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驰名中外的杨柳青年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运河史话》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230
颗粒名称: 五、驰名中外的杨柳青年画
分类号: J218.3
页数: 3
页码: 273-27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国天津杨柳青年画历史发展。主要内容包括杨柳青年画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题材创新、市场发展、社会影响等方面。
关键词: 杨柳青 年画 发展情况

内容

杨柳青年画是从苏州桃花坞经大运河传到杨柳青的,故名。桃花坞木版年画始于明朝,盛于清代。明弘治年间,大名鼎鼎的苏州才子唐寅曾在桃花坞营建桃花庵,参与乡亲制作木版画,使木版画艺术得以提高,广为传播。
  明朝末年,随运粮船到北方做买卖的桃花坞人,见杨柳青是运河的水陆码头,人烟稠密,风景如画,盛产枣、梨、芦苇。枣木、梨木是做木版画的主要原料,芦苇可作画纸,他们就定居下来,屯田种庄稼,农闲时作木版画出卖,以补贴家用。一家人画花样,锯木板,雕刻,印刷,去集市销售。当时印刷的颜料和精细的纸张都要经大运河到苏州和扬州购买。木版画的内容很简单,多是各行各业供奉的祖师像和春节贴的门神、灶王、天地祃子等,线条简单,色彩却很鲜艳,很受当地百姓喜爱。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生产杨柳青木版画的人家越来越多,出现了长年生产的专业户。杨柳青镇上建起了版画作坊,一些大作坊雇人绘画、雕刻、印刷、销售。杨柳青镇最早出名的大户有戴、齐、杨三家。
  清康熙、乾隆年间,杨柳青年画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技艺提高,内容更加丰富,形成了画面构图丰满、雕刻笔法匀整、色彩鲜丽的特点。戴家第六代传人戴莲增画样最多,业务量最大,雇员二百多人,一年出两千多套产品,每套为五百张。每到秋后,经水路向五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北运河、蓟运河各码头批发销售,基本占领了京津两地的市场。
  乾隆五十五年,京剧四大徽班进京演出,杨柳青年画画面上随之出现了勾画精美的京剧脸谱,以及表现戏剧内容的“白娘子与小青”、“回荆州”、“黛玉葬花”、“武松打虎”等等。全镇出现百余家画店和作坊,从业人员三千之多,出现了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盛况。不久,以戴莲增为首的几家作画大户闯入北京市场,正式挂出“戴莲增画店”、“齐健隆画店”招牌。每年一进腊月,杨柳青年画就集中在北京闹市区——崇文门至正阳门一带,摆摊销售,观看和买年画的人拥挤不堪。《燕京岁时记》记载:“每年腊月,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妇女儿童争购之,亦所以点缀年华也。”《春明采风志》载:“京城画棚,版画出自杨柳青,属天津。印版设色,俗呼‘卫抹子’。画中多有趣者,如渔家乐、乡村景、庆丰年……皆是也。”
  京城妇女喜欢各种娃娃画,卖画人编了顺口溜——
  大胖小,胖敦敦,大眼睛,红嘴唇,
  不吃饭来不喝茶,红小辫,头上扎,
  不叫爸也不叫妈,您快买张哄哄吧。
  杨柳青年画受到宫廷、王府、寺院的欢迎,门神一类供不应求。戴莲增等画店制作的4×6尺和3×5尺的门神画,每平方尺价银一两,每对门神画需三十至五十两。画面非常讲究,堆金洒粉,色泽艳丽,在京津一带声誉极高。画主也由此赚了大钱。
  杨柳青年画制作工艺不断提高,题材不断创新,三百余年畅销不衰。童话题材有《小猴抢草帽》、《老鼠娶媳妇》、《螃蟹咬小雀》,还有寓意深刻的教子年画:在一道芭蕉短篱上,立一只公鸡,引颈长鸣。此画题名《教子成鸣名》;一只母鸡和五只小鸡在树下啄食,题名为《教五子》。有的题材反映了民众对黑暗政治反抗的心声,如《火烧望海楼》、《太平天国英雄会》、《义和团》等。
  杨柳青年画在国外的影响也很大。据统计,日本、俄罗斯、英、法、美、意大利、比利时、奥地利等国的博物馆中,均藏有杨柳青年画,其中不乏其侵占天津、北京时的掠夺品。日本奈良市和文华馆于1972年编印的《中国明清时代之版画》中,登载一幅戴莲增画店印刷的《种种得魁》,是一幅罕见的蔬菜题材的中堂画。俄罗斯人罗文斯基出版的《中国民间画》中,大部分是齐健隆、戴莲增年画作坊的作品,如《黄金台》、《桑园寄子》、《昭君和番》、《杨二舍化缘》、《红楼梦》、《荆轲刺秦王》等。1987年,前苏联阿芙乐尔出版社与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商定,由王树村、刘玉山和苏联的李福清译名合编《苏联藏中国珍本年画集》,选图二百幅,大多是杨柳青清代年画作坊之精品。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大运河史话》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

相关人物

戴莲增
相关人物
齐健隆
相关人物
王树村
相关人物
李福清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苏州市
相关地名
运河区
相关地名
扬州市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五河县
相关地名
荆州市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
中堂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