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图书馆
武清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清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杰出的思想家——李卓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479
颗粒名称:
二、杰出的思想家——李卓吾
分类号:
K825.1
页数:
4
页码:
287-290
摘要:
本文介绍了李卓吾是一位明朝思想家,被视为“异端之尤”,因反对封建王朝提倡的“正统思想”,并招收女弟子、剃发等被视为大逆不道。他的言行挑战了封建正统思想,并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异端”著述。最终他在狱中自杀,遗嘱中表达了视死如归的决心。尽管离世,但他的思想传世不绝,被后人缅怀。
关键词:
明朝
思想家
李卓吾
内容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三月十五日,是个杨花飞絮的日子,一位身陷京城狱中的75岁学者吟着“杨花飞入囚人眼,始觉冥司亦有春”的诗句,决意以鲜血和生命对抗封建统治者对自己的迫害。他请人剃头,趁机夺过剃刀,刎颈自杀,而一腔正气不绝,延至十六日午夜,老人才停止呼吸。这位学者就是被封建卫道者视为“异端之尤”的杰出思想家——李卓吾。
李卓吾(1527~1602年),名贽,别号温陵居士,福建泉州人,回族,二十岁离家谋生,三十岁进入官场。他为人正直,才识过人。反对封建王朝提倡的“正统思想”,厌倦宦海沉浮。五十岁才升任云南姚安府知府,三年任期满后,封印挂冠而去。寄居在湖北友人耿定理家中著书立说,寄情于学术研究。后耿定理去世,李卓吾已58岁,生活无所依,遂迁到麻城的一座古刹——芝佛院,开馆讲学。此时他已是知名学者,慕名而来的弟子甚多。有少爷公子,也有闺房小姐。在封建社会里,视男女交往为大忌,李卓吾却公然招收女弟子,这是惊人之举。他被封建权贵视为“异端”。在炎热的夏季,李卓吾讲学热得头皮发痒,就把头发剃掉。依照封建古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能毁伤?他的剃发被视为大逆不道,也是“异端”之举。李卓吾笑而答曰:“说我是异端我就是异端,从今再不留长发,成全那帮小子的名声吧!”
李卓吾的言行,无疑是对封建正统思想的公然挑战。而被视为“异端之尤”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他的著作中那些“离经叛道”的“邪说”。
宋朝、明朝的理学是官方的哲学,其政治观点的核心是“君权至上”“男权至上”,以“三纲五常”作为最高的道德规范。李卓吾却斥责“三纲五常”为欺人之谈,主张“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即人类的物质生活决定了社会伦理道德。离开百姓的穿衣吃饭问题,则无伦理可言,根本就没有先天的理,进而驳斥了理学家们“去人欲,存天理”的虚伪说教。
理学崇尚孔子和孟子,认为《六经》与孔孟的说教是“万世之至论”。李卓吾却针锋相对地指斥这些经籍“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他认为不应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理学家朱熹曾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李卓吾则讽刺说:“老天生仲尼之前,难道世上是昏黑一片吗?人们要整天点蜡烛走路啦。”
理学歧视妇女,认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对妇女改嫁。李卓吾却同情寡妇的不幸,赞成寡妇改嫁。他称赞西汉才女卓文君自己主张嫁给文士司马相如的大胆之举。
李卓吾在湖北讲学、著述达二十年之久,在当地产生很大影响。他的书信与杂述结集为《焚书》,在麻城刻印后,很快抢购一空,轰动了整个麻城。李卓吾将自己重评历史人物的文章结集为《藏书》,在南京刻印,也引起很大反响。“异端之尤”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引起了朝廷的警惕和恐惧,接踵而来的是一次次的迫害和打击。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一个冬天的夜晚,李卓吾著书、讲学的古刹芝佛院被官府捣毁,逼得李卓吾无处存身,在朋友的帮助下离开麻城,乘船沿长江水道到了南京。恰巧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也在南京,二人相见恨晚。利玛窦于公元1582年8月抵达中国,先后在肇庆、韶州、南昌、绍兴、南京、北京等地传教、讲学及著书立说。此人通晓天文、地理、数学、物理,且熟知汉学、儒术,被万历皇帝称为“活神仙”。利玛窦十分欣赏李卓吾的“异端”学说。李卓吾也不保守,接受了利玛窦讲的西方文化。李卓吾比利玛窦大25岁,二人结下了忘年之交。
李卓吾在南京住了一段时间,应好友漕运总督刘东星的邀请,到了山东济宁漕运总督府。不久,利玛窦赴京,途经济宁,再次与李卓吾相见,二人彻夜长谈。
万历二十八年(1602年)二月,李卓吾另一位挚友马经纶(北京通州人)赴山东济宁,接李卓吾到通州居住。此时李卓吾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体弱多病,为了宣传“异端”学说,坚持讲学,与马经纶一起著述。他的最后一本著作《九正易因》就是在通州完成的。
被视为“异端之尤”的李卓吾来到皇城门口,皇帝为之不安,一些大臣也背若芒刺,都怕这个狂人搅乱“正统”的封建秩序,威胁到大明江山的安全。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被罗织了“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而锒铛入狱。
李卓吾早已料到被杀害的结局,在入狱前就给子女写下了遗嘱:“春来多病,急欲辞世。幸于此辞,落在好朋友之手,此最难事,此予最幸事,尔等不可不知重也……挖一深坑,芦席铺之,安我其上,我心安焉,即为乐土……”他视死如归,自杀前镇定自若地吟诗一首: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
李卓吾著述很多,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等。他以“焚”“藏”命名,其实已预料到自己的学说不为当世所容,难逃查禁和焚毁的命运。
李卓吾虽然离世,他的“异端”著述却流布天下,他那“离经叛道”的思想传世不绝。
如今,在泉州,李卓吾的故居被完好地保存下来,成为名胜之一。在北方,他的尸骨安葬在通州,墓前立有高大的碑石,上书“李卓吾先生之墓”。国内外学者常赴两地举行悼念活动,缅怀这位伟大的思想家。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卓吾
相关人物
耿定理
相关人物
孔子
相关人物
孟子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
卓文君
相关人物
利玛窦
相关人物
刘东星
相关人物
马经纶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