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苏杭折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运河史话》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238
颗粒名称: 十三、苏杭折扇
分类号: TS938.3
页数: 2
页码: 285-287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折扇的起源和历史发展,随后分别介绍了苏州折扇和杭州折扇的制作工艺和特点。
关键词: 折扇 制作工艺 特点

内容

扇子是民间一种引风逐暑的日常用具,远古,人们随手摘取植物叶子或猎取禽类羽毛,进行简单的加工,用以障日引风,称“障日”。相传舜帝时的“五明扇”为掌扇的雏形。后多用羽毛或竹苇编制,其形似鹊翅或门扇,呈长方形,称掌扇,作为贵族和帝王的仪仗。至汉代已有用绫绢等作面料的素白“团扇”,魏晋时盛行在扇面上绘画、写字,出现了缚笔、织扇等行业。折扇起于唐宋,盛于明代,使用收藏方便,渐为广大庶民所喜用,清代社会上广泛流行。
  苏州折扇以檀香扇最著名。制作檀香扇要经过锯片、组装、锼拉、裱糊、绘画等十几道工序,尤以拉花、烫花、绘画、雕刻等装饰工艺见长。拉花即在扇骨上拉出千变万化的图案,使扇面玲珑剔透,轻盈如纱。烫花又称烙画,用特制的火笔在扇骨上描绘出深浅浓淡的图画。雕刻,即在两边的大骨上雕刻人物、山水、花鸟等。绘画,即在扇面上绘画仙女、山水等,色彩艳而不俗,富丽大方,有的则在泥金扇面上重彩工笔绘画,益显华美富丽。
  杭州折扇同杭州丝绸、茶叶齐名,被称为“杭州三绝”,其中黑纸扇尤负盛名,其制作有八十多道工序。扇骨除采用细匀的冬竹竹筋作原料外,还常以象牙、檀香木、乌木、梅竹、湘妃竹、水磨竹等名贵材料制成。两边的两根大扇骨俗称大柄,或烫花或镂刻或镶嵌银丝象牙,精巧别致。据实验,杭州黑纸扇在日光下暴晒十几个小时,或在水中浸泡二十四小时均不翘、不裂、不变形。扇面以浙江于潜县特产的纯桑皮纸制成,纤维长、拉力强、质地细密、百折不损,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
  在扇面上题写名人字画,增添了苏杭折扇的文化品位,提高了珍藏价值。郑板桥曾在一把精致的折扇上题写:“富于笔墨穷于命,志在须眉壮在心”,让持扇者在乘凉的同时,欣赏到书法艺术,感受到锲而不舍、催人奋进的力量。
  杭州王星记扇庄特制的“唐诗万字扇”,为全棕黑纸扇,用金粉书写的唐诗三百首,达一万一千余字。蝇头小楷,点画分明,望去如群星密布,金光闪闪。该扇驰名中外,在美国诺克斯威尔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展出,广受客商青睐。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大运河史话》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

相关人物

郑板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苏州市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