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北京堪称美食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运河史话》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172
颗粒名称: 八、北京堪称美食城
分类号: TS972.1
页数: 2
页码: 168-269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北京作为中国古都之一,其餐饮业的发展和特点,包括宫廷御膳、民族风情、地方特色以及包容并蓄的特性。文章详细描述了各个时期的饮食文化、各种菜系的特色和在京城的发展,展示了北京餐饮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关键词: 餐饮文化 餐饮历史 北京

内容

北京是中国古都之一,曾是辽金元明清五朝的陪都、中都和国都。封建帝王和高官显贵为了尽情享乐,精选各地最好的烹调原料,挑选顶尖的厨师,烹饪美味佳肴。辽、金、元、清四朝统治者都是少数民族,市民中,汉、满、蒙、回等长期杂居,北京餐饮便形成了宫廷御膳、民族风情、地方特色、包容全国各大菜系的特点。
  宫廷御膳 宫廷御膳消费极高。以清乾隆年间为例,岁支白银四万两,只是宫廷开销的一部分,用于购买鸡、鸭、猪、鱼、蔬菜等之用。食用的牛羊肉及山珍海味,由各地进贡。鸦片战争以后,清廷经济十分困窘,但皇帝每顿膳食费用不减。据清代档案记载,同治小皇帝一次晚膳的菜肴是:
  大碗莱四品:燕窝“万”字金银鸭子燕窝“年”字三鲜肥鸡
  燕窝“如”字锅烧鸭子 燕窝“意”字什锦鸡丝
  怀碗菜四品:燕窝熠鸭条 攒丝鸽蛋 攒丝翅子 熠鸭腰
  碟菜四品:燕窝炒炉鸭丝 炒野鸡爪 小炒鲤鱼 肉丝炒鸡蛋
  片盘二品:挂炉鸭子 挂炉猪
  饽饽二品:白糖油糕 如意卷
  汤一品:燕窝八仙汤
  清代诗人袁枚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撰写的《随园食单》,详细记述了元、明两朝流行的三百二十六种菜肴、饭点、名酒,被视为烹调圣本。
  民族风情 北京菜的第二个特点是民族风情突出,涮羊肉、烤羊肉、烧鹿肉等都体现回、蒙、满等少数民族毡幕的遗风。涮、烤、烧的特色在全国餐饮行业中影响很大。
  地方特色 《都门纪略》“食品”栏中记载:吃黄焖肉、黄焖鸡、熘鱼片、鸡血汤到东兴居,地点在打磨厂西北口路北;吃红炖肉、鸡针面、焖猪蹄、蒸饼到福兴居,地点在观音寺前路北;吃炸八块,蒸丸子、炸肥肠、烩鱼脯到裕升楼,地点在肉市中段路东:吃炒肝、炸紫盖、熘肥肠、烟丸子到三胜馆,地点在打磨厂戥子市路南;吃烧炸鱼、垛螺羹、滑鳞、蜜腊火腿到万福居,地点在杨梅竹斜街中段路北;买包瓜、八宝菜到六必居,地点在粮店北口内路西;买豆腐干、酱萝卜、白酱油到王致和,地点在延寿寺街中段路北不仅说出了多个菜名、几家饭馆酱园,也道出了清末北京人的饮食喜好和_些老字号的渊源。
  包容并蓄 随着商贾和社会名流跻身京都,知名莱系也随之荟萃京城。以清淡、鲜嫩、爽口为特色的山东菜系在北京很有名气。在什刹海北岸,大饭庄“会贤堂”可办喜庆筵宴,环境优美,房舍壮观,夏日垂柳依依,荷花盛开。饭庄经营山东风味的水晶肘子、冰碗、高力连花、荷叶粥,皆是祛暑的妙品。冬季有风味小吃—山楂蜜糕。
  四川菜在京城也很有影响。四川菜十分注重调味,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的瑞记川馆最为有名。特色菜品有干烧岩鲤、宫保鸡丁、回锅肉、麻婆豆腐等,皆突出麻辣特点。
  福建菜在京城也颇受青睐。福建菜也称闽菜,以海鲜为主要烹饪原料,偏重用红糟调味,口味偏重于甜、酸和清淡,烹饪方法擅长炒、熠、煎、煨。主要名菜有:红糟鸡丁、桔烧巴、七星鱼丸、太极明虾等,传统名菜是“佛跳墙”。北京城内闽馆很多,东四大街一家闽馆很有名气,附近驻有北洋海军官兵,其中很多是闽人,,都来此店餐饮,生意红火。
  江浙馆、粤馆、淮扬馆、安徽馆等在京城也占一席之地,体现了京城餐饮业包容并蓄的特点。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大运河史话》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

相关人物

袁枚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四川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宫廷御膳
相关专题
北京菜民族风情
相关专题
北京菜地方特色
相关专题
四川菜特色
相关专题
福建菜特色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随园食单》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