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运河之首——北京北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422
颗粒名称: 九、运河之首——北京北海
分类号: K928.74
页数: 3
页码: 203-205
摘要: 本文介绍了北京的北海公园是古代白莲潭的一部分,由桑干河(今永定河)故道形成,广袤三十里。白莲潭是北京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北海公园也是辽、金、元、明、清历代的皇家花园,已有800多年历史,拥有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文化遗迹。
关键词: 北京 北海 名胜古迹

内容

唐汉以前,北京“三海”(北海、中海、南海)与什刹海(西海、后海、前海)是连在一起的,统称“白莲潭”,广袤三十里,因水中遍种莲花而得名。
  白莲潭是古代桑干河(今永定河)故道上形成的一片湖泊。桑干河改道后,白莲潭属于北京城里高粱河、金水(蓟水)的一部分。它能调节两河的水量。高粱河、金水长不过百里,在北京的发展史上曾产生过重大作用。如同没有渭水、丰水就没有长安(今西安),没有伊水、洛水便不会有洛阳,没有汴水便不会有汴京(开封)一样,没有白莲潭、高粱河、金水,便不会有北京。
  白莲潭南部有两个小岛:琼岛和琼华岛,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早在辽代就辟为皇家园林,在琼岛上兴建瑶光楼,为燕京名胜古迹之一。
  金人围绕白莲潭建中都城。为补充运河水源,深挖白莲潭,将挖出的大量泥土堆到琼华岛上,成了土山,这座山称“万岁山”,金朝帝王在山上建广寒殿,为消夏避暑之处。
  元代,仍以白莲潭为中心建大都。皇城将白莲潭分为两部分,皇城以里称太液池,即今三海(北海、中海、南海),皇城以外称积水潭(包括什刹海)。元时积水潭的面积相当于今积水潭的两倍,潭上舳舻蔽水,帆樯如林;岸边百物交易,人声喧腾;入夜灯光万点,如繁星闪烁。后将琼华岛改名万寿山,山上重建广寒殿和大量亭、台、楼、阁。
  明王朝在京西北山中营造皇陵,朝廷以“有妨龙脉”为名,另辟白浮泉水道,致使积水潭、太液池失去了主要水源,水面缩小,运河头退到了城外的大通桥下。积水潭改为什刹海,太液池即北海。这里仍为皇家园林。
  清顺治八年(1651年),在琼华岛上的广寒殿旧址建造白塔,将岛南部的宫殿改建为“永安寺”。乾隆年间,琼华岛四面建亭、榭、楼、台,北岸修建先蚕坛、阐福寺、西天梵境、万佛楼、小西天等,具备了今天的北海规模。琼华岛上建筑最为精美,高低错落有致,依山势分布,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岛东林木成荫,景色幽静,别具一格。乾隆书“琼岛春荫”石碑,立于绿荫深处,为“燕京八景”之一。
  北海是辽、金、元、明、清历代的皇家花园,距今已有800多年。全园面积1060亩,其中水面583亩,秀丽的藏式白塔耸立于四面环水的琼华岛上,五龙亭、万佛楼、永安寺等古建筑掩映在山林水波之间。位于北海南门外的团城,是5米高的筑台,城上有承光殿,殿内有一座1.5米高的白玉佛,精美洁白,造型超绝。院中还有玉瓮亭,亭内放置1265年雕成的大玉瓮,直径1.5米,高约0.66米,周长5米,外壁刻有鱼龙海兽,形态生动。此瓮是元世祖忽必烈大宴群臣时的盛酒之物。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大运河史话卷二》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