赵筱楼跟随师父,各地流动演戏,风里雨里,吃尽辛苦。二十岁以后,离开师父,从南方返回天津。经过几年搭班演戏,同妻子又回到生活和演戏都熟悉的江南。 赵筱楼在长江上下的四川,湖南、湖北、江苏和杭嘉湖一带,常年跑码头演戏。东来西往,流动不定的岁月,度过几年,到了30年代中期,在武汉的天声舞台挂“头牌”,挑大梁,作为主要演员,传统剧目和新编连台本戏中担任主要角色,从此站住脚跟,得以长期稳定地在此演出。 赵筱楼本工武生,长靠、短打均为擅长。他所演的武松、黄天霸等人物,勇猛矫健,气势夺人。他兼演小生和老生,文戏、武戏俱有精彩表演。他用大嗓演小生,刻画人物性格,认真、细致,表现人物感情,饱满、深刻,很受观众欢迎。在武汉与著名旦角毛剑秋经常合作演出,毛剑秋是当时大红大紫的女旦,赵筱楼与她同台,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赵筱楼在演出众多传统剧目之外,还演出戏剧家欧阳予倩编写的《桃花扇》和《梁红玉》等表现爱国主义思想的优秀新编历史剧。他还主演了歌颂抗日英雄宋哲元将军领导大刀队英勇杀敌的新戏《宋哲元》,演出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和奋起抗击日寇侵略的爱国精神。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于1937年12月31日在武汉成立,赵筱楼被推举为常务理事,并担任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平剧(京剧)组组长。 赵筱楼一片爱国之心,在协会里做了很多工作。他以协会京剧组组长的身份,积极组织和推动武汉京剧界,参加武汉戏剧界抗敌协会发起的“劳军公演”活动,演出多场京剧,他自己也参加演出多次。每场演出所得,全部捐献武汉后援会。 赵筱楼耿直豪爽,乐于助人。抗日战争以前,在武汉演戏,同时担任后台经理。作为沟通戏院一方同演员之间的联系人,他经常为演员同行说话,出面向戏院负责人要求不要辞退某个演员,挣钱养家很不容易,一旦被辞,就无法生活。在赵筱楼的说情下,年轻的、年老的保住了饭碗。 赵筱楼遇到不平的事,常常仗义执言,为同行争个公道。替别人讲理,争得面红耳赤,气忿填胸,因此在同行中颇有威望。 赵筱楼演戏从来是认真的,只要一上台,就使出全副的精气神,一招一式,眼到手到,绝不含糊。演武生、小生,刻画人物,感情充沛。他的女儿赵燕侠,从小跟着父亲赵筱楼练功学戏。赵筱楼的治艺态度本是严格,教戏也是严格,培养女儿更是严格。赵燕侠在父亲赵筱楼的教育下,打下了坚实深厚的功底,掌握了精彩动人的表演技艺,学到了不少的优秀传统剧目。 赵燕侠经过多年的艺术创造和实践,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赵派艺术。为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举世公认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不能不归功于赵燕侠的父亲赵筱楼为女儿在京剧艺术事业上奠定的基础。 多年的风雨飘泊,饥饱忙碌,赵筱楼积劳成疾。这时,新中国已经成立,他热切地盼望能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舞台上演戏。他几乎每天去中山公园,拉“山膀”,踢腿,打“飞脚”,珍爱他的来之不易的武功,希冀尽快恢复健康,好上台演戏。后来,经过医治,终于未能挽救他的生命。在1953年,他五十一岁那年,与世长辞。 赵筱楼曾主演的主要剧目有:武戏,《一箭仇》(饰史文恭)、《潞安州》(饰陆登)、《连环套》(饰黄天霸)、《四杰村》(饰余千)、《洗浮山》(饰贺天保)、《铁公鸡》(饰张嘉祥)、《铜网阵》(饰白玉堂)、《嘉兴府》(反串花脸)等;文戏:《斩经堂》(饰吴汉)、《萧何月下追韩信》(饰萧何)、《骂杨广》(饰伍建章)、《桃花扇》(饰侯朝宗)、《南阳关》、《梁红玉》等。
知识出处
《英才风采》
出版者:远方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雍阳的各个领域的人才,包括体育界知名学者杨钟秀、中国当代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曹理、革命英烈张殿兴等。文章中涉及的人物众多,涵盖了不同领域,彰显了雍阳地区人才辈出的氛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