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图书馆
武清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清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九、临清贡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464
颗粒名称:
九、临清贡砖
分类号:
TU522.1
页数:
2
页码:
268-269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临清因黄河淤积形成优质土壤资源,用于烧制贡砖,明清两代在临清设立官窑烧制贡砖,规格多样,制作工序复杂,烧出的砖由皇宫派大臣验收后运往北京修建皇城、皇宫等,管理十分重视,如今临清砖窑已成为历史陈迹,但用临清砖建筑的城市和建筑仍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关键词:
名优产品
临清
贡砖
内容
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改道,曾在山东临清境内与大运河交汇,经多年反复淤积,形成了深厚的优质土资源。当地百姓称“莲花土”。此土红、白、黄相间,质地细密,颗粒匀称,黏中带沙,烧制出的砖坚硬度高,多为修筑北京皇城、皇宫选用。南京的城墙、曲阜的孔庙,经朝廷批准,也采用了一部分。
据史料记载与实地考察,明清两代共有官窑192座,每座两个窑,共384个窑。为取水、用土方便,砖窑大都建在大运河岸边,绵延70多华里。
临清烧制的贡砖有不同的规格:城砖、贡砖、券砖、斧刃砖、线砖、平身砖、望板砖、方砖、脊吻砖、刻花砖等。制砖的工序是:碎土、澄泥、熟泥、制坯、晾坯、装窑、焙烧、洇窑、出窑。当年烧窑全用柴草。一窑砖需烧半个月,洇半个月,一个月才能出窑。
烧出的砖称贡砖,由皇宫派大臣验收。每块城砖50斤,其他砖重量不等,最重的七八十斤。颜色为豆青色,敲之有金属之声。凡验收合格的砖要用黄表纸包裹,运到运河码头,搭船运到北京。朝廷规定,凡北上的船只,官船搭运40块,民船搭运20块,运到京津间北运河岸边的砖料厂(今武清区砖厂村)和通州张家湾的皇砖厂,储存起来或转运进京。据《临清直隶州志》载,乾隆五十年(1785年),临清窑岁征城砖百万块。
明清两代对临清官窑管理十分重视,明朝廷派工部侍郎一员常驻临清。清朝廷则在临清设立专门派出机构——工部营缮分司。
临清砖窑如今已成为历史陈迹,用临清砖建筑起来的北京城、南京城、八达岭长城、皇陵、孔庙,永远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清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