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图书馆
武清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清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十四、水陆并峙的苏州盘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381
颗粒名称:
十四、水陆并峙的苏州盘门
分类号:
K928.79
页数:
2
页码:
148-149
摘要:
本文介绍了盘门是苏州古城的八门之一,位于苏州古城区西南隅,由水陆两座城门组成,顶部建有城楼,俯瞰城内景象和水乡风光。盘门始建于春秋时期,是古代战争的防御设施,具有调节河湖水位、利于农业生产的作用。城楼上有两块匾额和两副对联,为盘门城楼增添了寻古访幽的景观。宋代著名诗人范成大在《晚入盘门》一诗中描绘了盘门夜景和市井风情。
关键词:
苏州
盘门
古城
内容
盘门是苏州古城的八门之一,位于苏州古城区西南隅,地处交通要冲。大运河环抱城垣,自北而南绕城而过,后折向东。盘门由水陆两座城门组成,水城门傍南,陆城门依北,互相错列配置,水陆相串,萦回盘绕而得名盘门。在水陆盘门的顶部建有城楼,供守军瞭望所用。城楼规模巨大,上下两层门楼,重檐歇山顶,下檐翘角,气势宏伟。登上城楼,俯视城内,水巷纵横,桥梁棋布,林木茂盛,翠草如茵。各条街巷,车队人流,商店酒楼,鳞次栉比,呈现一片繁华景象。远眺城外,万顷太湖,碧波荡漾,水面浩渺,群山叠翠,沃野千里,京杭运河舳舻相望,展示一片江南水乡的绮丽风光。
盘门,始建于春秋时期。吴国名将伍子胥受吴王阖闾指派,修建阖闾大城。盘门即那时所建,迄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盘门是古代战争的防御设施。敌人若从陆路来犯,必先要强渡又宽又深的护城河方能兵临城下。盘门第一道陆城门设在城垣的北端,守兵可从正、侧两面,凭借居高临下的优势阻击敌人进攻,使其难以攻破城门。第一道城门内有两道千斤闸门严实封堵,敌人想要攻破大门,必遭惨重伤亡。即使第一道城门被攻破,内有四面巨石垒砌的“月城”,敌兵如进瓮罐,成为瓮中之鳖,不被乱箭射死,也被缴械生擒。若敌兵从水路进攻,城门河道窄小弯曲,只许孤舟进入,处于难援劣势。一旦进入水城门,又会遇到坚实的闸门,战船想要过去,更是难上加难。这种严密坚固的城门布局,充分体现了古代军事家战略战术的高超。除军事作用外,盘门还有调节河湖水位、利于农业生产的作用。如今,盘门城楼的东檐下,悬有“水陆
萦回”匾额,楼柱上一副醒目的抱柱对联:
古吴城阙川原北,旧国干戈战伐多。
城门楼的西檐下,悬有“吴中锁钥”匾额,楼柱上仍有一副抱柱联:
水接帆樯山分紫翠,桥通吴地市到珠玑。
这些匾额、对联,为盘门城楼增添了寻古访幽的又一景观。
宋代著名诗人范成大在《晚入盘门》诗中云:
人语潮喧晚吹凉,万窗灯火转河塘;
两行碧柳笼官渡,一簇红楼压女墙。
何处采菱闻度曲,谁家拜月认飘香。
轻裘骏马慵穿市,困倚蒲团入睡乡。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
相关地名
苏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