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策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唯一号: 020530020230000914
人物姓名: 张策
人物异名: 字:秀林
文件路径: 0205/01/object/PDF/0205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T00787_00.pdf
时代:
出生年: 1866
卒年: 1934
籍贯: 天津武清区

传略

张策(1866—1934) 字秀林,马神庙人。通臂拳名家,为清末民初“京东三杰”之一。 生于武林世家。幼时家贫,身体瘦弱,七八岁时随父辈练武。后从师王占春学“五行通臂拳”。继遇奇人韩老道指点,苦练磋磨,历时数载,深得其拳精妙。又拜陈庆、杨健候为师习太极拳。工武勤苦,精益求精,持恒不辍。壮年时,武艺超人,颇有声望,闻名于大江南北。1934年11月17日《民声报》载:“通臂专家张策精于技击,初有声于燕赵之间,常北走关外,南至齐鲁。踪迹所至,声誉大振。” 武艺高强,武德高尚。光绪三十一年在香河县各村教练拳术。1914年在北平市电话东局和南分局教练武术。1923年在先农坛四面钟和南城新世界附近设场授徒。1925年在北平体育学校(后改为国术馆)任武术教师。1930年去奉天府国术馆任教。“九一八”事变后返北平。后又在沈阳、北平等地开设武馆,广收门徒,弘扬国术。 1932年应邀赴南京国术馆与杨澄普、吴剑泉、吴图南研究太极拳。其间,与国术馆教官孙露棠较量武功,只一招孙即败北。 虽武艺高强,但从不轻易与人较量。迫于无奈,也是点到而已,不伤皮肉。宣统三年夏初,自称“花刀王”的李四执意与张比武。比赛中,李的长衫背部被刀削得支离破碎。因未损伤皮肉,李竟全然不觉。 不畏强暴,见义勇为。清末,河南一“封疆大吏”倚仗权势,自恃武艺高强,凌辱武林众家。应武林之邀,张赴河南将其斗败,为武林伸张正义。1923年东北马戏班姐妹俩在北平天桥设场卖艺,几个法国兵言行不轨。张见此景,用拳术和气功狠狠教训了几个法国兵和不法英国人,随后飞身单脚立于兵器架的大刀尖上,连打几个旋风脚,吓得在场洋人抱头鼠窜。 后因吸食鸦片,身心日衰。患腹泻,医治无效,1934年11月14日辞世。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武清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现在武清辖境为主,重点突出了建国后42年的史实,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史实。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