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方佳肴汇津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运河史话》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171
颗粒名称: 七、八方佳肴汇津门
分类号: TS972.1
页数: 2
页码: 166-167
摘要: 本文介绍了天津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餐饮资源,包括河鲜、海鲜等自然食材以及各种菜系的融合。文章还详细介绍了天津的码头餐饮、中高档饭庄、宫廷菜和公馆菜、西方餐饮的发展和特点,以及它们对天津餐饮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餐饮文化 餐饮历史 天津

内容

天津这块地界,是九河下梢,渤海之滨。河鲜、海鲜为天津的餐饮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天津是靠河运和海运发展起来的城市,行商坐贾多由全国各地汇集而来。天津菜肴融合了各大菜系的特点,形成了饮食业的多样化。清朝中叶以后,天津开辟成对外通商口岸,大批洋商及其家属涌进津城,使天津餐饮业增加了西餐内容。清末民初,逊位的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及皇族的遗老遗少、北洋政府的高官,不少隐居于天津,又为天津增加了宫廷菜系……五方杂居的人群,高低不同的地位,决定了天津饮食业的特点——敞开河海胸襟,汇纳八方菜系。
  码头餐饮丰富多彩 天津北门外的南运河岸边设立了收税关卡——天津钞关北大关。这里船只往来频繁,客商聚集,形成了繁华的商业中心。大街两旁饭馆、茶楼、酒肆、客栈、商店逐年增多。大街西侧知名的饭馆有“什锦斋”、“天一坊”、“一条龙”、“素香园”等,还有“天盛号酱肉铺”、“玉升茶叶铺”、“隆昌海货店”等。大街东侧有享誉津城的“耳朵眼炸糕铺”、“德记鸡鸭店”、“公升茶庄”、“紫阳观南味店”等。名扬四海的“狗不理”包子发祥地就在这条大街北端。
  天津人讲究吃河鲜、海鲜,春吃海蟹,秋吃河蟹。河蟹是运河产的毛夹紫蟹,海蟹是渤海梭子蟹。海鲜是天津人餐桌上常见的美味,民间流传“借钱买海货,不算不会过”。还有数不清的风味小吃,如杨村糕干、武清豆腐丝、石头门槛素包子、贴饽饽熬小鱼等。
  中高档饭庄林立 津经济的不断繁荣,推动了饮食业的发展。天津城区逐步扩大,中高档饭庄林立,粤菜、川莱、鲁菜、江浙菜等八大菜系异彩纷呈。不少饭庄打出经营“满汉全席”、“南北大菜”的招牌。其中“聚庆成”饭庄选在康熙皇帝登基庆典那天开业,之后相继办起了“聚合成”、“聚乐成”、“义合成”、“义升成”等八家饭庄,成了名噪一时的天津八大成饭庄。在此前后,又涌现出独具山东风味的“登瀛楼”饭庄,清真名菜馆“会芳楼”、“燕春楼”,宫廷风味的“正阳春”烤鸭店,突出淮扬菜系特色的“玉华台”饭庄、“江南第一楼”等等不胜枚举。知名的糕点店、风味小吃店桂顺斋、祥德斋、三德元、四品香等如雨后春笋。
  为追求豪华,有些饭庄讲究幽雅舒适,摆设红木大漆桌椅,悬挂名人字画。饭庄四周建筑江南苏杭式园林,亭台楼阁、小桥流水……
  提高了天津餐饮文化的品位。
  宫廷菜•公馆菜悄然兴起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逊位后曾一度隐居津城,御膳厨师随之到津,带来了宫廷的传统美食佳肴。亲王府的遗老遗少、北洋政府的高官显贵接踵而至,带来了贵族化的“公馆菜肴”。宫廷菜、公馆菜很快在一些大饭庄普及开来,比较有名的美味莱肴有正一品焖猪头、清蒸哈士蟆中国林蛙、贵妃鸡、醋椒鱼、红烧鹿肉、虎肉、狗子肉等。饭店装饰豪华,餐具十分讲究,筷子是白银或象牙所制,碗是景德镇专门烧制的金边细瓷花碗。席间多有歌伎表演歌舞……
  西方餐饮飘然而至 天津开辟成国际通商口岸后,英、法、德、日、意,奥、俄、比、美九国在天津划分租界地。各国除少数军队外,大批商人及其家眷涌进津城。这批洋移民建筑了欧式风情的洋楼,带来了西式餐饮文化。洋人在津城开设西式餐厅餐馆十几家,其中以俄国人开办的“维格多利餐厅”规模最大,以做俄国大菜为主,兼做德式、英式、法式、意式菜肴。德国人开办的“起土林餐厅”百年不衰。西餐的名菜有烤鱼龟、铁扒杂拌、德式猪排、烤羊腿等。意式餐饮以通心粉、菠菜面片等面食为主。
  西式餐厅注重环境优美,自然和谐。如维格多利餐厅为四层大楼,豪华壮观。门前是花园,一楼是宽阔的大厅,临街一面是大玻璃窗,厅内摆设大理石圆桌、皮软椅和沙发椅。二楼为环形餐厅,中间有天井可俯视楼下,餐厅可容百余人。装饰豪华的顶灯、壁灯、角灯,照得大厅金碧辉煌。三楼、四楼是设备完善的公寓式房间,有专人服务,客人多为欧美人士,少数中外交际花。楼顶设露天餐饮花园,夏秋季开放。客人坐在凉爽舒适的藤椅上,可观赏各种奇花异草,品味鲜美的西式餐饮茶点,十分惬意。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大运河史话》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
渤海镇
相关地名
隆昌市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